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是怎么来的?

娱乐 2年前 阅读:6 评论:1

明清两朝各省的行政长官称为巡抚。辛亥革命后,各省成立军 *** ,集军政于一体,更高长官称为都督。 民国二年(1913年)1月8日,袁世凯公布《齐截现行各省处所行政官署组织令》(简称《齐截令》),对各省处所行政做了同一的规定:各省行政长官称民政长;行政机关称行政公署。各省设民政长1人,总理全省政务,由中央 *** 录用。1月10日,袁世凯公布号令:各省民政长由都督兼任。以后,陆续录用了一批文职人员担任民政长。民国三年5月23日.袁世凯为加快帝造,又公布了《省官造>o 袁世凯帝造失败以后,黎元洪于民国五年7月6日公布号令:各省巡按使改称省长,巡按使公署改称省长公署。那是中国第一次呈现省长的名称。以后,固然各省行政长官名称在各个汗青期间有所差别,但省长那个称号不断保留下来了。

标签:许达硩省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4-06-18 08:40:27

    省长一名起源于近代正式称号行政首长的设置,是其岗位的历史形成称呼。

本站会员尊享VIP特权,现在就加入我们吧!登录注册
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注册
用户名
密码(至少8位)
确认密码
邮箱(请填写常用邮箱)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找回密码
用户名
邮箱
※ 重置链接将发送到邮箱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