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有前途吗?
亲,作为同路人,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呢,有没有前途并不是客观因素决定的,一个人如果有耐力和信心的话,任何条件都不会限制住他。即使是学古典文献如果真是凤毛麟角的话,那么他也一样可以在学术上有造诣。既然选择了读研,很大的程度上亲需要提醒自己,学术是不可能与经济一般吃香的。君子固穷,一个人想要在学术上有造诣的话,那么首先要甘于贫穷二要耐得住寂寞。不要看同宿舍一屋檐下住得同伴约会赏春,就动摇自己读书写字的念头了。也不要管自己的同班(本科的、高中的)同学拿了工资、作了老板就以为读书没有趣味。这是我和亲说的心里话,希望亲不要见怪。
二,如果亲真的想在读硕以后就工作的话,也是我不愿意说的一件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个跨专业、具备渗透力的学科相对于: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是有更多的就业选择与渠道的。我不晓得亲本科是英语还是中文,读研要选择外国语学院的比较文学还是中文系的比较文学。如果是前者属于英语言文学的范畴,即使是一般的普通院校,二类本科,去一个专科学校作老师的希望还是很大的。no menion to the first one了。如果是中文类的比较文学,可以提供给亲的选择有三个:一读博士;二去出版行业,做编辑是个很好的选择;三去做作中学语文老师。对于女孩子来说,亲自己权衡,不过我想比起其他中文学科呢,(文艺学、语言文字学...)比较文学是一门妙趣横生和涉及广泛的学科呢。应该也比较有就业背景。
好了就说这么多,考研的路上会有很多心酸快乐,预祝考研成功(也替我自己许相同的愿吧)。常来比较文学吧厄。
在古代,外国人是怎样跟中国人交流的?实际上,中国(中原)古代各个民族杂居,语言不通,与周边各族,更是不通,互相交流,也得靠翻译。周代设置了专职的翻译,叫“舌人”,舌人也有分工,且有不同的称谓。翻译东方的语言叫“寄”,而“象”专门翻译南方的语言,“狄鞮”翻译西方的语言;“译”专门翻译北方的语言。这4个词实际上是当时周代四边民族的“舌头、言语”一词的音译。四边民族与其外的民族交流估计也得靠“舌人”。这些舌人可能来自民族交界处,以及在常这里或两边混事(贸易、外交)的人。
谢邀
古代和外国人交流的话,最大的障碍那非语言莫属了,其实在我国古代,是很少与外国人接触的,西周时期,我们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位翻译家。但是大家别满心期待,他的翻译技术是在太差....差到让人尴尬...
慢慢到了唐朝时期,由于佛教的传播。当时有很多的人可以接触到外国语言,因为他们都在努力翻译佛教。而要说当时最有名的翻译家,就要算是玄奘了。
再到明朝时期,翻译家的水平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为丝绸之路,我们可以跟很多国家沟通。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路过很多国家,也有很多的文化交流
到了明朝,就有了第一所翻译机构
清朝末期,有了同文馆,这是历史上第一所教外语的学校,
人类没有发明语言的时候是怎么交流的,肢体动作+表情。所以我认为在接触到无法用语言交流的人时应该首先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沟通,因为肢体语言是没有种族界限的是人类通用的。仅代表个人观点
古代有两条重要的交通路径,一条是丝绸之路,一条是海上丝绸之路。在这两条路上分布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语种也是很复杂,那么两国之间是怎样互相交流的呢?
首先在官方一般都会有外交部门,里面会培养一些人来学习邻国的语言,来进行国事交流。
其次民间也有一些边境地区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了双方的语言,如果有人想要进行贸易或者交流都会聘请这些人做向导。比如郑和下西洋时就在沿海商船中寻找很多可以和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的人来,一是他们对航向熟悉,二是在商贸中他们甚至可以用当地土著方言进行交流。清末林觉民被捕时因为官方语言地方口音太重,审讯官听不大懂,后来干脆用英语来答辩,因地方官员长期和英国人打交道,所以他们也是精通英语,日常交流完全没有问题。
古代有交流的两国人民之间,文化生活应该不会有过大的差异,交流主要还是依赖"语言和文字".
比如,日本在唐的时候就有"遣唐使",这个职位是要求有受过"唐文化教育"的人来担任的.
而鉴真呢,也是只用唐时的"雅言"来讲学的,至于受众的接受能力,也一般有听"雅言"的基础.
即使是在今天,我们普通百姓和外国人的交往也不是常有的.古人也是一样的.楼上有回答用"肢体语言",也是有的,但是范围肯定是有限的.要不然,哑语就有可能成为"国际语"了.
人和人交流语言只占一小部分,更多是表情动作,称为肢体语言。
当然我不是说古人周游各国都在比划手势。只是说,只要有一个环境,那么根据表情,音调动作等,都能大致判断对方的意图。就像我们小时候原本不会说话,但是随着父母生活,就会说话,同理,我们在中国学校学英语,不如偷渡到海外的人虽然没有系统学习发音语法知识,但是他们的英语已经能满足生活日常沟通的需要。
就像老上海在租界时代,贩夫走卒都能用八国语言打招呼,称为洋泾浜。那么在古代,在商贸频繁的国家城市中,自然会有一批略懂邻国语言的人。那么每到一处就雇佣向导,日常居住就没有问题。况且张骞,唐僧,都是国家级的人物,尤其是唐僧,称唐三藏,佛教中能称三藏法师的都必须精通经律论三藏。而且唐僧是精通梵文的,是当时国家级的翻译官。
大萌为例子,在东亚大陆上,这就不是问题,不说朝鲜(特指被朱洪武朱老四父子两代人削废后)琉球这种跟大萌关系密切的番薯国,汉语汉字就是上层必学的语言文字,这种国家作为大萌の犬,以朝鲜为例子,会汉语写汉字基本等于贵族和贱民的重要区别,朝鲜的彦文就是贱民的文字,在今日韩国废除汉字推行彦文后,年轻一代便出现了文化断层这一严重的后果。再次一点的日本为了跟大萌贸易获取巨额利润,不得已接受名义上的不平等地位,并且学习汉语更是为了方便沟通贸易,相对的大萌一方比如在万历援朝里作为大忽悠使者的沈唯敬由于江南地区走私贸易异常繁荣,同样是为了做生意,学习一门外语是很有必要的。对中亚对欧洲,大萌有四夷馆作为专门的翻译机构,专门针对这方面的研究其实并不弱,语言这东西一靠天赋,二靠后天,三靠环境,事实上大萌虽然海禁两百多年,但是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倭寇以及打击走私贸易,但是在郑和下西洋之后,贸易航线被开通以及成熟发展,沿途港口城市化发展迅速,东南沿海走私贸易反而越来越兴盛,随着生意的往来,相互交流沟通,到隆庆开关,明末也产生了西学东渐风向,所以语言真不是问题。甚至明末士大夫能从海商听说英吉利查理一世被西班牙公主迷惑,对此还评价狐媚祸国。所以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语言真不是问题,这比海上触礁风险还有海盗四起都是小问题了。
确实,今日谈丝绸之路,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汉代,虽然因为学者们地考证,其历史逐渐可上溯到秦代甚至是战国时期。但无论何时,“外语”都必然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沟通障碍。
在汉代,中国的使馆区叫“藁街”,为汉武帝所设立。至明代为止,还有“竿俺答之首于藁街,以示天下万世”这样的使用(见《明史·杨继盛传》)。在这一时期里,明代常见翻译有两类,译字生和通事。而管理他们的人,其职位被称为“主客”。
这个主客如果上溯到汉代叫“客曹”,起于汉成帝,再早时如武帝称大鸿胪,景帝称大行令,而在秦时则称分典客、典属国。在《后汉书》中的介绍是,客曹主管外国夷狄之事。后来又分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又有左右丞辅之。
这个客曹的职责、管辖以及下属的人数,基本与秦时典客一致。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对“典客、典属国”有详细记载:
- 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行人为大行令,初置别火。王莽改大鸿胪曰典乐。初,置郡国邸属少府,中属中尉,后属大鸿胪。
- 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候、千人。属官,九译令。成帝河平元年省并大鸿胪。
可以看到,在秦汉时,涉及具体的交流工作,有“行人、译官、九译”这三种官职。其中行人这个职务古已有之,《周礼·秋官司寇》中是这样介绍的:
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
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者。
而在周代,负责外交事务者被称为“象胥”,其职责是“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
至于九译令与译官,这倒是需要说明的。在汉代有很多书提到“越裳氏重九译而来”,简而言之就是越南人通过九重翻译拜见了周成王,九译令或因此得名。而《后汉书》中,虽然提到汉宣帝时周堪曾为译官令,但此后于《班彪列传》中又提到“今乌桓就阙,稽首译官”,后世也有言“秋官象胥郑注译官,则翻译有自来矣。”(见《盛世危言·西学》)
这里提到的“自来”大抵只是依赖于诸夷入驻,而后再被动学习。对比明清两代也确实如此。比如明代《全辽书》中提到的“按辽东例有朝鲜女直通事送四夷馆以次铨补鸿胪官”,又或是清代有酋长曰金美金那者,自来于檀香山(夏威夷、火奴鲁鲁)的某岛(见《皇朝经世文》)。因此译官更可能是一些精通语言的边民、少数民族或是外国人。
并且像汉代张骞的“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能看出,他对语言的掌握,得益于实际日常生活交流。而佛教的四大翻译家(玄奘、不空、真谛、鸠摩罗什)又有三人是外籍来华人士。因此这些事情,再考虑到古时的“万邦来朝”,或者当时人们对外语的学习是属于被动态度,而交流则更多依赖于外国人的主动,并无今日这般积极。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交流都是体现在物质刺激的基础上的!从最早的翻译官到现在应该有3000多年了吧!而最早应该是部落之间语言不通而以物换物,应该有一些肢体之间的动作的!而后应该有出现像四夷馆一个专门做翻译的地方!而现在科技发达了直接用翻译软件!😂😂😂😂
古代和外国交流和今天没有多大区别。当今社会和外国交流靠驻外大使,以前称作使节换个名称罢了,现代人通讯靠现代的网络,以前靠飞鸽传书,最大的区别是现代人比古代人传讯比较快,其他没有太大区别。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