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古人写书应该是能盈利的,否则也不会出现"洛阳纸贵″这样的成语了,只不过,很多书是手抄的,论畅销书成就,最成功的是袁枚,他是他那个年代流行读物畅销书的作者,也可能是个大出版商。而民间中草药书籍、佛道卦符书籍历朝历代销量都还是很不错的。
据了解,古代人写书作者大致分类如下:
1:我国古代的作者是有钱赚的,但并不多,因为盗版和手抄本实在多;很多名家都是靠包养,如李白的诗集,柳永的词集,都是包养他们的富婆帮助出版的。
2:绝大部分作者都是富一富二代、官一官二代,靠写作维生的很少,大部分都是 *** ,比如苏轼;黄庭坚被流放的时候,不仅卖诗,还要卖书法,教小孩读三字经。
3:历代的职业作家寥寥可数,李白算一个,柳永也算一个,但基本生活费来自有钱人包养,因为畅销传唱的原因,他们的诗词都被教坊谱成了流行歌曲;元曲的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等就多了,因为元代取消了科举考试,有文化的读书人靠出书、编剧本养家很正常。
4:除了靠出版,题字、写序、卖手稿、卖画等等,也都是可以赚钱的,比如袁枚、唐伯虎,软裝公司和匠人以刻画名人诗文字画为荣;
5:为银子写作的,蒲松龄是典型,否则他根本活不下去;他应该是某个象起点门户网站类出版商隆重推介的魔幻小说专栏作家。
6:古代小说名著里,吴承恩应该是佛家支持写西游这书的,许仲琳可能是道家资助写的,施耐庵可能是说书人的编剧和专栏作家,罗贯中却是典型的儒林资助创作。曹雪芹,有没有赚到跑车费无法考证……但续写同人绘本的那几个估计都赚得盘滿钵滿,如高顎。
7:出版黄冈类八股文教材和经书的私塾和庙堂比比皆是。
古人写书均不能盈利,只是为了留名立万。李白、杜甫都是贫困潦倒的。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水浒传的施耐奄是落弟秀才,晚年靠代笔糊口。 由于那时印刷术落后,又没有版权,当然不存在稿费和出版费。写书是出于文人爱好,消磨时光,也通过写书,让后人传颂,千古留名。
在古代,能写书首先就不是一般人,必须是“读书人”阶层,即便如此,也不是说你中了状元,就具有写书的资格,古人云“著书立说”,意思是读遍天下书,你总得有点啥某方面自己的“理论观点”才能写成“书“。古时不存在出版社和版权,成书后一无稿费二无版费,出版刊印更是需要很多资金的,无名小卒出书无门,名气大的有钱的自费穷的有社会各方贤达资助,你说,古人写书能挣钱不?
既然不挣钱,古人还前赴后继写个啥?你要知道,在古代“文人”世界里,书就就是经典,就是传承,对于能千古的事,读书人从来乐此不疲。
名留青史,是传统文化里至高无上的荣誉,君不见,有点追求的皇帝,国家有钱了就开始琢磨修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
《红楼梦》里的寡妇都靠什么维持生计?过去,医疗条件差,死人是常有的事,因而孤儿寡妇很多,特别是寡妇,稍有行差踏错,就会堕入万劫不复。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她们是如何小心翼翼的维持生计呢?
一般情况下,如果夫家家境良好,即使不如以前逍遥自在。也吃穿不愁,生活富足。比如薛姨妈,比如李纨。如果家境困难,则另当别论。下面我把这些家境困难的寡妇生计分为五大类,分别讲述。
一,自力更生者。贾芸的母亲,贾芹的母亲,刘姥姥。这些人或是依靠自己的针线女工,或为人洗衣织补等,独力支持,含辛茹苦,将子女养大。
二,投亲靠友者。金荣的母亲,李纨的婶母,尤老娘。甄英莲的母亲,她们或因家中难待,或因无有依靠,投奔亲人,但除了尤老娘外,主要还是依靠自己自力更生。
三,卖儿卖女者,袭人的母亲。大约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将女儿袭人卖掉,换了钱以后养大儿子。
四,再嫁者。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寡妇在家往往受人非议,不到万不得已,一般都不会走这一步。《红楼梦》中惟一的再嫁者就是尤老娘。她不但再嫁,而且再寡,再寡后投靠继女尤氏。
五,出家者。寡妇出家者很少。一般是没有子女,而且夫家和娘家都不接纳,最后无奈,只好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红楼梦里的寡妇们各有各的特点。要说靠什么生活,就得半天啰嗦。最富有的是贾母。她家大业大,一家人如众星捧月似的供着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她要发个脾气,贾府就象个小地震,人人惊慌。只有想方设法哄她开心才是;
再一个有代表性的就是薛姨妈,本就家庭殷实,开有当铺和钱庄,生活当然无忧;还有李纨,婆家就是她的家,守着一个有上进心的儿子,钱财丰厚,心中踏实,照样无忧无滤;至于刘姥姥,虽然杠着脸皮打秋风,却能知恩图报,是红楼梦里的点睛人物。好了,再多说就更啰嗦。
感谢邀请!
谢文小姐邀。红楼梦里描写了很多寡妇,最尊荣的寡妇贾母,最坚强的寡妇刘姥姥,最疼子爱女的寡妇薛姨妈,还有年轻守寡的李纨,卖女求荣的尤老娘,更有寥寥数语带过的李纨婶母、夏金桂母、袭人母、金荣母等等,在红楼梦的未来还有宝钗要成为活寡妇,湘云也会成为寡妇。
这么多寡妇,她们都依靠什么维持生计呢?某先把上面的寡妇们简单分类。
衣食无忧的寡妇
像贾母、薛姨妈、李纨、夏金桂母包括李纨婶母都能归类到衣食无忧里面,她们出身好,嫁的也不错,死了丈夫还有不菲的家业供她们过活。
特别是贾母,是贾府的老祖宗,可以说是最尊贵享福的老寡妇,她们不需要为了生计而忧愁,只为儿孙前程伤脑筋,比那些为了生计想方设法捞钱的寡妇处境好太多。
薛姨妈、李纨、夏金桂母都是不用为生计抄心,平时就是做做绣活消磨时间,教养管教孩子,努力让孩子有个好前程,自己就可以熬成老封君,像贾母那样。
为了生计奔波的寡妇
刘姥姥、袭人母这种就属于为了生计奔波的,她们的生活困难,简单的温饱都解决不了,袭人之母不得不卖女来解脱困境。
但是,这个类型的寡妇都很坚强很能干,比如刘姥姥,虽然拉下脸来打秋风,但是不代表她不努力,凭借贾府的接济最终改善自己的生活,最后还知恩图报救了巧姐。而袭人家境况也越来越好,达到小康,甚至有能力赎回自己的女儿。
能温饱向往奢侈的寡妇
还有尤老娘、金荣母这类寡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能解决温饱,但是还向往更奢侈的生活,只好一个出卖女儿给女婿玩弄,一个出卖儿子给人去断袖,就为了过上奢侈的生活,这也是最可悲可恨的类型。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
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谢谢!
《红楼梦》中的寡妇们都是依靠什么生活的?
有钱人的生活,穷人很难想象,刘姥姥不进大观园,她永远想不到人家拿来糊窗子的纱,是自己想做衣服而不得的珍品,她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过,在小百姓的眼里,同样是失去丈夫的女人,有人可以安享尊荣,有人只能衣食无着。《红楼梦》中的寡妇们都是依靠什么生活呢?
寡妇其实不少,这也很正常。一来男人的寿命普遍比女人短,二来男人死了老婆可以再娶,鳏夫不多,而女人呢,丈夫死了,改嫁的不多,守着的,却相当多,所以,《红楼梦》里寡妇多。
第一种,贾母薛姨妈李纨。
贾母是荣国公爵位继承人的正室,除了诰命之外,她还有巨额财产,她的私房钱谁也说不清有多少,这样的生活,自然是不用担心的。薛姨妈是大薛公的正室,家中虽大不如前,但京中有房产,还有内帑的买卖,她虽是商妇,却广有钱财,吃饭穿衣大手大脚用,没什么问题。李纨虽是年轻一辈的寡妇,但是她作为荣府二房长公子贾珠的正室,有儿子贾兰傍身,所有的花费,都有官中支持,她不浪费一文钱,除了月例,她还有年终分红,她的生活,只需要操心儿子的学业,物质极大丰富,不用担心。
第二种,依附宁荣二府生活的贾家寡妇们。
贾菌贾芹贾芸,他们的母亲都是寡妇身份。贾菌和贾芹贾芸,都是荣国府近派的嫡系,她们手上产业不多,或许只够温饱,为了生活的更好,她们必须另外想招。贾菌和贾兰走得很近,贾芹的母亲常向凤姐请安,求得好差事,比如说家庙的管理,让贾芹赚得饱饱的,他们母亲的生活自然不算太难。贾芸的母亲比较硬气,没怎么走谄媚的路线,估计除了正常的交往外,没什么额外的讨好凤姐,不过生活总是容易让人低头,贾芸走过贾琏的路子,也走过宝玉的路子,最终还是靠借钱买东西孝敬走凤姐的路子谋到一个种树的差事,成功挖得第一桶金,后来差事越办越好,还甚至因此娶上了林红玉,贾芸的母亲自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第三种,依附贾府的寡妇亲戚。
贾璜的妻子璜二奶奶金氏常年讨好凤姐,得到些来钱的差事,而她娘家的嫂子金寡妇即金荣的母亲,靠什么生活呢?靠璜二奶奶的接济,和家中有限的经济来源,她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其实是来自于薛蟠这个契兄的接济,每年金荣和薛蟠交往,加上金荣在学校吃喝不用钱,一年下来,也有三四十两银子,够母子俩过活的了。
尤老娘。尤老娘和尤氏的关系比较远,尤老娘是尤氏的继母,带着两个拖油瓶进得尤家,尤老爹去世后,她们娘仨就是靠贾珍接济过日子的。这娘仨基本没什么别的活计,针线啥的,没见做过,浆洗工作佣工什么的,尤老娘没做过。至于贾珍为什么要接济,除了他是名义上的女婿之外,尤二尤三的美貌加分相当多啊,哈哈,不能细说,大家都懂得。
第四种,与贾家略有瓜葛的寡妇。
刘姥姥。原是自立更生种几亩薄田,后来她女婿王狗儿接她帮着带带孩子,顺便奉养着她的老。刘姥姥也就跟女婿过着日子。在日子过得实在不行时,刘姥姥一家商量着到贾府打了一回秋风,第一回得了二十两银子一吊车马费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刘姥姥是个知恩的人,她带着些土特产上门致谢,没想到这回得了更大的便宜,几大车的东西装回家,从此,王家翻身。后来刘姥姥倾尽家财救巧姐,是小民中的大英雄。
以上,清扬列了几种,是为抛砖引玉了。(文/宛如清扬)
贾母不算寡妇,她丈夫死的时候两个儿子都成年了。大儿子贾赦袭爵,二儿子贾政由皇帝特批了一个工部小官。
薛姨妈等一批人才是寡妇,这些寡妇的生活有这样几个来源。
一,本人的嫁妆。
薛姨妈,李纨等人,她们出身高贵,出嫁时一定带了许多嫁妆,这些嫁妆够她们活半辈子。
二,丈夫的遗产和夫家的月例钱或者支助。
薛姨妈,李纨,金寡妇,刘姥姥,贾芸母亲等,她们的丈夫都给他们留下一笔遗产。
薛姨妈的丈夫给她留下了整个薛家的管理权,薛姨妈在薛家就是贾母一样的老封君,位高权重,说一不二。薛家的财富就是薛姨妈的财富,她还有自己的嫁妆体己,她的生活滋润啊。
李纨的丈夫贾珠给她留下了土地,铺子,她可以收租,她的月例银子和王夫人是一档,她吃穿用度贾府都包了,她没用花钱的地方,钱全攒着。李纨是一个富婆。
刘姥姥,靠丈夫留下的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女儿婚后她到了女儿家,一心一意的为女儿女婿操持家务。
金寡妇的丈夫也留下点遗产,能维持她们母子的温饱。如果要穿漂亮衣服,就得想辙了。她们仗着金荣的姑姑是贾璜媳妇的关系,让金荣在贾府的私塾读书,喝免费茶,吃免费饭。还得了薛蟠几百两银子。
贾芸的母亲也是寡妇,她丈夫留下的遗产让兄弟掌管,应该被卜世人赚走不少。不过还可以生存,还有一个丫头伺候她们母子的生活。
三,靠儿女生活。
贾芸的母亲,因为后来贾芸在荣国府得到了差事,生活有了保障。
尤老娘在第二任任丈夫死后,靠继女尤氏和女婿贾珍的支助生活。
为了多得些贾珍的银子,她暗中鼓励尤二姐和尤三姐与贾珍,贾蓉打情骂俏,不清不楚。
四,改嫁。
红楼梦里的寡妇只有尤老娘改嫁了。她在第一个丈夫死后带着两个拖油瓶女儿改嫁给尤氏的父亲。过了一段优越富裕的生活。
可惜她命苦,尤氏的父亲死了,她第二次成了寡妇。
五,靠娘家生活。
甄士隐家被烧后不久就带着剩下的钱财投靠岳父。甄士隐出家后,他妻子成了寡妇,他妻子跟着他的岳父一起生活。
《红楼梦》里的寡妇虽然经济条件不同,但是都能生存下去。
作者:润杨阆苑 欢迎关注!欢迎留言探讨!
陆游休唐婉真是迫于其母的 *** 吗?在古代不计较近亲结婚,觉得近亲结婚是亲上加亲。陆游和唐婉是舅表亲,唐婉是陆游舅舅的女儿,也就是陆游母亲的外甥女。陆游和唐婉从小认识,可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陆游是饱学书生,唐婉也从小精读诗书,两人真是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天作之合,从小你有情,我有意,又门当户对,长大能成为夫妻,真是太幸福了。然而这样的美满夫妻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不到一年时间,就在陆母的逼迫下,陆游不得已休了唐婉。那么陆母为什么要逼着陆游休了唐婉呢?
因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六十年来万首诗,成了历史上最高产的诗人之一,陆游的一些私生活也成了后人探究的热点,自然陆母逼迫他休妻一事,也成了后人千年来关注的话题。据传陆母逼迫陆游休妻的原因有多种:其一是陆母怕影响陆游的仕途。陆游在与唐婉结婚前,十八岁那年参加了科举考试,但却名落孙山。二十岁那年,陆游与唐婉成婚,二人感情很好,新婚燕尔,自然浓情蜜意,缠缠绵绵,卿卿我我,形影不离。但科举是书香门第的大事,上次科举落第的阴影,始终困绕着陆母,望子成龙的她,看到陆游婚后如此,恐惧其荒废学业,影响仕途。而造成这一切的后果,都是因与唐婉结婚。更何况据传陆母早年与娘家嫂子不合呢?因此只有休掉漂亮的外甥女唐婉,才能让儿子收心。如果陆母因这样的担心休掉唐婉,就太不明智了。陆游科举失利,心情忧郁,幸有唐婉的到来陪伴,才让陆游心有生机,二人相处,只有更激发陆游的上进,怎么会影响呢?逼迫儿子休掉深爱的妻子,只能适得其反,增加陆游的颓废心。其二是嫌唐婉不孕。古人很注重传宗接代,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是唐婉嫁到陆家,许久不孕,让陆母很是揪心,很丢面子,因此逼迫陆游休妻。但据记载,唐婉到陆家不足一年就被休,不到一年啊,陆母是否有点太心急了?想怀孕也得多给点儿时间啊。其三是唐婉触仵陆母。据传唐婉嫁到陆家后,不通人情事故,礼节不周,让陆母对其不满意,才逼子休妻。想着唐婉自小熟读诗书,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当熟记于心,又怎能不知书达礼呢?难道是陆母本是姑母,从小相熟,觉得与自己父母无异,就在一些礼节上有失检点?其四是有分析说陆母有很强的恋子情结。结婚前儿子每天都是围着母亲转,但结婚后,儿子整天与妻子缠在一起,惹起了陆母的妒恨,觉得唐婉太狐狸精了,儿子长时间和她在一起,岂能有好?想当初,陆母也是非常中意唐婉的,才让儿子定下了这门婚事,但婚后为什么会如此看不上唐婉,以致下狠心逼着儿子休妻呢?具体因为什么原因,真的不好琢磨。在母亲的逼迫下,陆游本不愿离开唐婉,就让唐婉先搬居别院,以期过后母亲能回心转意。但过了不久,陆母就为陆游订了一门王氏之女,这时再坚持已无意义,不得已,陆游只好休了唐婉。后来唐婉嫁给了宽厚重情的赵士诚,陆游娶妻王氏,自此二人不再相见。
十年后,陆游因权臣秦桧弄权,屡试不第,仕途受挫,带着抑郁苦闷的心情出外游玩,偶然见到多年不见的唐婉和她的丈夫赵士诚。唐婉看到独自饮酒的陆游,经征得赵士诚同意,给陆游送了一壶清酒。陆游看到唐婉,百感交集,十年前的爱人已嫁他人,更是苦闷伤感,就随手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钗头凤》以赠,唐婉看到这首《钗头凤》,不由得悲上心头,泪水涟涟,回去后哀怨成疾,不久就撒手人寰。赵士诚据说为宋太宗子嗣,曾任武当军承宣使,他在唐婉死去十余年后,到福州任宗正司,两年后离任,唐婉死后终身不娶。下面就以这首《钗头凤》作结:
红酥手,黄媵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是诗人陆游的一首夺命诗,1151年,陆游游览沈园(浙江绍兴沈园,宋代一沈氏富翁所建),偶遇前妻唐婉和赵士程(宋太宗玄孙赵仲湜之子)夫妇,在征得丈夫的同意后,唐婉为陆游斟酒一杯。事后陆游有感而发,在沈园墙壁做下了这篇《钗头凤.红酥手》,陆游和唐婉订婚时,陆游以家传的凤钗作为信物,故有此题目。(绍兴沈园景色)
1156年唐婉游览沈园看到这首词后,悲痛不已,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这一年秋天唐婉郁郁而终,年仅28岁。(唐婉的词)
陆游为何休了唐婉?
陆游的祖父陆佃曾经在北宋时期担任尚书右丞,是王安石的学生,父亲陆宰曾任京东转运副使,母亲唐氏的祖父唐介是北宋的参知政事,陆游是典型的官宦世家。
唐婉的祖父和父亲也世代为官,也是官宦世家,和陆游没有啥亲戚关系。通过以上唐婉写的词可以看出唐婉是一个才女,她和陆游结婚后感情非常好,经常吟诗作对,琴瑟和鸣。(戏曲中的陆游和唐婉形象)
在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唐婉美丽又有文采,小两口太亲密了,惹来陆游母亲的不满。作为世家子弟,陆游身上的担子不轻,寄托了家族的厚望,希望他考取功名,建功立业,腻歪在温柔乡,可能耽误了他的学业。况且两个人结婚一年多,唐婉的肚子也没有什么动静。
陆游的母亲深感忧虑,于是到无量庵请尼姑们为儿子、儿媳算命,结果是唐琬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唐氏做主,休了唐婉。深爱着唐婉的陆游,为唐婉安排了别院居住,被陆游母亲发现,彻底实行了“断舍离”。(赵士程戏剧形象)
后陆游娶了王氏为妻,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唐婉后改嫁宋朝皇室宗亲赵士程为妻。
1153年,陆游参加锁厅考试,这是恩荫子弟和底层官员进行的进士考试,陆游被主考官定为第一名,此时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了考试。看到陆游拿了第一,秦桧心里非常不痛快。1154年,参加礼部考试的陆游被秦桧重点照顾,剔除在外,不能录取,直到1158年秦桧去世,陆游才出出仕为官。
晚年的陆游曾经提起休掉唐婉主要是因为没能怀孕,养育后代!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陆游这厮就是个渣男。
对于历史人物,尤其是文人千万不要听他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什么。
事实上,陆游是绝对的渣男,而唐婉第二个丈夫赵士程才是真正好男人。
首先,陆游和唐婉并不是表兄妹,两人没有亲戚关系。唐婉是当地唐姓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不是普通小户人家的妇女。
陆游是20岁才和唐婉结婚,在当年来说岁数不小,是成年人了。
现在很多人说,陆游同唐婉离婚,是被母亲逼迫。
自然,婆媳关系不好是存在的,母亲不喜欢儿媳妇,借口儿媳没有生育要他们离婚,也是存在的。
自然,所谓无后为大 确实是理由。但陆游和唐婉结婚才3年,不是13年,3年没有孩子的夫妻很多,不能说明什么。
也就是说,唐婉其实是在无过错情况下,被休掉的。
这在宋代的妇女来说,是最大的羞辱了,换成小户人家女孩直接就自尽了。
那么,陆游真的就要和妻子离婚吗?
没这种道理。
当时他已经23岁,不是10多岁,对于自己的婚姻尤其是休妻这种大事,是完全有决定权的。
但事实上,陆游果断和结婚仅仅3年的妻子离婚,1年后就娶了王氏,4年内生了3个孩子。这说明陆游和王氏的夫妻生活是很频繁的。大家算一算,等于一个孩子刚刚生完,就立即怀孕,中间根本没有间断时期。
同时,陆游在和王氏婚姻期间,在外面还养了一个女人,也就是妾。
这说明陆游还是比较花心的。
不是说纳妾不可以,但养在外面就说明王氏和陆游母亲肯定是不同意的,只能偷偷去做。
那么问题来了,你现在怎么敢违背母亲命令,随便养女人了?
现在看来,陆游同唐婉离婚,母亲逼迫只是一个原因罢了,根本原因是陆游自己想离婚。
一来,唐婉结婚几年没有生育,陆游肯定是不高兴的;二来,陆游婚后没事就和唐婉一起游玩,饮酒,对诗,荒废了学业。事后陆游不检讨自己,反而责怪唐婉好玩乐,不是贤妻。
这些原因才让陆游主动离婚。
陆游如果真的不愿意离婚,谁能逼迫他离婚?
相反,唐婉的第二任丈夫赵士程,才算是真正的好男人。
陆游在当时没什么了不起,连小官都没做上,家庭也是普通小康人家而已,就把嫌弃唐婉把她休掉。
唐婉家对陆游的行为极为恼怒,于是也来了一手,将唐婉嫁给了赵士程。
当时看来,陆游同赵士程相比就算个蛋。
赵士程是大宋皇族后裔,追赠为永嘉恭惠王,是郡王级别,从一品。
他父亲赵仲湜本来是嗣濮王。赵士程家不但是龙子龙孙,还有钱有势。
赵仲湜很喜欢珊瑚,曾经一买就花费巨资。
后来陆游第一个小官,也就是绍兴二十八年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就是赵士程看在唐婉的面子上,帮陆游去活动才得到的职务。当时赵士程的姐夫在福州主管兵马。
后来赵士程也担任过福州西外宗正司事(宗正卿,正四品),比陆游官职高多了。
陆游是个渣渣,尚且没事就把原配妻子抛弃了,随后还妻妾成群。那么以此类推,赵士程应该更夸张。
事实上,赵士程第一不在乎妻子唐婉之前有过一段婚姻(宋代礼法已经很严格,一般即便是妻子死了再娶也会尽量选择处女);第二同唐婉的感情很好,甚至爱屋及乌也为他的前夫陆游帮忙;第三唐婉去世后,赵士程没有再娶妻,说明夫妻感情很深厚。
可以说,赵士程才是真正的好男人,陆游在爱情上则是渣渣辉。
陆游休了唐婉,确实是迫于其母的 *** 。
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路母却把一对真心相爱的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你侬我侬的夫妻拆开。因为封建礼教,因为母亲的原因,陆、唐二人成了陌路人。
陆、唐二人有共同的爱好,经常一起舞文弄墨,二人一起在树荫下,在小路旁,在亭子里,写写诗,画画,弹弹琴,唱唱歌,简直是神仙伴侣。
陆母为什么要棒打鸳鸯?
一是陆、唐二人情深意切,小夫妻天天黏着一块,陆母怕因此而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二是陆、唐一直无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如果不生育孩子,对女人来说是灭顶之灾,男人完全可以凭借这个原因休妻。
三是陆母与娘家嫂子素来不和。陆母拆散陆、唐二人是为了出一口恶气,治一治娘家嫂子。
四是陆母觉得自己受到了儿子的冷落,是嫉妒。
在休妻上,陆游有没有责任?
在那个年代,讲究忠孝两全,儿子必须听母亲的,否则就陷于不孝之深渊。为此,陆游却一生煎熬。
机缘巧合,陆、唐二人又见面,但已是物是人非,今非昔比。
陆游仕途不顺,去沈园散心。看着前面一个桌旁,欢声笑语,夫唱妇随。心生羡慕的陆游忍不住多看了几眼,顿时目瞪口呆,原来是自己的旧人,自己心心念念的曾经的爱人。
显然唐婉也看到了昔日的爱人,啊了一声,用手绢掩住了口。两人相对无语,陆游怅然若失地回到了自己的桌子旁。一会儿,唐婉给陆游送了一壶酒,忧伤的离去。
陆游悲从心来,喝完了唐婉送来的酒,想起了往事,惆怅不已,伤心不已。后悔自己当初听从了母亲的决定,休了挚爱的妻子。
于是,为了寄托心中的苦闷与不满,一首《钗头发》从陆游的心底流淌出来:
红酥手,黄媵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在今天看来,一首《钗头凤》真是凄凄惨惨,悲悲切切,令人感同身受。
碰巧,唐婉看到这首词,悲从中来,往事历历在目,仿佛昨天一般。她恨人情薄凉,恨命运的不公平,于是拿起笔和了一首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这首《钗头发》控诉了人情的薄冷,现在物是人非,忧伤之余,身体也不太好,天天与泪水相伴,且人前强装笑颜,又有几人知?
不久,唐婉就病逝了。陆母用自己的 *** ,生生拆散了陆、唐二人,造成了人间的悲剧。
提起陆游唐婉,很多人都会以为是陆游母亲强行拆散的,但是实际上是陆游主动放弃了跟唐婉的婚姻。
陆游的母亲对唐婉不满意原因第一无所出,其实据历史分析唐婉可能真的不能生育,跟陆游和后来的丈夫赵土程在一起都没有诞下过孩子。其实这不是陆游母亲非要陆游休唐婉的理由,别忘了古代是可以纳妾的。陆游母亲非要两人离婚的理由可能是唐婉和陆游一起游山玩水,在一起郎情妾意的,让陆游母亲觉得自己的儿子开始不听自己话了,还不积极考取功名,都是唐婉教唆的,于是陆游母亲就把唐婉视为了眼中钉。然后她给了陆游两个选择:和唐婉不离婚,就把两人逐出家门,两人自立门户,陆母是不会给两人一分钱的。第二个选择离婚,两人再也不来往,陆母会给陆游再娶一个门户低但听话贤惠的好姑娘。然后陆游选择了第二个,很神奇的是,历史上出现的沈复跟芸这一对夫妻跟陆游唐婉的处境挺相同,但是沈复选择了第一个。
唐婉这个傻姑娘,在陆游的哄骗下被休了没回家而是住在陆游在在外面另租的房子里,然后老公把自己搞成了小三,还无怨无悔,要不是被陆游母亲发现,还不知道会当多久的小三呢。陆母也是个狠人,不仅找到了租的房子还通知了唐婉家人,两人再也瞒不下去了。于是,陆游另娶王氏,唐琬也迫于家长之命,另嫁赵士程。
本来故事到这里,两人天各一方,互不相扰挺好的。偏偏两人在沈园游玩相遇了,然后这个前妻不仅没有装没看见,还让仆人送了一份酒菜过去。陆游这时落榜仕途无望,最落魄的时候,竟然遇到了前妻,而且这个前妻给人一种虽然你休了我,但我也不怪你,余情未了的即视感。现任丈夫也是大方过了头,热情邀请陆游,还想跟陆游交谈一番。然后苦闷的陆游,加上对唐婉的往昔情感跟各种羡慕嫉妒恨的情绪,在墙上写下了千古流传的《钗头凤·红酥手》,自古以来,文人的笔,杀人的刀。当时的沈园可是文人最喜欢的聚集处,结果不出几天,满城风雨,流言向来对男人落的一个风流雅致,情深不悔的美谈,对女人却是满满的鄙视跟 *** 之名,唐婉成为人人所不齿的饭后茶余的笑话。而且赵士程还是黄亲贵族,是宋太宗玄孙赵仲湜之子,这种流言更加难堪。于是在不久后唐婉在沈园和了一阕《钗头凤·世情薄》,回家后没长时间便去世了。陆游却和妻子王氏四年生三子,不仅活到了84岁,而且子孙满堂,可怜赵士程在唐婉死后终身未娶。
他们之间是有过爱情,只不过后来一个以为情深,一个故作情深罢了。
范进有什么错,为什么我们要讽刺他?范进同学朴素、老实、厚道、勤奋、坚毅,在现实当中,我们实在找不出可以挖苦范进的理由。
为什么我们还要讽刺他呢?我们可以从文学角度、作者角度和人性角度三个方面分析。
首先说文学作品。
一、最早的文学作品是写给自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诗经》和大量的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的出现,文学想社会底层下沉。文学创作开始越来越关注读者。比如话本,总要引人入胜才行,观众喜欢什么,就要提供什么。这一点类似今天的网络平台,选裁和表达方式都要根据读者来变化了。《范进中举》是《老残游记》的一个章节,作者刘鹗就是当年的“网红”,这部网红小说当年就是连载赚钱用来资助他的好朋友连梦青的,因此刘鹗更关注读者需求。
二、文学本身就是要感染读者。越是好作品越有较强的感染力,也许叫“忽悠”,读着读着就会落入作者的思维圈子。虽然范进是个好同志,但是让他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他可笑了。
其次,作者角度。
一、作者本人的际遇影响他对范进的认知。刘鹗学识渊博,但是也曾遭遇科举不顺、经商不顺等变故,因此描写范进多少带有自嘲的味道。
二、刘鹗儒学思想属于“太谷学派”,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学派思想使得刘鹗对于科举有自己的认识。
第三,人性角度分析。
悲剧更容易打动人、感染人,引起读者共鸣。讽刺类小说也常常有五十步笑百步的现象。也许生活还不如范进,但是看到(听到)范进的际遇,倒觉得范进可笑。普通读者很少再回过头来反思、对比。
范进有迂腐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所谓“嘲笑”,还有社会对于科举的认知和反省等原因。
阿Q有什么错?孔乙己有什么错?祥林嫂有什么错?
范进不是一个人,他是万千人的 *** 体
那时,天下读书人都是范进,都想一朝成名天下知。都想凭借努力和学问获得其他人的尊重,并因此改善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阶层。从此后就是“老爷”了,可以使唤下人。这样的改变也不得不让更多下层人拼尽一生去争取。
范进是有些极端得了,他是万千读书人的代表。就像孔乙己一样,是穷酸书生的代表。说是讽刺范进,更是对社会现状的讽刺和科举制度。
文学作品形象需要有特性,夸张一些也是要的
孔乙己蘸着酒写回字很经典,也更传神。范进中举之后疯掉也是一个经典,是极端的例子。
“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就是吴敬梓为我们表现出的“惊人”的地方。不就是中个举人吗,竟然疯掉了。就像现在,一个人买彩票中五百万不是新闻,中五百万之后,人激动的疯了,那就是新闻了。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时间把人物形象立起来了。
有没有人中举之后疯掉的?应该有,但肯定不多,这是一种夸张的方式而已。
范进的行为让人觉得很讽刺,但更让人觉得可怜
读了一辈子书,考了一辈子试,终于中了举人心理竟然承受不住,说明范进还是不具备做“举人”的能力的,有志无才,有才无能。而人又疯掉了,更是极尽讽刺。
但细品一下,这样的人是多么可怜,在底层受尽屈辱,只为能得到一点点阳光和尊严。这是万千底层社会人的写照。让人不禁伤感。
不是讽刺范进
不是讽刺范进,而是讽刺整个荒诞的社会,和对科举制度的奚落;
不是讽刺范进,而是讽刺愈加固化的阶层关系;
不是讽刺范进,是对万千百姓的可怜和同情,怒其不争;
不是讽刺范进,是对现实的无奈和悲怆
范进的行为没有错。
范进作为一个读书人,儒家统治灌输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把考取功名作为毕生追求,在“八股文”考试的模式下,屡考不中,最后在自已的努力十运气下,终于考中,理想得以实现,自己也未想到能考中,一至于疯掉,这是精神得以 *** 的结果,实属正常。
假如,范进这次又未考中呢?请老师们思考情况。
范进是一位老实人,他平时只有读书,没有吃喝嫖赌的行为,周围人为何要讽刺他?难道范进吃过他们家的饭?化过借过他们家的钱?
相反,范进考中后,周围人的"狗眼看人低"的势利行为才是受人讥笑的内容。
这就是现实,古有,今更有!
谢谢!请老师赐教。
由我作答:谢谢阅读。
范进有什么错,为什么我们要讽刺他?
《范进中举》在当代中小学教科书里都有学科。我也曾多次阅读过,感觉很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这节小说是清朝年间,吴敬梓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节选。这节小说以夸张和修辞的手法,描述了“范进”这个穷书生,从乡试到中举的前后过程。
范进家中贫穷,家有老母亲和妻子。范进至幼好学,科考中得以秀才。秀才在当时的朝代分“童式,也就相当现在的小学升初中一样,为秀才。通过省考由秀才通过乡试升举人(高中)。再通过京试,升贡士。(大学)。贡士再通过殿试,才成为近士(皇宫官员),分三级别,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我个人分析,大概如些。)
范进的岳父姓胡是一个屠夫,人称胡屠户,以杀猪为生。生活过的比较富裕一点,看不起范进一家。但是,为了女儿,又很无耐。也援助了不多,因为范进读书,老母亲和儿媳又干不了多少活,生活上的艰难,可想而知。胡屠夫也不讲面子,时常的嫌“亲家",和辱骂女婿。
一天,胡屠户听说女婿考上了秀才,特意打了酒,带了香肠前来祝贺,饭间他教训女婿,“你成了秀才,是有身分的人,应该干点事业,挣钱养家,免得女儿跟你爱罪,别和一些平头百姓,掏大粪的平等。意思是说,有学问的人,就应该就一等,别和普通老百姓平起平坐。教训一番,酒足饭饱,填养大肚子走了。
几天后同窗同学,来找范进说:“三年一次(子年,卯年,午年和酉年)的乡试就要到,别错过这个机会。范进一听也是,去省城考试也得路费生活费算,自己没有怎么办?还得硬着头皮去找老岳父借。
去了岳父家,一说来意,岳父听罢又提范进诬辱一番,说:别黄鼠狼想吃天鹅肉了,听人说你考上秀才,试卷都别人给你写的,你中秀才是主考老师故意括举你,不然你中不了秀才。(秀才在当时年代是很有身份的,一般人称“先生”。不仅没借给钱,反而骂了个狗血喷头。(那时侯人规矩,懂礼义道德,不敢与老人顶嘴)。两手空空而归。
次日就和同学一起奔省城考试去了。
考试几天回来后,看到家里无米下锅,穷到了一定程度。只好逮了仅有的一只老母鸡去卖。在范进卖鸡之时,省城传来喜报,一报,二报,三报。范进不在家,急的老太太不知如何是好。邻居说也汾汾来看,于是派邻居去找。找到后,范进根本不相信他会中举,说邻居故意逗他。邻居夺下鸡,硬拉回家中,见报喜报公傞,看到贴在墙上的榜文,大笑一声,呵“我中了,我中了,我中了……”。跑出门外,掉入泥坑,全身黄泥,蓬头垢面的跑了。
报事傞人一看,举子疯了,这可如何是好,怎么回去交搓呢?于是傞人中,有一个有经验说道。“不要紧,他是乐报生悲,痰入心窍,所致。有他怕的人吓一吓就没事了。”众人想,他怕谁呢?他母亲说,“他怕他老丈人"。于是把他老丈人找来就行了。
简单大致的讲吧:
老丈不远,也得知消息,拿钱拿肉前来祝贺。一看如此情况,听了傞人的介绍,有此害怕,打了文曲星,死后彦王爷是要惩罚的。于是,也顾不了这些了,找到女婿,大声说“你中了什么,是骗你的,"伸手就很很地打了一巴掌。范进被抖倒在地,咳出痰瘀,神志清醒就好了,就回家去了。
后来邻居拿米面鸡菜,招待傞人,屠夫拿来了钱,打发他们走了。他的走后,邻里乡亲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都来说好说奉承他,就连张乡绅也来也来送银,送房,称兄道弟,连县官也来巴结,因为中了举人,有随时升官的机会,可以京试,殿试。如果试上前两三名,京里的大官,谁不巴结呢?
通过《范进中举》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范进没有错,为什么却被人讽刺呢?这就说明人穷了,人人看不起。背后疯言冷语,胡屠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贫穷没错,只要行的直,站的正,不偷,不摸不违法有何错呢?不仅在过去,到任何时侯,看起穷人的势力眼都存在。“范进”为什么会疯?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承受的压力太大了,心中郁闷。二个是突然的惊喜,造成痰涌,诸渗心窍。也就是过于激动造成的。范伟,赵本山的小品<中奖>就是真实的反映。虽然不是人人这样,大多数人也会被突入其来的事情所击倒。
吴敬梓所著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塑造了一个特色鲜明的经典角色——范进。
范进是一个落魄文人,屡试不第,到54岁时,仍然只是一个童生身份。读书是一件很费钱的事情,范进读了几十年书,将家里读得穷苦不堪。在12月的寒冷天气里,范进还只穿着一件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
在清朝时期,穷人是谈不上什么人格尊严的。范进的丈人胡屠户,动不动就挖苦他,教训他。当范进考中了秀才后,胡屠户便又劈头盖脸地教训了他一通,说:“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这行业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面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种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
那么,范进真的是一个“烂忠厚没用的人”吗?其实,范进的官场交际能力方面相当高,根本不是胡屠户这种没见过世面的人所能想象。
张乡绅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现在他虽然已经不做知县,但依旧有钱有势,是县里的头面人物,在范进、胡屠户等乡下人眼里,简直就是神一般存在的人物。因此,张乡绅来拜见范进的时候,胡屠户甚至都不敢跟他见面,“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一个“躲”字,将胡屠户的自卑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范进在张乡绅面前的表现,不卑不亢,甚为得体。
当张乡绅的轿子到了门口时,范进立即“迎了出去”,表示对客人的尊重,给足了张乡绅的面子。随后,张乡绅同范进让了进来,到堂屋内平磕了头,分宾主坐下。张乡绅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这是在自责自己以前没有与范进交往。范进连忙回答,说:“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将责任揽过来,表示是自己没有上门拜会。
接下来,张乡绅说:“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兄弟。”这是在拉关系了。清朝时期,官场上很注重门生一类的关系,以便在官场上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此前,范进并没有官场经历,却一点即通,马上回答:“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这是在积极回应张乡绅的拉关系。
拉完关系,两人进一步展开交流。张乡绅在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有50两,送给范进,还将一座三进三间的房子送给范进:“小弟却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看。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方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还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
初次见面,就赠送重金和房子,范进怎么回应的呢?范进很需要钱和房子,可他知道“无功不受禄”的道理,不敢贸然收下,“再三推辞”。
张乡绅急了,说:“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
范进听了这番话,这才收下银子,作揖谢了。
正事谈完,张乡绅送完银子和房子,达到了目的,告辞要走。范进与他“打躬作别”,结束了他在官场上的首秀。
总体上来说,范进接待张乡绅的言行大方得体,丝毫看不出一名穷书生的腐儒习气,更不是他丈人口中“烂忠厚没用的人”。后来的事实证明,范进在官场上游刃有余,考取了进士功名,还一路迁升,做到了4品大员,步入人生巅峰。
唐波斯都督府只存在了三年,这三年中有唐军驻扎吗?
提到大唐对西域地区的控制,首先想到的就是安西都护府,其实当时大唐在西域地区设置的都护府有二十余个,康居都督府,大宛都督府,宁远都督府,鸟飞州都督府等等,而波斯都护府则是最远的一个。
设立波斯都护府的背景
据《旧唐书》记载, *** 人,在公元661年入侵波斯萨珊王朝,波斯王子俾路斯远赴长安,向当时统治中国的大唐要求提供军事协助。于是唐朝在波斯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设波斯都督府,任命卑路斯为都督,隶属安西大都护府。
从这里可以看出,唐朝任命的都督还是波斯王子俾路斯,唐朝并未直接派军队抵抗 *** 的入侵,其实在此之前,卑路斯的父亲亚兹德格尔德三世也曾数次向唐朝请求军事援助,但都被婉拒。
历史上记载唐朝和 *** 确实有过军事冲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怛罗斯之战,这场发生在751年的战斗,虽然以唐朝失败告终,但是并未影响唐朝在西域的统治,而波斯都护府成立的时候,并没有大唐和 *** 人的直接交锋。
唐朝设立波斯都护府,主要是利用王子俾路斯的正统地位,扩大唐朝的统治,但是由于距离太远,大唐在此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控制,波斯都护府存在了没几年就被 *** 吞并,由于对唐朝在西域的统治没有构成影响,所以唐朝并未出兵。
唐朝气质雍容华贵、兼容并蓄,经营西域也是豪气万丈,安西四镇就是力保西域平安的武力支持点。
但是,星罗棋布的都护府、都督府并非个个都有大军驻扎,像波斯都督府就可以视为没有唐军存在,几个小兵兵完全可以忽略。
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们看波斯都督府设置在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管辖地域是波斯东部至阿富汗西部。它的西边最近有6个都督府,分别是月支都督府(今阿富汗北部)、奇沙州都督府(今阿富汗西北部)、修鲜都督府(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东)、写凤都督府(今阿富汗巴米扬地区)、条支都督府(今阿富汗南部)、高附都督府(今阿富汗东北部至塔吉克境内瓦赫什河之地)。
这6个都督府是唐高宗灭西突厥之后所设立,共同的特点是没有唐朝大军驻扎,管理职权属于当地部落统治者。当地人通过接受唐朝官职,向唐朝纳贡表示藩属。
换句话说,唐朝对这6个都督府采用的是间接管理,并非像河西走廊一带设有属官、重兵直接管理。
唐朝的疆土过于辽阔,按照当时的统治技术,李氏家族已经冒着风险,在边关设置强藩来管理国土。尽管如此,唐朝的消化能力还是有限,军事实力还不能有效派遣到波斯、阿富汗一带。
公元7世纪 *** 帝国崛起, *** 大军西攻波斯萨珊王朝,迫使波斯皇帝伊嗣埃三世东逃。波斯使者从公元638年起的10年间,4次派人向唐朝求援。路途实在遥远,远出唐军实力范围之外,唐朝屡次婉拒。
波斯皇帝伊嗣埃三世遇害后,在外求援的儿子卑路斯即位,他于公元654年请求唐高宗出兵援助,唐朝还是没答应。 *** 人吞并波斯并不满足,继续向东发兵,终于引起唐朝的重视。公元661年,唐高宗积极回应卑路斯,派王名远率少量唐军援助,建立波斯都督府。
波斯都督府是唐朝设立最远的一个都督府,离波斯都督府最近的6处都没有驻军,波斯都督府又何来唐朝大军呢?就如上文所讲,没有大军,就只有少量名义上的部队。
因此,当 *** 大军杀来之时,参与波斯萨珊王朝的力量根本没有办法抵挡进攻,而 *** 帝国也没鸟一下唐军的象征性存在。或许从这一时刻起, *** 帝国、大唐王朝就已经有敌意存在,双方注定要在西域展开争夺战。
远水救不了近火,唐朝被迫废除波斯都督府,而卑路斯在苦撑多年无果而投奔长安。波斯都督府没了,附近的6个唐朝都督府就成了 *** 人的下一盘菜,后者吃惊的发现遭到猛烈抵抗,一直到公元871年喀布尔(大唐修鲜都督府)还在反抗。
唐波斯都督府曾有唐军驻扎吗?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其实波斯都督府只是存在过一年,所以在这一年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没有过唐军驻扎的。但后来被册封的波斯都督确实得到过唐朝的支持,为复国努力了几十年,而在这期间其实基本可以肯定是有过唐军达到过萨珊波斯的故地的。那么具体如何来看下文分解吧!
萨珊波斯的流亡
这个波斯都督府虽然已经算是波斯的余脉,但它的都督可是正经的萨珊波斯末代国王叶兹底格德三世(汉文古籍称其为伊嗣俟)的王子,名叫卑路斯。而萨珊波斯是一个雅利安人建立在今天伊朗地区的国家,在历史上曾经非常强盛。在早期它是罗马帝国最主要的对手,一直到最后几十年日耳曼人大批涌入罗马帝国之前,它一直都是罗马帝国的头号敌人。而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它又和东罗马帝国在西亚、东欧和北非进行了长期的争夺。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两强的争斗使其国力都受到了重大损耗,所以在公元632年以后,在萨珊波斯境内诞生的 *** 帝国迅速崛起,很快在公元637年攻克了萨珊波斯首都泰西封,萨珊波斯宣告灭亡。
(鼎盛时期的萨珊波斯)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萨珊波斯的灭亡可不是像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那么简单,而是真正的亡国,因为 *** 帝国是以宗教立国的国家,凡是被它征服的地方都会被强制皈依 *** 教,所以萨珊波斯灭亡之后,原本信仰波斯拜火教的波斯人,最后都成了 *** 教徒。而那些不愿转信 *** 教的波斯人,则只能大难临头各自飞了。
所以当时在首都泰西封被 *** 人占领之后,大量波斯王族跟随末代国王叶兹底格德三世向东方逃亡,最终在原来萨珊波斯的东方边境,也就是中亚地区的暂时站住了脚。而波斯王子卑路斯此时也跟随父亲来到了中亚。公元651年,叶兹底格德三世遇刺身亡。卑路斯继位成了最后的波斯小王国的国王。
波斯都督府的建立与撤消
而在当时, *** 人却并没有放过最后的波斯小王国的意思,因此也一直在持续东侵,卑路斯在中亚立足也越来越困难。因此为了生存,卑路斯只好到处寻求外援,比如他首先想到的是当时就在自己身边的吐火罗人,吐火罗国王阿史那乌施波成了他第一个依靠对象。
但在公元654年, *** 大将爱弥儿进军中亚,灭亡了中亚昭武九姓里的米国。而在公元655年,唐将苏定方又灭亡了西突厥,这两大帝国同时进逼中亚引发了当时残存的中亚王国的极度恐慌,这时候的形势已经很明显,当时他们完全凭借自己的实力自存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必需在 *** 人和唐朝之间做出选择。
(古代塑像里的波斯武士)
而在这种情况下,唐朝无疑是优于 *** 人的,因为中国自古不是以宗教立国,中国的古代政权也基本上都是世俗政权,所以投靠唐朝不会像投靠 *** 人那样必须改宗教,只要在需要时服从唐朝皇帝的调遣就行。所以公元661年,阿史那乌施波统领200多个在 *** 和唐朝夹缝里生存的大小部族政权,集体归顺唐朝。其中就包括最后的波斯小王国。
(盛唐疆域,左边吐火罗下方差不多是波斯都督府所在地)
所以其实这个波斯都督府更大程度上只是名义上的,因为这个名号其实只是波斯人为了保持自己最后的独立,而借用了唐朝的名号。而唐朝也意识到了 *** 人在中亚对自己的威胁,不愿看到 *** 人的过分扩张,所以也乐得这些中亚政权利用自己的名号。
但唐朝在当时确实是超强的存在,所以虽然波斯都督府在建立时只是名义上的,而且差不多一年之后就被撤消了,卑路斯也被改封为波斯王。但唐朝在此后却对波斯王族提供了更多实质性的支持。在公元670年左右,可能还有唐军曾经真正抵达过波斯小王国的国土,帮助其与 *** 人作战。而在当年,卑路斯还亲自来到了长安,最终在这里去世。而在此前后,还有大量来自波斯的雅利安人移居中原,因此唐朝还真的一度动了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助其复国的念头。在公元677年,唐朝大将裴行俭统帅着一支名为波斯军的军队,护送卑路斯从小在长安长大的儿子泥涅师返回中亚,继续其复国努力。虽然这支波斯军主要还是 *** 组成,只是辅以少量来华的波斯人,但它确实曾经在中亚作战,帮助波斯复国。后来泥涅师在中亚又和 *** 人战斗了二十多年,晚年也回到长安,被封为左威卫将军,并在长安去世。之后唐朝不再支持波斯复国的努力,最后的波斯王统在长安终结。
中国波斯人
因为最后的波斯王族最终定居中国,所以其实在当时,有大量波斯贵族也都来到中国定居,并为唐朝服务,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个叫阿罗憾。现代历史研究显示他可能是和叶兹底格德三世同时代逃离波斯本土的一名波斯王族的后代,而他的家族较早来到中国,在公元661年李治册封卑路斯为波斯都督时,他已经是随同册封使王名远去西域册封的唐朝官员了。后来阿罗憾被武则天封为右屯卫将军、上柱国,到公元710年才以95岁高龄在洛阳去世。
(中国古代的胡人俑,其中一些其实是波斯人的形象)
而在此前后,大量波斯人知道复国无望,也把中国当成了自己的祖国,许多人都改汉名,从汉俗,积极地融入当时中国的主流社会之中。比如在1980年,西安曾经出土过一个唐朝波斯人的墓碑。根据墓志铭可以知道,这个波斯人叫李素,从他的姓名看已经和 *** 无异,而再看他的经历则更加可以突显当时波斯人的汉化程度。李素的家族可能也是在波斯灭亡时逃出波斯的,最早是到了长安,但后来又迁居广州,李素从小在广州长大。他长大之后因为精通天文星历,所以被唐玄宗的孙子唐代宗召到长安,在司天监任职50多年。而他的子孙汉化程度更高,甚至还有人在科举里中过进士。
唐朝以后的波斯人就几乎已经和 *** 无异了,而且很快就播撒到了整个中国,他们和普通 *** 唯一的差别只是有少数人还知道自己的祖先来自波斯。比如在五代十国时期,位于今天四川的前蜀国曾经有个比较著名的波斯家族,也是姓李。这个家族最有名的人叫李恂,而他的身份竟然是个词人、文学家和中药学家。他的词句“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在后世被视为名句。后来他的妹妹李舜弦甚至也因为会写词而成为了前蜀国王王衍的昭仪。
所以总体来说,虽然在波斯都督府设立之时象征意味大于实质,但后期唐朝确实为波斯复国付出过一定实质性的努力,而许多逃离 *** 征服的波斯人则最终在中国定居,融入了中国社会之中。
这要看“唐军”的概念。所谓的波斯都督府,是唐朝一种特殊的地方统治形式,即“羁縻府、州”。其与唐朝内郡的都督府、州的主要区别是“不上版籍”,所谓版籍,即地图和户籍,也就是不施行“编户齐民”统治的地区,而是直接授予外族酋长官职,由其因俗而治,不派遣流官,也不通行《唐律》司法。
不过,在军事上,在营州所统辖的契丹羁縻州,近年有墓志出土,显示出在这些契丹羁縻州中,唐朝曾经设置折冲府,在敦煌、吐鲁番军事文书中,也有“番兵募”的名目,说明,在唐代的军事体系中,羁縻府、州或至少一部分羁縻州,是存在以唐朝本部军事系统架构统辖的本地军事组织。
这种由“折冲府”统领的“羁縻府州的府兵”,是否应该属于“府兵制”的一部分,是否属于“唐军”,是一个未解的难题,因为相关资料比较缺乏,按照存世的府兵制度运行的记载,这些“羁縻府州的府兵”,顺理成章的应该属于“唐军”,但,他们所在的区域,又是“不上版籍”的地区,也就是说,府兵制度点兵所需的户籍、军籍,在户部和兵部应该是没有的,就成为了一个系统性的两难。
而“番兵募”明确出现在唐代正规的“行军”,即“野战军”的兵员类别之中,也说明,唐代用兵的兵员动员,对于羁縻府州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征发方式。
至于说,唐朝为什么坐视波斯都督府被 *** 帝国灭亡,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唐朝在唐高宗时代,并不具备将相对松散的“行军”投放到伊朗的能力和国力。
要知道,怛罗斯之战中的唐军核心力量,是安西节度使所统辖的“职业军人”,即“官健”,他们是完全脱产的,有家口粮养家的“职业兵”,一方面因此数量更少,但战斗力更强。
而在高宗、武则天时代,唐军的核心力量是由地方编户民征发的百姓,所以动辄数十万,却战斗力薄弱,后勤压力巨大,哪怕在青海地区面对吐蕃的部落兵仍处于劣势,更何况远离长安近万里,打到今天伊朗去?
所以,本质上是不能,而非唐朝不愿,一般来说,在唐朝兵力投放范围内的羁縻府、州被打,唐朝往往会出头,比如怛罗斯的直接诱因,就是 *** 帝国扩张到了臣服于唐朝的河中地区,争夺昭武九姓的各国。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唐朝为何设置波斯都督府?其实,唐朝之所以设置波斯都督府,根本原因在于抵消 *** 人对西域地区的侵袭。从七世纪初开始, *** 人开始在西亚地区狂飙猛进,给本已腐朽不堪的波斯帝国以连番重创。公元637年,在哈里发奥马尔的领导下, *** 军队在卡迪西亚会战中,重创波斯主力军,随后攻陷波斯的都城泰西封,迫使皇帝伊嗣埃三世向东方逃遁。
伊嗣埃三世在向东逃遁的途中,曾经四次(公元638年、639年、647年、648年)遣使向唐太宗求援,但都被后者以路途遥远为由婉拒。伊嗣埃三世遇害后,其子卑路斯即位,于公元654年再度遣使,请求唐高宗出兵援助,但依然被拒。
但等到 *** 人完全占领波斯后,势力深入到中亚,便连番对唐朝在西域的属国进行骚扰、劫掠。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在肃清贺鲁叛军、稳定西域局势后,唐高宗准备支援卑路斯的复国运动,共同对抗 *** 。
所以,对于卑路斯于661年的再度求援呼声,唐高宗予以积极回应,派将军王名远率军援助,并在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设波斯都督府,任命卑路斯为都督,并驻有少量唐军。次年,唐高宗又册立卑路斯为波斯王。
尽管有唐军的援助,卑路斯却依然难以抵御 *** 人凌厉的攻势,在这种情况下,唐朝被迫于三年后废除波斯都督府,同时从该地撤军。而卑路斯在苦撑多年后,也逃奔长安,波斯复国运动至此进入低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