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一位六十多岁的女士,自从她的儿子考上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留在繁华的北京,并且迎娶了一位本地媳妇,她的生活仿佛一夜之间焕发了光彩,四周的人都赞扬她的儿子前途无量,才华横溢。
好景不长,她的自豪感逐渐演变成遗憾。
她的儿子与我的兄弟是同窗好友,从小他就有些散漫,冬天甚至挂着鼻涕过河,棉衣袖子上的鼻涕结成了硬壳,连母亲也束手无策,尽管如此,他却是个成果优异的学生,让人不得不感叹命运的奇异安顿。
一九九八年,他顺利考进中国农业大学,之后更是攻读硕士研究生,学识与日俱增,上学期间,每当冷暑假回来,村民们见到的不再是那个脏兮兮的孩子,而是一个成熟稳重的青年才俊。
毕业后,他在北京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凭借出众的外表和学历,他与一位北京女孩相识相恋,这段姻缘水到渠成,让这对父母不解的是,亲家只在婚宴上见过一面后便再无交集,似乎对方并不情愿深进交往,可能因为他们农民的身份,对方似乎只看重他们的儿子,而漠视了整个家庭。
不久的事实证实了这种推测,女方家庭充裕,相比之下,男方则显得贫冷不堪,双方几乎没有共同话题,婚后,儿子多年未回故乡,每次询问,总是以工作繁忙或者其他理由推脱,直至有了孩子。
孩子的降生让他们欣喜若狂:“老李家后继有人了!”随后的事情让他们心灰意冷。
两位老人期看往看看孙子,起初儿媳果敢反对,但在儿子的坚持下,他们得以前往,不过却被禁止踏进家中,儿子在异乡艰难挣扎,为了家庭和睦,他抉择隐忍,没有与妻子公开争执。
无奈之下,他为父母预定了酒店,让长途跋涉的二老有个落脚之处,他们带着亲手缝制的尿布、棉衣和棉裤,期看能给孙子带来温热,这些精心预备的东西在儿媳眼中却是丑陋的,尿布被形容为抹布,直接丢进了杂物间。
当晚,儿子驾车带父母来到丈人家,期待见到孙子,他们并未如愿,儿媳紧抱着孩子,不给他们亲近的机会,老两口感到冷意刺骨,女人默默流泪,男人则无奈地叹息,短暂的相聚后,他们便返回了家乡。
自此以后,她不再提及儿媳,对于儿子的回来也失往了期盼,仿佛儿子已将亲情交付给了别人,近几年,儿子偶然回来探看,但身边始终只有他一人,孙子已上初中,却从未见过爷爷奶奶。
这位女士的故事令人唏嘘,她并非过错方,悲剧源于她儿媳的家庭,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确实轻易产生隔阂,特殊是当强势的一方不愿妥协时,矛盾便会爆发。
在人生中的幸福时刻,分享喜悦是人之常情,但炫耀过度往往会适得其反,究竟,“物极必反”,过度的炫耀一旦遭遇现实的冲击,剩下的只会成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