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

金融 2年前 阅读:8 评论:0

  绝对目标是反映在必然时空前提下的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或绝对程度的统计目标,其表示形式是必然计量单元的绝对数。绝对目标是统计中最常用的根本目标,是计算相对目标,均匀目标和变异目标的根底。按反映的时间形态差别,绝对目标能够分为期间目标和时点目标。

(一)期间目标

期间目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中大网校&一段期间内开展过程的总量。

  它有如下三个特点:①能够持续计数;②各期间目标值能够间接累加;③凡是统一总体期间目标值的大小与期间长短成反比。

(二)时点目标

时点目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点上的情况总量。它有如下三个特点:①只能连续计数;②各时点目标值不成以间接累加;③每个时点目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没有间接关系。

例题: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点上的情况目标被称为( )。(2006年试题)

A.时点目标

B.相对目标

C.期间目标

D.均匀目标

谜底:A

解析:时点目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点上的情况总量。

按照比照目标的性量差别和相对目标申明问题的特点,能够将相对目标划分为如下几种详细形式:

(一)构造相对目标

构造相对目标又称比重目标,是指现象总体颠末分组后由各组有关数值与总体响应总值比照的综合目标。

  该目标的计算公式为;

构造相对目标(%)=(总体内某部门或组的数值/总体总数值)×100% (6—1)

(二)强度相对目标

强度相对目标是指取自两个差别性量的总体但又有必然联络的总量目标比照的综合目标。该目标的计算公式为:

强度相对目标=某一总体总量/另一有联络的总体总量 (6—2)

(三)比力相对目标

比力相对目标是指统一期间差别地域、单元之间同类目标比照的综合目标。

  该目标的计算公式为:

比力相对目标=(某一空间某种现象的目标值/另一空间同类现象的目标值)×100% (6—3)

(四)比例相对目标

比例相对目标是指统一现象总体彼此联络的各目标之间比照的综合目标。该目标的计算公式为:

比例相对目标=总体某一目标值/统一总体另一目标值 (6—4)

(五)方案完成相对目标

方案完成相对目标是指社会&中大网校&经济现象在方案期内现实完成数与方案使命数之比的综合目标。

  该目标的计算公式为:

方案完成相对目标=(现实完成数/方案使命数)×100% (6—5)

标签:pbx指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

网友评论

本站会员尊享VIP特权,现在就加入我们吧!登录注册
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注册
用户名
密码(至少8位)
确认密码
邮箱(请填写常用邮箱)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找回密码
用户名
邮箱
※ 重置链接将发送到邮箱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