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校应该如何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国之大计;立德树人,从学生抓起。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居首位。
但要谈“学校应该如何立德树人”?此话题是一个巨大工程,属顶层设计。我个人只能从自己的一些亲身感受,谈谈一些一知半解、自认为主要的东西。
一,学校“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和目的。
从小学直至高中、大学的立德树人,途径很重要,目的应该很明确。从规范学生的正常认知、良好习惯养成到应取的正确态度,步步深入,各学年段的目标既相对独立,又逐级上升联成一片,最终培养出一个全面合格的德育人才。
其中,联系社会实践、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应该贯彻整个学年段始终。
规范正常认知是基础;
规范良好习惯养成是言行一致;
规范正确态度是让思想和意识有积极进取表现。
这些,光讲理论不行。要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无论是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方针,还是现行的,都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放到显要位置,充分说明了她的实践意义、现实意义以及辨证关系。因为生产劳动是德育教育的第一线,是获取德育教育的源泉和根本。这样才能防止皮毛分离、坐办公室的“家”、“者”们从学校门到办公室门,与生产劳动第一线严重脱节。
二,办法。
学校的立德树人教育应该是一根主线,一条红线,穿贯教育全科目,贯连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全方位,贯通在学校受教育期间的全过程。要做好:
课程育人,活动育人,课程、活动相结合育人;
制度育人,文化育人,言行举止体现出育人表现,多方面渗透,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
学校、家庭、社会全育人。学校是主阵地,家庭社会是延伸,不留育人环境空角;
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育人很重要。
三,评价。
明白了立德树人的目的,有了途径和方法,也要把评价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和向上输送人才的框架中。
具体我只2点看法:
1,一定要纳入学生毕业的等级评价和中考、高考的升学资格乃至找工作的个人档案推送中。
2,坚持平时表现和学终考核相结合的评价制度不偏废。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人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好人,什么叫坏人,也就是是非标准。这个听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这就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我想,以下几点要做好:
第一,要解决价值观问题。让学生明白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上学是为了什么,最崇高的理想是什么。现在的孩子大都是在一孩化家庭长大的,他们的特点是自私自利,以个人为中心,目无他人,不尊敬师长,享乐第一,毫无吃苦精神。在思想观念上,往往是金钱至上,读书是为升官发财。这与培养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标准是格格不入的。这个问题不解决立德树人无从谈起。
第二,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国,爱民族,树立民族自尊、自强的精神。上学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强盛,不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如果我们的学校培养人都跑到外国去,为外国人服务,甚至为敌对国家服务,当了汉奸,那就太失败了。
第三,要让学生知道中国5000年文明史,要进行严格、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懂礼貌,知敬畏,尊重师长,尊重他人。有礼貌的人才能有自律精神,有自律精神的人才能成才。所以,传统文化教育是如何作人的基础教育,不可忽视。
第四,要教育他们热爱劳动,让他们懂得劳动创造一切。财富的获得必须是通过辛勤劳动,不劳而获的思想会使人误入歧途,甚至犯罪。任何地方都不需要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人。教育的根本就是培养有用的的人才,人才首先要爱劳动,会劳动。
青少年心理健康如何教育
青少年阶段一般是指12到18岁之间的群体,这个阶段是一个人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他是从"孩子"过度到成为有完全行为能力的"青年人"的前提条件。主要变化有两个特点:一、,生理特点:第二性征的出现使他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和好奇,焦虑与"美妙"共存。一个是体态上的变化,女生主要表现在乳房隆起,体毛出现,骨盆变宽,臀部变大;男生主要表现为出现胡须,嗓音低沉等。另一个是性功能成熟的变化,女生月经出潮,男生首次遗精,生殖系统趋于成熟。他们会出现这个阶段较为容易出现的一些心理及躯体表现。
建议:家长适当留心孩子的生理动向,适当进行侧面观察和正向引导,陪伴孩子度过这个时期。比如:在聊天时坦然且隐晦的讲一些关于这个阶段的特征,然后以过来人的经验交流怎么更好的应对处理,大度又不侵犯孩子的"隐私",出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去医院检查。
第二个就是认知的发展;情绪特点,我们说青春期的"烦恼"。注重个人形象了,要面子和地位,与父母产生分歧,体会孤独感和压抑感强烈。第二逆反期的的主要特征就是"反抗心理"他们要求自主、平等、不想再被教育在被"养育",这时父母的角色还没转变过来,还把他们当做孩子,那么必然导致与孩子的关系走向边缘。这个阶段也会出现一些社会性问题,比如网游、吸烟、酗酒等。
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出现精神分裂及自杀的情况,原因很多,主要是心理问题、家庭环境、学校压力、欠缺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这个阶段孩子的青春发育期心理特征产生了激烈碰撞导致。父母家庭该怎么做呢?我认为首先要维护一个完整的正能力家庭很重要,父母以身斯教。用"陪伴、尊重、引导"来"爱"孩子。注意观察孩子动向,筑成无形的"围栏",让他们自由的奔跑却没有离开家人的"保护"。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来完成。首先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情况,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及时地和孩子进行沟通。特别是夫妻有矛盾后,一定要和孩子讲清楚,不要怕麻烦。其次要满足孩子最为基本的心理需要,比如赞美、鼓励、接受、认可等,让他心理觉得安全,处在一个安全的氛围之中。在学校里,老师要对孩子多多进行鼓励和关注,不打击,而是用温柔的语言和善意的笑发现他的闪光点。和孩子当成朋友,及时和孩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