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4399小游戏的预约码直接进入游戏?
你好,1. 首先,你需要在4399小游戏官网上找到你预约的游戏,并确保游戏已经正式上线。
2. 点击游戏图标进入游戏页面,查看游戏简介、玩法说明等信息。
3. 点击“开始游戏”或者“立即体验”等按钮,进入游戏界面。
4. 根据游戏提示进行操作,开始游戏。
5. 如果需要登录账号或者注册账号才能玩游戏,根据页面提示进行操作。
6. 玩游戏时要注意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有任何问题可以联系游戏客服。
关于这个问题,1. 打开4399小游戏官网或者下载4399小游戏APP。
2. 在首页或者游戏分类中找到小忍计划游戏。
3. 点击游戏进入游戏页面。
4. 在游戏页面中,可以选择“开始游戏”或者“预约游戏”(如果还未预约)。
5. 如果选择预约游戏,则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交预约,等待游戏开放。
6. 如果选择开始游戏,则可以直接进入游戏界面开始游戏。
高烧孩子在急诊苦苦等待看不上病,到底是谁的错?作者简介:方祺医生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生殖中心。
昨晚有医生在网上贴出朋友带着高烧39.5度的二胎宝宝,在医院急诊等了3个小时,还没看上病的经历。儿科人才缺失、医患关系等问题再一次炸锅!
今天手札君和大家分享一个“旧新闻”。2016年8月,杭州一位自称“乐爸”的家长,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美西自驾游2:乐极生悲医院游!谨以此文向中国的医护工作者致敬!》的文章,瞬间引爆微博和朋友圈。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乐爸”名叫张敏,是杭州一所小学的校长,热爱旅游的他经常会带着孩子米乐旅行。2016年暑假张敏和妻子带着四岁半的米乐开始了美国自驾游。当地时间7月14日晚,儿子在屋里玩闹时不小心左手脱臼。这次孩子脱臼让乐爸深刻体会到了国内国外公立医院儿科的天壤之别。
国内公立医院儿科就诊体验
其实这不是米乐第一次脱臼,在国内也发生过两次,晚上去急诊直奔诊室后医生一分钟不到就搞定了,第一次仅支付了11块钱挂号费,第二次连挂号费都省了,乐爸这样评价国内儿科就诊感受“看着孩子痛我们等得也很心急,但好在医务人员服务态度都挺好。”
美国公立医院儿科就诊体验
先来看个流程图
夫妻俩带着孩子到洛杉矶儿童医院挂急诊,没想到接下去的经历让他们体验到了真实版的“人在囧途”——看病的儿童并不多,但还是等了半小时后才开始办理门诊登记手续;第一位医生检查完,带入另一个诊室第二位医生检查;到达医院两个多小时后,第三位医生开始询问检查,在问完孩子的用药史、过敏史、患病史、 家族遗传史后开始徒手复位;等到医生在电脑上写完长达四十多页的A4纸病历,与窗口工作人员反复交涉结账方式后,历时4个多小时的诊治过程才告一段落。收到账单时乐爸有点吃不消:约合当时人民币11800元。
国内儿科的1分钟、11元与美国儿科的4小时、11800元形成的鲜明对比让文中这位乐爸深深体会到了“幸福是相对的”这句话。
有人会惊呼:哇,一个脱臼要三个大夫轮番登场才勉强搞定,美帝国主义医疗水平都是牛皮捡大的吹吧,这要在国内第一个没搞定的大夫估计就被打得半身不遂了。的确,别说是治脱臼,就是扎个针你护士胆敢让谁家孩子二进宫可能会被打得连护士她妈都认不出来。但相同的剧情总有反转的一刻。去年李冰冰在澳洲拍戏期间罹患化脓性扁桃体炎在国外住院期间晒出的照片让不少冰冰粉心疼不已:静脉穿刺部位肿成了小笼包,李冰冰也直言被扎了数针才扎对静脉。但李冰冰充其量也只能在社交媒体上发照片博取同情,而且她发的照片还不能有任何医护人员的清晰面部照片,否则会被以侵犯隐私起诉。
对儿科医护人员的过于苛刻、儿科待遇不高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诸如此类林林总总的负性事件让儿科医生寒了心,儿科人才流失、儿童看病难的苦果已经长了出来,如何遏制这颗苦果生根发芽,迫在眉睫。
你生病若遇到良医,应该对当年这个良医在求学生涯中遇到的众多不嫌弃他支持他给他机会的患者说声谢谢,是这些患者的配合甚至可以说是隐忍才换来了你的药到病除 。但好大夫终有耄耋时,若干年后,你的晚辈在就诊时如果频频遭遇庸医,那不知道身为家中老者的你会不会因为当年对年轻医疗工作者的苛刻而悔恨呢?
我怀念的
我怀念的 是毫无保留
- 我怀念的 是互相鼓励
- 我怀念的 是争执过后 仍想为你治疗的冲动
#了不起的医生#德国牧师马丁·尼穆勒曾如此形容纳粹施虐时人们的旁观心态:“刚开始他们来抓 *** 人,我没有站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 *** 员;接着他们又来抓社会党人和工会会员,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两者都不是;后来他们来抓犹太人,我还是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最后当他们来抓我的时候,已经没人能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我觉得这段话特别适合在此时此刻说给那些抱怨孩子连病都看不上的家长听。我相信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参与到暴力医闹中去。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在医闹发生时选择了沉默。整个社会就处在一个巨大的蝴蝶效应中,所有人都觉得事不关己,都不努力去尝试改变医闹的现状,那医闹注定是不会减少的。儿科医生又不是傻子,看见形势不对不会溜吗?谁也不是谁的谁,没有谁就该品德特别高尚,没有谁注定应该不吃不喝不休息为某个群体看病。在品德高尚之前,首先自己得活的下去。
更让人气愤的是,就算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到了这个儿科马上就要全线崩盘的点上,还有人跳出来哗众取宠,要儿科医生反思?哎呦你就别帮倒忙了,再反思反思,中国就没儿科医生了。不反思还不觉得有多苦,一反思觉得果然气不过,全跳私立医院去了。你是生过孩子了,我还没生呢啊!给别人留点活路好吗?
尽管现在儿科的就业环境这么恶劣,依然还有很多老专家不敢退休,奋斗在儿科的前线。这精神,也已经对的起中国这14亿人口了。你们就放过儿科医生吧。我一个妇产科医生看着都气不过了,更别说儿科医生自己。@头条健康
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儿科就诊久等不到的情况,实实在在受害的是医患两方面,相信在诊治过程中,医生不可能躺着休息不看病,但相对于大量的病人,医生的人手绝对是相对不足的,不光大医院大的儿科科室如此,现在连小医院也如此,儿科医生大量流失,儿科规模不断缩小,儿童看病越来越难是不争的现实,我私下里了解到,一些管制不是很严格的地方,有医院甚至连儿科都已经关掉了(根本找不到儿科医生),有些地方出台政策要求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 *** 儿科医生,甚至将儿科医生的收入提高两倍,但没有医生相应,一边是逐渐空心化的儿科科室,一边是嗷嗷待诊的患儿,到底该怎么办。
在目前大环境大趋势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尽早的让患儿得到好的诊治呢,到医院去就诊肯定是必要的,但我们在排队的过程中肯定不能就这样干等,上网找医生,特别是靠谱的医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其实很多有理想和抱负的儿科医生大部分还坚持在医院一线,但也有一些已经在网上执业很久了,他们通过耐心细致的服务甚至获得了非常体面的执业体验,备受很多患儿家长的赞誉和好评,有一些小的问题甚至在网上就诊的过程中就得到了解决,如果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在现实中不能得到马上诊治,至少可以在网上请医生看一下是否必须马上看急诊,分清轻重缓急,又或者虽然重,但在网络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做初步的家长能够做到的初步处理,说不定症状可以减轻。
在这里,我们要对网络医生进行甄别,一般来说比较大的网络医疗平台,特别是前三名平台上的医生是比较优质,平台上基本上每一个医生都表明了所在的医疗机构,所服务的人数和好评率等各种数据,这些数据是选择医生的参考,我个人认为大医院出来的医生如果能够有高好评率和服务人数,大部分说明医生的水平和耐心都比较好,可以信赖。
我真的是太有体会了。我家那俩一年不进医院住个两三回,都到不了头。
平时还好,患者不多,医护人员还忙的过来。赶上流感高峰期,换季的时候,甭提了,不管是小门诊还是医院,哪哪都是小病号们。有时住了两天院,愣是连床位都没有,在走廊里输液。
孩子高烧不退,家长本就急得不行,再看看医院,天哪,排队排老长了,好不容易轮到自己,又是化验血,又是拍片的,结果都出来了,还在那傻傻的等医生给下医嘱,等到下了医嘱,又因为护士忙,还没下去拿药那,更别说给你配药了。从轮到自己到孩子扎上针输上液,到高峰期没四五个小时都下不来。
家长催个不停,那护士就差多长出几双手脚来,分身乏术啊!病患多,医护人员少,已经超负荷在工作。常常都会听到,小护士们在那埋怨,这是人干的活吗?当机器使那,挣着那么点的工资干着连轴转的活。不被理解还常常遭患者家属的埋怨。
哎,你说说国家多开几家医院,缓解缓解,分散下,或加大招收多点医护人员。也就不会出现干等好几个小时的情况啦。
你们说是不是。
我是一名介入科医生,如今工作已满十年,我从自己读书、工作一路走来,谈一谈“到底是谁的错?”
一、医生到底少不少?答案是肯定的,少!很多人不相信,说:“那么多医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医生少是因为医院不愿意招人,人多了不好分钱!”其实至少不是一个十分站得住脚的说法,拿我所在的科室而言,我所在的医院是地级市三级医院,我们科室的手术量是全市同专业里最高的,2016年科室年手术量2000台,科室只有3个医生,1个护士兼任技术员,每天6-7台手术是常态,拖班、加班是常态,24小时随叫随到,不管是节假日还是深夜,那时我月收入大概15000,而自己每月开销不到1000,为什么?没时间花钱!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敢喝,怕被夜里叫急诊!),每天5元钱早点,中餐、晚餐基本上80%都吃的医院提供的免费(价值10元)误餐盒饭。从2013年到2016年主任年年打报告招人,年年招不到,做介入,辐射大,首先要求结了婚有小孩,本科生基本被PASS了,硕士生,你这城市小,医院规模不大,人家不愿来,没办法!因为手术量太大,2017年加了一台机器,不加人不行,从影像诊断强调了个医生过来,40岁,从头学介入,又从心内科强调了一名护士过来(她是真不愿来,她科室原先两个接触介入的护士,都查出乳腺癌,她怕,毕竟只有30出头),去年科室一共6个人,全年2400台手术,我觉得劳动强度明显下降了,毕竟大家轮流加班,每周至少能在家吃3次晚饭,以前差不多吃1次,现在我每月拿13000,虽然少了,但是我愿意,说句难听的,上班累死了,最多一周就有人顶替你的工作,遭殃的是自己一家老小!在我们医院,几乎所有科室都是3-4天上一个24小时班,人年年在招,年年都有人走,和我一年来的15个医生,现在只剩5个,37个护士,也只剩5个。而全院人员流动最大的就是上最经常上新闻的儿科和急诊。如果觉得我们医院不具备代表性,那一个数据绝对能说明问题,2015年我带CT室一个刚上班的小医生上夜班,那年他考执业医,他告诉我,现在报考儿科和急诊方向的执业医会在正式考试前先考一场满分40的专业考试,所得分数计入最后总分,而和其它专业一样的分数线,这意味着什么?儿科和急诊的分数线被政策性下调了,执业医不到20%的通过率,而你报考儿科和急诊相对更容易通过,如果不是这两个专业医生太少,是绝对不会有这个政策的!至于是医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我个人觉得和学校、学历、个人定位有很大关系,每个医院招人都有门槛,这个门槛是根据医院自身情况设定的,就比如北京301不会招专科生!当然乡镇卫生院也不会盘算着去招博士!
二、医生这个群体该不该为现阶段的医疗环境负责?我觉得只有很小的责任,而且绝对不超过5%。这个责任是什么,医生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我刚进大学,还没有军训,附院的一个老主任跟新生谈话,说到:“你们在座的100多号人里,至少一半不适合当医生,但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决定了你们中绝大部分会走上医生的岗位。”确实,在发达国家医生都是精英教育,而我们学校,确实几乎都是一波刚刚够重点线的学生,到现在我都在问,我真的是否有资格当医生!在我所在的大影像科里,包含放射、CT、MRI、介入,全科40多号人,有几个确实是通过关系进来的,而且进来好多年了,这几个是100%不该进入医生队伍的,但是不管公家还是私人单位,关系基本无法避免。但至少在我工作到现在这种情况在好转,我工作到现在,科室只接受过一个关系户,还是个技术员。
三、医疗费贵不贵?一个字——非常贵!医改到现在,医疗费越来越贵,但是这个根源不在医院或者医生,因为医护人员的诊疗和技术服务的费用都是很低的,贵主要在药品和耗材。为什么医院的药品和耗材会比外面贵那么多?因为进货渠道不一样,药店是从厂家进货,医院是从当地医药公司进货,为什么要得从医药公司进货?因为主管部门说:“从厂家进货出了问题医院自己负责,从医药公司进货出了问题医药公司负责”,你是院长你怎么选?医院又不是院长自己的私人产业!所以媒体只告诉你医院药价比出厂价翻了多少倍,而医院的进价它是不会告诉你的,至于医药公司是谁开的,这里就不说了。我只说个例子,我们影像科用的是富士的14×17吋医用胶片,当地招标价要求不高于23元每张,那就是23的进价了,网上报价多少呢?11.5元,我们科室原来每张0.5元的回扣,在2010年后就没有了,我只想让大家想想剩余的11.5元去了哪里?还有就是关于回扣,其实回扣是国内药商的发明创造,进口药是没有回扣的,因为外国的药企没有这个费用,要是有,也是中国代理商弄的。还是打个比方,花城和白云山的感冒灵,差不多的价也差不多的价疗效,药企要冲销售冲利润,怎么办?好办,跟医生给回扣!对方给回扣了,我怎么办?好办,我给更高!有时候我有个傻想法,真的有医生看病的时候敢不用药就能把病治好吗?我认为没有!如果药品都没有回扣,医生就不开药不看病了?
四、医生收入高不高?我认为总体不高!讲我个人,我老婆读书和我一届,同年高考,她读的园林,早我一年毕业,在一局机关做办公室副主任,去年她全年收入7万元,她每周工作32.5小时,我每周约65小时,按加班双倍工资,那我的工资应该是她的3倍,但我一年拿不到20万,而且我的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还不包括回家后看书、复习备考、写论文的时间!我2013-2014年在省城医院进修9个月,没有奖金和津贴,每月只有1300,不算房租,刚刚够自己,家里完全顾不上。医生有没有收入高的?有!省城大医院的大教授,一年几百万都不是事!但是我们只看见人家成佛受供奉,怎么成佛的我们没看见!
五、医闹多不多?不多!至少在近5年有明显好转的趋势!我刚上班的时候医院基本每年都闹3-4起,那时候讲和谐,警察、医院、主管部门都是息事宁人的态度,可以说闹了就有钱。记得当时一肺癌脑转移的病人来医院,医院觉得已不具备治疗的意义,让他回家准备,家属说就在医院等,过了2月,病人走了,家属砸了病房、护士站,在病房扣留了一副院长24小时,报警警察来了做了个记录就走了,副院长为脱身,答应赔偿6万元,很简单,这6万元又不是他的!但是作为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每碰到一起得好几个月消化事情带来的负面情绪!
说了那么多,我只是从一个从业者的角度来说目前的医疗环境,从业的角度和绝大多数非从业人员是不一样的!比如沸沸扬扬的魏则西事件,在事情过去多时,突然被媒体大范围的炒作,网友们大多义正言辞谴责莆田系,因为这个时候的大义凛然是不要成本的,但我嗅到的是不一样的味道——有看到了民营医疗的蛋糕,要切一大块去!为什么?第一、时间不对,这个不是新闻,已经过了很长时间,突然被翻出来,从揭露、跟进、深挖、反思、幕后,非常连贯,显然是有计划、有针对的,而且医院、医生本人受冲击小,投资方受冲击大。第二、反复说医生在明知治不好的情况下治疗。我个人觉得,魏则西在去那家医院去之前,就没有在其它医院看过?他自己不知道这个病看不好?他就是希望从这家医院那位医生口中得到一句——治不好,回家等着?按照当时的舆论,那所有的肿瘤医院和肿瘤科都得关门!
所以,医患关系到今天这一步,绝不是某一方面的问题,是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医生队伍、国民素养、国家投诉,这些综合在一起的结果,想一想,我们有近14亿人口,我们有多少医生?有多少国家投入?我们花了10多年来打倒医生这个形象(最近换老师了),当你发现不对时,要想重新树立起来,得花更多的时间!
看到这篇推文着实在朋友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网友直接就发表了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但我觉得这个问题怎么回答都是坑!还是和广大朋友一起探讨一下吧!
假设龟腚一下:
病人等待一小时,扣除医务科全体奖金。病人等待二小时,扣除行政人员全体奖金。病人等待三小时,扣除全院人员全体奖金。
马上就畅通了.....
上面是我摘录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网友的评论,从这上面可以看出,现在的医患关系还是不容乐观!作为一位有过凌晨抱着孩子跑急诊的父亲,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我孩子1岁4个月的时候第一次高烧,凌晨1点烧到40.1度,而且高烧不退,在家怎么物理降温、退热贴、美林等等,能想到的退烧办法都用过后仍然无效,只得半夜开车去医院。去了就近的妇幼医院被告知没有医生坐班,到了人民医院后护士直接来了句你等着,我去看看医生在不在!好不容易盼到医生过来了,测了下温度记得好像是39度多,问了下我们在家做了些什么措施,然后直接告诉我先观察一下情况,中途来看了一次,最后什么也没做,告诉我可以回去了,我瞬间脑海有一万句“ *** ”飘过!因为不放心,就这样一直在医院等到早晨3点的样子,孩子的烧算是慢慢退下了,应该是家里吃的药发挥作用了,问了下医生,医生说可以回去,然后就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孩子可能是哭闹累了,也睡下了,我们以为没事了,谁知道到早上8点的样子,孩子又烧起来了,然后我和孩子妈又带着孩子去医院了,不巧赶上流感季节人特别多,排了一个多小时队才到我们,医生看过了没5分钟,然后开了单子让我缴费拿药去打针!在打针的时候我的火是彻底被勾起来了,但是没有发出来!
一个护士扎了一针没扎好,不敢扎了,让另一个来,她扎了两针也没有扎到血管,孩子被扎的哇哇大哭,在怀里蹦,作为父母的心情可想而知了。我强忍着怒气,跟她们说,你去叫有经验的医生过来,确保能再扎一针扎到血管。护士当时也害怕了,就去叫了一个年龄大点的人过来。中间我让老婆安抚孩子情绪,等医生过来后,确实一针就扎到血管了,在医院打了3天针,孩子的感冒才算好彻底了。其实作为一位父亲,看到这种情况谁没想过要动手揍人的冲动,但是就算你打了人,孩子的病也不会立马好,还得医生过来扎针,到时候这样的紧张关系更容易产生问题,所以自己才能忍住怒气。
这件事情过去后,我也仔细想过,其实每到流感季节,是儿童感冒的高发期,医院排队是必需现象。我有一个学医的亲戚,他告诉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大部分是因为
儿科医生特别难做,自然医院的儿科医生就少。儿科医生还经常面对这样的情况:孩子小,很多药用不了;不会说话,只能凭经验判断病情;血管小,很难扎针,孩子哭闹的,就更难处理了;有些家长心疼孩子,要是医生扎不到血管,可能会动手打人。而且整个儿科在医院相对来说是不赚钱的科室,医生的待遇也相对少些。
个人觉得一个问题的出现,绝不是单一某方面的原因,而是综合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讨论对错没有意义,只有相关方能相互协调、让步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这是真的,情况属实,千万不要扯上医闹的原因,也不要把问题推向于医患关系,这完全不同,不是一回事。
医院不是免费开办的,病患者进来诊疗是要付费的,医院救死扶伤的宗旨,是应该无条件、无原则的要去遵守,并且面对病人的求医,要雷厉风行,一刻也不能耽误。
当一位母亲,带着高烧不退的患儿,在医院足足等了三小时仍然看不上病,会是一种什么心情?会引发一些什么后果?还在怪医闹,还在怨医患关系不良,简直是在放屁!这样的一家医院,这样的一群医生,难道还要我们去赞美?难道还要我们去歌颂?
医闹是不该,患者家属是有错误,但医院就没有一点过错?不值得引起重视和引以为戒?人家已经医闹了还不改正错误,不医闹就会改?就能改好?
我真的无法理解现代的医生,甚至有点怀疑现代的医院以后将何去何从?一次医闹就受不了,沉不住气,采取抵抗的情绪和手段对待患者,医院和医生是否也能心安理得?
哎,我不想多说了,说多了也无用,让医生自己去想吧。
真是他妈服了,就这种 *** 多了,医生才不够用了,你在他吗高烧,医生也不是一秒钟就能降下来,医生也不是在喝茶聊天,有比你早的。而且,发烧是人体在杀死病毒或者细菌的过程,过早降温,就是帮助你的细菌继续滋生谢谢。
说句不讨喜的话,像这种小毛病,能不能不要浪费国家公共资源,我小孩现在5岁,大概1岁左右有过几次感冒发烧,我都是奉行让他自己好的策略,现在上幼儿园,别的小朋友生病他也没事,自己抵抗力好的一b。
别他妈像个 *** 一样矫情行么,发个烧,什么jb大点事,能不jjyy么,还他妈想医闹,闹吧,最后你吗不用发烧, *** 什么病都不用看了,医生都被你们这些弱智打败了。
首先为是这些看不上病的孩子着急,可能他的父母长辈更着急,但孩子看不上病确实越来越严重了。
这种情况原因有很多,阿宝把原因全部归为医闹的结果,我不同意。
医闹是一个原因,但一定不是全部,甚至不是主要原因。
1.西方国家医生短缺,中国更缺,并且一直都缺,特别是儿科医生尤甚。加强儿科特殊性,在医院产生的效益少,医生收入少,自然做儿科的医生就少。就像好多年前,肿瘤科收入少,肿瘤医生就少,这几年肿瘤科收入多了,干的人就多。
2.赶上特殊时期,流感爆发期,儿科医生少就凸现出来,本来儿科在一个医院中就是人少的科室,甚至很多小一点的医院没有儿科,这次流感爆发,使儿科患者激增,凸现了儿科医生的现象。
3.医疗暴力在儿科多有发生,使儿科医生和愿意从事儿科的医生减少,这确实是一个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比如产科也是医疗暴力高发科室,并且二胎政策开放,却没有出现像儿科的这种现象。
4.还有一些深层的原因,涉及制度,政策,舆论导向等,大家可以细想想。
在人民越来越注重健康的时代,在这个医患关系相对时期,我们更应该相互理解,信任,做好医学科普,通过多渠道实现就医,让小病在家就能解决,少花钱多办事儿。
而不是让舆论牵着思维走,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