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刘寄奴的结局是什么?
刘寄奴是南朝皇帝宋武帝刘裕的乳名。
少年时的刘寄奴,生活在今天江苏省镇江市,过去叫井口的一个地方。自幼家贫,没有同富家子弟一般的读书学习,农忙时在家种地,闲暇时捕鱼,打猎贴补家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刘寄奴长大成人,改命为刘裕,参军作战勇猛无比,官职一升再升,后来做了大将军。率领部队驰骋疆场,先后灭了南燕和后秦,在元熙二年(公元420年)自立为帝,国号大宋,南朝开始。战场生死不由命,许多人受伤,危在旦夕,刘裕用那一次偶然得到的药草给受伤的将士们治疗伤痛,许多病痛痊愈。将士们感谢刘寄奴的救命之恩,问其草药的名字,刘裕不知道,将士们遂以他的小命命名为刘寄奴。
中药“刘寄奴”为什么不避讳宋武帝刘裕的名讳呢?避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化行为,在日常活动和文书往来之中一旦遇到了当朝历代皇帝(包括追封的皇帝)的姓名时,都要加以避讳。有时缺笔,比如清代编辑的文献中“玄”字就没有最后一点,以示避讳。还有的是将特定字转换成另外的字或者词,以示尊敬,比如清代康熙诸皇子在雍正即位后纷纷将名字中的“胤”字改为“允”字。还有的是在阅读时将特定的字改变语音,以标志区别。《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了避自己母亲贾敏的讳,每次读到敏字都会读成“密”音。
刘寄奴是一种中草药,也是宋武帝刘裕的别名。看起来是犯了忌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三点。第一,刘寄奴是刘裕别名,不一定纳入到避讳的范围中。第二,“刘寄奴”一名何时正式成为该草药的官方名称。第三,避讳只避当朝皇帝的讳,而刘宋飨国时间不长的地方割据政权,避讳的范围有限。
《宋书》当中明确记载了:“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这句话就基本解决了问题,刘宋王朝避讳的字是“裕”字,寄奴只是小名,不在避讳的考虑范围之内。
第二,“刘寄奴”作为药名最早出现于《唐本草》。“刘寄奴,主破血,下胀。”《唐本草》编订于唐朝,当时需要避讳的是李唐皇室家族的名讳,而不是刘裕一个几代以前的皇帝名讳。
第三,刘宋王朝是一个江南割据王朝,虽然吸收了东晋的政治遗产,有比较好的魏晋风骨。可是,在文化制度的设立和执行范围上还是很有限的。北朝就不可能实行,南方之后又有齐、梁、陈三个王朝。所以,避刘裕讳的文本流传下来的自然是少之又少了。
刘寄奴是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后来成了一味中药名。
传说刘寄奴小时上山砍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窜。第二天他又上山,却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即随声寻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童子说:“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寄奴一听,便大吼到:“我就是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童子吓得弃药逃跑,寄奴便将其草药和臼内捣成的药浆一并拿回,用此药给人治疗,颇有奇效。后来,刘寄奴领兵打仗,凡遇到枪箭所伤之处,便把此药捣碎,敷在伤口,很快愈合,甚为灵验。但士兵们都不知道叫什么药,只知是刘寄奴射蛇得来的神仙药草,所以就把它叫“刘寄奴”。这是历史上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药,一直流传到现在。
您的问题就已经是答案了。“名讳”“名讳”,避讳的是"名",字,号都是不用避讳的,小名自然就更不用避讳。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诗经》中的“国风”,汉之前实际上都叫“邦风”,西汉避刘邦的讳,所以改为“国风“。刘邦小字名叫”季“,但这个季字不用避讳,所以我们读到的比如《论语·季氏》,季这个字就不用改。再比如汉文帝名叫刘恒,汉武帝名叫刘彻,所以《史记》中提到”恒山“就要改名”常山“,”蒯彻“就要改名”蒯通“,但汉武帝小名叫”彘“,《史记》中并不回避彘这个字,因为小名不用避讳。
另外避讳还有个讲究,就是”避好不避恶“,怎么讲呢?举个例子,比如清代,康熙名字叫玄烨,所以“玄”和“烨”两个字必须避讳。避讳的方式有几种,一是尽量避免用“玄”和“烨”两个字,二就是写到玄和烨两个字的时候要故意缺一笔。比如写”玄“字,最后一笔的那个点不能点上,这个叫“缺避”。不光玄字如此,字的偏旁部首涉及到玄也都必须“缺避”,比如炫、铉、舷、弦……都必须缺避,因为这写字的字意都是比较好或者至少不坏的。但只有一个字绝对不能“缺避”,就是畜生的畜,上面那个玄必须写全笔,如果缺避,这就是"大不敬",罪在”十恶“,可以全家满门抄斩的。
所以,即便从尊重刘裕的角度,季奴这两个字也不能避讳。如果避讳了,在古人看来,反而是对这位大英雄的不敬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