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节,你家乡的祭祖扫墓有哪些特别的传统或活动?

游戏 3秒前 阅读:1 评论:0
今年4月4日清明节的时候,你老家祭祖扫墓,都有哪些习俗?

谢谢邀请!对不起,今年清明节,家乡所有公墓全部封闭,一家人开车前去,结果吃了闭门羹,经过再三沟通,请守墓保安人员代送了几盆鲜花,纸钱是没法烧了,只好回家在楼下空地烧了一点,聊表心意,以寄托思念之情。

老家的祭祀习惯:

1.时间安排:清明提前,十月一靠后。清明节当天中午12点之前,必需完成上坟祭祖活动,一般都是提前2天左右完成。

2.祭拜先祖:土坟整修,坟头添新;烧纸焚香,贡品摆设。

3.祭拜人员:男士亲人为主。

祖国疆域辽阔,文化传统各异。

谢谢悟空邀请!

今年4月4日清明节的时候,你老家祭祖扫墓,都有哪些风俗?

答:我们老家祭祖扫墓,很普通。有些家族成立清明会,选举了会关,负责管理清明会的经济开支,由每家每个男儿交钱给清明会,做清明会的一切费用开支。


今年4月4日清明节的时候,你老家祭祖扫墓,都有哪些习俗?

我老家在河北肃宁县,离北京200公里,这十几年来,因为交通方式的便利,加上有了清明小假期,每年回家祭祖就成了一个固定的行动。今年清明,因疫情不能回家,就都委托在家的哥哥弟弟了。

在老家农村,清明祭祖不叫扫墓,因为都是土坟,没有公墓,因此还保留着原始的烧纸祭祖的做法,清明我们就俗称“回家烧纸”。

县志记载,我们村是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桐县移民过来的,韩姓的弟兄三人中的一人在这里生息繁衍,另外哥俩去了其他不远的地方,具体就不清楚了。因此,一村人现在有一千人左右,除了几家特殊原因搬来或女人出嫁还住在娘家的他姓以外,其实都是一个老祖宗。随着年代的迁徙,几百年后,就变成了一、二十个大小家族,现存家族成员中有的还是五代之内,也有的亲缘关系也已经超过了十代,所以在农村家族人越多,办事就越容易一些,烧纸上坟同样是“人多势重”,几十号上百号人一起,显得很有“香火气”。

烧纸,一般都在故去的父母的坟前烧,父母尚在的就在祖父母坟前烧(男女合葬,一个坟头),但不能只给自己的父母或祖父母烧,还要给父亲的兄弟、祖父的兄弟,乃至曾祖及曾祖的同辈们烧上几张。最不能忘的是祖宗的坟头,那是根儿。

以前的烧纸就只有黄草纸,这种纸是“素纸”,烧素纸是不行的,那不是钱,到了“那边”没法花。买来素纸,回家后还要拿“钱凿子”往上面“打钱”。小时候最喜欢这个玩意儿,下面垫块木板,拿一摞素纸放上去,用凿子一排排把铜钱状的“大钱儿”凿上去,很有成就感。

凿完后还不算完,凿过的纸上下连在一起,不好烧透,还要把所有的纸捻开才行。捻纸是个手艺,大人将五指张开,戳到烧纸中间,然后不停地顺时针旋转,不一会一摞纸就全捻开了,捻开后的方烧纸片变成了一摞四角错来的圆状。小孩的手小,劲儿不够,就学着将一根筷子平放在烧纸上,右手捏住筷子中间,用力顺时针转动,也能将纸捻开。

现在的烧纸品种多了,有大纸有小纸,五颜六色,票面金额不等,最大的有万亿,最小的也比百元大钞大。或许是怕那边也会发生贬值,有时还烧一些叠好的“金元宝”,金灿灿的,算是硬通货。

清明节不仅要烧纸,还要“添土”,每个坟头都要见到新土,因此清明节烧纸要带上铁锹,不过大是就地取土,将坟头周边的土重新铲上去。穿了一冬的棉衣,清明这天穿不住,添几个坟头就要出汗了。

烧纸的最后一项是在每个坟头放两三张烧纸,用砖或土压住,这也就说明今年已经烧过纸了,后来的也就不再烧了。

各地烧纸,时间不一样,有的要清明节前烧,有的必须在当天烧。有的要一大早烧,有的下午烧,多数是在上午烧。老家的规矩是提前烧,因此总是约上在京的兄弟姐妹们清明前的周末回老家,这样也就避开了清明节烧纸扫墓的高峰,路上来往车辆不算多,尤其是回京不会拥堵。

这个清明节,全国公祭,虽然没有回家给父母烧纸,但更有意义。今天十点,随着警报声鸣笛声起,在家肃立默哀,向疫情中牺牲的烈士和去世的同胞表示哀悼,泪眼朦胧。

2020清明,难忘的记忆!

我们山东高密市柴沟镇的风俗是,清明节的前两天去各自家族的坟茔地拿着铁锨,为每座先人的坟填添土。节前一天再去坟头,烧烧纸钱,碦磕头。然后去折些松枝 柳条回家,去每个房间抽打几下,以示驱邪。最后把柳条和松枝放到房间里的炕席下面或者是某个角落。

很高兴回答这个朋友的一个问题。我家是陕西商洛的。我们那里清明节祭扫是这样的。在清明节或以前用纸白纸剪成了清明绞子。用棍子把它顶起。一个坟头还一个。同时带上纸钱(冥币)在坟头烧了。如果门头哪一块需要处理的要堆的。就可以在这里带上,从头鲜一类的把这里处理一下。这就是我们那里的习俗。有和我们一样的朋友吗?

说起清明节,大家都不陌生,第一肯定是扫墓,地方给地方都不太一样,大同小异,我们这就是事先准备好去墓地用的纸钱,比如折好的元宝,还有现在的纸钱就给真钱一样,太逼真了,有一百多五十的,还有五千亿的,那做的真是一个像,另外还有吃的,例如香蕉苹果,饼干之类的,最奇葩的现在还有家电,衣服,,鞋子,被子等等那是一个觉,到了墓地全部放在墓前,画个圈圈,烧给逝者,还得念叨,什么该吃吃该喝喝,别舍不得等等,这就是我们这的风俗。


今年4月4日清明节的时候,你老家祭祖扫墓,都有哪些习俗?

今年4月4日清明节的时候,你老家祭祖扫墓,都有哪些习俗?

老家贵州仁怀,茅台这边。

一、规矩。

每年的祭祀活动必须在清明节到来之前完成,不能在清明节当天。具体为什么我也不清楚,也没问过老人们,但是老人们都说必须提前完成。

二、习俗有哪些?

1、挂淸(土话就是这么说的),这个是相当于其他地方的祭祀活动,每年清明节的基本活动。

2、理坟(把先人坟前杂草等清理干净),比如说祖坟垮塌了,每年就只能在清明节前几天能整理,其他时间都不行。

3、立碑(相当于古时候的墓志铭),立碑是要看好期程(时间),才能在固定的那天固定的时间把碑立起来。


我是忻州偏关小县城人,这里清明节前后不可以洗衣服,说是这个时间段洗衣服的水是让祖先喝的,还有就是不让闺女去娘家,说是不吉利,所以我每年清明节都会到太原服装城进货,人少不拥挤

有好几年没有在家里过清明了,非常怀念[微笑]

特别是五彩饭,粉蒸肉,想想就流口水

广西人的宗族观念比较重,也比较传统,广西人把“拜山”看作一年中非常重要的节日,准备拜山用品如同准备春节年货一样慎重。

至今,广西很多地方,尤其在农村,很多家庭在拜山的时候要扛着小猪,带着鹅肉鸡肉去拜山。

我们广西拜山的程序并不算特殊,通常上午一家人浩浩荡荡的就出发了,赶在午饭前祭扫完毕。

上山的时候,遇到柳树要折下一枝拿在手中,因为有一种说法“清明不折柳,来世变黄狗”,介于对此传说的恐惧,有些地方的人干脆祭扫之前就折了柳枝编成帽子戴在头上。

我们广西大部分地区,要在祖先的坟墓燃放鞭炮,修整、清扫祖坟,摆放祭品,燃香烧纸祷告,有的则是全家人坟前叩拜。

祭扫完毕后,要在坟头压上纸钱或元宝串(俗称“挂纸”)最后再一次燃放鞭炮,告知祖先,子孙们要回去了。

把祭品收拾起来,全家聚餐时再拿出来分享,意为“祖先享用祭品后的赐福”,子孙吃后可以得到祖先的保佑和祝福。

祭扫的时间在广西也颇有讲究,有所谓“新丧头年不过社(春社日),二年不过清,三年在正清(选正清明日)”之说,第四年以后就不论了。

有一些地方的风俗是不准女子上山的,山上的祭祀形式只能是男丁才有资格完成,女子做好杂事就行,如,做纸钱、元宝、蒸糕点等等。

只等男丁们把烧猪肉带回家后立刻炒了供一家子吃,这样,女子才算沾了点祖宗的福。

拜山为的是纪念先人,但不少祭祖的人还有一个念头,希望得到先人的保佑。所以去拜山时,除了祭奠用品之外,人们还要带上发糕、爆竹、甘蔗等物,每种东西都有一种象征意义,若果烧爆竹时响亮大声,就是好意头。“发糕”固然是发达的意思,至于甘蔗则表示渐入佳境。拜山的人不仅在坟前吃甘蔗,还将蔗渣丢在坟茔里,据说这样是祈求子孙昌盛、香灯有人继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