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何算“阑珊”?

娱乐 2年前 阅读:9 评论:0

现在,媒体常常曲解误用成语,形成了不良影响,其间接后果是混淆大 寡的判断。“阑珊” 一词的错用,是一个典型。

前年春节,为了衬托气氛,某省一家地市级电视台就拿城市夜景来做节 目,而且把文字报导贴到网上。网页上,展现了该市灯光灿烂、雍容华美的 元旦夜景,确实很美。

  报导的题目为《灯火阑珊不夜城》。做者怀着美妙的意 愿,本来想更深地传染读者,却把“灯火阑珊”那个典范词语用错在了题目 中。除此之外,还曾经在报纸上见过诸如“五一长假期间,旅客们意兴阑珊” 之类的句子,在电视上听那些主持人说“如今整个城市夜色阑珊,市民们在 广场上尽兴地玩耍”等话语。

现实上,那些句子都误用了“阑珊” 一词。

“阑珊”共有五种含义。一是暗示“衰减、消沉”,如“诗兴渐阑珊”、 “意兴阑珊”,意思是说没有什么诗兴了,兴致不高了。二是描述灯光“昏暗、 寥落”,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写道:“寡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是暗示“残、将尽”,如“春意阑珊”,意思指春 天渐去渐远。

  四是指“混乱、歪斜”,如“字阑珊,模糊断续”,表达的意思 是笔迹混乱。五是指“困窘、困难”,如“现状阑珊”,意思指如今的情况不 好,处境困难。从那些解释来看,“阑珊”没有一种义项能够暗示灯火通明、 兴致很高。所以,“阑珊”不克不及随意用,不然就容易出错了。

尤为让人感应遗憾的是,“阑珊”二字为寥落之意,辛弃疾词中“那人却 在,灯火阑珊处”是说元夕灯会的飞腾已过,灯火寥落,游人稀少,而相约 的人还在等着他,可有些人聚会时偏偏要拿“灯火阑珊”来描述聚会气氛很 好,其实是错得离谱。

标签:夜色上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

网友评论

本站会员尊享VIP特权,现在就加入我们吧!登录注册
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注册
用户名
密码(至少8位)
确认密码
邮箱(请填写常用邮箱)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找回密码
用户名
邮箱
※ 重置链接将发送到邮箱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