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游戏规则和玩法?

游戏 25秒前 阅读:1 评论:0
三国演义游戏规则和玩法?

具体游戏规则如下:

1、决定身份:抽取等同于玩家人数的身份牌,随机分给每个玩家一张身份牌,抽到主公身份的玩家立即亮出身份,其他身份的玩家保存好自己的身份牌,不能让别的玩家知道自己的身份。

2、挑选武将:由主公玩家挑选一个武将扮演,并将选好的武将牌展示给其他玩家。

3、分发体力牌:拿取对应人物体力上限的体力牌(看勾玉的数量),用武将牌盖住左侧。

4、分发起始手牌:将游戏牌洗混,随机分给每个玩家4张,此为起始手牌。

5、当主公被“杀”、所有的反贼和内奸都已死亡则游戏结束,主公和忠臣不论死活都获胜。

《三国演义》版本有哪些?怎么样?

按照《三国演义》版本产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分类。学术界一般把其版本分为四大类:

1,通俗演义版本类

2,志传版本类

3,批评版本类

4,毛氏版本类

在《三国志演义》的众多版本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推嘉靖本和毛宗岗本。

嘉靖本,因其卷首附有明嘉靖壬午元年(1522)修髯子(张尚德)引言而得名。又因其卷首另附有弘治甲寅七年(1494)庸愚子(蒋大器)序文,遂被一些人称作弘治本;更有人以此臆测,以为在嘉靖本之前,还刊刻过更早的弘治本。

不过,从现存的资料看,并不见弘治本的称呼;况且弘治甲寅距嘉靖壬午仅二十八年,倘弘治本流行,则明后期涌现的大量刊本理应把它作为翻刻的祖本,但事实并非如此。

郑振铎先生在1929年发表《三国志演义的演化》一文,认为嘉靖元年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最早、最善、最接近罗贯中原作面貌的版本,后来的诸本皆源于此本。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学术界几乎已成定论,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很值得研讨的。嘉靖本的一条注释就有力地说明在此本之前确曾存在一种或数种版本。

嘉靖本第12卷第九则《张永年反难扬修》写了这样一件事:刘璋的说客张松谓《孟德新书》乃战国无名氏所作。曹操闻知,不禁诧异:“莫非古人与吾暗合欤?”遂下令“扯碎其书烧之”。紧跟着这段正文的下面还有一条注释:“柴世宗时方刊板。旧本‘书’作‘板’,差矣”。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领域的优质回答。

首先,如果是说《三国演义》有多少种版本数,那么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发现了近三十个版本,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英国学者魏安,走遍了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最后一共找到了世界各地迄今存世的《三国演义》版本三十五种。目前就笔者所了解的,之后似乎没有新版本发现了。关于这些版本,可以确定的是,三国演义的主线是没有变动的,区别在于一些细枝末节,人物的称呼(如嘉靖本经常称曹操为曹公、毛本就成了“操”)、一些零碎的剧情(花关索、伍伯)、人物籍贯年龄名字是否正确、回目是否对仗等等,整体来说如果不是做学术考究,只为兴趣阅读,看看毛本和嘉靖本就可以了。

关于这么多的版本,如果要全部一一介绍的话,未免太过长篇大论,这里就大家熟知以及比较有价值的版本介绍一下。

毛本三国

毛本也就是现在市面上流传最广的版本,是由清代的毛宗岗父子修订批评过的版本,可以说也是质量最高的版本,光清代刻印的毛本三国就不下百余种,流传到今日的也有七十种左右。当然,质量高并不代表接近罗贯中的初版,虽然毛宗岗自称自己是根据罗贯中的“古本”以校正俗本之诸弊,但现代学者一般没有人信他这话。

毛本尊刘抑曹的思想十分的严重,如果和嘉靖本相对比就会发现,嘉靖本几乎所有称呼曹操为“曹公”“公”的地方都被改为了“操”,而嘉靖本对曹魏武将的赞诗,也被删去不少。但瑕不掩瑜,毛本能被大家广为接受取代之前的二三十个版本,成为流传最广的版本就是质量的证明。

三国演义游戏规则和玩法?

嘉靖本

嘉靖本准确来说应该叫做嘉靖元年本,这版三国志通俗演义,曾经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认作就是罗贯中的原本(或者说是最接近罗贯中原本的版本),一度也被称作“罗本”,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过去对嘉靖本确实过誉了,引用一些学者对嘉靖本的评价如下:

金文京选择了“志传”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余象斗本与嘉靖本比勘后发现,虽然较之嘉靖本而言,建安本“是一个更不正确的本子”,但是嘉靖本也是“一个错误之多超 出我们预想的本子”

陈翔华在《诸葛亮形象史研究》一书中将嘉靖本与诸本《三国志传》比较后,指出“嘉靖本是一个修饰得更多的加工整理本”。沈伯俊在《〈校理本三国演义〉前言》中也指出嘉靖本“是一个经过较多修改加工,同时又颇有错讹脱漏的版本”。

学界将嘉靖本和诸多明代版本相对比,发现嘉靖本与三国志的重合度最高,无论是对历史大背景的介绍,还是人物籍贯字号的书写都是最贴近三国志的(当然,仍然有不少错误)。

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飞的字,按三国志记载,“张飞字益德”(资治通鉴同样将张飞的字写作益德),但是明代的诸多三国演义都写“姓张名飞,字翼德”,这个错误其实根源自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以及各种元杂剧,而通俗演义受这些影响甚深,也就保留了下来,唯独嘉靖本不同,嘉靖本张飞的字是对的用的是“益德”。

三国演义游戏规则和玩法?

除此之外,嘉靖本回目都是七字,其他版本往往没有这么考究,由此推测,嘉靖本是一个被文人精修过的版本。

叶逢春本

叶本三国刻于嘉靖二十七年,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嘉靖本,不过发现较晚所以和嘉靖元年本相区别,写作叶逢春本。这个版本是最早的三国志传版本,发现与西班牙马德里的修道院,在明代隆庆六年被葡萄牙传教士带入西班牙,这个版本还是传世的最早的插图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印影版,所以研究的起步比较晚,后来日本关西大学将叶本影印出版,这版也就得到了重视。

这个版本现在可以肯定的说跟嘉靖元年本出自两个母本,同时嘉靖本旁批中提到的部分修改内容,在叶本被原原本本的保留了下来,所以现在一些学者认为,与嘉靖元年本相比,叶逢春本虽然刊刻粗糙,别字、错字较多,但是正是因为没有经过后期的修订,所以可能更接近罗本的原貌。而考虑到演义小说的面向对象,是普通小市民阶层,叶本的语言也更为通俗,所以笔者也支持叶本更接近罗本的说法。

三国演义游戏规则和玩法?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目前使用的《三国演义》有两个主要版本。一个是明代嘉靖版,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二是清代认可的版本,分为三个版本,即毛批,金批和御批。

首先,总批次是这三个国家的毛宗岗批次。毛宗岗和他的父亲毛伦结合古籍整理成一部《三国志通俗演义》,逐一评论,增删琐碎事,改诗,进一步凸显了蜀汉的正统地位。

第二,金批是一组三个国家金圣叹。然而,当谈到《金批三国》时,根据相关数据,已经证实不存在什么黄金宝典。因为经过考证,它是假的金圣叹。因为金圣叹只批准了《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三国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六本书。

第三,御批指乾隆皇帝批准的三国,乾隆皇帝曾经检阅过三国,这是御批,但现在没有这样的版本。

所以现在市场上真正流行的只有一个版本,那就是毛的版本。毛氏父亲和儿子的修订和删除使这本书简洁易懂,可读性更强。毛氏经父子校订、评点的三国演义 刊刻后,在明末清初逐渐取代嘉靖本三国演义及其他版本,风靡全国。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自从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问世以来,流传之广,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刻本有二十多种,清代刻本《三国演义》的版本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个系统:

1.《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除了上面提到的嘉靖元年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嘉靖元年本")之外,还包括万历十九年(1591年)金陵周曰校刊本《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周曰校本")和夏振宇刊本《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传通俗演义》(简称"夏振宇本")等等。

2.《三国志传》系统。包括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建阳叶逢春刊本《三国志传》(简称"叶逢春本")、万历二十年(1592年)余象斗刊本《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 传》(简称"余象斗本")、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联辉堂刊本《新锲京本校正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简称"联辉堂本")、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杨春元刊本《重刻京本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简称"杨春元本")、《新刻汤学士校正古本按鉴演义全像通俗三国志传》(简称"汤宾尹本")等等。

3. 毛宗岗父子评改本《三国志演义》(简称"毛本")系统。毛本原名《四大奇书第一种 》,后来又被称为《第一才子书》。现存的七十多种清代《三国》刻本,绝大部分属于毛本系统。

此外,还有几种处于过渡形态的版本,最有代表性的是《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简称"李卓吾评本")。它来源于"周曰校本"或"夏振宇本",又是毛本的版本基础。

在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说,《三国演义》最重要的版本有:"嘉靖元年本"、"周曰 校本"、"夏振宇本"、"三国志传"、"李卓吾评本"、"毛本"。

五四以后,新式的标点排印本逐渐出现。建国以来,最流行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它以毛本为基础,删去毛氏的评语,纠正了其中的一些错误,并加上少量注释,成为一个较好的通行本。但是,由于受过去的研究水平的限制,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技术性错误",包括人物错误、地理错误、职官错误、历法错误和其它类型的错误。尽管如此,它迄今仍是发行量最大的版本。

自八十年代以来,很多出版社都出版了《三国演义》排印本。不过,真正经过认真整理, 具有学术价值的版本只是一部分。读者不妨注意以下几种:

1.《新校注本三国演义》?吴小林校注,陈迩冬审订,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4月第一版。它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校勘,改正了一些错误,新增大量注释,更加便于一般读者阅读。

2.《校理本三国演义》?沈伯俊校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 ,1995年9月第六次印刷。它以毛本为基础,删去毛评,着重校正书中大量存在的"技术性错误",并以《校理一览表》的形式,依次列出"技术性错误",指出错误所在,提出校正意见,说明校正依据;同时,针对读者不知道或似是而非之处进行注释,深入浅出,给人以新知。此本学术价值较高,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迄今最好的整理本。

3.毛本《三国演义》整理本?沈伯俊整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它对毛本第一次进行了全面的整理,纠正了其中的大量"技术性错误",并对有关毛本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了系统论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4.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整理本?沈伯俊整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 年5月第一版,1998年10月第二版。它是嘉靖本问世以来的第一个富于学术意义的整理本,校正了其中的大量"技术性错误",并作了简明扼要的注释。此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有助于澄清若干流行已久的错误认识,对专业研究者和一般读者都颇有益处。

5.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整理本?沈伯俊、李烨校注,巴蜀书社19 93年11月第一版。它是"李卓吾评本"的第一个有研究基础的整理本,校正了其中的大量"技术性错误",作了比较详细的注释,并对"李卓吾评本"的真伪、来源、特色和贡献作了全面论述,具有 较高的学术价值。

6. 周曰校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点校本?刘敬圻、关四平点校,北方文艺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它是"周曰校本"的第一个标点排印本,点校者以"存真"为主要原则,基本上保持了正文的原貌。由于"周曰校本"比嘉靖本增加了一些情节,而原书难以看到,此本颇有学术价值。

此外,李灵年、王长友整理的《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黄山书社出版)、萧欣桥点校的《李笠翁批阅三国志》(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也都很有参考价值

按照《三国演义》版本产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分类。学术界一般把其版本分为四大类:

1,通俗演义版本类

2,志传版本类

3,批评版本类

4,毛氏版本类

在《三国志演义》的众多版本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推嘉靖本和毛宗岗本。

嘉靖本,因其卷首附有明嘉靖壬午元年(1522)修髯子(张尚德)引言而得名。又因其卷首另附有弘治甲寅七年(1494)庸愚子(蒋大器)序文,遂被一些人称作弘治本;更有人以此臆测,以为在嘉靖本之前,还刊刻过更早的弘治本。

不过,从现存的资料看,并不见弘治本的称呼;况且弘治甲寅距嘉靖壬午仅二十八年,倘弘治本流行,则明后期涌现的大量刊本理应把它作为翻刻的祖本,但事实并非如此。

郑振铎先生在1929年发表《三国志演义的演化》一文,认为嘉靖元年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最早、最善、最接近罗贯中原作面貌的版本,后来的诸本皆源于此本。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学术界几乎已成定论,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很值得研讨的。嘉靖本的一条注释就有力地说明在此本之前确曾存在一种或数种版本。

嘉靖本第12卷第九则《张永年反难扬修》写了这样一件事:刘璋的说客张松谓《孟德新书》乃战国无名氏所作。曹操闻知,不禁诧异:“莫非古人与吾暗合欤?”遂下令“扯碎其书烧之”。紧跟着这段正文的下面还有一条注释:“柴世宗时方刊板。旧本‘书’作‘板’,差矣”。

1,通俗演义版本类

2,志传版本类

3,批评版本类

4,毛氏版本类

《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最早刊本为明嘉靖年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亦称“罗本”、“嘉靖本”。这是公众认为最接近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原本。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群众创作和作家创作相结合的典范创作之一,也是成就很高、影响很大的古代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故事很早就流传于民间。南北朝时,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作注,已采用了不少民间传说故事。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在中国的地位几乎无可匹敌。但是大多数人知道它,还是从电视剧上得知的。真正读过《三国演义》书籍的,估计寥寥无几。但是更多人或许还不知道,《三国演义》还有很多版本。

其中,最为流行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使在成书后,还有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使得其在清朝大放光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目前比较公认的《三国演义》四大版本:

1 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通俗演义版本类甚为复杂。种类繁多,包括《二十四卷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夷白堂刊本、周日校刊本、夏振宇刊本、郑以桢刊本、古今演义刊本等。各版本均为240则,每则又列有一单句标目。其中,嘉靖刊本和夷白堂刊本为24卷,每卷十则。周日校刊本和夏振宇刊本为12卷,每卷20则。

演义通俗篇顾名思义就是以历史为依据进行改编而创作的小说。其不少故事情节乃作者根据小说创作需要而虚构,其以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和人物形象凸显而著称。而且,其语言浅显易懂。

2 志传版本

《三国演义》志传版本类包罗万象,涵括余象斗本、余评林本、汤宾尹本、黄正甫本、乔山堂本、杨闽斋本、郑云林本、朱鼎臣本、忠贤堂本、杨美生本、雄飞馆本、三余堂本、北图本、种德堂本、嘉庆本、诚德堂本、忠正堂本等数十种版本。

《三国演义》志传类版本基本以《三国志传》作书名,形式上为上图下文,内容上则多插增关索或花关索故事。由于绝大多数版本刊刻于万历年间的福建并且基本上集中于建阳一带,故又俗称为“闽本”或“建本”。

3 批评版本

《三国演义》批评版本类也丰富多彩,据不完全统计其包括钟伯敬本、李卓吾本、吴观明本、两衡堂本、芥子园本、绿荫堂本、宝翰楼本等十几个版本。

《三国演义》批评版本首次将《三国演义》回目由单题变为双题,并且把240则合并为120回,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开创《三国演义》版本批评之先河,敢于大胆阐述自己的批评观点和独特见解。

4 毛氏版本

《毛宗岗评三国志演义》是由清康熙年间的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参考了《三国志传》版本,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修改,并作详细评点,全面整理修订而成,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乃后来最流行的毛氏版本《三国演义》。

毛氏版本类流传至今的版本约有70种之多,其故事情节流畅、文字精练更具可读性。毛氏父子还删去了大部分完全与史料不符合的情节,使《三国演义》小说相对来说更加接近《三国志》史料,故事情节也更加紧凑精练,并且更加能够凸显经典人物形象。所以,毛氏版本极受清朝时期的老百姓的欢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