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古道,钟会十万兵竟然无法攻下,是姜维守城原因还是剑阁峥嵘而崔嵬的天险的原因_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27秒前阅读2回复0
yk
yk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51229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2458
  • 回复0
楼主

剑阁古道,钟会十万兵竟然无法攻下,是姜维守城原因还是剑阁峥嵘而崔嵬的天险的原因

恐怕这两个原因都有,剑阁有多难走是我们很难想象的,《华阳国志》就记载着“德阳有剑,三十里,至险”,也符合诸葛亮“以汉德县有大剑至小剑隘束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的记载。

三十里的小道是不适合大军前进的,像钟会入蜀时走的斜谷、骆谷等山道,已经是经过数十年的修建,作为蜀汉攻曹魏或是曹魏攻蜀汉的要道,就这样的地方都还发生过修补不当导致了主帅战马陷坑的情况,许褚之子许仪还因此做了用来祭旗的冤大头。

所以钟会攻剑阁时并不能像在关中平原一样纵马驰骋,在姜维大军和后续源源不断的援军面前,钟会空有十万精锐也无法冲破这小小的剑阁,这地利的因素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姜维守城的本事再加上张翼、廖化这些熟知剑阁的老将,最后逼得钟会撤军也是很正常的。

剑阁古道,钟会十万兵竟然无法攻下,是姜维守城原因还是剑阁峥嵘而崔嵬的天险的原因_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当然,钟会无法攻下剑阁的原因还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钟会对于自身的政治考量

钟会这人野心很大,同时又因为是空降司令,威望不如邓艾、诸葛绪这些将领出身,又在对蜀汉战事中经验老道的武将们,所以自钟会掌握伐蜀大军 *** ,升任镇西将军开始,他自然而然就有一种害怕自己不能胜任且担忧邓艾等老将不服的心理,从他斩杀了罪不至死的许仪和剥夺诸葛绪的兵权就可见一斑了。

尤其是当时由于汉中诸围皆下,曹魏对蜀战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绩,远在洛阳的司马昭更是因此被赐予了九锡,封为晋公了,而之前司马昭杀害了魏帝曹髦,把自己放在了众矢之的的位置,他执意要在群臣反对的情况发动伐蜀之战,一是为了转移国内对自己的矛头,二也是为自己日后称王禅让做一个铺垫,以前曹操、曹丕不都这么做的吗?

那司马昭本意如此,在对蜀战事中自然是经不起太大损失的,一旦战事陷入胶着或是损失过大,那自己就会重蹈曹爽的覆辙,也就是因为这样,作为司马昭铁杆的钟会也不敢冒着消耗过大的风险去进攻地势复杂的剑阁,赢的机会不大,要输了就不止在战场了,连曹魏朝局也会一败涂地。钟会是个聪明人,当初司马昭提议伐蜀时,满朝只有一个钟会支持他,也因此获得了伐蜀主帅的地位,为家族带来了极大的荣耀。

剑阁古道,钟会十万兵竟然无法攻下,是姜维守城原因还是剑阁峥嵘而崔嵬的天险的原因_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可是越到后期钟会个人的野心也就越大,他深知益州之地的复杂,而后方司马昭的十万大军正整军在长安严阵以待,司马昭的做法很奇怪:要是钟会大军攻不破成都的话,那再调动十万大军来也不过是送死而已,可要是钟会能够成功,那这十万大军也是白白浪费了调度物资。

所以司马昭的行动,更多是为了控制钟会以及其他的伐蜀将领,毕竟通过自己在朝廷上的伐蜀提议,司马昭也看出了众人与自己的面和心不和,钟会一家本来就是曹魏老臣,就算是由司马懿一手提拔起来的邓艾,那也是深受国恩的,当初邓艾就曾公开反对司马昭伐蜀的建议,再加上司马昭自己做的事太过不折手段,仅这几点而已,司马昭就很难把信任放在钟会和邓艾身上。

对钟会来说,捉住适当时期退兵,一、不会导致自己在司马昭面前颜面尽失,甚至影响到司马昭的地位,牵连到自己;二、更可以争取收买益州人心的时间,他拜诸葛亮墓和宣布益州投降令,也是为了争取益州的支持,建立自己的威望;三、《三国志》里只说钟会要退兵,但退到哪里没说,别忘了当时汉中和汉、乐等城都已经在钟会手里了,只有退到汉中,上可以拖延司马昭前进的步伐,下可以威胁姜维,甚至暗中互通,只要兵权在手,钟会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所谓的“养寇自重”。

要不是愣头青邓艾偷渡阴平,直接逼得后主刘禅投降的话,钟会的计策大概都已经成功了,这也就是后面钟会不惜一切要解决邓艾的原因,一来邓艾抢了自己的功劳,二来又打乱了他全盘计划,让钟会不得不去面对司马昭,把本来两个鸡蛋上跳舞的局面变成了完全被动的情况,这还不得让钟会恨得牙痒痒的。

剑阁古道,钟会十万兵竟然无法攻下,是姜维守城原因还是剑阁峥嵘而崔嵬的天险的原因_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只能说两者都是原因。首先,姜维是一员名将,治军也是有能力的,即使是在普通的关卡也不容易突破他的关卡。其次,这个地理位置太特殊了,是个天险,只要有兵力在,几乎就攻不进去。还有就是两者一结合,再多的兵只能在那里耗着,看谁能耗的起了

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帝王,前半生功绩卓著,颇具明君之像。后半生骄奢淫逸,导致烽烟四起,战乱频发。直至帝位旁落,落魄不堪,最后郁郁而终。

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就联合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自己也因此获得太子之位。很快,在其父李旦的禅让下,即位当皇帝。

(唐玄宗剧照)

随后又发动“先天政变”,铲除了野心膨胀的姑姑太平公主。由此乾坤独断,大权在握。

独揽大权的李隆基励精图治,整顿吏治,任人唯贤。提拔了史上著名的贤相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使得朝政为之一新。同时通过精简机构,恢复了国力,百姓因此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官员勤政廉洁,恪尽职守。

在李隆基的英明统治下,盛唐的序幕徐徐拉开了,缔造了被后世誉为“开元盛世”的辉煌。

这时的李隆基可谓风光得意,英明神武。大诗人杜甫曾作诗《忆昔》来形容“开元盛世”的气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这样的盛世让李隆基不免飘飘然,享乐奢靡之风悄然兴起。李隆基也变得刚愎自用,宠信奸佞,一味声色犬马,穷奢极欲。

李隆基的昏庸,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叛军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在平叛的过程中,他又昏招迭出,用人失察,致使潼关失守,叛军直捣长安。

这时的李隆基,急急如丧家之犬,抛家舍业,带上挚爱的杨玉环和宠臣杨国忠,仓皇出逃,欲往四川避难。

那么,李隆基逃出长安,到杨贵妃被赐死后,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安史之乱)

一、当70岁的李隆基逃离长安城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无比悔恨的。

他恨安禄山的背叛,当朝臣数次上奏“禄山必反”时,他仍自信的说:“禄山,朕推心待之,必无异志。”他也恨自己的仁慈,给了安禄山三个节度使的大权,让他手握重兵,反噬自己。

由于走得太过匆忙,李隆基一行携带的盘缠不多,途经马嵬坡时,侍从们早已人困马乏,饥困交加,加上天气酷热,因此拒绝前行。

太子李亨和奸相杨国忠素有嫌隙,终于等到了矛盾爆发的这一天。

于是,陈玄礼煽动随行禁军哗变,以“杨国忠是导致叛乱的根源和意图联合吐蕃谋反”为由,乱刀砍死了他,而后又逼迫李隆基勒赐死了杨玉环。

二、当杨玉环香消玉殒的那一刻,李隆基内心是无比悲愤的。

作为堂堂一代帝王,居然保护不了自己的心爱之人,还亲自下旨勒死了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挚爱命赴黄泉而无能为力。

至此,李隆基用杨氏兄妹的性命,换得了臣工的保护,一路西逃入川。

但太子李亨不愿放弃,他选择了北上朔方。在众臣的拥护下,自立为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此时的李隆基还蒙在鼓里,浑然不知,仍在以皇帝的身份发出一道道圣旨,指挥平叛。直到得知李亨即位的消息后,才被迫将皇位禅让给李亨。

(杨玉环剧照)

三、当李隆基颁发禅位诏书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无比凄凉的。

面对帝王权力的巨大诱惑,即便亲如父子,也毫无温情可言。

李亨擅自立为帝,等同叛乱,但李隆基又能怎样呢?毕竟这大唐江山是自己一手败坏的。当李隆基踏出长安城的那一刻起,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不过好歹江山未改姓,不如索性做个顺水人情,把这帝位禅让了吧。

公元757年,安禄山被杀,李隆基也从成都返回了长安。被李亨安排住在了兴庆宫,身边也只有高力士和陈玄礼。

四、当李隆基重新踏入兴庆宫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无比复杂的。

他一方面对杨玉环的死耿耿于怀,另一方面也为李唐江山终未旁落,而暗自庆幸。

所以,李隆基回到长安后,就迫不及待地派人祭奠杨玉环,并打算为她改藏。

不过,当初拥立李亨的宦官李辅国坚决反对,只给李隆基带回了杨玉环生前的一个香囊。李隆基将宠妃的香囊终日藏于袖中,并找来画工,描摹杨玉环的肖像,悬挂起来,和心爱之人朝夕对视。

李隆基也会偶尔和以前的大臣们聊聊天,回忆一下当年叱咤风云的帝王生涯,努力用“当年勇”来支撑自己。

但仅有的这点慰藉,也在李辅国的反复挑拨下,化为乌有。李亨因听信谗言,猜忌李隆基,放纵李辅国将李隆基软禁在了甘露殿。

亲信高力士也被冠以“潜通逆党”的罪名流芳巫州,陈玄礼被勒令复出为官。偌大的宫殿,只剩下形单影只的李隆基一人。

(高力士剧照)

五、当高力士跪别李隆基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无比绝望的。

李唐江山在李隆基的手里走向盛世,又在他的手里没落崩塌。他知道,他的一生功过,注定将被后世反复评判,供后人鉴戒和思索。

公元762年5月3日,郁郁寡欢的李隆基驾崩于甘露殿,终年78岁。

(参考资料:《旧唐书》)

公元757年,李隆基回到长安皇宫,又过了五年才驾崩,终年78。这种条件,相对于在安史之乱中凄惨死去的千千万万无辜军民而言,何来“凄惨”之说?

在当太上皇的五年里,李隆基的生存状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年,莺歌燕舞、风流潇洒;后两年,万念俱灰、郁郁而终。原因只有一个:权力。

其实在当初马嵬驿兵变的那一刻,李隆基很难有好日子过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封建帝王和宠臣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前者授予后者权力,后者是前者的代理人。很多看似“奸臣当道”引发的乱像,本质上也是帝王意志的体现:有什么土壤长什么果,你以为奸臣是坏人,其实真正坏的是皇帝。

但是,聪明的皇帝最擅长的就是卸磨杀驴、找人背锅,一旦察觉民怨沸腾、怨声载道,他们能果断的干掉自己曾经的宠臣“以谢天下”,成功转移仇恨,毕竟一般人不敢明目张胆的反抗皇权。这一招虽然不地道,但很实用。

但李隆基显然犯了浑。所有人都知道,安史之乱是他自己养成的;封建帝王在位如果超过30年,基本上都会变成昏君,而李隆基在那时已经超过40年,他一改前期的英明神武,在朝廷内任用佞臣、朝廷外重用蕃将,希望用这种所谓的制衡来巩固权位,即使无数人犯言直谏也无济于事。

但事与愿违,他的宠臣之一安禄山,打着清除另一名宠臣杨国忠的名义造反,此时的李隆基已经颜面扫地;而直到这时,他仍不思悔改,不仅没有“机智”的丢卒保帅,反而一边维护宠臣、一边摧残良将——听信宦官,诛杀卖命抗敌的高仙芝、封常清;和杨国忠同穿一条裤子,逼迫哥舒翰兵出潼关;主力军被自己坑完后,立即带着亲信、后宫一溜烟往杨国忠统领的蜀地逃窜......

马嵬驿兵变,实际上针对的是李隆基,毕竟打狗看主人,禁军诛杀杨国忠,实际上就是要将李隆基的军;好在陈玄礼掌军已久,把祸水引向了杨贵妃,替皇帝找到背锅侠,成功限制了事态发展。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李隆基虽颜面无存,但好歹保住了命。

随后大部分军民跟随太子李亨北上朔方,已经充分体现了人心向背。过了不久,得知儿子在灵武称帝(即唐肃宗)、尊自己为太上皇,李隆基虽然内心失落,但也没有其他选择:烂摊子总得有人来收拾,自己无心无力,儿子愿意出头,总比江山落到安禄山手里好吧。

在其后的大概一年中,太上皇李隆基在繁华的蜀地避难,皇帝李亨在朔方调度平叛,双方相安无事。

公元757年,唐军在香积寺大获全胜,斩首叛军6万人,一举收复长安。无论是出于孝道,还是炫耀政绩,唐肃宗李亨都得接回父亲。他也确实在第一时间这么做了,但说辞比较虚伪,大意是:“请上皇东归,朕退居东宫、安心当个太子”。

没办法,皇位固然香,自己也确实有资格拥有,但吃相一定得注意好好包装;何况谁都明白,今时不同往日,李隆基即使再贪恋权力,也会不好意思(不敢)接招。

至于传递大实话的任务,就交给大臣们了。李亨的“诸葛”李泌迅速以群臣的名义写了一封贺表,大意是:“陛下无时不刻不思念上皇,如今京师已光复,请上皇返回京城,好让陛下能一尽孝心”。

两封表书一前一后送往蜀地,结合起来表达了这个意思:皇帝愿意让位,但大臣们不同意。这出双簧,让李隆基父子都有台阶下,深得政治腹黑学的精髓。

果然,李隆基收到第一封表书时,“彷徨不能食,欲不归”;第二封抵达后,他心里的大石头才落地,高兴地命人准备好路上的服饰、食物、娱乐节目,并且把出发的日期都定好了。

随后父子会面的过程颇具深意:

李隆基抵达凤翔,立即把护送自己的600甲兵交给所在郡县,表示自己不会染指任何兵权;李亨获悉,则派了3000精兵前去迎接;

李隆基到达咸阳后,李亨脱下黄袍、身穿紫袍前来迎接,当众跪拜父亲,并请对方使用自己的皇帝车驾;

对于这种态度,李隆基自然高兴,当然也会投桃报李,他要来黄袍,亲自为儿子穿上,其后表态:“天命与人心都已经归于你,你能够让我安度晚年,就是你的忠孝了!”

也许这真的是大实话。父子俩一番客气后动身回宫,李亨亲自为父亲牵马,李隆基高兴地说:“我当了近50年天子,都不觉得高贵;如今作了天子的父亲,才发现贵不可言!”回宫后,他正式把传国玉玺交给了儿子。

上述场景其实挺好笑:父子俩明明都知道皇权有多香,但李亨顾忌孝道,不得不三番五次假惺惺推让;李隆基不敢、也不能接,只好五次三番表示愿意安于现状,套路一个比一个深。

但嘴里说放下很容易,面临 *** 裸的权力诱惑时却是另一码事。

李隆基回到长安,仍居住在自己当初做皇帝时的寝宫兴庆宫。起初李亨对父亲毕恭毕敬,还经常拿一些政事去请示意见。李隆基如果真的舍弃权力,就应该像当初李渊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才对,但他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这里有个例子:

李亨在处理那些当初投降叛军的大臣时,准备宽恕张均、张垍两兄弟。在诏书拟好后,他拿去请示太上皇的意见。

面对这种情况,李隆基不应该干涉才是,当他还是舍弃不了对生杀予夺大权的渴望,拒绝了这一主张;李亨磕头请求后,他才勉为其难的仅仅饶了张垍一命。

更要命的是,李亨之所以想赦免张均、张垍,是因为他们的父亲张说曾对自己有救命之恩:李亨还在娘胎里时,李隆基只是个藩王,他担心太平公主的迫害,准备用堕胎药流掉这个孩子;但张说于心不忍偷偷替换成了养胎药,这才保住了李亨一命。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当了皇帝还不能保住自己的恩人,李亨的真实感想不难猜测。此外,他曾想挖出祸国殃民的李林甫的尸首挫骨扬灰,但顾忌李隆基的想法最终作罢。一个词来形容唐肃宗李亨的状态:别扭。

李隆基住在兴庆宫,这里毗邻街市,长安的繁华一览无余;他有陈玄礼、高力士的侍奉,平日里经常跟一众公主、老臣纵酒娱乐、欣赏歌舞,儿子唐肃宗也时常来探望自己,生活那叫一个滋润;

但这还是不能让他满足,爱好出风头的他,经常登临长庆楼,路过的百姓无不俯身叩拜、山呼万岁,李隆基龙颜大悦,下令在楼下设宴款待众人;

这还不算,他甚至还经常跟一些进京的军队将领有密切往来,将军郭英、剑南道使者都曾刻意前来拜会,享受过李隆基的热情款待。

这就有些踩过界了,李亨碍于父子之情不好发作,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的亲信可不能忍。

经过安史之乱,李亨对将领极为忌惮,李辅国、鱼朝恩、程元振等宦官受到了重用;这些人跟张皇后勾结弄权,掌控朝政。

其中,李辅国出身贫贱,虽然权势如日中天,但老是被李隆基的身边人瞧不起。为了替主分忧,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地位,他以“上皇勾结外人,陈玄礼、高力士图谋不轨,禁军当初都参与了马嵬驿事变、忐忑不安”为由,劝说唐肃宗把李隆基迁徙到戒备森严的内宫,以免产生祸乱。

唐肃宗表面上不答应,但李辅国何等精明,他先是擅自削减了兴庆宫内的马匹,由300锐减到10;李隆基感觉不妙,但也无可奈何。

不久后,李辅国纠集禁军,哭求把李隆基移居到太极宫,但唐肃宗的态度是“泣不应”,只是哭,但不表态。

过了几个月,趁着唐肃宗生病,李辅国假传圣旨,声称皇上请太上皇到太极宫游玩;李隆基带着亲信走到半路,被李辅国以及手持武器的500禁军堵住了,对方表示“迎接”太上皇移居更加“宽敞”的太极宫。

就这样,李隆基几乎被绑架到了残破的太极宫甘露殿,身边的下人只有几十个老弱病残,陈玄礼、高力士等老部下以及以前的宫女都被剥夺。

其后,李辅国才带着禁军将领前去向唐肃宗“请罪”。当然,他们不仅没被责罚,反而受到了口头褒奖。

几乎被囚禁的李隆基,在接下来几乎只吃素,而且还修炼辟谷之术;也许是因为思念杨贵妃,也许是对自己凄凉处境的悲哀,他形容枯槁、心如死灰、郁郁寡欢,两年后与世长辞。

听到这一消息,卧病在床、好几个月没有探望父亲的唐肃宗李亨悲悔交加、病情加重,不久后也撒手人寰,让人唏嘘不已。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回京的李隆基年事已高,在朝野早已威望尽失,不大可能制造事端,只是之前当了几十年的皇帝,让他突然放下身段、低调享福,确实有些强人所难;而唐肃宗李亨,也不那种为了权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之人,对于太上皇的影响,虽然带来了不便,但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父子俩原本可以相安无事。

但一方面李隆基没能彻底放下权力心;另一方面唐肃宗的亲信不会容忍上面存在掣肘的力量,他们利用唐肃宗的犹豫、纠结心态,越俎代庖摆平了太上皇,造成既定事实。

权力面前,亲情的力量太过于微弱,这就是为什么在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太上皇、皇上并存的情况极其稀少。

0
回帖 返回娱乐

剑阁古道,钟会十万兵竟然无法攻下,是姜维守城原因还是剑阁峥嵘而崔嵬的天险的原因_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