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到底有没有用?
能称为干货,必然是作者在实践中的总结,应该是可行的。但是,得明白的一个道理:生活不是产品生产流水线。你、我、他的轨迹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存在“照猫画虎”的按照干货是做事。而是从中习得道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的路。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与众不同的。
好多事情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比如:怎么解决一个问题,分三步走。
第一步:问题是什么。
第二步:解决这个问题的 *** 有几种?
第三步:选择最好的 *** 去解决。
我在工作中接触作文教学比较多。也见过了许许多多所谓的干货,说实话,有些干货只是看起来很好。需要一双慧眼就辨别。
再者。哪怕干货确实非常有效。也必须通过实践去论证。纸上谈兵的没有用的。不是说,看过了干货,就长本领了,而是要拿干货去试试看。即,价值判断要交给自己的判断,而非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之前就这个问题谈过写作上的干货,复制在下边,供你参考。
谈谈“让孩子变写作能手的100种技巧”
文/陆生作
如果你点进来,是想看这100种技巧的,就不要往下看了,因为这里没有技巧。
我只是谈谈“让孩子变写作能手的100种技巧”。
从古至今,世界上出了那么多大作家、大文豪,他们掌握了100种写作技巧?我想,肯定是没有的。
如今,类似的标题,出现在网络、书本,好像孩子学了这些 *** ,立马就能成写作能手了。这是白日做梦。
如果这100种技巧真那么好使,那么整理这100个技巧的人,怎么着也得是一个写作大家了吧?他是谁?教孩子这100种技巧的老师,他也应该是写作能手了吧?他又是谁?别跟我说教和写是两回事情。不会写,怎么教?
类似的标题,点击率不会太低,只能说明几个问题:一是大部分孩子确实写得一般,写作对他们来说是难题,当然也可能有那些追求写作、精益求精的孩子。二是说明家长很着急,想着妙手回春,一劳永逸。三是写作这个市场很大,买方有需求,卖方满足买方的需求,买方买个心安理得,卖方赚点钱,大家默契配合。
在我看来,类似的内容,犹如占据书市大片领地的“成功学”。如果成功学是如此有效果,那么售卖成功学的人为何不在其他领域成名得利?而偏要在售卖成功学上成名得利呢?难道他们是菩萨派来拯救众生的?
写作上, *** 肯定是有的。但, *** 是要拿来运用的。只有用了,不断地用,才熟能生巧。写作,也是个技术活呢。
而有些 *** ,只是看起来很好,看起来很厉害。
我可以做这样一个逻辑推理:
一篇文章,是不是一个或几个段落组成的?
是!
一个段落,是不是一个或几个句子组成的?
是!
一个句子,可不可以看成是一个词语的造句?
可以!
一个词语,可不可以看成是一个字是组词?
可以!
现在,我们把这个过程倒过来:我们认识了好多字,把它们组词,把词语造句,把句子连成段落,把段落连成文章,文章就这么写出来了。
这样文章,能给几分呢?
它会不会是一篇乱码呢?
但它在推理上是成立的啊!
所以,有些技巧只是看起来很好。
常有朋友请我教小孩子作文,我实话实说,我不敢保证教会孩子写作。我听说,有些培训机构是可以签合同的,如果没有进步,全额退款。可能他们有秘而不宣的祖传方子。
我觉得,学写作,跟学开车,学游泳是一样的,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得真刀真枪干起来,在摸索中前进,在写作中学会写作。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能指引一个方向,并无其他作用,即: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我也算在写作上摸索好多年了,但绝不敢称能“速成小作家”、能造就“天才小作家”。这里有个疑问,既然是“天才”了,还要教?也许可能是这样——它包含着“有教无类”的思想,不是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吗?!唉!有写作秘方,就是这么自信!
如果你有速成小作家的秘方,请分享我一份。真心谢谢!我一定会认真研究这个秘方,然后非常勤奋地写作,获个文学奖那还不探囊取物?
有速成的秘方,人的胆子就大起来了。
对了!前几天,跟一位作家吃饭,他说:有时候坐下来写作,写了开头,但根本不知道后面要写什么内容,反正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地写出来了。
真KFC啊!这是哪门子 *** ?而且,我不止听一位作家这么说了!
1.干货可能不干
好东西都是稀缺的,网上的所谓“干货”经常是水的的不能再水的“水货”,只是起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标题,比如:再不看就删了…… 资料难得…… 赶紧收藏……想想你有多少次仅是因为这样的标题而打开的,甚至都没仔细看就真的收藏了。
如何识别真干货呢?
你可以按照图书管理系统常说的CRAP测试。即Currency新吗?Reliability可靠吗?Authority权威吗?Purpose目的单纯吗?
2.真正的干货,消化需要积淀
有多少人把干货收藏起来,就再也不会看一眼?又有多少人真正去实践?假如,真的要去实践了,干货有指导意义吗?真正的大神提炼出的干货,一定是基于自己的积淀,甚至是很大的代价,一般人没有经验是很难消化的。巴菲特告诫我们要做价值投资,买股票本质上就是买一家公司的未来。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要在股市上交够学费才能理解。
3.系统化学习才是王道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用“干货”解除焦虑,而是了解真正的问题。看一个个单个的“干货”,会得到廉价的成就感,但是这不是真正的问题,就像我们上学时候的考试,题是无限的,但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点才能举一反三!最好的 *** 就是系统化学习!步步为营的精进!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by经本正一
平时我们经常看到自媒体干货、自媒体技巧。是经常自媒体作者运营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分享,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其他自媒体新手少走一些弯路,但太多干货,不知道哪些是重点,不知道什么是适用于自己的,因为有些干货不够系统,相对杂乱,建议可以选择一些相对稳定的平台,可以获取自媒体类的技巧。乐观号-自媒体辅助工具,有提供免费的一些运营技巧视频课程,提升运营技巧。
三年来,没有任何人的工作因为我的“干货”得到了工作上的提升,但有少数一些人因为我的“鸡汤”找到了方向。
把培训讲座的笔记整理出来,可能很干,但这会比看书或者听讲座强吗?不见得。
有些行业注定没有那种立刻可用的干货,具有实用价值的最多是信息罗列的私活。
————————————————————————————————————
关注公众号:“sunzhichaoshuo” 或 “孙志超说” 分享更多干货 若有问题,微信公众号点“有问就提”加入孙志超的知识星球,我会认真回答。
文章可读的指标之一就是有用,故而如今所谓的干货文章阅读量极大,尤其在这个知识付费的时代,大家对学习的热情很高。我也很喜欢看干货类的文章,但是总感觉看了那么多的干货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怎么办呢?
感觉看文章没有用的原因:看的文章太杂乱,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往往见到干货就兴奋,但看完也就看完了,最多收藏起来,然后就没有然后。
怎么才能将这些干货文章利用好呢?
第一,看到好的内容立刻藏起来,但是收藏后要及时整理,把他们按照一定的门类进行区分,把没有用的地方给删除,保留有价值的地方,自己可以写一下总结和预计的用处。最好自己可以去主动搜索某一类的文章,这样利用起来效果更好。
第二,根据文章里提供的信息进行亲自实验和尝试,按照作者的 *** 进行,然后在实践中寻找更好的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三,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谨记。
所谓的干货,就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了!
任何事物都是应运而生的,当你面对浩瀚的知识无从下手的时候,干货来了!
什么是干货?
干货一词,有案可查的是2002年徐小平所著的《图穷对话录》,说要给咨询者提供有价值的思想。
近年来,干货也有了其新的含义,
“罗辑思维”不断强调说自己把一本书加工成短视频,是拿出了书中的“干货”,
从此,“干货”二字就确定了其显赫的江湖地位。
罗辑思维的成功,以至于现在的各种读书会和社群纷纷跟风。
干货的呈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起来,
精炼短文,读书笔记,思维导图,几页PPT,短视频,十几万字精简到十几分钟的听书等等。
难道,干货就真的那么“有料吗”?
干货,就好比你把鲜鱼晒成了咸鱼干,
你觉得还新鲜吗?还好吃吗?还是鱼应该有的味道吗?
阅读亦然,如果别人把一本书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
展示给你看,讲给你听,你以为自己就得到这本书的精华了吗?
鱼被脱水了,就会改变鱼的本质,不在是鲜鱼的味道,甚至不是鱼的味道。
而一本书,如果脱去其中的水分,那么学到的就绝不是书的精髓,有怎能是书的精华?
无论是面对怎样的干货,
你内心一定要明白,你是为了什么才去阅读的?
你不是为了书中的精华,你是为了对你有用!让你改变,或者让你成长、促使你行动!你才去读书的。
而不仅仅是让别人感觉你懂得不少!若非你所需,要其精华又有何用?
那么,问题来了,
面对铺天盖地的干货,我们如何应对?
认识其本质,只吸收对自己有用的干货!
在本人近期阅读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干货的两个缺点:
1、 得到干货就是学习是成人学习的歧途,
2、 干货也不是书的精华
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人为了尽快的学习知识,
花尽量少的时间去学习非常多的知识,就去寻找所谓的干货,
看似在节约时间,其实在自欺欺人,那样速学只是为了降低自己的内心焦虑,而非很正的学习,
看书,就好比跟一位巨人在全面交流;看干货,就是在道听途说,听被人在交流经验,
你只有通过自己去看这本书,你才能真正的跟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你才有可能擦碰出火花。
你才能真正的从中学到你自己需要的东西,而非被别人嚼过的干货!
这些干货甚至甚至会引导你误入歧途,又或者对你来说,既非干货,更无多少实际价值。
真正的知识,从百度搜索就可以收搜到,
所以,也就是那些所谓的干货可能是真正知识,但有时候却也是不值钱的,只有你将学到的知识真正的用到自己身上,你才会有价值。只有在学到知识上加上自己的反思或者见解,你才真正的从中学有所得。
那么我们如何去应对干货呢?
做到四点即可:
1、 追干货,但不尽信干货
2、追大咖,但不傍大咖
3、扩大新知,但不一直追新知
4、报班,但不盲目的不停的报班。
在我们面对各种形式的干货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一点,就是量力而行,为我所用!
一定不要盲目的追捧干货,更不要因为吸收太猛,无法被自己消化,造成知识的吸收消化不良。
就好比你一直在报班学习,却忘记了去解决自己切身的问题,
一直忙于读书、打卡,参加培训班,却没有时间去反思自我,最终你除了得到一堆的学习笔记,你一无所获。
所以,我们在阅读学习的时候,无论任何一种学习的方式,一定要以自己为学习的核心,而非你要学习的知识。
在这里送各位读友一句话:
庄子曾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所以,我们只能拿有限的时间,去学那些对我们自身有用的干货,
而非别人介绍的硬干货,那些对我们来说起不到的作用的干货,无论多么的精华,我们也要大胆的抛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