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状如斗极七星,体形扁平,长一、二
尺,宽一、二寸,前端做手指形或云头形,脊背发痒,手抓不到,用以搔痒,类似于现 在所用的“痒痒挠”、“不求人”,搔痒可如人蠢,因而得名为“如意”。后来成为代表 不祥美妙的器物,遭到各层人士的喜欢,是我国比力常见的珍玩。
如意的汗青悠久。关于它的来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说如意原产印度,本是释教徒
们在背上搔痒的用具,梵语名“Ammiddha”,音译做阿那律、阿那律陀等,其本意为 “无灭”、“无贫”,在《优婆塞戒经》、《四分律》等释教典籍中与挖耳勺、刮舌刀、锡
杖等并列为僧侣常用物品。
此外,僧人在宣讲佛经时,也有的把经文写在上面,以防备 临场遗忘。
另一说法认为如意由中国古代爪杖开展而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引述三国
《胡综外传》称:孙权时有人掘地得铜匣,长二尺七寸,以琉璃为盖。又一白玉如意, 所执处皆刻龙虎及蝉形,莫能识其由。
使人问胡综,他说:“昔秦皇以金陵有天子气, 平诸山阜,处处辄埋宝贝,以当王气,此盖是乎?”申明秦始皇期间已经有了如意,并
且被当做很有重量的宝贝。因为如意含有不祥之意,汉高祖刘邦与戚夫人生的儿子即名 “如意”。那申明在西汉以至更早期间,如意就是人们喜好之物。
此外,山东曲阜鲁国 故城出土过两件东周牙雕器具,其一端形如手掌,指尖弯曲,下连圆柱形长柄,与古代
搔背用的“爪杖”类似。由此能够证明我国很早就有如意,并不是自印度进口。
按照以上两种说法,能够如许认为:释教传入之前,我国早已有了爪杖,而且已经
成了很常见的用品,古印度释教徒也有那种佛家用具,其功用与中国的爪杖不异,释教 的传人之后因为“如意”的名称不祥,人们对其愈加喜好,以致在龙门石窟、敦煌壁 画等佛像外型中屡次呈现如意,关于进一步扩大它的影响,提拔它的地位起到了很大
感化。
如意在魏晋南北朝期间,起首在宫廷和达官贵人中间走红,成为手中常持之物,被
人们视为“权杖”。据《北史。魏本纪第四》记载:北魏孝文帝查验皇子们的志向,拿 了良多宝贝任其挑选,元恪一把抓起如意,大受父王喜欢,后来荣登大宝,是为宣武 帝。可见如意胜过所有的宝贝。
在外型上,以柄首屈曲手掌式为多,凸起弯曲回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