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李商隐一弦一柱思华年出律吗?
前言
一弦一柱思华年是否出律,问题在与“思”这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思,今天只有平声,在古代却有平仄两用 ,作名词时都是“仄”声。在古诗中“思”作动词时,多是平声,所以才会让很多人产生疑问。
李商隐的七律《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其中标注【】的是派入平声的古入声字:十、蝶、托,这首诗需要注意的是“思”这个字。
一、思用作名词时 多是仄声
今天我们读“思”无论动词还是名词都是平声:sī。但是我们百度平水韵时,可以看到思有平声和去声两个读音。在【去声四寘】里的“思”特意有[名词]的标识,的确,思用作名词时多是仄声:
例如:
独隐清江秋【思】长,晚潮初上水亭凉。海门云起双峦暝,一抹银花影夕阳 。江亭晚眺(唐·觉隐)
独隐清江秋【思】长,仄仄平平平仄仄。思,名词,仄声。
爱君诗【思】动禅心,使我休吟待鹤吟。更说郡中黄霸在,朝朝无事许招寻。酬张明府(唐·皎然)
爱君诗【思】动禅心,中平中仄仄平平。思,名词,仄声。
二、“思”作动词时,在古诗中多是平声:
千回万转梦难成,万遍千回梦里惊。总为相【思】愁不寐,纵然愁寐忽天明。闺情 (唐·无名氏)
总为相【思】愁不寐,中仄中平平仄仄。思,动词,平声。
悠悠渺渺属寒波,故寺【思】归意若何。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送文会上人还富阳(唐·皎然)
故寺【思】归意若何,仄仄平平仄仄平。思,动词,平声。
三、 也有一些作为动词用的“思”是仄声,
除了李商隐的这首《锦瑟》外,也有不少“思”作为动词却是仄声的用法:
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落花寂寂黄昏雨,深院无人独倚门。春愁(唐·韦庄)
不堪芳草【思】王孙,中仄中仄仄平平。思,动词,却是仄声。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和三乡诗(唐·高衢)
轩车谁不【思】乡关,中仄中仄仄平平。思,动词,也是仄声。
结束语
新韵与古韵有不少字平仄不同,例如今天只有仄声,古韵里却有平仄两用,例如“探”
,在今天是去声(类似于4声,当然是仄声),古韵里却有平声的用法:
橡叶冈头释马衔,区中奇观得穷【探】。崖空飞鼠声相应,江静群峰影倒涵。
居士碧云裁秀句,道人哀玉扣清谈。偶成二老风流事,不是三乘宿草庵。
《显之禅老许以草庵见处作诗以约之》(宋·秦观)
区中奇观得穷【探】,平平中仄仄平平,探,平声作韵脚。
但是“探”也有仄声的用法,李商隐的另一首《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青鸟殷勤为【探】看,中仄中平平仄平。探,仄声。注:看,也是平仄两用的字。
又如:今天是仄声,古代却是平声的字:“筒” ,今天读作:tǒng,是仄(上)声,在古韵里却是平声,例如:
病来无事草堂空,昼水休闻十二筒。桂静似逢青眼客,松闲如见绿毛翁...《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唐] 皮日休
今古韵差别最大的是古代的入声字,有很多入声字今天却是平声,这是作格律诗最难的问题之一,例如:急、石、叔、失.......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