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是否有关于鳄鱼的神话传说?

游戏 18秒前 阅读:1 评论:0
有没有历史文献关于鳄鱼的记载?

有没有历史文献关于鳄鱼的记载?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古代有三种鳄鱼,分别是马来鳄,湾鳄和扬子鳄。如今,前两个在中国大地上彻底灭绝,扬子鳄也成了一级保护动物.

夏商时期,全国气候温暖湿润,相当于现代的东南亚。全年降雨充足,大片原始森林和沼泽鲜有人类涉足,沦为鳄鱼等大型食肉动物的乐园。先秦古籍中关于鳄鱼的记录有很多,其中描写最详实生动,出现频率最高的莫过于《山海经》。

《山海经》这本书中,鳄鱼有很多种称谓。南方部落叫它蛊雕,意思是这种动物有着非常夸张的大肚子和鸟类一样又尖又长的嘴巴。北方部落叫它狍鸮,意义跟蛊雕差不多,也是大肚子加长嘴的组合形象。鳄鱼在远古先民心中,既令人恐惧又让人敬畏,恐惧的是它们的习性,不仅吞食牛羊家畜,而且会主动攻击人类,一旦落入远古巨鳄的领地,便只有死路一条。敬畏的是它们身上不可战胜的力量,是大自然绝对意志的体现,于是古人将鳄鱼形象图绘在墙壁和各种生活器皿上,时刻提醒自己和后人,必须敬畏自然节制贪念,否则必将遭受上天的惩罚。  

春秋战国以后,鳄鱼就很少在北方地区出现了。当时气候逐渐转冷,身为热带生物的鳄鱼不能良好适应而逐渐灭绝。北方鳄鱼虽然消失,南方同类却依然很滋润。

唐宋之前,中国政治文化中心一直在北方,南方属于人烟稀少的南蛮之地,资源开发程度较低,人和鳄鱼正面冲突的机会较少,因此没有留下过多记录。 历史上,关于人鳄战争最著名的战役,当属韩愈驱鳄。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去潮州担任刺史,到任后积极访问民间疾苦,得知本地鳄溪中有鳄鱼为患,于是令人在河边大搞祭祀,命令鳄鱼远去不得扰民,然后写下千古名篇《祭鳄鱼文》。传说鳄鱼听到命令,竟然乖乖远遁六十多里,潮州再无鳄患。

公元848年,韩愈写《祭鳄鱼文》后的第29年,太尉李德裕也被贬官至潮州,坐船经过鳄鱼滩的时候,船身无故漏水,很多贵重物品沉入水中。本来想叫船上的昆仑奴,也就是黑人奴仆搭把手挽回点损失,但看到岸上鳄鱼极多,怕出安全事故,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件事被后来的广州司马刘恂记录在《岭表录异》中:“鳄鱼其身多土黄色,有四足,修尾,形状如鼍而举止矫疾,口森锯齿,往往害人。南中鹿多,最惧此物。鹿走崖岸之上,群鳄嗥叫其下,鹿怖惧落崖,多为鳄鱼所得,亦物之相摄伏也。故李太尉德裕贬官潮州,经鳄鱼滩,损坏舟船,平生宝玩、古书、图画,一时沉失。遂召船上昆仑取之。但见鳄鱼极多,不敢辄近,乃是鳄鱼窟宅也”。

另外,《礼记》中就曾记载了有关鳄鱼的事迹;汉代杨孚《广州异物志》记载:“鳄鱼长者一丈余,有四足,喙长七尺,齿甚利,虎及鹿渡水,鳄击之皆断。喙去齿,旬日更生”。这段记录提到了南方鳄鱼的一大明显特征:喙长七尺,齿甚利。晋代虞喜《志林》说得更夸张:“南方有鳄鱼,喙长八尺,秋时最长作患舟边,或出头食人,故人持戈于船侧而御之。”

  唐代李延寿《南史》提到:“鳄大者三丈余,状如鼍,有四足;喙长六、七尺,两边有齿,利如刀剑,常食鱼,遇得麋鹿及人亦瞰之。苍梧以南及外国皆有之。”古代的苍梧,包括现在广西苍梧县、梧州市及周边地区。 以上四则记载,说明马来鳄在古代两广地区确实曾大量分布。

除文字记录外,还有出土实物可以作为佐证,1963年和1974年,在广东省顺德地区两次分别发掘出大小鳄骨各1具,科学家经过对比分析,认定它们全是宋代鳄鱼的遗骨。


有没有历史文献关于鳄鱼的记载?

有没有历史文献关于鳄鱼的记载?

有没有历史文献关于鳄鱼的记载?

我国很早就有关于鳄鱼的记载,我国独有的扬子鳄古代称“鼍”,《竹书纪年》和《考工典拾遗记》载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时,在九江以鼋鼍为桥梁。

《博物志》中称扬子鳄为“土龙”。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鼍穴极深,渔人以篾缆系饵探之,候其吞钩,徐徐引出。性能横飞,不能上腾。其声如鼓,夜鸣应更……”

古人把扬子鳄的皮用来做战鼓,称为“鼍鼓”。《诗经》中,有“鼍鼓逢逢”之句。

除了长江流域的扬子鳄,在广州等地古代还有马来鳄,在珠江出海口还有湾鳄。

汉代的《广州异物志》记载:“鳄鱼长者一丈余,有四足,喙长七尺,齿甚利,虎及鹿渡水,鳄击之皆断。喙去齿,旬日更生”。

晋代《志林》:“南方有鳄鱼,喙长八尺,秋时最长作患舟边,或出头食人,故人持戈于船侧而御之。”

这些记载里的鳄鱼凶猛巨大,它们不是扬子鳄,而是马来鳄。

韩愈做潮州刺史时,因为当地鳄鱼伤人,写下了名篇《祭鳄鱼文》劝诫鳄鱼。

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故李太尉德裕贬官潮州,经鳄鱼滩,损坏舟船,平生宝玩、古书、图画,一时沉失。遂召船上昆仑取之。但见鳄鱼极多,不敢辄近,乃是鳄鱼窟宅也”。就是说李德裕的船坏了,许多古玩书画掉进水中,但因为水里有许多鳄鱼,连昆仑奴也不敢下水去捞。

宋代称鳄鱼为“忽律”,水浒传中有好汉“旱地忽律”朱贵。

《太平广记》中的《女仙传》里记载了一次捕杀鳄鱼的经过:“忽有一白鼍,长丈余,游于沙上,数十人拦之,分食其肉。”

明代张岱的《夜航船》中,记载了一个有鳄鱼的溪,鹿走在岸边,听到鳄鱼发出的声波攻击,鹿就会吓得掉下岸,被鳄鱼吃掉。


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已经有有关鳄鱼的记载,《礼记》中就曾记载了有关鳄鱼的事迹,到唐代,大文豪韩愈就以鳄鱼为题,写出《祭鳄鱼文》的讨贼文,义正辞严,吓退鳄患。而演义小说里比如《水浒传》中的朱贵被称为“旱地忽律”,忽律就是鳄鱼的意思,,证明中原地区的古人对于鳄鱼还是有一定认知的。因此扬子鳄是古代文献中的明星动物,出场率极高,而扬子鳄也被附会了神话背景,被称为鼉龙,与先前的狮子一样,也是龙族成员了,而在中国,短吻鳄科的别称也就是鼍科。扬子鳄是世界上最小的鳄种之一,体重只有35kg左右,因此并没有什么伤人的事迹,反倒是它自己因为皮与肉的价值而遭到人类的捕杀。《本草纲目》中记载土龙,“南人珍其肉,以为嫁娶之敬”,而土龙就是扬子鳄的另外一个别称。而鳄鱼皮也是古人捕杀鳄鱼的一大原因,虽然古代没有鳄鱼皮包和皮鞋,但是鼍皮向来是 *** 战鼓的优质原料,“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元和十四年(819年),刑部侍郎韩愈因为劝阻唐宪宗迎佛骨,被贬到潮阳,担任潮州太守。

起初,潮州西边有大水池,池中有一条百尺长的鳄鱼,时常吞噬岸边人畜。鳄鱼为祸已久,州人对它深恶痛绝。

韩愈来到潮阳就任后,询问民众有何不便之事,众人都说:“城西池中有一条鳄鱼,为祸已久。”韩愈说:“我听说至诚之心能感动神灵:当初鲁恭治理中牟,禽鸟驯服而蝗虫回避;黄霸治理九江,老虎都逃往他处。由此可以得知,施行德政,可以感化禽兽。”

韩愈立即命人带着祭品陈列在池边,他向鳄鱼祝祷说:“你是水族,不要祸害岸边的人民,限你七日之内迁家,否则我必会派人射杀你。”随后韩愈将酒水浇在地上。(韩愈的祷文内容见附录《鳄鱼文》)

当天晚上,水池风雷大作,震动山野,到了半夜才停止。第二天早上,民众去查看水池,发现池水已经枯竭。韩愈命人追寻踪迹,发现在水池西边六十里外,突然出现一个新的水池,而巨鳄已经迁移到这里。从此民众不再受巨鳄的祸害。

前工部侍郎皇甫湜为韩愈撰写神道碑,碑上写道:“刑部侍郎韩愈为潮州太守,生活在洞里和海上的蛮夷,欣然接受他的教化;鳄鱼田蟹,不敢再破坏财物。”大概说的就是这件事。韩愈在潮州为官八个月,深受潮州人民爱戴,为了纪念韩愈,把鳄溪改名为韩江,潮州有韩山,韩文公祠,韩愈留下了不虚此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的美名。

鳄鱼

古语所谓“鳄”,本指马来鳄或湾鳄类的大鳄,鳄可能与惊愕之义有关,样子很吓人。扬子鳄只是普通的鳄,古人叫“鼍”,字亦作“鮀”。

鳄鱼1.扬子鳄2.马来鳄3.湾鳄4.湾鳄的“双角”

古书所谓龙,有角曰虬,无角曰螭。湾鳄耳后有两条隆起的骨头,形如双角。所谓龙角,也可能是模仿湾鳄头上的这种骨状凸起。扬子鳄在我国南方民间的俗称仍是“土龙”、“猪婆龙”。

鳄鱼是龙的原型,与龙关系最大。

像《水经注》记载的“杂树交荫,云垂烟接”,夏商朝以前,黄河流域古气候相当温暖潮湿,因此生活着许多扬子鳄。世界上仅有扬子鳄与密西西比鳄两种生活在温带需要冬眠的鳄。因气候原因每到初冬时它们便进入冬眠期,当春天(农历二月)大地解冻时,蛰伏了一冬天的它们开始外出活动,同时也到了黄河流域开始下雨的季节。黄河流域,洪涝灾害对人威胁极大,所以渴求有一种神灵能主宰雨水、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鳄鱼对水旱风雨最敏感。由于扬子鳄狰狞的相貌,能在水中和陆地两栖生活的奇特习性以及经常半潜水中似隐似现的诡秘行踪,引发古人对它产生了既恐惧又敬畏的心理。在众人眼中具有威严和神秘感的动物——扬子鳄便成了主水神灵形象的必然选择对象。

为了弥补扬子鳄秃头尖尾有损神灵形象的缺陷,古人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给它添加了角、须、尾鳍以及把背部纵向排列的突起角质棘刺也变换成锯齿状背鳍,并拉长躯体以渲染气势,充实装饰效果,于是扬子鳄就被塑造成了传说中描绘的张牙舞爪、能腾云驾雾的龙形象了。龙的幻化形象具有扬子鳄的全部基本特征:1、披满鳞甲的身躯;2、长颚大口和位于头顶的翘鼻;3、锋芒毕现的锥型尖牙;4大而圆的突起眼睛;5粗壮的长尾;6、强健的四肢和五指利爪;7、有横条纹的腹部。

中华第一龙

《说文解字》

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从肉,飛之形,童省聲。凡龍之屬皆从龍。

汉字是象形文字,甲骨文中的龙字便是大口、曲体的动物形象。龙字的读音则是雷声的模拟音。

《左传·昭公十七年》

“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

“鲧死,三岁入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山海经·海内经》,郭仆注引《归藏·启噬》;“鲧殛死三岁不腐,副之以吴刀,是用出禹。”——《路史·后纪》,注引《归藏·启噬》)。

治水失败的鲧怀着满腹的怨恨,被雷电殛死了之后,不但死不瞑目,尸身经过了三年都不腐坏。尧唯恐鲧的尸身会产生什么异变,于是派出勇士用锋利的吴刀将鲧的尸身剖开,但是没有料到鲧的怨气酝积在腹中,变成了一只黄龙,这只黄龙也就是鲧的儿子禹。接着建立的夏王朝,既是中国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也是一个以龙为图腾的氏族

畜龙

古有畜龙传说,历虞、夏、商、周而不衰。所谓畜龙,也叫豢龙、扰龙、御龙,都指养鳄鱼。《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曰:「吾闻之,虫莫知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对曰:「人实不知,非龙实知。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献子曰:「是二氏者,吾亦闻之,而知其故,是何谓也?」对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献子曰:「今何故无之?」对曰:「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郁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乾》ⅰⅰ之《姤》ⅰⅳ,曰:『潜龙勿用。』其《同人》ⅰⅵ曰:『见龙在田。』其《大有》ⅵⅰ曰:『飞龙在天。』其《夬》ⅷⅰ曰:『亢龙有悔。』其《坤》ⅱⅱ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ⅶⅱ曰:『龙战于野。』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献子曰:「社稷五祀,谁氏之五官也?」对曰:「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国语》的《晋语八》

91、晋语八: 鲁襄公使叔孙穆子来聘,范宣子问焉,曰:“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子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周卑,晋继之,为范氏,其此之谓也?”对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先大夫臧文仲,其身殁矣,其言立于后世,此之谓死而不朽。”

屠龙

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 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 父老叹曰: 三害未除,何乐之有! 处曰: 何谓也? 答曰: 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 处曰: 若此为患,吾能除之。 父老曰: 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 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 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 云曰: 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鼍鼓

养鳄鱼,一可食用,二可利用它的皮。

颛顼帝好音乐,当他听到八方来风掠过大地,发出熙熙凄凄锵锵的声音时,感觉十分悦耳,便让八条飞龙仿效风声而长吟,命名为《承云曲》,专门用来纪念黄帝。他又突发异想,令扬子鳄做音乐的倡导者。扬子鳄鸣声如鼓,背上披有坚厚的鳞甲,成天躺在池沼底部的洞穴内睡觉,对音乐向来生疏。但它接令后不敢怠慢,立刻翻转笨重的身躯仰卧,挥动粗大的尾巴敲打鼓凸的灰肚皮,发出的声音果然嘹亮。人间受到颛顼帝的影响, 用扬子鳄的皮来蒙鼓。这种鼓十分贵重,叫鼍鼓。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商代铜鼓,鼓面即仿鳄鱼皮

大雅·灵台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於论鼓钟,於乐辟廱。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明代朱厚熜的《送毛伯温》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韩愈《祭鳄鱼文》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昔先王既有天下,烈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麞,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 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出自唐·韩愈《泷吏》
  • 鳄狂将立处,螭斗未开时。——出自唐·皮日休《虎丘寺殿前有古杉一本形状丑怪图之不尽…三百言以见志》
  • 云烟蟒蛇气,刀剑鳄鱼鳞。——出自唐·白居易《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
  • 不必移鳄鱼,诡怪以疑民。——出自北宋·王安石《送潮州吕使君》
  • 箭落皁鵰毚兔避,句传炎海鳄鱼惊。——出自北宋·王安石《送王蒙州》
  • 纵横固已蔑孙邓,有如巨鳄吞小鲜。——出自宋·苏轼《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
  • 顷年三韩使,几为鲛鳄吞。——出自宋·苏轼《顷年杨康功使高丽还奏乞立海神庙于板桥仆嫌》
  • 宴安衽席间,蛟鳄垂涎地。——出自北宋·黄庭坚《又和二首》
  • 古来沈牛羊,檄水臣鳄鱼。——出自北宋·黄庭坚《金刀坑迎将家待追浆坑十余户山农不至因题其》
  • 仍怀阻归舟,风水蛟鳄横。——出自北宋·黄庭坚《次韵子由绩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国》
  • 扁舟莫浪发,蛟鳄正垂涎。——出自宋·张元干《登垂虹亭二首》
  • 三山葱曨鲛鳄静,九关肃穆虎豹闲。——出自南宋·陆游《自雪堂登四望亭因历访苏公遗迹至安国院》平生历畏涂,赤手犯蛟鳄。——出自南宋·陆游《秋夜书感》
  • 阴阴古屋精灵语,惨惨江云蛟鳄骄。——出自南宋·陆游《宿杜氏庄晨起遇雨》
  • 白浪黏天鲛鳄横,梦中识路亦何为。——出自南宋·陆游《建安遣兴》、
  • 鼋鼍出没蛟鳄横,浪花遮尽君山青。——出自南宋·陆游《岳阳楼》
  • 风浪如山鲛鳄横,何心此地更争先。——出自南宋·陆游《重五同尹少稷观江中竞渡》
  • 风涛澒洞鲛鳄横,阊阖崔嵬鬼神恶。——出自南宋·陆游《日晚散步湖上遇小雨》
  • 右江西绕特磨来,鳄鱼夜吼声如雷。——出自元·居庸叠翠《邕州》
  • 杀奸除暴尽忠义,坐令豺鳄成韮醢。——出自元·王冕《雪中次韵答刘提举》
  • 海鳄波鲸夜不啾,故人谈剑剡溪头。——出自明·袁崇焕《话别秦六郎》
  • 寻常弓矢疑堪用,闻道潮人驱鳄鱼。——出自清·黄遵宪《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
  • 骑羊漫诩仙人鹤,驱鳄难除海大鱼。——出自清·黄遵宪《羊城感赋六首》
  • 汾湖箫管惊神鳄,海岛旌旗殉野鸥。——出自近代·宁调元《秋兴,三叠前韵》

宋罗愿《尔雅翼》:

(卷三十:鳄)

鳄鱼,南海有之。四足似鼍,长二丈余,喙三尺,长尾而利齿。虎及鹿渡水,鳄击之,皆中断。以尾取物,如象之用鼻,往往卷取人家所畜羊豕食之。其多处大为民害,亦能食人,既饱,浮出水上,若昏醉之状。今虎食人后,亦复肉醉,盖其类也。土人伺其醉杀之。其生子则出沙上乳之,卵如鹜卵,亦有黄白,可食人。有得鳄者,斩其首而干之。琢去其齿,旬日间更生,如此者三,乃止。《吴都赋》曰:“乌贼拥剑,”,涵泳乎其中。潮州旧多,韩愈移文祭之,一夕雷雨皆远徙,是亦灵矣。注:鳄又作。咸平中,陈尧佐捕得戮之,图其形为赞。鳄,大者数丈,或玄黄,或苍白,似龙而无角,类蛇而有足,睅目利齿,见之骇人。卵化山谷间,大率为鳄者十二三。余或为鼋。或为龟。《说文》:“,似蜥易,长一丈,水潜,吞人即浮,出日南。”

(卷三十一:鼍)

鼍,状如守宫而大,长一二丈,灰五色,背尾皆有鳞甲如铠,能吐雾致雨,力尤酋健,善攻碕岸,夜则出。边岸人甚畏之,声亦可畏。性嗜睡,目常闭。大者,自啮其尾,极难死。人于穴中掘之,百人掘,即须百人牵。一人掘,亦须一人牵。不然,终不可出。其老者多能为鬽。梁周兴嗣常食其肉,后为鼍所喷,便为恶疮。其肉云白如鸡,其皮坚厚,宜以冒鼓。《诗》云“鼍鼓逢逢”,李斯亦云“树灵鼍之鼓”,是周秦皆以冒鼓也。又鼍枕可为用,胜于鱼枕。鼍,水族。《本草》谓之鮀鱼是也。《周书·王会》曰:“会稽以鼍。”

感谢您的关注和互动,我将持续带来精彩、走心、有理据的历史知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