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下的智慧与传承,尝梨的故事的启示与意义

25分钟前阅读2回复0
zaibaike
zaibaike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615597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23119
  • 回复1
楼主
《尝梨》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皇帝非常喜欢吃一种特别甜美的梨。为了得到这种梨,他派了一个使者去远方寻找。使者在旅途中遇到了困难,无法找到这棵梨树。在一个老农的帮助下,使者终于找到了那棵梨树,并成功地品尝到了那种甜美的味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

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

到了清雍正年间,渠家后生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为“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的意味,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也有“努力荣祖”的念想。

惊蛰吃梨的习俗就是民间为了应对这时多变的气温,提醒人们要防寒保暖、避免身体不适,由于春燥和多变的气温,对食用一些梨果也可以润燥清肺,舒舒服服地度过美好的春季。

“相逢语笑夜踌躇,烹煮梨栗羞肴蔬。”宋代文学大家苏澈与友人相聚时就选择了梨果作为忆往昔的菜肴,可见梨果的鲜美多汁和清甜的味道是很诱人的。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到底有什么典故?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在此之前,动物入冬藏伏于地下,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古人分惊蛰为三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分别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0
回帖

梨树下的智慧与传承,尝梨的故事的启示与意义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