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之前的话都是毫无意义的,真的是这样吗_对于过去手工割麦年代的记忆你还有多少
“但是”之前的话都是毫无意义的,真的是这样吗
汉语言博大精深,体现在每一语句上。一篇文章里,为了突出上下句的关系,会有一些专门的固定词组,比如:不但……而且……,是表示上下句是递进关系;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只有……才……,是表示条件成立的;……,但是……,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只有这些词组运用得准确,才能表达出语句的完整意思。
有人说“但是”之前的话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这是不对的。因为它在一篇文章中有两种不同的重要表现形式。
第一,用在段落之间,表示上、下两段内容的转折关系,。这种表现形式一般都是上段说完,在下段的开头用“但是”承接。如果说上段没有实际意义,那下段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石,使整个表达的意思发生了改变。
第二,用在一句话的上、下句之间,表示上、下句意思的转折,比如:你表演的很好,但还有点小的瑕疵。从这句话来看,上半句表示了肯定“表演的很好”,下半句是在上半句的基础上,指出“还有点小的瑕疵”。如果没有上半句,就失去了肯定的意思,使语句的整体意思发生了整体改变。
所以,在一篇文章或一个语句中,“但是”之前的话非常重要,且有实际的意义。
“但是”之前的话是对之后的话进行的一次铺垫,是为了烘托效果,营造氛围,引导人思想转变的一个索引,如果没有前期的铺垫。当你直接说,“但是”后面的内容时,也许不会让对方容易接受。所以我们在说很多事情的时候,总是在“但是”之前做以铺垫,做以修饰,做以引导。这样做会让“但是”以后的内容另对方在思想认识上有更好的接受,所以说;不能说“但是”之前的话是毫无意义的。他是对后果的一次引导,也是对后果的让对方欣然接受的精神释怀。
对于过去手工割麦年代的记忆你还有多少
我读小学的时候是在北方,那时候正是文革时期,父亲从北京卫戍区司令部被下放到石家庄边缘的黄壁庄水库附近的农田劳动改造,正好我暑假没有安排,母亲忙于工作,让我的父亲改造的农村去。记得当年父亲是用自行车骑了40多里的路才到他们的驻地,沿途骑骑歇歇,看看田里快成熟的麦子,金灿灿的,有风吹过来,那金灿灿的麦子就像大海里的波浪,煞是好看,空气里还有一种麦子快成熟时特有的沁香。轮到我真正开始自己割麦子,已经是文革结束的时候,我在上海读中学下乡劳动的时候,记得是在上海市奉贤县光明二大队学农的时候,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下地割麦子,刚开始是很兴奋,可以说是挥汗如雨,很快就感觉到麦芒的厉害,让人痒痒的,最讨厌的是有牛虻会趁你不防备,用它像刀子一样的嘴,狠狠地咬你一口,还喝你的血,很疼,好长时间血还止不住。割麦子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想想还是挺有意思的。
八九十年代末之前,中国农村现代农业机械应用率几乎为零,广大农村播种收割农作物基本上全部依赖人工,每到小麦收获的季节,漫山遍野麦浪翻滚满眼金黄,全家老少齐上阵,镰刀飞舞,歌声飞扬,那喜获丰收的场景既温馨又壮丽。
那时只是在电视里看到过前苏联自动化联合收割机,自家收割农作物全靠镰刀一把,右手握镰刀,刃口朝外,左手撸住一把麦秸,用右手镰刀从左向右使劲一割,小麦就齐刷刷的割下来,顺手放在一边码好,等到够一定数量打捆墩齐装车,大都是板车或驴马等畜力车运到村头的场院也叫打谷场。平铺在地面上厚厚一层,由村里的老人或车把式赶着骡马驴牛等拖拉着不知从什么年代流传下来的大石碾子,反复碾压直至将麦粒和麦秸分离,俗称压场。压好后起场,就是用叉子耙子等专用农具将已经脱粒的麦秸铲起另行堆放,也叫码垛。高高的麦垛不仅能用来喂养牲畜还是农民家家烧火做饭的主要材料。接下来就要找个有风的晴天扬场了,当然最好是大风天,用木掀把轧下来的麦粒迎风抛向空中,借用风力吹去麦糠等杂物,遴选好后晾晒,自然风干,以免潮湿生虫。晾晒合格后装袋保存,公粮放入粮囤,自留粮运回家收藏!场院又回归了往日的宁静!
平坦宽阔的场院,高高的麦垛,静静的石碾子,还有绕场嬉笑打闹的孩童,斜倚在麦垛旁或看着孩童打闹或晒太阳或纳凉或家长里短的大姑娘小媳妇……那时真的很温馨很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