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生化汤粥?
1 生化汤粥是一种简单易做的营养汤粥。
2 生化汤粥的主要材料是猪骨、鸡骨和部分中药,炖煮时间长达3-4小时,能够提取骨骼中的胶原蛋白和矿物质质量,具有美容养颜、补充钙质等效果,是非常营养的一种食品。
3 生化汤粥的具体做法是:将洗净的猪骨、鸡骨和部分中药放入炖盅中,注入适量的清水,在小火慢炖3-4小时后加入米饭,再煮一会儿即可。
若要更加美味,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蔬菜或调料。
生化汤食疗粥材料当归30克,益母草22.5克,川芎、炮姜、炙甘草各5.6克,桃仁3.75克。做法
1.将上述材料中加入3碗水,上火煮至1碗水后滤渣备用。
2.将2碗水加入药渣,用小火煮至1碗水后滤汁备用。
3.将两种药渣混合在一起,分成两次喝
原料
当归、桃仁各10-15克,川芎6克,黑姜10克,甘草3克,粳米50-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
先将上药煎煮,取汁去渣,再同淘洗干净的粳米煮为稀粥。调入红糖即可。
生化汤粥 做法:当归、桃仁、川芎、黑姜、甘草、粳米、红糖 制作方法:
1、将当归、川芎、甘草、桃仁等药类煎煮,只留下汁;
2、另起锅放入粳米和药汁煮成粥,出锅前放入适量红糖即可。
配方材料:当归40克、川芎30克、桃仁3克、蜜甘草3克、烤老姜3克,米酒。
做法:
1、取药方重量十倍的米酒浸泡1小时,再以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加盖煮30分钟,过滤取汁。
2、第一次熬煮后的药材用5倍量米酒煮,小火煮沸後,过滤取汁。
3、将第一次和第二次熬煮的药汁混合,小火不加盖煮到药汁浓缩到300ml,装於保温瓶中备用。
产后生化汤一定要喝吗?怎么做,有什么功效?产后不一定要喝生化汤,各地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而且每个产妇的体质也不尽相同。
生化汤主要由当归、川芎、桃心、烤老姜、炙甘草组成。整个方子的目的就在养血、活血、补血、祛恶露
中药是治病的,这个一定要先明确一下。
不要把这类的药物当成什么保健品服用。如果产后恢复的很好,是完全不需要吃药的。
这个药的作用也很明确,主要是用于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现用于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子宫收缩痛,小产后胎盘残留,人工流产后出血不止,子宫肌瘤,子宫肥大症,宫外孕等。
药物的主要成分是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草。
从成分上看,首先是要有一定的寒象,比较适合喝。如果是有热象的,比如产褥期发热之类的问题,是不适合喝的。
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传世之妇科名家,傅青主,名傅山,首创生化汤,原载于《傅青主女科》一书中。为妇女产后理血之名剂。由当归、川芎、桃仁、炮黑姜、甘草等5种中药组成。黄酒、童子尿各半水煎服。功能: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主治: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本方治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是因瘀血内阻挟寒所致。清以活血祛瘀为主,使瘀去新生,故名“生化”。
方中重用当归补血活血,去瘀生新,为主药;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瘀均为辅药;炮姜温经止痛;黄酒温散认助药力,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合用以奏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之功效。
本方临床应用:
1、产后瘀阻而兼血虚有寒者。
2、恶露已行而腹微痛者,可去桃仁。
3、凡瘀块留阻,腹痛甚者,加五灵脂、蒲黄、元胡祛瘀止痛。
4、血寒较甚,小腹冷痛,加肉桂温经散寒。
5、本方加人参,名为加参生化汤,主治产后一、二日间,血块未消,而气血虚脱,或晕或厥,甚则汗出如珠,日气渐冷,烦渴喘急者。
6、血热有瘀滞者忌用。
7、小产后残留不净:用本方加丹皮、熟地、红花、煨姜、焦艾叶同煎。包括残留胎盘,使出血、腹痛等诸症可消除。
8、子宫内膜炎:用本方加乳香、三七等同用,可祛瘀生新,改善子宫血液循环,症见阴道不规则流血,或经后淋漓不止、少腹痛、腰痛等。可使局部渗出物吸收,达到消炎、止血、止痛的作用。
清代医学家、经方家、中西医汇通之早期代表人物四川彭州的唐容川《血证论》中,在血证论证方面有独到之处。评价产后血证时认为:“既产之后,身痛腰痛,恶血不尽,阻滞其气,故诈痛也。盖离经之血,必须下行不留,斯气无阻滞,自不作痛,又能生长新血。若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且多痛楚,宜归芎失笑散及生化汤治之。”
因此,从明至今生化汤一直被中医治疗产后血证之圣方,而受到医患们的高度评价,声誉卓著。它是治疗妇产科病的经典方剂,瘀去生新,诸病无忧,故成为产妇必服之良药而经久不衰。
明白了吗?答读者疑问,传岐黄之仁术。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一叶轻舟85将为你的咨询解答,感谢阅读和热心赞评。未经允许不得搬袭。
【本图片来自网络,首先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立刻删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