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有多少个乡镇?
随州行政区划 随州市是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全市版土面积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万,下辖一市一区:广水市、曾都区。 广水市共有18个乡镇。 曾都区共有29个乡镇、办事处、场。 广水市共有18个乡镇,分别是: 马坪镇 平林镇 郝店镇 城郊乡 武 胜 关镇 杨寨镇 吴店镇 李店乡 太平乡 广水办事处 陈巷镇 骆店乡 长岭镇 十里办事处 关庙镇 余店镇 蔡河镇 应山办事处 曾都区共有29个乡镇、办事处、场,分别是: 洪山镇 双河镇 柳林镇 三里岗镇 均川镇 澴潭镇 安居镇 万福店农场 新街镇 洛阳镇 何店镇 府河镇 淅河镇 万店镇 高城镇 殷店镇 东城办事处 草店镇 小林镇 淮河镇 新城镇 西城办事处 万和镇 尚市镇 唐县镇 吴山镇 南郊办事处 厉山镇 北郊办事处
如何看待随州?十年前曾随当时的公司老总去过一次随州。
感觉当时的随州市区并不大,和一个县城大小差不多。但毕竟随州是一个地级市,市政建设都是妥妥的地级市标准。行走在随州市区的主干道上,道路宽阔整洁,绿化带上种植着银杏树,两旁各机关办公楼高大气派,错落有致。整个城市显得比较空旷,人气略显不足。
当然这只是十年前的一次走马观花式的行程,对于随州的了解也非常有限。随州的发展非常快,现在的随州已是一座城区人口超过50万的中等规模城市。
工作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随州人,可能是靠近河南吧,感觉随州人的性格、方言、风俗、饮食习惯等有一部分中原文化特点,与江汉平原地区有较大的差异,个人观点。
湖北地处华夏之中,东南西北多元文化融合,这也是湖北的一大特色。
不过随州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大,面积真大。在成为地级市之前,县级随州市以及后来的地级随州市曾都区,有着近七千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拿去同河北的县一比,简直就是个“巨无霸”。即使是现在分出曾都区的随县,也还有约5673平方公里,比一般的县大得多吧?
随州是湖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其形成过程有点复杂,具体如下:
1949年5月16日,随境随县、洪山县并列,分别隶属孝感、襄阳两专署。
1955年4月30日,撤销洪山县,其辖区分别归并宜城、钟祥、枣阳和随县。
1979年11月,以原随县城关镇和北郊公社为基础设立随州市,与随县并存。
1983年8月19日,随县并入随州市。
1994年11月4日,随州市为省直管县级市。
2000年6月,随州市升级为地级市,原县级随州市改为曾都区,原孝感地区广水市划由随州市代管。
2009年,随州市又进行区划调整,将随州城区的6个街道5个镇划定为新的曾都区,其余19个乡镇新重新设立县级随县,以厉山镇为县城。
至此随州市形成管辖1县1区1市的格局,全市总面积9636平方公里,七普常住人口约204万。
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东南西三面分别与孝感市、荆门市和襄阳市市接壤,北部与河南省南阳市、信阳市为邻,是湖北省的北大门。
随州是湖北省“襄十随神”城市群成员和湖北省“汽车工业走廊”重要节点城市,是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已拥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270多家,生产8大类7000多种型号专用车,其中有40多个产品填补了国内外市场空白。
虽然随州近些年经济发展迅速,但随州的工业门内比较单一,缺乏高精尖和富民产业,不仅留不住外来人才,随州本地人也是大量外出务工。随州的各项经济指标在湖北省各地级市中排名依然比较靠后,随州未来的发展还须加把劲儿!
随州历史悠久,从商代至战国未期,随州分别为厉、随、唐等诸侯国都邑所在地。
1978年春天,在随州城西一个叫“擂鼓墩”的地方,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的大型木椁墓葬——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造型奇特、工艺精美的珍品文物,世界闻名的曾候乙编钟便是其中之一。
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每年农历四月廿六炎帝诞辰纪念日,随州都要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吸引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来随州寻根谒祖。
随州山川秀丽,风景宜人,拥有大洪山、桐柏山、中华山、徐家河、封江等众多享誉省内外的风景名胜旅游区。唐代诗仙李白曾在随州写下“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这样的不朽诗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如果你向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妨来随州走走看看。
随州地处武汉与襄阳之间,是一个年轻的地级市,目前仍处在发展中,下面来分析随州现状。
地级随州市成立于2000年,现辖曾都区,随县,广水市和一个国家际经济开发区(随州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离武汉160公里,开车2小时即可下汉口。现在高铁开通后只需40分钟即可到达汉口。目前有4个火车站(随州火车站,随州南站,随县高铁站,广水火车站),交通较为便利,但是随州市区目前往北(如北京等城市)还是有些不便。
世界古银杏之乡,千年银杏谷,网红打卡地。
随的商业环境正在发展中。汇丰在随州有6家村镇银行,除四大银行外,还有交通银行、湖北银行、汉口银行。目前有2家随州本土上市企业(泰晶科技、裕国股份)。有国家级产业:专汽,香菇、风机。国家4A级景区有千年银杏谷、大洪山、西游神话世界等。
随州目前在国内只能算5线城市,但物价偏高。人们生活节奏慢,由于流动人口少,所以圈子很重要,办事一般会联系熟人帮忙。
随州未来发展方向。随州确定的发“东进、西优、南拓、北联”城区规划方向。近年,随州经济不断发展,城市骨架拉伸,产业和人文不断交融,多个全新的板块也在飞速崛起。目前万达,吾悦广场等新的商业巨头已进驻随州,为市民带来生活便利和提升了生活品质。未来随州还是要大力发展专用车产业和农产品出口贸易为广大居民增收,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最后,欢迎天下朋友来随州投资兴业,旅游作客。不久的将来,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必将精彩纷呈,流光异彩!
随州随州,
夹生半熟,
想说爱它,
得找理由。
南北气侯,
在此交流,
东西人文,
参差不熟。
地形地貌,
岗地矮丘,
北边缺水,
南陲少油。
若论消费,
都争上游,
再说语速,
更上层楼。
我爱我随,
咱咵咱州,
好与不好,
欢迎交流。
从武汉往郑州自驾,走107,会经过一个叫武胜关的地方,历史上这里是重要隘口,岳家军的牛皋曾在此以弓射擒了金所扶持的傀儡伪齐大将,现在武胜关还遗有一处将军寨遗迹。武胜关所在,名为随州。
随州以北,左面拉着大别山,右面牵着桐柏山,大军过了武胜关便会蹈平随州,直扑江夏,长江不保,故历来随州承荆豫兵冲重锤,左右山水要冲,实乃咽喉之地。
随州武胜关所在,广水
大概是名字传承最久的城市,却不怎么出名
神农氏诞生之后,这里就出现了随国,随这个称呼就一直就没有变过,到杨坚承其父之封,领随州牧,灭了北周之后,把随字借去,创了个“隋”字,随州便一直叫这个名字。历史上这里打过数次仗,到现代了,却一直不怎么知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随州在哪里?直到曾侯乙墓的发现,随州随着曾侯乙编钟经常被提及,但之后大家都知道了编钟,曾侯乙墓,却忘却了随州,问起几个人,说起随州也是一脸茫然,即使知道,一时也反应不过来,随州到底是哪个省的?说实话,其名声极为不显,不如湖北的荆州,襄阳出名。
随州公园里的编钟
随州,捡起来,就是一处名胜,但没有保护也没有恢复
李白在当了安陆女婿之后,在这里交游甚阔,其中有一位僧人,叫倩公的,倩公要从安陆回随州(随州在汉水之东,那时也叫这里汉东国),李白就写了首诗赠给他,诗并不出名,我说说这里面的序,序中还提到一位神农之后的大贤,季良,这个季良也作季梁,可考证的资料不多,应该是我们上文提到的曾侯乙家的族亲,曾为随国大夫。
随州季梁塑像
随州有处景点,叫大洪山,但出了湖北知道的人真不多。我想一个是现在这个名字有点土气,不如还叫以前的名字绿林山更能大名远播(绿林山有赤眉起义,后降刘秀,绿林好汉即出于此),大洪山高1000多米,有大慈恩寺金顶,湖池,溶洞,徒步道,放眼秀色,抬步险峰,就是门票70元有点贵,这里主要是周边和武汉的游客比较多。
随州大洪山(绿林山)大慈恩寺金顶
随州是座古城,但古城遗迹历经岁月,零落几殆,随州城内原来也是有城墙的,在破四旧时,被家家户户拆了去盖自家的房子,现在仅余西城城垣一段。
随州西城垣
随州城内如果看古迹,还有一座古塔,叫文峰塔,破四旧时也差点拆了,拆得时候一个人摔断了腿,再加上各种传说,没人敢再拆,居然很神奇地保留了下来,现在塔旁边建了个市民广场,有处牌坊,叫文峰塔广场。
炎帝(神农氏)故里,在故里不同的说法之中,历史学家还是偏重于随州说的,所以随州有冠以神农名字的还挺多的,有一处炎帝故里景区,是个很大型的广场,也收门票。
总体来说,随州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个古城,历史上名人辈出,著名的战役也打了不少,旅游这一块却没有一个定位(现在是炎帝故里,曾侯故乡)。
随州千年银杏
随州人文与小吃怎么样?
随州据说是湖北姑娘最美的地方,和河南周口,陕西米脂一样,当然也和随州一样,不怎么出名,在湖北是挺有名的。随州离河南这么近,但却是一口湖北腔,不像襄阳,都是河南腔,在随州早上吃饭,听他们说话有时像吵架,比如莫子意思?!日白!而且随州人感觉比较喜欢摆场面,个性比较硬拐。
随州城市,还是很漂亮的
- 随州水搭片
这个街头就有卖的,一块钱一块,焦香焦香的(把白面贴锅片上,有点像东北的贴玉米饼子作法,但是极薄),百搭,配什么多行,随州有香菇鸡汤水搭片店(随州出香菇),喝鸡汤泡水搭片,我还见到有往上面抹豆腐乳的,确实挺好吃。水搭片的来历就和我上文提到的李白诗序中所提到的随国大夫季梁有关,当然,一道小吃一定要搭上一个名人,这是惯常的作法,大家不必考评。
水搭片,百搭
- 随州砂锅粉
随州还有一道,秋冬季,人人爱吃的小吃,就是砂锅粉了,一个砂锅肉汤红薯粉,加牛肉或瘦肉或猪肝,再来一个水搭片或者气泡镆(烙发面饼),10元砂锅加饼2元,解决。
猪肝砂锅粉
- 随州版的猪脚饭,拐子饭
随州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就是拐子饭,拐子就是猪肘子,与潮汕隆江猪脚饭不同,是带骨头的,味道接近红烧,可以拼猪肠,卤猪肉,卤豆腐等等,随州人喜欢喝早酒的,早餐就吃这个。
随州拐子
- 炸拖罗
这个拖罗,以前随州人家里都愿意做,后来生活好了,炸的东西就不做了,但街头农贸市场,美食街还有卖的,有点像炸发糕或者芝麻糖饼,吃2个挺好吃。
随州也有武汉小吃豆皮,也和襄阳,荆州一样,喜欢吃牛肉,早餐都可以吃牛肉面,是个小吃可能解决吃饭问题的城市。
湖北名吃,豆皮
随州知名度不高,在武汉时去过襄阳,去过荆州,但从未想过去随州,去随州是从武汉往郑州去的路上,在这里停了一晚,随州城市修得还挺漂亮的,也颇有历史人文,只是不太出名,旅游主题太分散(不像襄阳荆州只重三国),历史挖掘不够(比如这里也是三国司马家的封地,北面有个司马草湾),如果把北周的城墙修起来,就有了古城的模样,连同北面武胜关,绿林山(大洪山),打造一个楚北汉襄之地的边关城市,游客一定会多起来,知名度也会更高。
随州是一座历史文明古城,又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经济不够发达的新兴城市。这里的曾侯乙编钟举世闻名,炎帝故里享誉中外。汽车之都名不虚传。还有自然风景让你大饱眼福,大洪山的天然溶洞,自然温泉,洛阳的银杏,淮河的西游记漂流等享有盛名。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州的环境变化很快,市区的绿化覆盖面积达到40%,美丽的白云公园,神龙公园,体育公园,还有最有名的季梁公园,占地1000亩,公园里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掩映在花草树木之间,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
随州不仅改建了二桥,让二桥成为随州最美的大桥,还建了三桥、四桥。随州的桥梁的发展为随州的经济带来了便利。
但随州的人特别会享受,人们都说随州人拿的低工资,却享受的是高消费,确实是这样。随州人不仅会吃,爱穿,还特别会玩,随州城里到处是麻将錧,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麻将的声音。随州的餐馆也特别多,但总是人满为患。
随州的待遇有些低,但随州的房价是涨得吓人的。随州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无奈的地方。
随州就是知道收入高消费低的地方。那么多汽车厂,动不动工作万八千的,比省城武汉收入都高,消费购物地方很少,几十万人的城区,只有一个万吾和悦广场,城市高楼也不多,没有超过150米的
作为随州人,每当看到或者听到关于随州的消息,内心都会泛起一丝涟漪,也或许是对随州爱得深沉吧!可能有些朋友觉得矫情,但我个人认为矫情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
我们常说“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随州我的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逐渐长大,为了工作、生活选择漂泊他乡,随州也在每天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
说到这里,一定有人会说那你既然如此热爱随州,那选择回随州啊,干嘛要离开随州漂泊他乡了?我想大概是为了彼此的一些期许,离开也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吧!
如何看待随州?
随州一个年轻的城市,节奏不快,生活安逸;
随州工资水平不高但消费水平很高;
随州讲面子、排场,有一种快意江湖的感觉;
随州福利待遇不高,企业难以留住人才,导致人才流失。
尽管如此,但随州在你最失意的时候一定是最包容你的地方,在这里不光有你儿时的记忆还有爱你的父母和家的温暖,另外,随州也真的的在改变,修桥、铺路、公共设施建设,优化环境,加快本土企业发展,提升待遇薪酬,以便于吸引随州人留在家乡发展。
所以,随州还是温馨的、可爱的,虽然在这个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时代,有不少非议但随州也在散发着自身的活力吸引更多人产生对它的认同和归属感,毕竟落叶归根,试想有一天我们都在随州既能照顾父母,又能快乐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随州之“随”,最早源于远古的“随氏族”,位于湖北省北部,古称“汉东之国”,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从秦代至今的二千多年间,随州建置虽然变迁频繁,但大部分时期或设郡、州、或专署,成为汉江、鄂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随州市。
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理应加大力度擦亮“炎帝神农故里”和“编钟古乐之乡”两张世界级名片。一是借“炎帝故里寻根节”之机,加大宣传随州力度,让随州走向世界。二是加快解决随州高铁(直接信阳东站)北上和东进不再绕行武汉问题。随州在交通北上和东进方面已经错过很多机会。三是整合高中教育资源,形成规模和集团效应。让更多更优秀的高中生走出随州,为国效力!四是调整随州现行行政区划:让县级广水市回归孝感市管辖,实现众望所归;撤消随县和曾都区两个县级行政建制和所属职能部门,象广东中山市和东莞市那样,直接管理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节省一大笔财力,用于发展今后的随州,让随州的发展轻装上阵,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