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炸酱面的美味,你知道多少_炸酱面的起源是什么

1天前 (03-17 14:42)阅读2回复0
xxhh
xxhh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50782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1565
  • 回复0
楼主

老北京炸酱面的美味,你知道多少

大家都知道,炸酱面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面食,也是属于比较有代表性的美食,所以在美食界的地位还是很大的。最初是起源于北京,但是是属于山东菜系的,具体为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上网了解一下啦。后来炸酱面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快就传遍了我们祖国的大江南北,后来还得到了“中国十大面条之一”的名头。后来不是还传到韩国去了吗,我经常在韩剧里面看到韩国人吃炸酱面,每次看韩剧都忍不住想吃炸酱面。但是韩国的炸酱面和我们中国的炸酱面好像差别挺大的,他们的酱看起来很多,但没什么蔬菜,只有酱。我们的炸酱面菜码比他们丰富多了,可能是韩国蔬菜成本比较大的原因吧。

炸酱面的起源是什么

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如馒头、花卷、包子、饺子、馄钝、烙饼、面条。

但北京人一提到“面”,乃指的是面条。面条寓意“长寿”,俗语“人生有三面”,即“洗三面”、“长寿面 ”、“接三面”。

婴儿降生后三日有洗三仪式,吃洗三面祝愿婴儿“长命百岁”;过生日时照例吃“长寿面”,谓之“挑寿”,寓意“福寿绵长”;人死三日的初祭谓之“接三,以 “接三面”招待来宾表示对死者的悼念之情悠悠不断。

日常生活中,北京人更喜欢吃面,而且还形成了固定的套路。

城内居民一般只吃抻面和手工切面。

抻面是将和好的白面在面案上用擀面杖擀成大片,右手用刀切条,左手往左边推滚,以便滚上干面,免于粘连,最后攒成一把,双手拎起抻长,截去两头连接处,马上放入沸水锅内;切面是将和好的白面擀成薄片,洒上干面叠而切之,成为丝状。

此外还有做宽形 “板儿条”的。煮好后各有不同的“浇头儿”,并据此分为以下几种:

炸酱面:常见的是猪肉丁炸酱。纯是以半肥瘦猪肉丁加葱、姜、蒜等在油锅炸炒,加黄稀酱,盖上锅盖小火咕嘟10分钟。

这时,肉丁被黄酱咕嘟透了,肉皮红亮,香味四讲究的则是里脊丁炸酱三鲜(虾仁、里脊、玉兰片)炸酱等,还有木樨(鸡蛋)炸酱、炸豆腐丁酱、烧茄子丁酱等素品,油而不腻。

老北京人吃炸酱面,冷天讲究吃热的,谓之“锅儿挑”(完全不过水),热天吃过水面,但汤要篦尽。

根据季节佐以各种时鲜小菜,谓之“全面码儿”。初春,用掐头去尾的豆芽菜(称掐菜)、只有两片子叶的小水萝卜缨,并浇上过年剩下的腊八醋。

春深,在酱里放上鲜花椒蕊儿,称花椒酱,面码儿则是青蒜、香椿芽、掐菜、青豆嘴、小水萝卜缨和丝(条)。

初夏则以新蒜、焯过的鲜豌豆、黄瓜丝、扁豆丝、韭菜段等为面码儿。

麻酱面:即芝麻酱面,是老北京人夏天的便饭。面条煮好从锅里捞出放入冷水中泡凉,浇上芝麻酱(放盐,以水调好)、花椒油(用香油炸好的花椒油趁热放入酱油内)、米醋,再放上腌胡萝卜丝、青蒜、小水萝卜丝、掐菜、香椿芽等。

吃起来有如扒糕、凉粉的风味。卤面:俗称“打卤面”。

民间办红、白喜事,如果用“炒菜面”招待亲友,一律用打卤面。

打卤通常是以煮猪肉的汤或以羊肉煸锅,放香味。

也有不勾芡的,汤内加鹿角菜,成为清汤的浇汁,称“氽儿卤”。

起源西安,但是是在北京发扬光大的。

清朝光绪年间,八国联军入侵中华,打到北京后,使清宫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随从,从北京逃西安城内南大街,闻到一股清香味,总管李莲英抬头一看,是家炸酱面馆,及时禀报太后、皇帝。进入店内,李莲英向店老板要了专营的素酱面,所有人吃了一碗后说:“味道真好”,吃完之后太后问众随从这面味道怎么样?众人异口同声说:“绝对的好面,好!”这时太后皇上要起驾上路,太后吩咐总管李莲英把做炸酱面的人带到北京,带到宫里做炸酱面,从此后素炸酱面在北京落户。

0
回帖

老北京炸酱面的美味,你知道多少_炸酱面的起源是什么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