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及其当前的状况是什么?
家里曾经有过一棵杏树,不是嫁接的那种,在我们这边就叫小火杏,这棵树在我家院里长了三十多年,有水桶粗,每年结的杏可以吃半条街。
照片均为自家杏树图片
这种杏有个无药可救的缺点,没熟的时候它既酸又没味道,我所说的这个熟,是刮风自己就能掉下来的那种,那味道纯天然确实很好吃,如果你生在城市,这种味道的果子你是永远也吃不到的。
因为运到城市里的杏子,采摘的时候最多七成熟,真正成熟的果子,摘下来三小时就变颜色,这是我的亲身体验。
这就是杏子为什么地位尴尬,消费者吃不到真正自然熟、味道好的果子,成熟杏子的保鲜时间太短了,这真是它的短板。
每年的麦收过后几天杏子就该熟了,我家的这棵树每年结的果子,送给乡亲占大多数,有时感觉都成了负担,一阵风,就像下雨一样掉一地,赶紧捡起来用盆盛着给邻居送去,儿媳每天上班都要拿一袋子,她单位的同事直呼太好吃了!这才是它本来的味道。
只要是从市场买的杏,味道肯定是不行的。
可惜我家那棵树,那年不知道受了什么病,流了很多的树粘子,慢慢地就死掉了。但是我家院里从来就不缺小杏树,也算是它的后代吧!
总结一下,杏子沦落到今天的这种尴尬境地,并非是它的味道不美,而是它实在不好储存的原因,如果你想吃特别美味的杏也只好去产地品尝了。
怀念陕西的大黄杏,自然成熟的那种,个头大一斤也就二三个,皮轻轻一剥就是软儒香甜,汁水丰盈的杏肉,不必费力咬 ,肉和杏核就分离开。只是可惜,这样的杏无法储运,上午摘下到下午就不太行了,销售范围局限在周围,远一点的没有机会品尝,也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