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死前指天大喊“星斗南”是什么意思?
道光18年(1838年),道光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处禁烟。道光19年4月22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了近2万箱从英国人手中收集的 *** 。林则徐的果断和迅雷让英国人震惊。他们没想到林则徐会这么强硬,不顾后果。
在英国人陷入困境之前,道光帝称这一举动为“可以称之为大快人心事!”
然而,当英国人一路冲到天津大沽口时,关于这件事的性质立即发生了质的变化,最初的快乐变成了“灾难”。
妥协派开始陷害和打击林则徐。齐善声称,只有林则徐是英国人不满的人。只要林则徐受到惩罚,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与此同时,林则徐两次上演,大胆陈述了禁烟抗英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道光帝彻底翻脸,指责林则徐是胡说八道。
1841年5月,道光帝下令,林则徐降为四品卿衔,戴罪立功;6月,他下令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重新送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在发配的路上,林则徐写下了一首名诗——“苟利国家生死以,难道因祸福而避之吗?”
从目前的认知来看,有人说林则徐虎门卖烟是“无知无畏”,是一种激进而灾难性的爱国行为。这种说法,不管有没有道理,一定要求古人。
林则徐爱国心可鉴。
后人理性的人只尊重林则徐,不仅是他不顾个人生死的爱国主义,更是他后来睁开眼睛看世界。与早期的无知和无畏相比,林则徐后期的审视和展望世界足以让他成为历史上的巨人。
简单了解这些,就能理解林则徐晚年的心情——既痛又卧薪尝胆。
道光30年(1850年),为了进剿太平军,道光再次启用林则徐,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监督广西军事。林则徐接到圣旨后,带着儿子林聪勇和亲信幕僚刘存仁离开福建老家,星夜兼程,直奔广西。
然而,当一群人穿越广东普宁时,林则徐突然发病,病情越来越严重。
1850年11月22日,暴卒于潮州普宁县行馆,终年66岁。
据传,林则徐临死前大喊“星斗南”。因为这三个字的意思不是很清楚,人们对林则徐的死有很多看法。
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林则徐死于谋杀。
根据福建方言,“星斗南”与“新豆栏”同音,新豆栏位于广州十三行附近。据林则徐曾孙林兰岑分析,广东十三行的经销商都是吃夷利者,特别讨厌林公,怕他再来“做坏事”。因此,他买了厨师郑发,用巴豆粥给林公喝。林公生病了,死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直接指出了幕后的真正凶手。最讨厌林则徐的是商人总吴家。听说林公复督粤事,极度恐惧,就派亲信用巨款贿赂林公厨子。林公死后,广东有传言说有人亲眼看到了广州的一家客栈。十三洋行总领导吴绍荣手下的一封亲信和郑发窃窃私语,桌上有一堆白银。
还有人说林公轿扶手上抹了剧毒。
分析这一说法,既然林则徐能在死前说出“新豆栏”的关键,那就意味着他知道阴谋,既然他知道阴谋,就应该采取预防措施。即使没有办法预防,他也不应该在死前说得那么委婉,而应该指名道姓。
总之,这些说法捕风捉影,民间演绎的成分很重。
还有一种说法,所谓“星斗南”,其实是林公临终前的一种感慨,感叹自己没能到广西为朝廷服务,星斗南实际上是临终前望空而叹。
近年来,根据林则徐的最新发现和林则徐的儿子林汝舟的《致陈子茂》,有人认为林则徐的死因既不是毒死,也不仅仅是腹泻。
从11月12日到15日,林则徐一直在路上,没有服药,所以呕吐非常严重。15、16日服用“中和剂”后,呕吐腹泻情况有所改善。然而,林则徐继续日夜兼程,努力颠簸,最终病情转化为“胸次结胀”。、“喘急发厥”,导致心肺老病。
在活力大伤的情况下,医生用重剂,终于66岁的林则徐献身于暴卒。
结合这句话,“星斗南”应该是林公“出师未捷先死”的叹息!
【谢邀】
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
第一,新豆栏(街)。认为“吃夷利者”,即外国商人和代理人贿赂厨师下毒,毒死林则徐,林临死前高呼。
第二,防俄。林则徐虽然被分配到新疆,但实施了调查,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新疆的战略,并做出了重要预测:“终于是中国病人了,俄罗斯人!我老了,君等当见之。”
至于清朝灭亡的预言,恐怕不是很靠谱!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
有他的儿子林聪彝和幕友刘存仁陪着林则徐。
“星斗南”这三个字,出自刘存仁所作的悼诗中的诗注,即:
“临终口授折,经余代录,而且语音不能简涩,还没到出师为摇,呜呜!忠!"
林则徐灵棺被护送回原籍时,老朋友杨庆琛前来迎接,后来写了一首“星斗苍茫在哪里找”的诗,在注释中说:
“公疾革,随侍公子哭着默默祈祷,公回顾说:星斗南”。
这是最早的来源,根本没有“指向天空”,那是后人的错误传播。
金安清《林文忠公传》中“以指向天”的说法:“公易时,以指向天,呼星斗南三字。”
以上材料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林则徐当时“语音不简单”,也就是说吐字不清;第二,临终遗言是“回顾”和“陪伴公子”,也就是对儿子说的。
林则徐相信佛教,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弟子。早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就恭恭敬敬地抄袭了《心经》、《金刚经》、《大悲咒》等。,并亲题“行舆日课”、“净土资粮”八字,一盒储存,随身携带,便于阅读。
林则徐从政后,依然坚持“日课”,不忘念经念佛。
因此,在将军告别世界的那一刻,看到儿子躺在那里哭泣和祈祷,佛陀最符合当时的情况。这意味着我希望我的儿子能完成“日常课程”,而不是他自己的净土。
也就是说,林则徐去世前所喊的,很可能不是“星斗南”,而是“心大南”(心是心经和金刚经);大即“大悲咒”;南即念佛声如“南无阿弥陀佛”等),是念经念佛的缩写。
[“祥说近代史”问答团队]
绥化出了哪些名人?
绥化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充满了安顺和吉祥的含义。绥化市位于呼兰河流域,黑龙江省中部松嫩平原,东接林都伊春,南接省会哈尔滨,西接油城大庆,北接口岸黑河,西北接鹤城齐齐哈尔。有《绥万邦》记载的《周颂·桓》。大部分都是为了祝贺好用语。“化”就是“变”,意思是创造和教育。绥化,有安抚教化、造化发展、吉祥安顺的意义,可谓寓意之深。
自古以来,绥化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历史名人众多,群星璀璨。我们来看看绥化有哪些历史名人,你知道多少。
1.雷炎
东北抗日联军龙南指挥部第四支队长雷炎(1911-1939)。1931年参加抗日民众自卫军,1939年2月9日晚,率领70多名骑兵,在李老卓屯被700多名伪军包围。与敌激战,杀敌100多人。突破,受伤牺牲。时年28周岁。1986年,海伦人民在原人民公园南端修建了雷炎烈士纪念碑,以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雷炎烈士。因此,雷炎公园得名。后来,海伦市的主干道也被改为“雷炎街”。
2.张继周
张继周(1912-1946年)出生于绥化永安正黄旗前小五屯(现跃进大队)贫困农民家中,民国元年(1912年)。我十几岁的时候读了一年私立学校。年轻时,学会炸麻花、打果等手艺,并以其小企业为生。为纪念农民出身的土改干部,第四区委书记黄一平亲自前往前小五屯为张继周烈士召开追悼会,将前小五屯改为“继周屯”。屯东大桥改名为“继周桥”。
3.张景云
张景云(1921-1985)出生于黑龙江省兰西县,后迁至华川县悦来镇。1949年3月工作。历任税务所所长、畜牧科科长、各业务局副局长、襄阳山水库指挥、税务局副局长。1982年退休,工作33年。他于1985年8月14日去世,终年64岁。
张景云从事税务工作多年,精通税务业务。按照党的财税政策工作,坚持原则,一丝不苟。中年以后,他患有各种疾病,仍然坚持离开岗位。有时他在治疗过程中忘不了自己的事业,为华川县的财税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4.张文谱
黑龙江省绥化县人(1894-1965)。年轻时拜门学艺,是正宗评书门派之徒。学徒出科后立即成名,不久声震东北。许多茶馆和剧场都以优厚的待遇相互竞争。他擅长表演“杂学”,经常表演的书目是《水浒传》、《侠义金镖》、《龙虎西巡》、《大五义》、《小五义》、《青烈传》、还有十几部《三国演义》。作为哈尔滨最早的评书艺人。他不仅艺术技巧高超,而且忠诚谦虚。无论你去哪里表演,一些社会团体和名人都会发送“账户”(相当于当前的横幅)来表达尊重和尊重。他一生中收到了许多弟子。李清泉和张青林是著名的大弟子,他们都成为了评书表演艺术家。他本人不仅名贯东北,还有评书名将“二谱一彪”的美誉(即张文谱、陶方谱、龙占彪)。他的第二代弟子和第三代弟子遍布全国,当时被称为“门派”。
5.张万贵
张万贵(1895-1960),艺名粉莲花、铁钉。黑龙江省兰西县太平山村人。1914年,他从事艺术工作,崇拜黑龙江北派歌手傅金才(艺名傅七石子)为师。他经常唱蹦蹦跳跳,先穿上衣服(丹),然后唱下衣服(丑)。张万贵为传播北派艺术,促进黑龙江两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于1960年去世,终年65岁。
6.乔树藩
(1912-1941),原名德本,化名英华。兰西县黑龙江省。1919年进入私立学校。1929年来到哈尔滨,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俄语班学习,第二年转到东省特别区第一工科学校(后改为第一工科学校)。同年加入中国 *** ,7月被派往苏联学习。1931年8月回国,继续在学校学习,从事反满抗日活动,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1941年11月14日,由于特务告密,7月30日被捕,解决哈尔滨,被关押在哈尔滨日本宪兵队。
7.梁军
梁军,(1930-)女,黑龙江省明水县人,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一元券上的女拖拉机手原型。梁军于1947年进入德都县萌芽乡师范学校(原克山师范学院前身)学习。194
第一位,孙宇,中国工程院通信专家院士。第二位,邵安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鞍钢矿业集团党委书记,第三位,唐立新,国家控制与工程重点学科教授,第四位,王镇,中国田径运动员,第五位,李英,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党委书记。第六位,余毅夫,黑龙江省人民 *** 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