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诗经《秦风·蒹葭》的一,二节改写为新诗?
《蒹葭》这首诗,是那个时代的秦国人凭吊一位叫冯夷的贤者。远古传说中,他是在仲秋八月渡黄河时溺水而死的,被秦国人尊为“水仙”。年深月久,悼念活动渐渐变为一种民俗,这首诗就是由此而作。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流沙河老师) 第一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点明了时令,这时已经从初秋的白露转为仲秋的寒露时节了。“蒹葭”就是芦苇;苍苍者,季节入秋,芦苇老了,颜色转深之谓也。这里的“白露”,是指露水泛白,不是节令之名,节令应该是寒露。 诗歌从时令的交代转向咏叹人物、说明地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者,传说也;伊人者,那个人也,就是冯夷。因为冯夷是死在黄河的,祭奠他的活动肯定要在江河之畔,所以是“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说人们在水边盘桓,走了很久,走了很远,还克服了许多障碍,象征着祭奠的人们在反复寻找、追踪冯夷。溯者沿着也;“溯洄”是沿着流水逆流而上;阻者难以通行也。但是毕竟水流太长,水势太大,黄河到了八月,就是洪水季节,所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水势壮阔,两岸之间浊浪滔天,“不辨牛马”,人们无法找到冯夷,只能在想象中循着他的踪迹,仿佛看见他就在河心中央,这就是“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从”读音zòng,就是追踪的意思;宛者,仿佛也。这是全诗的第一章,情感深沉,结像如见,音韵又十分优美,一下子就把我们抓住了。 第二章,描写的重点做了变动,既交代了气候的寒冷,也表现了参与活动的人们的奔波和心情:“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凄凄”是寒冷之意,“晞”是晒干,“湄”是河岸边的水草交会处,与“晞”同韵,它是保持着音韵之美的。阴历八月,天自然是凉下来了,芦苇已经显得萧瑟,参加活动的人又去得很早,芦苇上的露水都还没有晒干,更增添了凄寒之感。他们要寻找的那个人,开始好像就在水边的芦苇丛中。但是“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流从之,宛在水中坻。”——大家在岸边逆水而行,想去找他,一会儿又无路可走,一会儿又遇到土坡,找了很久,结果依然只是恍恍惚惚地看见,他好像在水中的小岛上。跻者,上坡也;坻者,河滩小岛也。 第三章,场景和心境都和前面相似:“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但是读音要特别说一下。这里的“采采”读音qǐqǐ,半湿半干之意;“已”和“采”同韵,指露水还在,还没干的意思;“涘”是水边,也是押韵的。“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就是说我们总是找不到他,上游也看不到他,又要翻山走弯路,顺着到下游去找他,他又好像出现在河心小岛上了。“道阻且右”这个“右”本来是转右弯的意思,在这里是指道路迂曲,按古音也是押韵的;沚者,河心小岛也。这些看似不同的字,古读音都是押韵的。 这种祭祀神灵,有没觉得似曾相识?对了,《离骚?湘夫人》《离骚?湘君》。先民的祭祀也很相通。用琼瑶写的小说里的诗吧,也是根据这首诗改编的
在水一方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下佛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踪迹
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秦风.蒹葭》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秦风·蒹葭》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影响很大的一首描写男女爱情方面的诗文。作者先从写景楔入,由景及情,层层深入,由心而生高潮。
蒹葭,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水边。深秋开出鹅毛般的白花,象征着爱情的高洁。白露时节,由蒹葭白茫茫的花,作者联想到象秋天白色的霜,是一种对高洁的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有位伊人,在水一方”。将蒹葭喻为伊人,这种由景及人的拟人手法,一步步地将心中的情感推向高潮。第二段的“道阻且长”,是述说爱情之路的艰难曲折,决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想这种高洁而神圣的爱情取得成功,就要付出艰辛和血汗。面对这种困境,诗文中一个“溯”字,表达了作者在困难面前,决心逆流而上,坚贞不渝,排除前面的艰难险阻,去追求作者心中的那份美好的爱情而奋斗不止!
要了解《蒹葭》表达的情感,首先得了解先秦时期的民风,在那远古时期,人们尚不被很多礼仪道德束缚,社会风气极为开放,对于男女情爱之事远不像后来儒教时期那么保守,甚至比今天的我们还要热情奔放的多,在那时一见钟情是极为常见的现象,如果看上喜欢的姑娘,直接上前求爱都不会被人所侧目,大家反而还会称赞他的勇气。
接下来我就以一篇小小说阐述我对这首诗的理解。
话说在秋日的某一天,秦地十多个村落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参加庆祝丰收的聚会活动,聚会上人们载歌载舞,热闹非常,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要说最喜欢参加这种聚会活动的,就是各个村子的未婚男女青年了,因为这种热闹的场合本就是追求爱情的最佳时机,所以热情奔放的姑娘小伙们可不愿意错过这样的机会。
为了参加这场聚会,小伙们穿上了帅气的衣服,姑娘们打扮的更加漂亮,而且小伙们大多还随身带了一枝娇艳的花朵。
来到聚会之地,小伙们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漂亮的姑娘身上,如果有相中的,就会把手里的花朵献上,如果姑娘接过了花朵,就代表她也中意小伙,反之则代表无意与小伙发展爱情。
我们的男主人公就是这样,姑且叫他祁荣吧,祁荣满怀憧憬的来到聚会之处,手里当然少不了拿着一枝娇艳的玫瑰花,他与伙伴们四下打量,都在寻找漂亮的姑娘。
恰好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就有几个美丽的女孩,她们正笑着争论聚会上的小伙最帅气的是哪个呢,女孩们的说笑之声在祁荣耳中简直如同莺歌燕语般好听。
他被这声音所吸引,转过身想看看是哪里的姑娘在说笑,随之一眼就在几个姑娘中间发现了我们的女主人公,姑且叫她卫晴吧。
祁荣的目光落在卫晴身上就再也挪不动地方了,她看起来有十六七岁左右的样子,脸蛋红扑扑的,站在几个女孩中间很少说话,一副腼腆可爱的样子。
其实卫晴并不是聚会上最漂亮的姑娘,但在祁荣眼中例外,他心中从此再没有其她女孩的位置了。
祁荣迈出了追求爱情的脚步,他离开同伴来到几个姑娘近前,深情款款的望着卫晴,递上了手中那枝玫瑰花,彬彬有礼的说:“在下是前塘村的祁荣,请问姑娘芳名?”
几个姑娘见祁荣忽然过来,初时都是一愣,待见他递出玫瑰花后,皆笑着望向了卫晴。
卫晴性格柔怯,见陌生的小伙子向自己求爱,原本就红扑扑的脸蛋更是直接红到了耳根,不过她也鼓起勇气打量了祁荣一番,见他虽然不甚帅气,但却看起来憨厚正直,身体健壮,正是父母口中值得托付终身的好小伙的样子,当时心中就有了几分中意,虽是觉得有点难为情,最后还是伸出莲臂接过了象征爱情的玫瑰花,并用低低的声音说道:“我叫卫晴,家在柳泽村。”
卫晴接过花朵就代表接受了祁荣的求爱,祁荣的小伙伴和卫晴的小姐妹都立刻鼓掌欢呼了起来,这是祝福的意思。
然后祁荣拉着卫晴的手,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来到离聚会地点不远的一棵老桐树下,在树下他们互交知心,倾诉爱意,就对着老桐树许下了永远厮守的誓言。
等到聚会活动结束,他们在各自伙伴的呼唤下,才不得不依依不舍的暂时分别,不过也将第一次的约会地点定了下来,就在卫晴居住的柳泽村。
前塘村距离柳泽村十余里 ,到了第一次约会之日,祁荣起了个大早,满怀期待之情沿着河流前往柳泽村。
可是到了柳泽村他却呆住了,因为这个村子的人们居住的并不十分集中,反而相当分散,各家之间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
因而祁荣虽然来到了柳泽村,却找不到卫晴,他向当地人打听,人家都表示没听说过叫卫晴的女孩,最后还是有个老人说在河边有户姓卫的人家,也许是那家人的姑娘吧。
祁荣大喜,谢了老人,径直来到河边,在河边他发现一座茅草屋,他觉得这就应该是卫晴的家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确找到了卫晴的家,说明来意之后,卫晴的父母很高兴的接待了他,原来卫晴当天回家就将找到心上人的事告诉了父母,现在卫晴父母一看祁荣说话有礼,面相憨厚,也为女儿感到高兴。
祁荣疑惑的问道:“为何不见卫晴呢?”卫晴父母说:“她以为你不会来这么早,所以刚才去河对岸挖野菜去了。”
祁荣迫切的想见到心爱的姑娘,就说:“那我寻找她吧。”于是他辞别卫晴父母去了河边。
到了河对岸,其时天色尚早,在深秋季节的清晨,可以看到河水中芦苇的叶子上还挂着晶莹的白霜,祁荣心中夸赞道:“这真是一个勤劳的姑娘啊!”可是心上人在哪里呢?应该就在河流的另一边吧!祁荣到了对岸先是往上游走,道路又险又长,而且并没见到卫晴,又下游走,同样也没见找到,就这样来回寻觅,最后他们并不是在河岸上遇到的,而是在河面上的竹筏上相会在了一起,两人一见面,自然有说不完的情话,这对情侣这就样愉快的度过了一天。
很快又到了第二次约会的日子,因为怕影响卫晴干活,况且祁荣认为在野外约会更加的浪漫,于是他并没有要求卫晴在家等待。
这天祁荣来到柳泽村,直接就去河流一带寻找卫晴,看着茂密的芦苇叶子上白茫茫的露水还没干,他的心情格外的高兴,可是心上人应该在哪里呢?应该在有水草的地方吧。柳泽村很大,寻找起来是困难的,他先沿着河流向上游走,道路更加的难走,且地势不平,很多地方需要攀登,在上游没有找到卫晴,又折返往下游走,最后在突入河面的沙洲中两人见了面,几日未见,他们述说了许多思念之情,这对情侣又幸福的度过了一天。
一转眼又到了第三次约会的日子,祁荣来到柳泽村又直接去河流寻找心上人,只见河里的芦苇依然茂盛,芦苇叶子上的露水还有些许残留,可是心上人在哪里呢?应该就在水边的某个地方吧,祁荣依然先去上游寻找,道路迂回难走,在上游并没有找到卫晴,又往下游寻觅,仍然没有见到她,最后是在河中间的河流中的小岛上两人见的面,又一次相见,两人的情意更浓,这对情侣度过了你侬我侬的一天。
三会之后,祁荣和卫晴就谈起了结婚的事,不久后卫晴就嫁到了前塘村,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抵。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是《诗经》中影响很大的一首情歌。它从蒹葭,白露构成的秋色图入手,让人进入迷恋而感伤的季节氛围之中。并以此作为衬托。诗人写景很有特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显而易见,蒹葭,白露的转变给人匆匆的动感,意味着光阴似水,一去不复返。
这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以秋色为背景,勾起人伤感的情思。全诗虽有三节,但所表达的只有或男或女对恋人的思念,以及思念不得的忧愁。诗人不是单纯地为了咏叹化一节为三节,而是诉说事的转变,道路的种种艰难,对恋人的思念与天地共绵延。
也许诗人描述道路不易行不是写实,其中孕育的思念恋人不可得则是真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思念对象的迷茫在朦胧的秋景中与道路的烘托之下,加上节句的重叠渲染气氛,更加耐人寻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