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常说“秦皇汉武”?

8分钟前阅读2回复0
yk
yk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54621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9243
  • 回复0
楼主
为什么经常说“秦皇汉武”?

秦皇汉武:原指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因为汉是秦的延续和发展,而秦始皇和汉武帝的雄才伟略、文治武功在当时都是空前的,于是用"秦皇汉武"来合称这两位千古皇帝。泛指杰出帝王。

为什么经常说“秦皇汉武”?

秦皇汉武共存图

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王政在十年之间先后灭掉了韩、赵、燕、魏、楚、齐这六国,实现了四海统一的目标。

统一全国后,秦王政认为自己功高三皇五帝,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可决定国家一切事物,直接任免重要的中央及地方官吏。此外,秦始皇又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又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等。他下令销毁民间兵器,将山东六国贵族迁移到关中,又焚毁儒学诸书,坑杀了四百六十多名术士,实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第五次出巡途中,在返回咸阳的路上病死于沙丘(在今河北邢台)。

为什么经常说“秦皇汉武”?

秦始皇

汉武即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十六岁登基,在位54汉武帝年,占整个西汉存在时间的四分之一。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统一思想,强调皇权;上位后,征伐四方,纵横天下,开疆拓土;对于匈奴的边境威胁,积极主战,于是出现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英雄人物。公元前119年,发生最大规模的战役,霍去病追击匈奴1000余里,从此汉转入战略反攻时期;派遣张骞通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依次令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和亲乌孙,以图合击匈奴,在西域设使者校尉控制西域;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设刺史,削弱相权,进一步削弱藩王势力;设"太学",积极推荐人才,官僚制度改革,儒士纷纷入朝,改进汉高祖刘邦的"察举制"创举孝廉;完善"乐府"机制,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最终形成汉乐府。

为什么经常说“秦皇汉武”?

汉武帝

秦皇汉武,这个词,最火的来源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首《沁园春雪》词中的诗句。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 *** 。

毛主席在诗词里面提到的,中国历史上四个非常有名、高光的君王,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疆域扩展、经济进步、社会地位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不朽功勋。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国家、民族、人类进步做贡献的人,我们要记着他、感谢他,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

秦始皇是华夏大地千古第一人 没有他统一中华 我们现不一定分成多少个小国家互相斗呢

打江山的是秦王 接盘守江山的是汉武

秦始皇作为一个先驱者 改革者 确实是背负了太多莫须有的指责 在我看来秦始皇也算悲剧人物 壮志未成身先死 当时的人没人懂他的报复 懂他的苦

“秦皇汉武”,出自毛主席写得一首词——《沁园春·雪》,其中,选了五个代表性的帝王,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其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两句的音调都是平平仄仄,是符合词牌的格律的,但“汉武”和“秦皇”则完全没有问题,两个人都是王朝最伟大的帝王。

秦始皇的历史地位取决于,他把夏周到春秋战国这个松散的中华文化圈揉成了一团,集权于皇帝而天下四方皆臣。没有秦始皇,要是战国七雄再混战个百年,或许我们和欧洲的今天一样,四分五裂了,这是大功!度量衡的统一才使得一个国家真正统一,就算改朝换代也不会分开。

  反而观之汉武帝这个人,如果在一般太平盛世情况下,是不够格比肩始皇的。但是他处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历史节点上,也做了该做的事,于是也成了千古一帝。

汉武帝这个人后期性格暴虐,前期偏执。但是正是这样的性格,他有一双容不了一颗沙子的眼睛,从早期太后的阴影中出来亲政,到后来将盐铁权收回国家。再以“推恩令”一次次削弱诸侯国,这样的做法想当于把秦皇的中央集权制度再度加强了一遍。这样一来,强干而弱枝,使得中央集权得以传承下去。

  再一个,我们来看看,他们二人的功绩,其实这和他们祖上并不无关系。秦始皇“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他六代祖先“奋六世之余烈”,花了百年为他打的底子,然后他毕其功于一役。汉武帝“寇可往,我亦可往”,也是汉高祖受辱,文景二帝妥协退让后励精图治,方能使得汉朝国力富盛,让汉武帝组建军队一次次深入北方,最终也是打得匈奴找不着北。

到了,国家 *** 这个层面,中国尚武之风起于春秋战国,兴于秦汉。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秦汉时期,除了国力富盛,有很重要的一点很多人都忽略了,那就是秦汉都十分“崇武”,秦朝汉朝时期,可谓是全国都崇尚“武风”。而汉武帝的一次次不惜民力的疯狂出击,等于第一次打开了我们国家的朝贡体系,也打出了汉族的民族血性。匈奴身为游牧帝国一败再败,至此,西域等地也纳入汉文化圈的辐射范围,这也是大功一件。

  汉武帝征服了西域,秦始皇其实早已心知,岭南地区虽然是荒芜之地,但却是自己后世统治重要之地,天下必须要一统。秦始皇仍然派兵五十万大军南下,去今天湖广之地,灭蛮族搞开发,这五十万秦军就是之后大部分两广和湖南人的祖先。虽然说赵佗自立南越国,但最后到了后代,也还是被汉朝收复了。

由此可见,明君之间的眼界都是互通的,汉武也明白这块地方的发展性,派兵攻击南越国,再度让南方归于长安统治之下。然后才有唐宋的经济重心南移,今天南方的GDP占比重大不能不说是受了先人遗则。而这一切都和秦皇汉武息息相关,不得不感慨,千年前能有如此的韬略,不愧为千秋伟人!

秦和汉是两个衔接的帝国,秦汉时代被人们称之中华第一帝国。而在中华第一帝国的皇帝里,只有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人能相提并论。

我们从以下几点分析:

一.都是少年皇帝,并通过自己的手段,从傀儡到掌握实权,秦始皇少年时有吕不韦、嫪毐等人掌权,而汉武帝少年时有窦太后等人掌权。

二.开疆扩土,秦始皇吞并六国,筑长城,汉武帝,驱匈奴,通西域。

三.文化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学,汉武帝统一文化思想。

四.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灭六国,设郡县,汉武帝“推恩”削番国。

所以我们经常提起秦皇汉武。

中国诗词博大精深,你能用你的故乡的地名写一首七绝诗吗?

东海明珠新青岛,

峰会托起世界桥。

奥帆中心竟蓝天,

碧水涌来乾坤潮。

中心都市傲群雄,

齐鲁大地尽妖娆。

新建机场在胶东,

动车世界谁敢超。

道教圣地在崂山,

回澜阁上云雾绕。

五四广场观云海,

再展宏图掀狂涛。

我的家乡地处予北平原西北,背靠巍巍南太行,面向缓缓流淌的卫滨河;这里山水迷人,景色如画,是各地游客旅游、观光、赏景、闲居的最佳之地。

在前面我介绍过多次和赞美我家乡的美丽风光了,不再一一烦叙,仅作一首七绝表述对家乡的誉美之情。

予北平原赞新乡,

美景如画天下扬,

山巍峰奇崖嶙峋;

水瀑涧溪顺谷淌。

宝泉秘境花海洋,

郭亮影城国人详,

世界奇迹壁长廊;

八里沟内飞瀑壮……

此首诗阐述了我对家乡的热爱,不是仅仅用语言所能表达的,而心中的那种欲赞美家乡的自然风光,却一时又无法用美丽词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只能胡刍一气、乱语交错,望各位文友及广大读者观后,多加指正和严评,切切!!!


我的家乡是衡阳,衡阳市又称雁城。

雁峰烟云实可夸,

岳屏雪景鸟喧哗。

朱帘洞内诗千首,

青草桥头酒百家。

再看东洲桃林暖,

西湖夜放白莲花。

高铁纵横通四方,

石鼓江山锦绣华。

苏北滩塗有射阳,

蟹黃鲜美虾肥大;

稻米香甜誉中华,

菊花美景留路人:

鹤舞鸟语传神州,

美丽传说话动人;

田园广阔图画景,

平原处处气象新;

黄沙港口物产丰,

农家小院座座排;

水泥马路连万家,

感谢党的好政策;

国强家富民幸福,

欢迎好友来观光。

射阳是苏北盐城的一个县城,也是有缘人的家乡。是鱼米之乡,也是全国有名的丹顶鹤保护区,有药材之乡洋马镇。以前是全国产棉大县。网图。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结巴口吃严重的人?都有什么故事?

结巴会给人带来极大困扰,以前我们村里也有结巴,其中有人老受欺负,而另一些则脾气暴躁成为施暴者。很多人的结巴不是天生如此,好多人是后天形成。如今社会已经有很多机构进行语言矫正。今天讲一讲语言矫正这个行业刚刚起步时的故事。

主人翁是现在英国女王的爸爸-乔治六世,参考内容为《国王的演讲》。

下图是乔治六世本尊:

是民间高手还是骗子?

乔治五世是个严厉的国王,他有两个儿子:长子爱德华,次子阿尔伯特。爱德华是英国王位的法定继承人,胆大活跃,很有主见。阿尔伯特中规中矩,并不显眼,更要命的是他结巴,越在公众场合越厉害,甚至连句完整的话也无法完成。如果没有意外,阿尔伯特将是一生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了此一生。

然而,爱德华虽然优秀,却喜欢做出格的事,让老国王很不放心。乔治五世,让阿尔伯特历练公众事务。伊丽莎白为丈夫寻求名医无数,全都无功而返。

伊丽莎白并不死心,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从民间找到--罗格,罗格是个没有行医资格的语言矫正师--心理疏导派先行者。

阿尔伯特看在妻子的面子上去见了罗格,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排队,以一个普通病人的身份接受治疗。罗格给阿尔伯特带上耳麦,听着音乐,朗读。阿尔伯特以为罗格是骗子,稍作尝试就走了。罗格把阿尔伯特录制的唱片赠送给了伊丽莎白。

阿尔伯特回家之后想起罗格还觉得他是骗子,拿出录制的唱片听一听准备想法戳破罗格的谎言。

没想到,唱片播放出了阿尔伯特的朗读声,每句话都是完整顺畅的。阿尔伯特又回到罗格的地下室接受治疗。罗格提出很多新颖的手段,比如戒烟,俯卧撑锻炼腹肌。一来一往,两个人交情渐深。

是悲哀还是天上掉馅饼

老乔治国王去世,阿尔伯特很伤感,找唯一的朋友敞开心扉把小时候受佣人虐待等往事抖搂个干净。爱德华不是一个沉稳的人,罗格建议阿尔伯特多注意锻炼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将来可能要挑起国王的重担。敏感的阿尔伯特以为罗格在怂恿他背叛大哥,勃然大怒,撇下罗格,独自离去。

天下的国王没有不受规矩约束的,包括爱德华八世。但是,爱德华八世个性鲜明,爱美人不爱江山,而且,他的爱人更是一个有名的美国交际花,据说跟纳粹德国有扯不清的关系。英国内阁不同意爱德华八世的婚姻。爱德华更是个狠角色,即使卸任王位,也要取辛普森。

阿尔伯特,口吃的约克公爵,成为王位顺序继承人。等待阿尔伯特的将是一系列的仪式,比如登基大典。阿尔伯特反思了自己与罗格的交往,觉得罗格并无恶意,于是重新找罗格做他的语言矫正师。

后来,英国加入欧洲战场,阿尔伯特做一个面对全民的演讲,虽然不到十分钟,但是对阿尔伯特依然是一个巨大挑战。在罗格的帮助下,阿尔伯特做到了。这场鼓舞人心的演讲成为经典的战前动员演讲而载入史册。

阿尔伯特,在新疗法的帮助下,恢复了部分语言能力,至少无障碍得应对公务。乔治六世与罗格也成为终生好友。

不过,英国国王虽然具有高贵的血统、无上的地位,却手中没有实权,在乔治六世的任期内,英帝国的大部分殖民地丧失殆尽,更是将日不落帝国的地位拱手让给了美国。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但是,英国国王还是有些影响力,关键时刻会出来稳定人心,比如前段时间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确诊新冠肺炎时,乔治六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二世,还是要出来演讲的。

大家好,我是“趣史杂谈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历史上有口吃的人太多了,口吃也是一种很平常的语言障碍,若是口吃了一辈子就确实比较麻烦了,因为结巴误事的大有人在,但有时结巴在说话的场合又能活跃气氛,当然,谁也不愿意当个结巴。

汉朝刘邦时代的御史大夫周昌就是一个结巴,越是紧张口吃越严重。

这里有他一个小故事。说是刘邦被戚夫人的枕边风吹得晕头转向,也可能是年老糊涂了,看他和吕后的谪子刘盈越来越不顺眼,想违反老传统,换立与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为太子。咱们且不说吕后杀人的心都有,就是一般的朝臣也看不下去了。

刘邦把改立太子的事摆在桌面上了,在朝堂上让群臣发表意见。说是发表意见,其实他心里早有打算,只不过是想走个程序而已。刘邦耐着性子问了所有的官员,大家都表示反对,此时的刘邦已经是恼羞成怒,极度烦躁。于是,他就问周昌:“御史大夫,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如何?”我们来看一下文言文的记录:

“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御史大夫周昌在朝堂上向来喜欢抢着说话,而且还容易急眼,越是急眼口吃就越厉害。

其实,刘邦已经心里有底了,那就是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是没门了。再一听到周昌结结巴巴地说话,也被他逗笑了,顺便就坡下驴,也免得尴尬。就说此事以后再议,匆忙结束了讨论。

看到上面周昌的文言文表达,其实历史上是有“期期艾艾”这个典故的,说的就是口吃说话的事,这里面的“期期”指的就是周昌。周昌是一个正直的人,直言,不怕得罪人,满朝的大臣对他都有几分敬畏。也因为如此,刘邦在安排后事的时候,专门把他放在年少的赵王刘如意身边,当他的丞相,让他来保护刘如意。

大家好,我是“趣史杂谈说”,一个历史爱好者,在学习历史的路上让我们一起前行,是有趣的历史让我们有缘“相识”,真心希望得到您的点赞、评论、关注、转发,不胜感激!

结巴又称口吃,是一种语言障碍,表示说话结结巴巴,说话困难不利索的样子。

历史上有个“期期艾艾”的成语典故,这句成语就来自“期期”和"艾艾”两个故事,“期期”是指汉初周昌,据《汉书·周昌传》载,汉初有个将军,名叫周昌,是与汉高祖刘邦同乡(今江苏沛县人),他跟随刘邦反秦立汉,颇有战功,被封为汾阴侯”。刘邦做了皇帝(汉高祖) ,他官封“御史大夫”。周昌这人性情急燥,敢于直言,但是由于口吃,说起话来很费劲。那时,汉高祖宠爱戚夫人,爱屋及乌刘邦连带也喜欢起了戚夫人的儿子如意,就想废掉吕后所生的长子刘盈的太子名号,改立如意为太子。这吕后当然不愿意,对刘如意母子恨之人骨。不过按照封建传统礼制,改变太子的嫡长制也是不合理的。此时急性子的周昌对刘邦废改太子的打算也大为不满,他怒气冲冲地对高祖说: "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

其实周昌所说“期”字 是指"綦” , 作“极”的解释,綦本来也不需要重叠使用,可是因为周昌口吃,所以说成了“期期",闹成了笑话。

另外的“艾艾”是指邓艾,据《世说新语·言语》载:三国时,魏将邓艾曾为“镇西将军”,统帅陇右各军,屡次攻蜀有功,封为“邓侯"。最后采取奇兵突袭,攻破险关绵竹,兵临蜀都成都,逼迫蜀后主刘禅投降。邓艾也因口吃, 自称“艾”的时候,往往说成“艾艾”,司马昭曾同他开玩笑,问道: "你老说艾艾' ,究竟有几个艾?”邓艾回答也得巧妙:“凤兮凤兮,还不只是一凤!”

后来,人们便把期期和艾艾合成一个成语。形容口吃的人吐辞老重复,说话不流利。

三国中有记,曹操笑话邓艾,只因邓艾口吃。也就是结巴……

邓艾有事答言,因为古人自称,只带名而不带姓,

只见邓艾,期期艾艾,长气难舒,

说道:“艾……艾……艾……”

曹操笑道:“卿言,艾艾,当有几艾?”

哈哈!

我想,邓艾口吃,着起急来,

一艾到底了。

汉朝初年的大臣周昌就是个口吃很严重的人。

周昌和刘邦是老乡,刘邦担任泗水亭长的时候周昌时泗水卒史。后来刘邦起兵反秦,周昌担任管理旗帜的职务,刘邦称帝后周昌被封为汾阴侯。

周昌这个人虽然口吃但是为人很正直,但是刘邦和周昌是非常熟悉的,对待他并不像对待萧何张良那样尊敬,一次周昌来见刘邦,刘邦正在和戚夫人亲近,周昌见状转身就跑,结果刘邦追上来骑在周昌的脖子上,

问他:“我何如主也?”周昌说:“陛下即桀纣之主也。”刘邦笑了,但是从此还是挺忌惮周昌的。

后来刘如意出生,刘邦想要改立太子,先询问了周昌的意见,周昌说:“我的口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期……期……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陛下您虽然想废掉太子,但是我期……期……坚决不能接受您的诏令。”这也是成语期期艾艾的来源之一。

吕后非常感激周昌,为此还跪拜周昌,刘邦以为自己死后派周昌担任刘如意的国相就能保全刘如意的性命,可是吕后还是吕后,周昌也怕她,所以刘如意还是死于吕后之手吗,周昌非常难过,后来郁郁而终。

为什么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不再继续远征?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题主中学的时候没有学过贾谊的《过秦论》吗?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你好,我是古今阅史,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我认为秦始皇在统一了六国后,不在继续远征有下面几个原因:

1:受地理等发展的影响,那时候秦始皇的地理认知范围就大概这么大,压根就不知道更远是什么地方,又怎么敢轻举妄动。

2:连年征战,秦国疆土无不哀鸿遍野,民怨不断,国家经济,政治急需发展,秦始皇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利害。

3:当时北方是一片极寒(蒙古是亚洲冬季风的发源地),而6国中最北的燕国也不过是今天北京的地方,秦国士兵压根就无法承受那种极寒,一片冰天雪地,就当时来讲,你说他们是相信那边就是世界的尽头还是可以继续征战。南方,西方有南岭、秦岭,祁连山阻碍,气候条件极其险恶,加上南方的瘴气,怎么打。

4:秦机6国都位于中原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质气候条件基本相似,而出了这里,就完全不一样了,到都到不了,怎么打?

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古人,秦始皇当时怎么知道欧洲,亚洲,南美洲的?况且,秦始皇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灭六国,人家还要休养生息。建国容易守国难。

秦始皇统一六国,继续远征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两个举动,一个是南平百越一个是北却匈奴。在战国时期,华夏大地对南越的控制是非常虚弱的,楚国的核心地带一直也是长江流域,至于两广地区和福建地区一直处于中原势力之外,自成体系。王翦灭掉楚国之后,秦始皇便顺势挥军南下,趁着新修的水利设施,直达两广地区,使两广地区成为华夏的核心部分。后来中原大乱,赵佗拥兵自立,斩断了和中原的联系,但是赵佗的后人又再度归附汉廷,成为华夏的一部分。

北却匈奴是秦始皇延续六国边境政策的一个战略。匈奴作为游牧民族,一直袭扰六国北部边境,各国也是甚为头疼,所以都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刚好能够腾出手来对散乱的匈奴进行攻击,使他们远离边境,不在扰乱汉民。楚汉相争阶段,匈奴部落逐渐统一,雄才大略的冒顿单于击败刘邦,至此匈奴开始欺负大汉近六十年。

所以六国统一后,秦始皇继续了南征北战,并取得了辉煌战绩!

1:人口问题:当时全国大概只有两千多万人口,基本上大部分都是人口稀少的地方,再要攻占更多的土地没有任何意义

2:地理位置决定:中国大一统以来一直很少扩张,主要是周边精华地带已经被统一了,向南的南洋都是炎热而瘴气密布的森林,向北则是寒冷刺骨,当时没有棉衣,无法御寒的。向西是 *** 高原,比北方更恶劣,西北稍好,所以汉唐都向那边攻略,但后来环境恶化,宋明之后对统治者来说就没什么价值了。交通问题也是很大的问题,交通不便则统治难以维持。

在秦始皇建立秦王朝之后,还曾经派出了两支军队负责对外的征战,分别是一直军队前往北方和匈奴作战,另一支选择南下。

秦始皇还对长生不老极感兴趣,不仅有徐福东渡,还有一个人还曾经得到了一本书,回来报告了始皇帝,他就是卢生,上面记载了“亡秦必胡”,这让秦始皇更加坚定了北征的信念。

而在常年的征战结束之后,他害怕遭到敌人的报复,才开始让人大举修筑长城,防止敌军的进攻,而那些征战的将士也从此就在长城驻防,不仅如此,甚至还有很多年轻的劳力被派到了长城。

他们的任务与守军一样,都是驻守在长城,随时准备抵御匈奴的进攻,但是秦始皇在稳固了江山之后,怎么可能满足于这些地盘,他必须要再次征战扩充领土。

所以就有了南下的征战,征战的其实并非秦军,而是当年秦始皇灭掉六国后,他们所剩下的降兵,秦军紧看着这些人南下向百越发起进攻。

不过由于当时的气候和环境让这些大军伤亡惨重,很多人患上了疾病,不过虽说如此,但是这些士兵强大的战斗力还是不容小觑的,终于将百越收为己有。随后有大量的人民迁移到了这里生活,而且还有大量的士兵在这里驻防,防止叛乱。

那么为何秦始皇拿下了百越之后不继续向西扩张了呢,不仅是因为此时的兵力已经不足,无法经受征战了。

而且当时他们一直认为西侧处于“蛮夷”,根本没有任何好处,那里经济远不如中原,而且气候也很差,如果去征战的话,那无疑就是劳民伤财,根本没有任何的好处。

所以当年秦国才会东征,因为当时的六国可全都是肥的流油,每一国都要大量的财产还有粮食,他们可以抢来大量的资源,而反观西面,里面大多都是原始部落,即使是攻下了也没有任何的生产力,还要浪费大量的粮草金钱。

再加上秦国多年进攻六国,中原耗费过大,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维持他们的战争,如果真的要去西征,很有可能会让国内混乱,而且前方的士兵都有可能叛变,导致大乱。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秦始皇是一定不会西征的。

秦始皇到底要传位给谁?

秦始皇大约有二十多位子女。

长子是扶苏,幼子是胡亥。中间知道名字的还有两个,一个叫公子高,另一个叫公子将闾。打“将闾”两字的时候老是出现“犟驴”,愣了一阵之后不由地笑了起来。

其余的子女都没有记载名字。

单看这份秦始皇子女的名单,实在是无法确定秦始皇会传位给谁。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肯定不会传位给我。

至于那些没有名字的儿子们,也可以排除在外。只要秦始皇多少表现出一点想传位给他们的意思,史书中肯定不会没有他们的只言片语,也不至于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


公子将闾是被秦二世胡亥以“不臣”的罪名给杀死的,而史书中把公子将闾描述为一个“重礼仪、守规矩、行为谨慎、言辞得体”的形象。

可以根据公子将闾的形象推断,他的母亲也应该是行为谨慎而且对子女管教甚严的人。

像这样的母子,肯定不会出现忤逆秦始皇的行为。

所以在扶苏被贬之后,公子将闾被列入传位名单也是有可能的。


公子高在秦二世胡亥杀戮兄弟姊妹时,上书请求为父亲殉葬,从而保全了自己的家族。

公子高曾给秦始皇上过书,深受秦始皇的喜爱,并且忠孝之心表现的非常浓厚。

所以在扶苏被贬之后,公子高也有可能被列入候选人名单。

公子扶苏因为秦始皇“坑儒”事件被贬,跟“焚书”事件没有关系。

扶苏劝谏秦始皇:“天下刚刚安定下来,远方的百姓还没有过上安定的生活。那些人都是诵读孔子之书、因循守礼的人,父皇以这么重的法惩罚他们,儿臣恐怕天下不安呐,望父皇明察。”

秦始皇由此大怒,命扶苏到上郡蒙恬所统领的北部军出任监军。

没有任何记载秦始皇发出了明确废黜公子扶苏的指示,但是很多人会有主动的或被动的理解,秦始皇在继承人问题上出现了犹豫和摇摆。


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的时候,左丞相李斯带领一套班子跟随秦始皇出行,右丞相冯去疾带领另一套班子留守咸阳。此时,胡亥请求同行,秦始皇同意了!

在扶苏被贬一年之后,秦始皇携胡亥同行,显示了秦始皇有意立胡亥为太子的意图。

蒙毅长期在秦始皇身边,是秦始皇最为信任的亲信大臣。秦始皇立太子之事需要从蒙毅身上找线索。

秦二世胡亥曾指责他:“先皇想立朕为太子,你却从中阻拦。现在丞相参劾你不忠,罪当诛灭你的宗族。朕不忍心,赐你一死,也算是你的幸运,你自己了断吧!”

蒙毅申辩说:“臣下年少之时就跟随先帝,一直得到先帝恩宠信任,直到先帝去世,从来不敢有所忤逆,可以说是知晓了先帝的圣意了。指责臣下不知道太子之能,先帝巡游天下,唯独叫上太子跟随,先帝对太子的期待远远超过了其他公子,这些臣下都知道从未怀疑过。先帝举用太子,是经过多年的考虑做出的决定,臣下什么时候有过劝谏,何曾有过其它想法。臣下绝不敢巧言强辩以逃避死亡,只是担心羞累了先帝的名声罢了!”

在秦二世胡亥的指责和蒙毅的辩解当中,都提到了秦始皇曾经打算立胡亥为太子的事情。在蒙毅的话里,更明确的指出,秦始皇废长立幼的想法,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数年的深思熟虑。

这段文字记载,明明白白的写在司马迁的《史记》当中,不知道为什么千百年来被视而不见。

大家可以自己翻阅蒙毅的这段对话。


正是由于秦始皇有了废长立幼的想法,没有正式册立太子,由此导致了胡亥篡位,从而埋下了秦朝灭亡的祸根。

看完文章有帮助就请点赞留言支持一下吧,鼓励别人即是赞美自己

先给历史零分的同学科普知识:扶苏是秦始皇长子,胡亥是柚子,不,是幼子!这该死的输入法!我们上学学的历史是:秦始皇传位给了扶苏,然后赵高、李斯撺掇胡亥篡改诏书,并赐死了扶苏!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可能不是这么简单了,历史的真相,就像我们用输入法打字,第一排,不一定是正确答案!

先说这爷仨!秦始皇,霸气外露!又是打匈奴,又是焚书坑儒!为什么焚书坑儒?因为他重视法家,看不起儒家,如同他的性格,风风火火,说干就干!扶苏,典型的崇儒,人人称道,温文尔雅。胡亥,是崇尚法家的,和李斯一伙。

有了这个背景,我们能看出第一点,秦始皇内心应该是倾向胡亥的,他不可能把江山交给一个跟自己政见不同的儿子。那时候已经打完匈奴了,大将军蒙恬正在修长城,路途遥远,而这时候秦始皇却把扶苏派去监管,说是皇帝重视,其实就是把扶苏撵到外面去吧,意思是:你出去好好待着吧,咱爷俩干不到一处,你在这里只会添乱,影响我抓乱党!

第二,就是编写《史记》的司马迁了。司马迁是儒家,儒家法家从来势不两立。司马迁编撰时本就是有不同意见,有说传位给扶苏的,有说给胡亥的。传位给胡亥是诏书上写的,如果篡改就是李斯,赵高,胡亥三个一起,这三个权倾朝野,泄密?很难吧!而这个篡位的风声哪里来的呢?是陈胜吴广吆喝的!即使是因为暴政造反,也要有个堂而皇之的名堂吧,于是他们的旗号就是:胡亥阴谋篡位,害死了扶苏!仁君死了,大家一起反了吧!这不正是贬低法家,弘扬儒道的大好机会嘛!于是,司马迁就倾向了这一说法。

第三,关键的来了,09年从海外失而复得的汉简书《赵正书》。赵正,就是指嬴政,没错,他姓赵,这本书就是他的传记。书中记载的就是秦始皇亲口答应胡亥继位。但是这书写的时候,扶苏已经被赐死了,也可能是写给胡亥 *** 看的,以求名正言顺!但就算这样,这也是书上的字,比口头说可靠。

综上,怎么看秦始皇传位给胡亥的可能性也比扶苏大,即使扶苏有可能是一代明君。如果真是这样,恐怕就没有篡位一说了吧!

关注一下,每日原创,看更多历史观点!

这个问题目前只能存疑,个人认为,秦始皇生命最后一刻决定,很难完全还原了。但至少在他生前,态度确实很暧昧。

按照《史记·秦本纪》,我们熟悉的说法,秦始皇遗诏传位扶苏,但是被赵高联合李斯篡改了遗诏。然后矫诏让胡亥登基,并让扶苏和蒙恬自杀。这种说法基本都被大家认可,毕竟没有其他相反史料推翻。尽管有人质疑李斯和赵高密谋怎么能为人所知?但是也不能形成充分的理由。

不过北京大学于2009年收藏的一批西汉竹简《赵正书》却给出了不同的材料。根据《赵正书》,秦始皇确实是传位给胡亥的。于是又引发了新的讨论。扶苏作为长子,为什么迟迟不立?反而被派往外地,而让幼子留在身边?个中道理,春秋时期就有人讨论过。

原来晋献公派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等几个儿子去外地,当时大臣里克就说太子要被废了。作为太子本来就是一人之下,有战功不能增加功劳,有败绩却容易影响地位。结果晋献公果然传位身边的幼子。当然,秦始皇是否晋献公这样考虑,而且关键是生命最后一刻怎么想的,我们都不得而知了。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秦朝二世而亡,很大原因在于秦始皇生前没有安排好继承人。

秦始皇终生不立后,不立太子,到底他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这方面的猜测也有很多,但是都无法得到印证。

但是继承人无非就集中在了两个人身上,长子扶苏和幼子胡亥。

胡亥轿诏说

由于秦始皇没有皇后,所以就没有嫡出的儿子根据“立储以嫡,无嫡立长”的原则,长子扶苏应该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死前留下遗诏,命传位于长子扶苏,结果被胡亥联合李斯赵高篡改遗照秘不发丧,胡亥继位为二世。

再加上陈胜吴广起义时一通大肆宣传“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于是胡亥轿诏之说流传就更为广泛,得到了公认。

在我看来胡亥继位或许是秦始皇早就内定的

胡亥的年龄之争

在《史记》中明确记载了“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二”。而在《秦记》中则记载“二世生十二年而立”。到底是二十二岁还是十二岁,我个人更倾向于是12岁。

据记载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如果胡亥继位那年是22岁,那就是说秦始皇在30岁以后就没有生育,或者是没有儿子存活下来,这点解释不通,如果继位时胡亥12岁,则说明胡亥是秦始皇年近四十岁时的老来得子,于情于理都说的过去。

胡亥只有是十二岁才能受控于李斯和赵高,以至于赵高专权能逼死胡亥。

始皇帝的本意是赵高李斯辅佐胡亥,而放扶苏在在镇守边疆,因为他心里明白,扶苏万不可能造反。可是他没想到,道貌岸然的赵高最终背叛了自己,联合李斯控制了大权。

《史记》不认可胡亥的皇帝身份

这就带有个人色彩了,胡亥作为秦二世,在《史记》中居然没有本纪,更是连单独的列传都没有,而是分散在《秦始皇本纪》和《李斯列传》当中,而赵高作为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没有单独立传,很有可能代表司马迁个人的一些看法。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个人认为胡亥完全有可能是正常继位,而司马迁之所以在《史记》中说胡亥是篡位可能是受当时大背景所限制,他必须突出秦朝的暴虐,而胡亥篡位赐死扶苏蒙恬就是暴虐最好的证据。

扶苏的境遇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在秦始皇看来扶苏这个儿子一点儿也不像自己,满口的仁义道德,丝毫没有帝王该有的威严,于是他将扶苏派去和蒙恬修长城。

胡亥继位后一道命令,扶苏又乖乖的自杀了,连蒙恬都敢申辩两句,扶苏却什么都不敢说,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当时扶苏想夺回正统,有蒙恬的辅佐机会确实不小,但是他却不敢,或许在他看来父亲传位胡亥并没有疑点。

以上推测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你好!由冬眠蛇来回答此问题。

我认为秦始皇并没有慎重考虑过嗣位问题,或者说,他这个年龄还没有将继承人问题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去考虑,正是由于他对于继承人问题的不严谨,才造成了后来诸多故事和说法,以至于其发展成为一个疑难问题。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实现中央集权制度大一统的皇帝,他出任秦王和秦始皇期间,横扫六合,北驱匈奴,南平百越,创立了包括国家,政体,官制,服饰,车马,度量衡,文字,钱币等等多个统一,是中国历史上无可辩驳的千古一帝,对于自己如此杰出的成就,秦始皇心中定然无限感慨,面对着自己的伟大江山和成功人生,死亡这个概念就显得非常晦涩和不合时宜了,而始皇帝也坚信,自己的伟大并不是偶然,而是天命所归,那么死亡自然也是可以克服的,一个坚信自己会长生的人,怎么会慎重考虑自己死后的继承人问题呢?这明显是非常矛盾的,虽然确立了二世,三世以至无穷的说法,但这就是帝国万年永祚的一个愿景罢了。

秦始皇虽然功绩无限,但是老天只给了他四十九岁阳寿,可谓有些可怜。即便是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医学不甚发达,没有抗生素,但是一个人活到六十岁还是很正常的,何况他这样不愁吃喝,营养过剩的皇帝?他的曾祖父秦昭襄王也活过了七十岁,而四十九岁这个年龄,对多数人来说,还属于壮年时期,谁会在自己壮年时期就最终决定继位人而做出一系列安排呢?这不符合人之常情,所以当他东巡回来,走到沙丘病情恶化之时,他即便做出了继位人的安排,也是情急之下的一种便宜安排,没有仔细审慎,更没有周到的安排,所以才能给后世无限遐想和勇猛的猜测。

就今天看来,我们主流的秦始皇嗣位之事来自于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记载,无论这个描述是不是真的,我们也没有其他证据来驳斥他,实际上,就是讨论,包括司马迁在内,我们大家都是假说,是一种推测,一种某个逻辑下的合理发展,而历史的真相,我们也许永远不会知道了。

就长公子扶苏论,其实瞒站不住脚。只是在中国固有的强大文化下,无可替代的宗法制度下,扶苏有了正统的地位,立他,更能让人信服而已,但就秦始皇来说,还真不一定把宗法制度当回事,他本来就没考虑到自己会死,怎么能去映衬什么长子继位的宗法制度。而且,修改扶苏继位的诏书,伪立胡亥,哪里是李斯和赵高一合计就能成了事的?秦始皇也许会在嗣位人选上不经心,但是掌握权力的心思不会有丝毫松懈,他就是死了,也绝不会允许任何一两个臣下就能把持帝国最高的权力,哪怕染指一点都不可能,所以他死前绝对做了周密的安排,或者说他生前就有过安排,当他不能履行权力的时候,应该如何办,只是秦很快就亡了,我们只能从汉王朝的角度去分析这场事变了,所以就成了司马迁的嗣位不正之说。

立胡亥有着更为比立扶苏更为强大的逻辑保证。对于一个即将逝去的成功人生,始皇帝心中是万分遗憾的,他不会在乎儿子中谁当皇帝,因为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意义,唯一的意义就是权力,他绝对不会允许权力发生变更,这也许是立子为帝的唯一意义。而当时最接近权力核心,能够在他死后顺利掌权并将帝国延续下去的就只有跟在他身边的胡亥,如果要立扶苏,他无法保证帝国的权力能安全的顺延到这个儿子那里,在古代,距离的差距往往是十分致命的,所以郡县制度下那些有野心的王爷们为什么不愿离京,道理就在其中。

哪个儿子优,哪个儿子劣,对始皇帝来说都没什么区别,反正谁也不可能优过他,对他来说,都是犬子,而这段紧张而局促的历史终究没有延伸开来,短短四年后,秦就亡了,那么嗣位之说正好成了推翻他的一个佐证,真立扶苏,伪立胡亥的事就变成了正统说法,秦因嗣位不正而亡,也算死的合法了。历史,只是让故事看起来和后面的事相吻合,让人们读者自然舒服就行,真相就是告诉大家,大家也不会去相信的,很多时候,我们相信的只是自己内心的那个真相罢了。

感谢您的阅览,喜欢本蛇回答的请记得点赞和关注哦!

0
回帖

为什么经常说“秦皇汉武”?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