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公主结局

24分钟前阅读2回复0
lrj
lrj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54967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9934
  • 回复0
楼主
冒牌公主结局

冒牌公主大结局是:常乐表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她是冒牌嫁给李彻入宫的,李彻不怪罪她,李彻登基称帝,做了三件事,为段家 *** ,追封段瑾将军为虎威大将军,将公孙默封为宰相,封常乐为皇后,不久常乐怀孕,和李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常乐本是山贼女大王,因为长相和刘玉瑶相似,所以被人买走,后来阴差阳错嫁到太子府成为太子妃,她作为一位棋子嫁给李彻后,一路逆袭成为正皇后,期间也受到很多屈辱和陷害,几次险些丢了性命。

在宫中常乐的活泼性格让太子赏识,所以对她另眼相看,相处之下更是发现了常乐的过人之处,两人成为知心朋友,相互慰藉和扶持,最终李彻登上皇位,常乐成为皇后,实现了从山寨小萌主到沛国皇后的大逆袭,最终收获幸福和地位。

杨起隆为什么说是朱慈炯

因为朱慈炯更有号召力。杨起隆假冒明末朱三太子朱慈炯,就是为了借朱慈炯明帝皇家血脉的名号,号召天下有志之士随他反清。应该说朱三太子朱慈炯的名号的确好使,据史料记载,朱三太子朱慈炯一直活跃在反清前线,自顺治时,一直到乾隆年间将近百年的时间,也算是常青树了。

哥舒翰已经半身不遂了,为什么还被唐玄宗派到潼关对抗安禄山的叛军

《孙子兵法·军争篇》曾言,“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而在同一章,又记有“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而这话,说到底,便是我们熟悉的“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只可惜这条真理,在潼关之战中并未被践行。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一派势如破竹,迅速占领洛阳。而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退守潼关 。之后,大将哥舒翰接替。然而身在潼关的众人终究还是没能抵御安禄山的进攻,潼关被破。而这场失败,看起来皆因玄宗鲁莽插手。

冒牌公主结局

然而叛军的得势,哪里仅因为玄宗在潼关战事中的瞎指挥呢?整场安史之乱,玄宗都算得上是罪魁祸首。

安史之乱的主谋,是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的安禄山和河北节度使史思明。而“节度使”,产生于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原本在唐初,中央设立了六百多个折冲府,且将超过三分之一的兵力都部署在关中,用以保护都城。

可这部署到了唐玄宗手上,就变成了大量将士都驻守边关,且高级将领中少数名族颇多。当时安禄山手上的兵力就有快二十万,而直属于中央的部队,不及安禄山的一半。

冒牌公主结局

也就是说,在玄宗自己的安排下,中央在兵力上基本无法对节度使形成有效的压制。所以安禄山之流,一旦有谋反之心,便能做出谋反之举。

而安史之乱之所以落在安禄山和史思明头上,也算是玄宗纵容的结果。在玄宗执政早年,开元盛世到来,天下大治。因而玄宗逐渐怠政,杨贵妃也声名鹊起。

而玄宗的懈怠,给了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可乘之机。这些为己不为民的奸臣,为了满足一己私欲,祸乱朝纲。李林甫为了打击文臣,巩固自己的地位,建议玄宗重用安禄山等藩臣武将。因而身兼三地节度使这样的好事,才能被安禄山碰上。

而杨国忠和安禄山的私人嫌隙,在玄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之中,越闹越大。等到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干脆以“忧国之危”,奉密令讨伐杨国忠为由,于治所发兵。

而在战争爆发后,玄宗依旧不让人“省心”。当时退守潼关的封常清和高仙芝,手下大军多不是正规军队,而是临时拉来的市井子弟。因而二人出于实力和战术考量,决定死守潼关,绝不出关。可是这时候玄宗脑门一热,觉得宦官的诬陷很有“道理”,便一纸令下,将这二位大将处死。

群龙无首,潼关危在旦夕。玄宗又赶鸭子上架,将养病的哥舒翰送到潼关。到达之后,哥舒翰这位老将还是尽心尽力了。他依仗潼关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加强防御。叛军为此调集军中老弱病残,打算上演一出“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苦肉计。而这次,玄宗依旧我行我素地中招了。

冒牌公主结局

哥舒翰和前两位大将一样,打算以守为主。可玄宗硬要其出兵,不停遣使逼迫哥舒翰出城。而这一出城,便中了叛军埋伏。哥舒翰等人手下二十万唐军,随后逃回城的,不过八千人。

在潼关的系列战役中,玄宗压根就不像是大唐帝王,而像是叛军派来的“奸细”。潼关之战,唐朝两员大将被玄宗错杀,一人被俘。大唐江山没守住,还赔了夫人又折兵。

晚年的玄宗,真真配不上他早年的英武。安史之乱从爆发,到给大唐带去无法弥补的损失,唐玄宗帮安禄山等人出了太多的力。韩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大唐到了玄宗手上,便也是如此了。

唐朝在玄宗时进入鼎盛时期,玄宗皇帝在内部稳定后,开始开疆拓土,于天宝元年设置了十节度使、经略使以镇守广大边疆地区。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将,如兼任四镇节度使的王忠嗣、先后任安西节度使的高仙芝、岑参在边塞诗中几度写到的封大夫-封常青。不过,当唐王朝日薄西山、唐玄宗昏庸不堪之时,这些名将们的下场却很悲惨凄凉,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哥舒翰。

放荡不羁的贵族

哥舒翰父亲是西突厥十部落中突骑施的首领,母亲是安西四镇的于阗公主,他这样的官二代衣食无忧,年轻时喜好赌博,嗜酒如命,醇酒美人,时时相伴。但哥舒翰又是个文武双全、一诺千金,拥有非凡魄力的风流贵族。

不惑之年的从戎

人到中年的哥舒翰还是一事无成,如无意外,他注定默默无闻。四十岁那年哥舒翰遭父丧,为父守孝三年后,世居安西的哥舒翰来到了长安,没有官职、没有军功的他不为长安尉所礼,慨然发愤,仗剑游河西,到河西节度使王倕账下从军,开始了他二十几年的从军生涯。

威震吐蕃的名将

哥舒翰开始斩落头角是在王忠嗣的手下任职,天宝六年(747)年,哥舒翰任陇右节度副使,建于677年的积石军是唐军在河西的主要屯田区之一,每年到了麦子收获季节,吐蕃都会来抢割麦子,没有军队能抵御吐蕃,边人都称“吐蕃麦庄”。

哥舒翰来了之后亲率士兵设伏消灭吐蕃来犯的五千多精锐骑兵。时王忠嗣被冤枉,他只身入朝营救,朝臣都认为哥舒翰侠义而勇壮,皇帝在华清池召见之后,封他为陇右节度使,代替王忠嗣攻取石堡城。

天宝十二年(753年)悉收九曲部落,将唐朝与吐蕃的分界线推进到青海湖以西,使唐军在河西、陇右的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因功封为西平郡王,以致当地民谣这么唱“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时的哥舒翰处于人生巅峰,风头直逼汉之名将霍去病。

并立边疆的双雄

天宝后期,全国十镇节度共拥兵49万,哥舒翰所兼任的河西7.3万、陇右7.5万,共14.8万军队;安禄山所兼任的范阳9.14万、河东5.5万、平卢3.75万,共18.39万。

安禄山在天宝九年(750)年赐爵东平郡王,哥舒翰在天宝十二年(753年)赐爵西平郡王,成为东西并立的北方双雄。两人都是少数民族,哥舒翰是父亲突厥人,母亲于阗(杂胡)人;安禄山父亲是杂胡人,母亲突厥人。本应携手共进的两人却因内部斗争,矛盾不断。直至安史之乱爆发后,两人彻底决裂。

英名尽毁的晚年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杜甫的《潼关吏》使本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的潼关更加名扬天下。

潼关是长安东部最后一道门户,潼关像蜀道一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天然的防守堡垒,就像虎牢之于洛阳,在安史之乱波及长安的时候,玄宗就已先后派遣高仙芝、封常青进行抵抗,但因宦官边令诚的陷害而使两大名将身亡。面对岌岌可危的长安,玄宗不得不启用身患中风瘫痪的哥舒翰。

玄宗对哥舒翰寄予厚望,把当时蕃将部队和高仙芝败下阵来的的近二十万军队都给了哥舒翰,但晚年的玄宗早已失去了睿智的头脑,他不认可哥舒翰闭关坚守,反而要求哥舒翰率军出关与安禄山决战,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哥舒翰无奈只能“恸哭出关”,结局是几乎全军覆没。

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手下崔乾佑占领潼关。哥舒翰见到安禄山时跪地求饶,说着“肉眼不识圣人”的话,即使这样也难保性命,最后被安庆绪杀死,晚节不保。杜甫写道“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唐玄宗天宝年间,各军镇的门户之见非常严重。从资历和威望上来说,哥舒翰差不多是潼关前线统帅的唯一合适人选。因此哥舒翰身患重病,还是被唐玄宗任命为潼关前线的统帅。当然事后看,这是个十分错误的决定。

唐玄宗天宝年间,天下有战斗力的军队集中在十大节度使手中,节度使制度开始出现不少严重的体制问题。严重的门户之见,排斥不是本镇出身的军官,成为一种相当常见的现象。外来空降兵想在军镇内站稳脚跟,相当困难。

名将王忠嗣,最初做河西节度使时因为不是本镇出身,也曾经出现过严重的不适应,即使王忠嗣当时已经是天下知名的名将,但战功不是在本镇取得,一开始也不被认为是自己人。天宝年间,军镇也已经开始了出现了一些安史之乱后骄兵的苗头,威望稍差的节度使,不被部下认同会出现变乱。郭子仪曾经的上司朔方节度使张齐丘,在粮草分配时出现问题,本人差点被士兵变乱殴打,幸亏被郭子仪以身护住,节度使判官被痛打一顿。

安禄山能够长期掌握过大的军权,一定程度也与安禄山是从平卢军基层一路升上去的。平卢军原本是从范阳军分出来的,安禄山在范阳军自然也被认为是自己人。安禄山自然有资本长期坐稳范阳节度使兼任平卢节度使的位置。

(安禄山)

哥舒翰的从军起点是在陇右军,陇右军和河西军作战方向相同,节度使也经常兼任,一般也被视为一体。天宝后期,哥舒翰同时兼任陇右军和河西军节度使,下属兵力比安禄山还稍多点。哥舒翰也被当时人视为和安禄山地位相当的人物,唐玄宗给予哥舒翰和安禄山的待遇,如安禄山被封东平郡王,哥舒翰被封西平郡王。

安禄山起兵造反前不久,哥舒翰身患重病,在长安养病。

安史之乱爆发时,边军仓促之下难以回援,高仙芝封常清带的一般新招募兵力和早就失去战斗力的长安部队,自然毫无悬念的惨败。战线在潼关一带逐步稳固时,河西军和陇右军逐渐到达关中,抵达潼关前线。潼关的守军主力变成了河西军和陇右军。

即使封常清高仙芝没有被杀,两人和河西军陇右军都没有啥渊源,按当时风气,也不适合做潼关前线统帅。与河西军陇右军关系密切,资历和威望都合适的潼关统帅人选,当时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哥舒翰,另一个是安思顺。安思顺是安禄山的便宜兄弟(安禄山她妈带着安禄山这个拖油瓶嫁给安思顺他爹),大唐朝廷当然不可能去选择安思顺。安禄山叛乱后,安思顺就从朔方节度使调任,失去兵权。

哥舒翰虽然身患重病,但排除掉安思顺,是唯一适合担任潼关前线主帅的人,唐玄宗出于稳定不冒险的考虑,强行任命哥舒翰为潼关前线统帅。

(哥舒翰)

事后看,这个任命十分错误。如果任命一位资历和威望不合适,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的统帅,也总比任命完全没有条件承担军事统帅职责的哥舒翰好。哥舒翰身患重病,基本无法理事,造成下属军队内部矛盾重重,最终导致了出关惨败的悲剧。

在安禄山攻打潼关的时候,哥舒翰已经年迈(虽然无法判断他当时的实际年龄,但从史料记载的,他四十岁时父亲去世,在长安呆了三年才投身军旅来看,那时候哥舒翰至少60多岁了),而且已经半身不遂,可是唐玄宗居然让这样一个人去守潼关。最终,潼关失守,安禄山打进长安,唐玄宗被迫逃跑。

(哥舒翰剧照)

那么,哥舒翰已经那么老迈残废了,为什么唐玄宗还要派他去守潼关呢?潼关最后失守,是不是哥舒翰老迈残废不能守住造成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唐玄宗为什么会派哥舒翰这样一个将军出征镇守潼关。

在唐玄宗的眼里,哥舒翰是一个非常忠诚的,非常听话的,又能打胜仗的人。唐玄宗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集中体现在“石堡城战役”上。

石堡城是吐蕃集全国之力修造的一座城堡,易守难攻,城中防御设置完善,粮草和武器都准备得非常充足。唐玄宗开疆拓土,获取边功的心思异常强烈,多次要求边将把这座城攻下来。边关大将,同时也是唐玄宗干儿子的王忠嗣反对这样做,他说,石堡城非常不好打,如果要把它攻下来的话,至少要牺牲好几万人的性命,而且就算攻下来,也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唐玄宗很不高兴,派董延光去攻打,让王忠嗣配合。王忠嗣不愿意,又不敢不执行,因此只派了一部分人,并没有用全力。最终,董延光打败了。董延光打败后,一下把责任推到王忠嗣头上,说都是他不配合造成的。结果唐玄宗把王忠嗣抓起来。同时李林甫又陷害王忠嗣和李亨勾结,想把李亨扶起来当皇帝,因此唐玄宗更加生气,要杀掉王忠嗣。

哥舒翰是王忠嗣一手提拔起来的,是王忠嗣的副手。当王忠嗣被唐玄宗抓起来并准备杀掉的时候,很多人都劝哥舒翰去长安,带些银两去打点,把王忠嗣救回来。哥舒翰不以为然,说,如果天道还存在,王公(王忠嗣)就不会死;如果天道不存在了,就算贿赂也把他救不出来。

(唐玄宗剧照)

哥舒翰虽然这么说,但是当他进京,向唐玄宗汇报了工作以后,就向唐玄宗汇报王忠嗣的事情。唐玄宗不听,往里面走。哥舒翰就一边跪着哭,一边跟着唐玄宗走,并慷慨陈词,言辞恳切。这件事,感动了唐玄宗,觉得哥舒翰是一个特别忠义的人,因此最终没有杀王忠嗣,只是把他贬为汉阳太守。

接着,唐玄宗派哥舒翰攻打石堡城。哥舒翰不惜一切人力物力,也不顾将士的生命,拼命攻打。虽然最终把石堡城拿下来了,但是确实如王忠嗣所说的,损失了好几万人,而且也没多大的用处。

但不管怎样,在唐玄宗眼里,哥舒翰就是一个别人不能打不敢打,他却能打又敢打的大将,名将,是一个又听话又能打胜仗的人。

本来,当时是高仙芝和封常清镇守潼关。但是,这两个人都提倡固守,不愿意出击和安禄山打仗。同时,由于边令诚等宦官的谗言,让唐玄宗认为高仙芝和封常清与安禄山眉来眼去,图谋不轨。因此,把封常清和高仙芝杀掉了。

杀掉封常清和高仙芝后,唐玄宗就要找一个又忠诚又听话又敢打,同时还能打胜的人。因此,就算当时哥舒翰已经年迈并半身不遂,唐玄宗依然要派他去。

(高仙芝剧照)

那么,哥舒翰镇守潼关最后失败,是不是因为他年迈并半身不遂造成的呢?

其实并不是的。根本的问题还是人祸,而且很大一部分是哥舒翰自己造成的人祸。

哥舒翰去潼关镇守后,他因为大权在握,就开始打击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安禄山的族弟安思顺就是他第一个要打击的人。他假冒收到安禄山写给安思顺的,让安思顺做内应的信,告给唐玄宗听,最后唐玄宗杀了安思顺和弟弟安元贞,把他们一家流放。这件事,让杨国忠害怕了。杨国忠一向与哥舒翰关系不好,他害怕哥舒翰以同样的 *** 搞他。因此,撺掇唐玄宗,让唐玄宗力促哥舒翰出击。

哥舒翰在潼关镇守的半年,他一直坚持固守。认为只要固守,等到郭子仪、李光弼胜利越来越多的时候,安禄山自然会逃走。本来唐玄宗也同意他这个建议,但是,由于杨国忠不断在一边教唆,不断进谗言,因此,唐玄宗不断派使者带信去让哥舒翰出关打仗。

最终,哥舒翰没有办法,只好“恸哭出关”,很快上了安禄山的当,被打得大败,因而潼关失守。

显然,潼关失守的原因,主要还是人祸。如果没有人祸,就算哥舒翰已经年迈,又半身不遂,他守住潼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自古以来,潼关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战略要地,古有哥舒翰主动出击被安禄山大败,后有孙传庭主动出击被李自成大败。这并不是说这些将领不懂兵法,也不是他们对于敌人的误判,以为敌人不厉害,而是因为他们的背后有皇帝在催促。正所谓用人不可以怀疑,怀疑的人不可以用,但在很多时候,一些君王就是会犯这样的错误,也正是这样的多疑使得他们会输掉战争,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多疑会使得他们的霸业毁于一旦。

哥舒翰

说起这个人物,他的家族也是大有来头的,他是突骑施哥舒部落首领的后裔。虽然在后世人的眼中,他是唐朝的一代名将,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但是在早年的时候,他因为家庭的优越,因为家庭条件的较好,使得他能文能武,但也正是在这样的家庭下,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纨绔子弟。他早年喜欢喝酒,常常喜欢喝到烂醉,他也喜欢赌博,可能是因为家庭生活的过于安逸,使得他想要从赌博中寻找属于他的 *** ,正是因为这两个“爱好”,使得他虽然拥有不错的文采,拥有一身不错的武功,但因为意志力薄弱,始终没有做成什么大事。

在他40岁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去世,使得他居住在了长安,后来在长安中的时候因为被人所看不起,觉得他只是家世生的好,并被人认为要不是因为他殷实的家底,他现在就是一个在街上乞讨度日,喜欢喝酒、赌博的酒囊饭袋。也正是在痛失亲人,又被人看不起的情况下,他开始振作起来,最终他凭借着自己的才能从一个依靠家世的纨绔子弟,慢慢的成长为了唐朝的大军事家。

为什么会任用哥舒翰

因为高仙芝和封常清的被杀,使得当时的玄宗面对安禄山浩浩荡荡的大军忧心忡忡,此时他便开始思考自己的手下还有谁可以为自己所用,还有谁可以抵挡住安禄山的攻势。要知道,当时的封常清也是唐朝一位能征善战的猛将,他用较为客观的 *** ,分析了安禄山的起兵时间距今已经过去很久了,他们的冲劲也会随着时间的长久,随着胜利果实的迟迟不来,他们的军中便会乱了阵脚。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使得当时的封常清很是自负的觉得自己只要招募到一支军队,就可以将安禄山击退。在后来他确实是募捐到了一支军队,他便兴冲冲的率领着这支军队迎战,可无奈他招募的这些都是毫无战斗经验的乌合之众,而安禄山的手下却是常年经历实战磨练的野战军,就这样,二人士兵等级的差距使得封长清被打的连连败退,后来又因为受到了政敌的污蔑,使得他后来被杀。

也正是因为封常清的被杀,使得当时因为喝酒积病太深而半身不遂的哥舒翰来到了潼关,负责击退安禄山大军的任务。一开始的时候,他觉得只要固守住潼关,再等到郭子仪大军的战果越来越大的时候,他便可以从潼关出兵配合郭子仪大军,合围安禄山,这样的话就可以使得这样的叛乱被镇压下去。

但是后来杨国忠因为和哥舒翰有一定的过节,而唐玄宗也因为杨国忠的谗言慢慢的猜忌哥舒翰私扣军饷、消极作战,便火速命令其放弃现有的防守,改为主动攻击。虽然当时的他有自己的策略,但无奈因为是皇帝的旨意,这才使得他放弃了原本的固守计划,主动出城迎敌安禄山,但因为后来中了埋伏,其部被安禄山击垮。

崇祯死后的南北太子案,哪个太子是真的

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尽,在自尽之前,他将自己的妻女悉数砍杀,却将朱慈烺等三个儿子托付给太监,希望他们能够趁乱逃出北京城,将来能够领导明朝军民恢复江山社稷。

然而明朝的统治已经瓦解了,那些太监们自然不会对这些昔日的皇子们尽忠了,出宫之后他们即将三位皇子丢在大街上,四散逃走了。久居宫中的三位皇子到了兵荒马乱的北京城,自然是走投无路,最终被李自成捕获了。

后来李自成将三位皇子带在军中前去征讨吴三桂,却被吴三桂联合清军击败,三位皇子也趁乱逃脱了。后来太子朱慈烺又返回了北京城,因为他无处可去,想来想去只能回北京去投靠自己的外公周奎。

但是太子没有想到他的外公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因为担心太子被人发现,所以去告发了自己的外孙,于是太子被俘,被带到了摄政王多尔衮的面前。前朝太子的被俘,对于摄政王来说似乎应该是件好事,但是这却让多尔衮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因为清朝入关之后,打着“为大明皇帝报仇”的旗号,厚葬了崇祯皇帝和皇后,但是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占据中原,自己来做中原的皇帝,现在崇祯的太子出现了,成了阻挡他们统治中原的政治障碍,杀了太子,自己之前冠冕堂皇的借口就被戳穿,如果留下太子,清朝的皇帝就名不正言不顺。

最后,狡猾的多尔衮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是不承认朱慈烺的太子身份,并让一些明朝降官指认,一些领会了摄政王意图的官员自然指正朱慈烺冒牌货,一些比较正直的官员则不愿昧着良心说假话,结果这些正直的大臣都被杀了。

最终,真正的崇祯太子朱慈烺被清廷指认为假太子,朱慈烺被以“假冒前朝太子”的罪名被诛杀。

而与此同时,在南京的南明弘光朝廷,则出现了一个真正的“假太子”,却被别有用心的大臣们当做真太子来做文章,反对当时在位的弘光皇帝。

这个假太子名叫王之明,他冒充了朱慈烺之名招摇撞骗,并且被南明的官员发现带到了南京,这使得弘光皇帝朱由崧颇为为难,朱由崧表示“如果真的是崇祯的太子,那么太子就是我的儿子,我肯定会好好抚养”,但是经过很多见过太子的大臣们鉴别,发现这个确实是个冒牌货。

但是很多对弘光不满的人认为,弘光皇帝是故意将真太子说成假的,因为真太子会威胁他的皇位,弘光越说是假的,大家就越认为这个太子是真的,最后连江北四镇的刘良佐和宁南伯左良玉都上书抗争,左良玉甚至还以“清君侧,迎太子”为名对南京发动内战,弘光朝的内讧导致了弘光朝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就瓦解了,而太子案也贯穿了整个弘光朝,影响深远。

崇祯皇帝没有在北京城破之前将太子送到南京,结果导致城破自己自杀以后,整个南明群龙无首,而且真真假假的太子案还让南明弘光朝廷陷入内耗,导致江南的局面更加恶化。

《雍正王朝》太子两立两废,他夺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太子,一个离皇位无限接近的人,正常情况下,只要四平八稳,熬到老爷子登天就“苦尽甘来”。然而上天总有不测风云,历史上许多太子都没有顺利继位。《雍正王朝》中,胤礽的两废两立,也反映出君与储君之间的微妙关系。

姜还是老的辣

君与储君,一字之差却千差万别。胤礽的权威来源于康熙,康熙需要胤礽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两人是父子,也是君臣。胤礽想接班,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按部就班,做康熙的乖孩子,老老实实地等待,这种方式最保险。

第二,效法李世民,铤而走险。就当时的情况来看,胤礽的势力还远不及康熙。

然而,胤礽两条路都没有走通,不当乖孩子,还搞出“幺蛾子”,最后自毁前程:

  • 黄河发大水,胤礽在和郑春华约会;

  • 胤禛下江南筹款,刚出了点成绩,他就背后损人;

  • 追缴户部价款,胤礽是最大欠款人,不仅不帮忙,反而为自己笼络人心,给追缴工作添堵;

  • 刑部的“冤案”问题上,胤礽又捅了马蜂窝……

胤礽背后干的这些事,康熙心里清楚得很,只是隐而不发,甚至在废了他之后还给了一次机会。

胤礽不仅没有吸取教训,反而更加“出格”,竟然亲自写信给任伯安,索取《百官行述》。结果《百官行述》没弄到,自己的“把柄”也被人传给了康熙。

这时的胤礽一看形势不好,准备破罐破摔,动起了“政变”的心思。康熙岂是等闲之辈,胤礽那点花花肠子皆在掌控之中,很快就将其一网打尽。

大清的江山不能交给无德无能之人

皇帝是天下人的君父,要为人师表,要治国理政,在康熙看来,只有品德高尚与才能出众之人,才有担当的资格。反观胤礽,何德何能?

大清要赈灾,胤礽被康熙问得束手无策;弘时生病,当伯伯的不闻不问……作为臣子,胤礽没有一点人臣之道;作为兄长,他没有当哥哥的度量;作为储君,他甚至卖官鬻爵,给康熙留下恶劣印象“这难道就是我大清将来的皇帝吗?”。

康熙晚年的大清,国库空虚,土地兼并,吏治松散,已经千疮百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无德无能的胤礽接班,岂不是葬送江山社稷?

康熙的儿子那么多,也不止胤礽一个,而且各个都有两把刷子。尤其是胤禛,经过多次锻炼,已经具备基本的治理才能,表现越来越得到康熙的赏识。虽是孤臣,往前一步就是寡人了。

兄弟关系没有处理好

明面上太子是最有希望的继位人,但在理论上其他皇子也有希望接班,有希望就会争取。其他皇子要上位,就必须除掉太子这个最合法的继位人。而太子居上,只要运筹得当,拉拢与打压双管齐下,完全是有主动优势的。

前期的胤禛与胤祥,都是他的小跟班,他没有用好,最后还分道扬镳;胤祉是读书人的领袖,可以影响社会舆论,拉拢这种中间派可以为自己造势还能树立美好形象;至于八爷党与大阿哥,可以制造矛盾,让他们彼此争斗。

可惜胤礽一手好牌,没有打好,兄弟关系一团糟。大阿哥把他的小辫子捅给了康熙,还恨不得置他于死地;胤禛被他得罪,还策划了他第二次被废;八爷党就更不用说了,始终拿他当靶子。

胤礽不是称职的储君,还要与优秀的兄弟竞争,与康熙周旋。太子那个位置,也实在不适合他。大清需要强人铁腕治国、刷新吏治,康熙需要德才兼备的人继位,这是形势所迫,势比人强。

雍正王朝:太子的不归路,康熙帝是如何从期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

一、

全剧一开始,第一个印入眼帘的就是龙椅、对联、皇冠……随后就是康熙帝站在一副对联前仰望,整个画面就是一幅江山社稷图:

“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无轻民事惟难。”

这副对联前一句非常气势宏伟,万邦来朝,帝王要注意言行才能长治久安。而康熙帝盯着的却是下联,意思就是说治理天下要宣传三纲五常,不要轻视子民所从事的事情,要真切地理解到其中的艰难。

从康熙帝的种种表现来看,这幅江山社稷图出问题了,问题很严重,因此,整部剧拉开序幕,从而引出种种事件……

而康熙帝对太子胤礽的态度变化,则贯穿康熙帝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则是对于老四胤禛的态度变化上。

下面我们经过具体的事例来分析:

在南方受灾一事上,康熙帝对太子胤礽还是相当容忍的,一开始太子胤礽的表现就非常不得圣心,康熙帝喃喃的讲:

“玄烨把国事交给太子……”

后来顿了一下,太子的威信还得维持,转而把办事不力的原因归因到其他皇子:

“……还有你们这些阿哥们协同办理,现在弄成这个样子,我们还谁都不知道!胤礽,你怎么说?”

后来还是老四胤禛的解决方案甚得康熙帝欢心,并且在赈灾前线的表现也让康熙帝很满意,只不过太子胤礽不高兴了,由于老四胤禛赈灾方案过过于激进,出尽了风头,太子胤礽对康熙帝讲:

“皇阿玛经常开导儿臣们,要以德为本,以仁导行,激烈激诈的手段,并非立身之本,治国之道,要说在这方面,四弟是欠缺了点。”

但是太子站错了立场,老四胤禛的“德”和“仁”是针对的百姓,太子所谓的“德”和“仁”是针对的贪官污吏。但是从康熙帝的角度来思考,老四胤禛算计贪官污吏的做法反而是大“德”大“仁”的表现!

于是康熙帝以天津进献了沙琪玛为理由岔开了话题,也算是给太子胤礽留了足够的情面,要知道现场的其他大臣听了太子胤礽的回话,一个个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太子说的话!

二、

随后便是追缴户部欠款一事了,这件事表面上是老四胤禛被批评,实际上仍然是众皇子在坑太子胤礽。

事情的经过不必详讲,单说追缴户部欠款一事为什么会失败?

为了追缴户部欠款,老四胤禛可谓得罪了一批又一批人,甚至康熙帝的铁杆魏东亭都因此自杀,康熙帝的一群老臣都跑到畅春园哭诉,连十阿哥胤誐都被逼跑到前门大街卖家当。

到了最后期限,眼看众大臣举着银票就要收上来了,结果太子胤礽出现了:

“这件事情本来我是不管的,这么一件简单的差事,朝廷派了一位郡王,应该是完全能够办得好的,可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我就不得不管了……”

太子胤礽的出现一直摆着的就是主子的心态,仿佛在说,自己这个手下办事不力,这种事还得我来擦 *** ?

随后太子胤礽免了众位老臣的欠款,推迟上交,这也导致这项欠款直到雍正帝即位都没有追缴完成。

那么康熙帝真的默许太子胤礽这样做了吗?

显然没有,当时康熙帝喊太子胤礽过来,只是问了两件事:

“胤誐在前门大街卖家当,还打了田文镜,你知道?一大帮子老臣,到朕这儿来哭的事,你也知道?”

太子胤礽都回答知道,随后康熙帝幽怨地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大有深意:

“朕不明白,欠债还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干起来就这么难办?居然还有人以死抗争,我大清的官员都穷到这份上了?这个债再追下去,不知道还会出什么事?”

太子胤礽仿佛是受到了鼓舞,马上把责任推到了老四胤禛头上,是啊,当初追缴户部欠款他可是一再跟他打招呼,结果还是被田文镜给搅合了,不报仇哪行?

“皇阿玛圣明……要说弄到今儿这个局面,只怪四弟做事太操切了,再加上他举荐的那个田文镜……”

康熙帝听完太子胤礽这么说,是相当震惊的,也不可理解,随后说了一句:

“你是太子,底下人做的不对,你说说嘛。”

康熙帝紧接着又把太子卖官的官员给批掉了,等于是默许了太子的行为,只是太子根本没有明白康熙帝这句话的深意:

康熙帝是让太子胤礽说说底下的人,这个底下的人可不是老四胤禛,而是老十胤誐他们。毕竟这次追缴欠款最难缠的一群人,老三、老大、太子都已还清,魏东亭自杀后康熙帝自己帮忙还的,还有那些老臣也是康熙帝帮忙还的,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老十,以及一群观望的人了,办掉老十,必然追缴成功。

不然的话,康熙帝何必替他们还钱,又何必默许太子卖官的行为?难怪太子免了大家欠款之后,康熙帝郁闷的说了一句:

“这就是我大清国将来的皇帝吗?”

三、

紧随追缴户部欠款一事的是刑部冤案,可以说刑部冤案一事确实让康熙帝对太子胤礽失去了耐心。

关于阿兰为什么找到了老十三胤祥的府上,其实这里面是老八胤禩的阴谋,目的仍然是为了把太子胤礽拉下水!太子胤礽亏就亏在了不能当机立断,不能断臂求生,虽然也骂自己的手下为什么死人的钱都赚,但还是打算帮忙隐瞒。

“这下你们把我弄惨了,什么钱不好弄啊,偏要弄这几个人命钱?这下好了,通了天,咱们一块儿玩儿完!”

最终被肖国兴出卖,老八胤禩连夜套出口供送到康熙帝手中,此时的康熙帝是震惊的,也是不愿接受这个现实。其实一开始康熙帝就知道追查刑部冤案的后果,当时让上书房大臣们出主意,佟国维说了一句:

“臣担心一层一层彻查下去,会牵扯到朝廷的根本,投鼠忌器又将无功而返。”

佟国维用了一个“又”字,其实就是暗示之前的追缴户部欠款一事,因为太子胤礽,导致追缴失败,这次追查刑部冤案很可能还会因为太子胤礽,导致无功而返。

但是这句话等于是揭开了康熙帝的伤疤,他既要维护太子胤礽的形象,又不能不处理这次恶性事件,他反问佟国维:

“那你说这个投鼠忌器,这个器是谁呀?这个又,这个又什么意思?”

至此,康熙帝明白,这件事查下去真的会伤到太子胤礽,所以他更愿意让老四胤禛去查,可是老四胤禛已经跟邬思道达成了一致意见,毕竟邬思道说了:

“这次刑部冤案审结之时,就是太子被废之日啊!”

邬思道就是揣测圣意的,他说的话,其实就是康熙帝说的话,所以当老八胤禩把奏折送上来之后,康熙帝非常难受,问了一句:

“这个奏折还有谁看过?”

康熙帝心里苦啊,你贵为太子,怎么净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到头来还得朕给擦 *** ,还有老八胤禩,那可是你的二哥,就不能手下留情?

由于康熙帝迟迟拿不定主意,这才找到了上书房值班的张廷玉,还不敢直接问,而是顾左右而言他:

“你孩子的病好些了吗?”

这哪是问张廷玉儿子生病的事,明明是告诉张廷玉,你儿子病了,我的儿子也他娘的病了,咋整?

张廷玉也是老油子,看完奏折一把火烧掉了,打死也不承认自己看过这奏折,康熙帝也明白了张廷玉一片苦心:

“做父亲难啊……看着他们平平安安成人难,教他们堂堂正正做人难。”

最后草草结案,算是再次给太子胤礽擦了 *** ,走的时候感慨一句:

“你说你的儿子病很难好了,我看是我的儿子他的病也是很难好了!”

这句话既是说太子胤礽,同时也是说老八胤禩,这件事过去没几天,康熙帝就带着大家去热河散心狩猎了,等于是再次原谅了太子胤礽!

四、

再到热河狩猎时,康熙帝彻底是发火了,原因有好几个:

先是蒙古王公给太子胤礽进献金如意,这让康熙帝很不爽,自己尚在位,为何送太子?于是把金如意当做奖品奖给狩猎场表现优异的皇子或皇孙,也就是这时候,弘历入了康熙帝法眼,他才明白,原来不止太子胤礽一个选项,是时候考虑从皇孙入手了。

第二件事则是鹿园“艳遇”了,太子胤礽竟然敢背着朕跟自己的妃子郑春华鬼混,但是最后时刻郑春华唱起了摇篮曲。这摇篮曲是唱到康熙帝心中了,想起太子胤礽一出生生母就去世,想到这么多年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就这么废了,确实于心不忍,犹豫之间,康熙帝并没有进去捉奸。一方面确实不忍,另一方面,家丑不可外扬,也想再给太子胤礽一次机会。

第三件事就是八大山庄被围事件了,本来康熙帝就在气头上了,结果发现太子胤礽调兵包围了八大山庄。一怒之下,封了几个亲王,又派狼覃部队进驻,打算一举剿灭太子胤礽。但是随后太子胤礽的疯疯癫癫让康熙帝迷惑不已,再加上张廷玉讲的调兵手谕有假,再联想到不久前图里琛汇报肖国兴的口供,当时他可是说了两句老八胤禩“其心可诛”,难道这次太子调兵手谕是陷害?

这才有了康熙帝联合张廷玉搞了一次废太子闹剧,目的就是为了引出谁最可能是幕后指使者,同时也要搞明白,太子胤礽被废,到底对谁最有利?

与此同时,老大、老三的互掐,也让康熙帝明白,底下的皇子一个个虎视眈眈,太子位置真的不保!

而举荐新太子事件,本身就是一个圈套,最终老八胤禩上当,也预示着他对皇位彻底失之交臂……

复立太子胤礽之后,老十三跟老十四干了一架,这一架彻底打醒了康熙帝,太子胤礽真的不行了,连弟弟们都镇不住,以后怎么执政?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太子胤礽已经不是作为储君存在,而是真正储君的挡箭牌存在。

康熙帝之所以没有马上废掉太子,其实此时并不是因为太子还有救,而是怕被世人喷“不教而诛”,这也有多处体现,比如再次复立太子时,他对太子老师说:

“朕只要将来,人家不骂朕是不教而诛的无道昏君,就心满意足了。”

等到百官行述事件继续扩大,康熙帝也收到太子胤礽给任伯安的书信之后,他对张廷玉讲:

“如果朕再次废了太子,那么千秋万代之后,史书会怎么评述?”

他担心的还是后人怎么说他,于是几道圣旨逼反了太子,等到确定太子胤礽真的大逆不道造反时,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那么列祖列宗在前,千秋史册在后,就都怨不得朕了。”

至此,太子胤礽终于消磨掉了康熙帝最后一丝耐心,成为了老四胤禛爬升之路上又一块垫脚石,呜呼哀哉!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谢谢邀请@悟空问答

首先,介绍下太子两次被废的直接原因。

第一次太子被废,直接原因是老十四假冒太子手谕,调凌普带兵入驻八大山庄。本来康熙还在为撞见太子跟妃子郑春华偷情恼怒。现在看见太子的人带兵进驻行宫,直接让康熙以为太子要武力逼宫!本来康熙还没想好怎么处置太子 *** 的事,这下好了,康熙可以名正言顺的废了太子。

也可以认为,太子第一次被废,是老十四直接下的黑手。

第二次太子被废,是因为邬思道让坎儿把太子写给任伯安的信给了老八。老八让老十四将信转奏给了康熙。康熙知道太子竟然和任伯安有关系,马上将信还给太子,并安排老四防范胤礽谋反。

这一次,是康熙借着任伯安的信,逼太子谋反!本来康熙早就不喜欢这个儿子了,老十四又在恰当的时候,给了一个助攻!

所以,太字两次被废的直接元凶就是老十四!其他兄弟,如老大,老八,老九,老十,甚至老四胤禛,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太子其实是被自己兄弟们搞倒的!

其次,说下‘’夺嫡‘’一词的意思。二月河称之为“九子夺嫡”,其实,应该是一子“守嫡”,八子“夺嫡”才对。

题主对"夺嫡‘’一词的意思有误解。夺嫡指的是:在封建王朝中,本来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是,庶子受宠以后,取代嫡长子的地位继承皇位,被称为是“夺嫡”!

胤礽是皇后所生的嫡长子,也是康熙朝的太子。所以,胤礽是“守嫡者”!而其他想“取而(胤礽)代之”的皇子才被称为是“夺嫡”!

回归正题,我来分析下胤礽失败的主要原因。

首先,大家要清楚,胤礽是清朝第一位太子,也是最后一位太子!在胤礽之前的三位满清皇帝都不是以太子身份继位的!

努尔哈赤死的时候,没有指定继位人选。清朝的第一位皇帝皇太极的继位,是在长兄代善的鼎力支持下完成的。

皇太极死后,同样也没有提前指定让那个皇子继位。当时,福临的长兄豪格和叔叔多尔衮争位,互不相让。最后,在多方利益调解下,才让年幼的顺治帝福临捡了便宜。但是,实权是多尔衮把握,顺治尊他为“皇父摄政王”!

顺治帝福临死后,又以遗诏的形式传位给康熙皇帝玄烨。以上三位皇帝都不是以太子身份继伟的,也不是嫡长子。所以,清朝在胤礽之前就没有“太子”这一说。

其次,等康熙朝时,康熙帝不仅不遏制满清的“夺嫡文化”,反而鼓励皇子们参政议政。

康熙立胤礽为太子时,主要是有三方面原因:第一,避免出现前几代发生的皇子“挣皇位”的事;第二,拉拢和表彰赫舍里氏(索额图等人)在铲除鳌拜和三藩时的功绩;第三,当时三藩之乱势头正猛,康熙也怕自己被害。所以,给大清先制定一个“备胎”!

但是,等到三藩平定,政局稳固以后。康熙开始让其他皇子也积极出来表现。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等等,都出来参与政事,甚至主管一部(六部衙门)事宜。皇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党羽,当然会有夺嫡的心思了。

这些皇子都在京城,天天围着皇帝转悠。时不时的给太子在背后使坏。有皇子们撬墙角,太子位置当然坐不稳了!胤礽当了四十多年太子,也被其他皇子翘了四十多年墙角!想想都不容易啊!

所以,胤礽的失败,康熙负有主要责任。满清的“夺嫡文化”负有次要责任。无论换成哪位皇子,让他当四十年太子,也会被玩废的!

(文|勇战王聊历史)

《雍正王朝》太子两立两废,他夺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了解更多古代史,请关注长城说历史)

在雍正王朝中,二阿哥胤礽从小就康熙封为太子,其主要原因是他的母亲。对于二阿哥胤礽,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也有信心做差事,也更有信心做好太子的职责。但是,面对九子夺嫡的局面,他没有那么精明,且做一些出阁的事情,还做一些对朝廷经济发展的事情。

早期康熙为了磨炼二阿哥胤礽,便把大小事务都交给他处理。其一,让二阿哥胤礽多熟悉朝廷的事务,以便为以后做谋划;其二,为了锻炼二阿哥胤礽的治国能力;其三,也是考验二阿哥胤礽的治国之道。可是,有些事情做的让康熙失望,起初,康熙认为这有可能是其他阿哥陷害他的,但是,后来事情并非如此。

第一次二阿哥胤礽为何会被康熙废除太子职位?

从二阿哥胤礽当了30多年的太子来看,康熙对他还是有很大信任度的。如果没有信任,以及治国能力,也不可能当那么多年的太子。但是,在九子夺嫡中,被他人所诬陷,导致他一次一次令康熙失望,最终不得已而废除他的太子爵位。那么二阿哥胤礽到底怎样让康熙废除太子。

一:当初四阿哥胤禛与十三阿哥胤祥被派到河南治理洪水,胤禛家里的孩子弘时病了,前去看望的有八爷胤禩,十爷,九也,十四爷。可是,康熙文二阿哥胤礽有没有去胤禛的家中看望,当时胤礽不说话,那就是没有去看望。康熙肯定想作为兄长,又作为太子,胤禛与胤祥在外面奔波,家里孩子生病了,作为兄长都不去看望,感觉有些不是太妥当。从这点看,康熙会认为胤礽作为太子,不会笼络人心。

二:对于户部亏空,二阿哥胤礽是借钱最多的,其实,这还不算什么,由于胤禛奉旨追讨户部欠款,说限定十日内还钱,不还钱要抄家。二阿哥胤礽为了还清欠款,下面的大臣给他出主意,说朝廷有几个职务可以卖出,他就问了一下,也没有见人,直接就同意了。

后来,八爷胤禩派人把这几个官员带给大阿哥,让大阿哥引见给康熙,当康熙问到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回答的问题有些可笑,随后康熙便问此人是谁推荐的,大阿哥说这些人都是太子胤礽推荐的。此时的康熙再度对太子胤礽有些失望。

三:随着追讨户部欠款的发展,四阿哥胤禛与田文镜刚有些起色,再说田文镜与四阿哥胤禛都非常用心。但是,由于太子胤礽对康熙的本意理解错误,然而自己直接到户部,当着众官员以及四阿哥胤禛的面,对他们说户部欠款可以暂缓两年。这让四阿哥胤禛也有些心寒,更让康熙有些心寒。

四:太子胤礽所做的事情让康熙感到失望,他自己也看出康熙对他有些不满,有了这些事情,不但不弥补过失,反而更加的糊涂,竟做出阁之事。又遭八爷胤禩与十四爷的计谋,让自己陷入难处。惹得康熙一道圣旨废了他的太子爵位。

对于太子胤礽来讲,不体恤下属,作为臣子,亏欠国库银子,又买卖职务,并且又做出阁之事。从而促使康熙对他不满意。

尽管这样,为何康熙又再次恢复二阿哥胤礽的太子身份?

然,把太子废除之后,康熙从热河回来,下诏要在百官中选出新太子。从当时整体形势来看,有两股势力,一股是以八爷胤禩为首,另一股则是以四爷胤禛为首。这两股势力都非常厉害,尤其是八爷胤禩的势力。从众官员举折上奏来看,多数都是投票给八爷胤禩的,对于,四爷胤禛的投票非常少。

这恰恰是四爷胤禛的优势,康熙看完投票八爷胤禩的折子之后,便觉得有些不妥。因为八爷胤禩在查张五哥替罪一案中,用人告发太子,从而促使让康熙废除太子。这让康熙对八爷胤禩的印象又不好了,因此,尽管八爷胤禩的折子多,康熙也不让他做新太子。然而四爷胤禛的折子是恢复二阿哥胤礽的太子爵位,康熙感觉四爷胤禛的心没有那么不好。康熙为了不让朝中有些不稳定,为了自己众多皇子,只能恢复胤礽的太子之位。

虽然二阿哥胤礽被恢复太子之后,可是,他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想急于求成,又做了一些糊涂事,直到动了军队,康熙才出手,搞的二阿哥胤礽再次被废除太子之位。这一次被废,乃是康熙下定决心的,之后一直没有新立太子。

其实,康熙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保护下一代继承人,为了大清朝,康熙再次将二阿哥胤礽圈禁起来,十三阿哥胤祥也被圈禁十年。以及其他的阿哥也有处理,这次康熙是大刀破斧了。

品史公曰:从二阿哥胤礽第一次做太子,到第二次被废除,经历了40余年,也只能说康熙执政时间长。但是,二阿哥胤礽也没有好好抓住机会,最终让四爷胤禛做上皇帝的宝座。

【文:长城说历史,图:来源网络,侵权必删,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古代史,请关注长城说历史,记着多多点赞,转发哦。】

电视剧《雍正王朝》当中的太子在“九子夺嫡”的斗争当中扮演的是“守位”的角色,他一直是处在其他的皇子们围攻的状态下,他的两度被废,只能说明这位太子“守位”失败,而且是在康熙频频吹黑哨的前提下,两次守位失败。

太子胤礽的失败,表面上看是被众多的皇子围攻的结果,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位太子的荒淫 *** ,失德无能,以及贪婪无度才是造成他在当了三十多年太子之后被一废再废,最终不但被废,还被“圈禁”。胤礽的下场应该说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从电视剧的逻辑来看,康熙晚年出现的“九子夺嫡”事件,作为太子的胤礽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如果说太子胤礽自身的德行和作为配得上太子之位的话,其他皇子们的觊觎之心应该是没有那么明目张胆,对太子之位的争夺会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连康熙本人都无法控制,最终不得不放弃册立太子改为遗诏传位。

康熙朝的九子夺嫡,一方面说明康熙的儿子们个个不白给,另一方面太子胤礽的“不争气”也是一个核心的“诱发因素”。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太子赢礽的“守位”失败,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就是太子自身的问题,外因是太子所处的外部环境的问题。

先说说内因。

电视剧《雍正王朝》当中从第一集开始其实就点出来太子胤礽的两大本质问题,第一个就是“德”的问题,第二个就是“能”的问题。

在暴雨成灾黄河泛滥,灾民遍地的危机时刻,康熙心急如焚,召集大臣以及皇子们到乾清宫议事,商讨如何赈灾的对策的时候,这位本该是议事的主角的太子,却还在和康熙的妃子郑春华在床上缠绵,百姓的疾苦根本就没有放在他的心上。这位太子的“德行”方面的劣迹就已经彰显无疑。

而当他匆匆赶到乾清宫,在面对康熙的问话,这位太子的表现不仅仅是唯唯诺诺,而是昏庸无能。

康熙对黄河水患很是心急,做为皇帝,面对天灾康熙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太子的表现就显得“没心没肺”。

康熙责问太子赢礽,面对灾情“你怎么说?”的时候,这位“代康熙属理朝政”的太子居然的反应是“皇阿玛自由决断”。康熙已经很愤怒了:朕是有决断,但是我想听的是你这个太子的应对措施!

然后这位太子把头一低竟一言不发。

接下来的事情,就更加暴露了这位太子,未来的皇帝根本没有把本该属于他的江山社稷当一回事。

四阿哥胤禛在清查了户部的国库之后,向康熙汇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情况:国库空虚,库银已经不足八十万两,根本拿不出赈灾的银两!

一个偌大的大清帝国,国库的存银连一个大一点的地方富豪都不如,八十万两的库银这个数字,对大清帝国来讲几乎就是“零”。

康此一时竟然无话可说,很久才很沉重的说出了一番话:

玄烨把国事交给太子,还有你们这些阿哥们协同办理,现在弄成这个样子,我们还谁都不知道!

太子无能!这个判断估计已经不仅仅是康熙的判断,而是在场的所有大臣和皇子们的判断。而太子胤礽的无能也给诸皇子带来的是一种希望,一种有可能取代这个“无能”的太子的希望。

在接下来的一系列事件当中,太子所表现的就不仅仅是“德”和“能”的问题,更表现出“情浅义薄”,“器量狭小”,以及“胆大妄为”,“贪婪无度”。

在四阿哥胤禛带着十三阿哥胤祥赴江南筹款赈灾修缮河道的时候,这个太子居然开始忌惮四阿哥胤禛此行的功劳,对四阿哥胤禛家里孩子有病不闻不问,甚至是在康熙提醒他“你的兄弟在为你分忧,你应该多关心兄弟家里的困难”的时候尽然是“无动于衷”。这是典型的“器量狭小”,“情浅义薄”。康熙对此也是深感失望。

这个太子胤礽说起来的确是白当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他基本上没什么“角色感”,太子之位对于他来讲就是比其他的皇子大臣们多了一些胡作非为的特权和方便,他根本没有“这是自己的江山”的意识,而是把这个按道理会交给他的江山当成他老爹的家产恣意的挥霍和糟蹋。

国库的银子数他借的最多,为了还款,他就“卖官鬻爵”来筹集银两,但是他却不知道,他的行为,给周围的那些虎视眈眈的皇子们提供了“落井下石”的机会和条件,他的种种劣迹都被皇子们看在眼里并且刻意的一件一件的摆到康熙的眼前。看着眼前这个自以为聪明的太子,康熙心里的失望越来越深。

但是,太子胤礽的胆子越来越大,居然就干起了“买卖人命”的“胆大妄为”的勾当。

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太子这个到处漏缝的臭鸡蛋,被一帮皇子们盯上,再正常不过的了。江夏镇的“买命顶罪”的大案,最后还是被康熙知道了。而这个案子被八阿哥胤禩盯上,然后就通过诱供得到了太子是幕后主使的证据。

康熙实在是感到了两难,他一方面对太子的所作所为非常的痛恨和极度的失望,另一方面他也实在是不愿意轻易地废掉这个从刚满周岁就当太子当了三十多年的嫡长子胤礽。为此,康熙不得不通过封八阿哥胤禩一个郡王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康熙对这个太子几乎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

但是,太子是真的不给他老爹长脸,在木兰秋狝的时候,太子胤礽和康熙的妃子郑春华之间的“苟且偷情”被康熙堵个正着。

这个不争气的太子就这样第一次被废,当然太子的第一次被废还有其他皇子趁机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

太子的第二次被废,实质上和第一次一样都是自己“作死”,但是和第一次不同的是,第二次被废,皇子们的外因所起的作用要比第一次大很多,第二次皇子们的作用就不是“落井下石”这么简单,而是“推波助澜”。

在太子胤礽被康熙“强行复立”之后,这位太子的声誉其实已经很差了,一个没有了良好声誉的太子,很难服众。照理说这个太子应该是需要用自己的行动重塑声望才对,但是,污泥还就是扶不上墙。这位太子复位之后不思悔改,反而开始了他的报复,他报复的对象就是在康熙第一次废掉他的时候公开推举新太子当中支持八阿哥胤禩的那些朝廷大臣们,他报复的手段也很低级,那就是想尽办法羞辱这些大臣,应该说,这是太子胤礽自己“作死”的节奏。

果然,太子感到自己的对立面越来越多,对朝中大臣们的控制越来越难,自己的太子的权威越来越低。赢礽感觉到了这一点,他需要想办法控制朝中的大臣,想办法让他们服服帖帖。这个时候,有人给他推荐了原八爷党的核心骨干任伯安,这位任伯安手里有一部《百官行述》,可以说大部分的朝中大臣的劣迹和把柄都记载在《百官行述》当中。

太子胤礽太需要这么一个能够控制几百名官员的“利器”了,所以和任伯安一拍即合,与任伯安达成了交易,用江南巡盐道的肥差和任伯安的小舅子刘八女的命作为筹码,从任伯安手中换来《百官行述》。

太子的这个行为,其实要比偷康熙的妃子这样的“私德”问题大的多,作为太子,用这种近似于“下三滥”的手段控制百官,和太子的身份极为不符,同时,这种控制的确非常容易引起康熙的不满和警惕:这是准备架空康熙的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因为即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说到底还是一个“臣子”。一个臣子要控制百官,几乎就是“犯上作乱”。

这是赢礽第二次被废的最根本的原因,和上一次的失德,无能,贪婪相比,这一次赢礽所犯的是“和皇上争权”的大罪。

所以当康熙把他给任伯安的亲笔信原封不动的再交给他的时候,太子胤礽知道,自己的太子之位恐怕会再次不保,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调兵逼宫,逼康熙退位就是他唯一的选择,就算是知其不可为也要勉强为之。

结果当然是太子胤礽肯定斗不过他的皇阿玛,太子二次被废,并被囚禁一直到乾隆朝。

再说说外因。

太子赢礽其实是一个挺不幸的太子,这个不幸是他这个太子的外部环境实在是太差,而且是越来越差。这个中国最后一个太子,应该算是“生不逢时”。

首先,刚满周岁就被册封为太子的胤礽碰上了一个太能活的老爹康熙,康熙六岁登基,在位六十年,这让胤礽这个太子一当就是三十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参与朝政的程度的加深,和康熙之间的各种因为认识上的不同产生的矛盾会越来越多,同时,胤礽自身的毛病显现的也越来越充分。

对此,在康熙决定复立胤礽的时候,曾经用冬去春来季节交替是自然规律,但是“朕这个冬天太长,怎么办?你只有等,等熬过朕这个冬天,你的春天才会来临”,可惜复位之后的胤礽,似乎失去了等待的耐心,第一次被废而复立,让他产生的居然是“夜长梦多”的想法。

第二,就是他爹太能生儿子,康熙一生当中生了三十多个儿子,活到成人的就有二十四个。更要命的是,作为嫡长子,赢礽的这些个兄弟们能力强的太多,之所以有九子夺嫡的局面,至少说明除了他之外的那八个皇子,个个不是省油的灯。随着他的兄弟长大,康熙让他们都出来办差,客观上胤礽作为太子的权力也受到了限制,而办差的阿哥也在逐步培植自己的势力,加上赢礽不断的犯错,皇子们认为这个太子“没能力”,“不修德”,不配做太子,觊觎太子之位的皇子也就越来越多。

这样的背景下,太子赢礽就必然的处在众皇子“虎视眈眈”的包围之下,按照太子师傅王掞的话说就是“战战兢兢的当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在诸皇子当中,太子是孤立的,这种孤立有他自身的责任,更是诸皇子刻意的营造的结果。

在太子第一次被废之时,康熙是明显的感觉到了诸皇子的落井下石,也看清了太子险恶的生存环境。

——对太子之位的觊觎之心继位强烈的皇长子胤褆,对太子长期行魇镇之事,并且在太子胤礽被废之际,用心险恶的建议康熙杀了太子胤礽,同时康熙也开始怀疑那个调兵的太子手喻极大的概率是有皇子伪造的。

这就是一个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的局面,这倒是让康熙对太子的处境产生了一定的同情,而这点同情就奠定了康熙后来复立太子的感情基础。

其实,被复立之后的太子,他的周边环境更加的险恶,他的第二次被废,其实就是诸皇子利用太子胤礽急于控制百官的心理,推波助澜的把太子送上了“二次被废”的不归路。

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心照不宣的合作,合伙设计,让太子胤礽掉坑里了。

首先是四阿哥胤禛在知道了太子和任伯安的交易之后,派年羹尧赶在太子之前在江夏镇抢到了《百官行述》,同时秘密的拿到了太子给任伯安的亲笔信。

四阿哥胤禛设计,把太子的亲笔信通过自己的管家高福送到了八阿哥手里,八阿哥由通过十四阿哥胤禵之手,把亲笔信交到了康熙手里,可以说是几位皇子联合把太子逼到了“不惜一搏”的境地。太子有这帮兄弟,其实是最不幸的一件事。

自身问题多多的太子,在他的兄弟们的不遗余力的,坚持不懈的算计之下,两次被废,还真的就很经典的诠释了什么叫“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唯物辩证法的原理。

0
回帖

冒牌公主结局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