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糖三角油香的炸制方法?
回民糖三角油香的炸制方法?
第一步
做馅,先将所有坚果炒熟炒香,取出捣碎,然后加入糖,搅拌均匀。如果想吃甜一点,就多放点糖,口味淡的就少放点糖。喜欢吃花生的,也可以加入一些花生碎。这里的芝麻和花生一定都要捣碎,否则会影响最后的成品口感。
第二步
做皮,面粉混成面团,做成烙馍,不能做的太硬,会影响口感,不会的可以直接买现成的
第三步,打好鸡蛋液,或者面糊,拿出一片烙馍,左右两边对折到中间,连接处用蛋液粘合,这样拿起来正好是漏斗状。
第四步,装馅料。将调好的馅料装入漏斗中,不要装得太满,否则封不住口还是会漏馅的。装好馅料后,将漏斗的上方折下来,叠成三角状,再用蛋液粘合住封口。三角做好后,需要放置半天,等待蛋液晾干
第五步,起锅烧油,油温五成热,下入三角,炸至金黄,就可以捞出来享用了。
主料:面粉500克,开水110克,凉水11克,鲜酵母8克,鸡蛋1个,植物油10克,白糖20克
配料:红糖适量
制作:
1. 白糖放入面粉中,倒入开水拌匀。
2. 凉水放入鲜酵母中搅拌至酵母融化,分次放入盆中,再打入鸡蛋,放入植物油搅拌成雪花状。
3. 用手收揉搓成均匀的面团。
4. 加盖饧发到面团原体积2倍大。
5. 发酵好的面团揉搓至完全排气,搓成条分割成重约35克的剂子,把剂子搓圆后按扁,办成厚度约为4毫米的圆形面皮。
6. 面皮上面抹少许油。
7. 用包包子的手法,沿面皮边缘打摺。
8. 把少许空气包入面皮中,收紧口。
9. 把做好的面坯收口向下,按扁后擀成厚度约为3毫米的面饼。
10. 锅内放入足量的油烧至4成热,放入擀好的面饼。
11. 火力调至中小火。
12. 炸至面饼两面金黄即可沥油出锅。
用料:面粉500克,发酵粉5克,白糖适量,食用油适量。
步骤1发酵粉用温水化开,
步骤2面粉中间挖个坑,加入白糖,倒入发酵粉,分次倒入水,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揉匀揉透。放在温暖处,发至两倍大
步骤3把发好的面团,揉匀,搓成长条,案板上摸写油,切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把剂子揉圆,按扁,擀成约一厘米厚的圆饼,用刀在圆饼上划三刀。
步骤3锅置火上,放油。烧至7成热时,放入擀好的饼坯,待锅中油香略有变黄后,翻一个个儿,当两面鼓起焦黄后,即可捞出
你知道油香是什么吗?
油香是回族民间传统食品,有普通油香、糖油香、肉油香三种。传说因穆罕默德于公元622年在麦地那一位名叫阿尤布的家中食用后大加赞美,后广为流传。各地回族制作油香的方法和用料大同小异,以面粉、盐、碱、植物油为主要原料,也可根据不同的口味或需要而选择辅料的种类,辅料主要有红糖、鸡蛋、蜂蜜、香豆粉、薄荷叶粉、肉馅等。制作油香时首先要和面、醒面。回族人和油香面讲究“三光”——面光、手光、盆光。也就是说,面和好后,面团要筋道光亮;手上不能沾很多面粉;面盆里外也要干干净净。和好的面揪或切成小面团,每个小面团擀成直径约10厘米,厚约1厘米的饼坯,将油上锅烧热,放入擀好的饼坯,待锅中油香略有变黄后,翻一个个儿,当两面鼓起焦黄后,即可捞出。炸制过程中的火候不宜过大,油温太高,油香表皮容易炸焦,所以有“慢火炸油香,两面都发亮”、“爆油炸油香,里生皮焦不发亮”的说法。吃油香的时候也有讲究,不能用口直接咬,要用手撕成两半儿。
凡是回族聚居的地方,都有吃油香的习俗,给孩子过满月,过百日、割礼、结婚等,要炸油香庆贺。每逢尔德节、古尔邦节、招待宾客以及纪念亡人时回族人家也要炸油香,以示尊祖继俗。除了自己吃以外,还要馈赠邻里乡亲互相品尝,以此加强亲戚、邻里和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油香”现已成为团结、友谊、幸福的象征。
(文by Alina,图取自网络,侵删)
油香是回民传统小吃之一,类似于汉族的炸油饼。我身边有许多回族朋友,在例如婚丧嫁娶,开斋节等节日,都会赠送我美味的油香。我们这里油香的做法可能和南方的做法不一样,是油炸的发面油香。把面粉,酵母,盐,温水搅拌均匀,面团要软硬合适,做到“三不粘”和好后放在盆里发酵。我的回民朋友告诉我她做的时候不用酵母,而是用碱来发面,那样味道更纯正。炸油香的油很讲究,最好是香油,那样炸出来的油香才是传统的味道。我一般情况下是用调和油来代替的。把发酵好的面团儿做成和拳头一般大的小面团,把小面团改成大约一个1cm厚的面饼,放进锅里,小火慢炸。等面饼浮起后,最好再翻一下面再炸5秒钟,一块松软酥脆的油香就做好了。这种油香的中间是空心的,吃的时候我会把它从中间撕开,把酱牛肉,牛蹄筋,黄瓜丝,胡萝卜丝等放进去,让我大快朵颐。
油香是回族人家最普通,也最具象征意义的一种食物。每逢开斋节和宰牲节,男人去清真寺做礼拜,女人要留在家里做油香,表现出节日的吉祥和欢乐,婚丧嫁娶,按穆斯林风俗,均有一道不可或缺的宗教礼仪,油香就是这个重要角色,被庄重摆上餐桌,从这些就可见油香的尊贵。
我们说的炸油香,回族称为“捞油香”,油香捞的好不好,全看主妇们的厨艺。所以有句老话说“上炕的裁缝,下炕的厨子”这是在过去回族对过门媳妇的一个硬性规定,别的可以将就,尤其是捞油香这样的大事情,神圣得很,一点也不能马虎。油香捞的好不好,就可以看出这家主妇的厨艺。其实,捞油香源自于阿拉伯古老习俗,传说穆罕默德当初迁往麦地那时,第一顿饭吃的就是油香,随着阿拉伯人来到中国,这种习俗又被中国的回族继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
回民油香分为三种:1、起面油香;2、蒸油香;3、烫面油香。
1、起面油香又叫发面油香,和面要用酵母兑温水,和好面团以后,面团以后,加入苏打粉、香豆子、植物油(一般都是菜籽油)和鸡蛋加入其中,再加一些面粉。油香好不好,一看面饧得怎样,二看兑料量,三看揉面功夫。尤其揉面这道工序,油香要突出一个“喧”字。再就是炸时掌握好火候,才能炸出外黄内暄,起一层小泡的金黄色油香,这才是主妇的好厨艺。
2、蒸油香也是发面,所不同的是先把和好的醒好的面团擀开、擀薄,在抹上植物油,撒上香豆子,卷起来均匀切开,在拧成麻花状,在擀成圆饼,每张圆饼上都抹上油,这样就不互相沾连,在加入放入蒸锅蒸熟即可,在过去贫困时间,以蒸油香为主。
3、烫面油香,把面粉加开水搅拌,先捂后和,等面完全凉透,开始和面、揉面。再把揉好的面团,擀成薄饼越薄越好,下油锅炸即可。烫面的油香不加任何辅料,就是捞出的油香要撒一些白糖在上面,这是烫面油香的最大特色,吃起来香香的、甜甜的,回味无穷。
我是头条号天山可可,美食达人,擅长新疆菜,每天更新不同的新疆美食和风土人情,记得关注我哟!
油香是回族过大小尔代节必备的美食之一,过节的时候穆斯林必须炸一些油香和馓子来庆祝节日,也就是香香锅,已示人们庆祝尔代节的喜悦心情。邮箱的种类有很多,有烫面油香和发面油香和半发面油香,每个地区的穆斯林炸油香的习俗不同,但是味道却一样的美。
油香就是油饼子,回民都叫油香。是传统的小吃,颜色金黄,松软可口,油而不腻。可以储存很久不变质。下面是我做的烫面油香,和油饼子不同。开水烫面,柔光下剂子,擀成小圆薄饼,下油锅高温炸金黄即可,可以卷辣椒圈,也可以沾蜂蜜吃,味道一绝。
油香就是油饼,回族人称之为油香,在我们宁夏有发面和烫面两种。发面的是用老面起发,可以添加蜂蜜、鸡蛋、牛奶,用宁夏当地产的胡麻油炸制。汤面的有甜口和原味,可以卷辣椒圈,粘蜂蜜。都很好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