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怎么回事?如何判断是不是痛风?

健康 16分钟前 阅读:1 评论:0

痛风的成因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多与遗传因素有关,而继发性痛风则常继发于某些疾病或药物使用,如骨髓增生性疾病、肾脏疾病及某些药物(如利尿药、抗结核药等)的长期使用,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酗酒、高嘌呤饮食等也是诱发痛风的重要因素。

痛风是怎么回事?如何判断是不是痛风?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痛风?

  1. 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痛风患者,自身患病风险增加。
  2. 饮食习惯:频繁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内脏、鱼、肉、海鲜、浓汤火锅等)和不良饮食习惯(如喜食肥肉、油炸食品)是重要风险因素。
  3. 生活方式:嗜酒、饮食不节、应酬频繁、体型肥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利尿药等)以及已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都是潜在风险。
  4. 症状表现:突发性的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是典型症状,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关节如踝关节、膝关节等,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关节变形和痛风石形成。

诊断要点

  • 中老年男性为主:饮酒和进食高蛋白食物是主要诱因。
  • 急性发作:多在午夜突然出现单侧第一跖趾关节的剧烈疼痛,伴有红肿热痛和活动受限。
  • 血尿酸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但急性期血尿酸水平可能正常。
  • 关节滑液和痛风石内容物检查:在显微镜下可见双折光现象的针形尿酸盐结晶。
  • X线片检查:典型改变为在骨软骨邻近关节的骨质有圆形的穿凿样或不整齐的虫蚀样缺损。

治疗方法

  1. 急性期治疗:主要应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等,以缓解急性疼痛和炎症。
  2. 间歇期和慢性期治疗: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使血尿酸值持续维持在正常范围,减少痛风发作和痛风石形成。
  3. 生活调整: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取,多吃蔬菜,限制嘌呤饮食,增加水分摄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4. 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如痛风石消融术取石、针刀镜技术剔除等。
  5. 定期复查与随访:定期检查血尿酸、尿尿酸、肝肾功能等,观察疗效和病情变化,调整治疗药物。

痛风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综合治疗的疾病,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生活调整和定期复查,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发作和并发症的风险,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坚持治疗并自我管理,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痛风是怎么回事?如何判断是不是痛风?

标签:痛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

网友评论

本站会员尊享VIP特权,现在就加入我们吧!登录注册
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注册
用户名
密码(至少8位)
确认密码
邮箱(请填写常用邮箱)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找回密码
用户名
邮箱
※ 重置链接将发送到邮箱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