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诱来两三天就飞逃了?
-
环境因素:蜂箱的放置位置至关重要,需确保其背风、向阳且远离嘈杂区域,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会迫使蜜蜂寻找更舒适的栖息地,在炎热的季节,为蜂箱提供适当的遮荫是必要的,蜂箱周围不应有浓烟、异味或频繁的震动,这些都可能成为蜜蜂飞逃的诱因。
-
敌害问题:巢虫、蜂螨、胡蜂、蚂蚁和老鼠等敌害的侵扰会严重威胁到蜂群的安全,导致它们选择逃离,定期检查并采取措施预防这些敌害是保持蜂群稳定的关键。
-
蜜源与粉源:周围蜜源和粉源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蜂群的生存,当巢内蜜源减少,蜜蜂感到生存受到威胁时,它们可能会选择飞逃,确保周围有足够的蜜源和粉源,或者通过人工饲喂来补充是防止飞逃的有效手段。
-
工蜂的稳定因素:工蜂的稳定性和活动性对于防止蜂群飞逃至关重要,新收捕的蜂群需要提供足够的子脾(尤其是虫脾),让工蜂有事情可做,从而减少飞逃的可能性,通过安装防逃片(仅允许工蜂进出而阻止蜂王)和连续的夜间饲喂(如糖水)也能有效稳定蜂群。
-
心理与生理需求:正如一些养蜂者所提到的,蜜蜂有强烈的“恋子”情结,即对幼虫的抚育行为,通过调入带有幼虫的子脾,可以满足这一心理需求,使工蜂安心于新环境,保持蜂箱的安静和少打扰也是让工蜂感到安全的重要措施。
-
特殊情况下的处理:对于新分家后的处女王,由于其情绪尚未完全稳定,容易引发飞逃行为,除了上述措施外,还需特别注意其交尾前的保护和安排,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其再次飞逃。
防止中蜂飞逃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和实施措施,包括改善外部环境、预防敌害、确保蜜源充足、满足工蜂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等,才能为蜜蜂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和繁育环境,减少其飞逃的可能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