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然是如何兴起的?最后又为何灭亡_历史上有哪些对话堪称神回复

2天前 (03-14 23:37)阅读3回复0
zaibaike
zaibaike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566807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13361
  • 回复1
楼主

柔然是如何兴起的?最后又为何灭亡

谢谢邀请。

柔然,是公元四世纪之后兴起的一个部落制汗国,主要地盘以蒙古草原为中心,其最高统治部落为可汗郁久闾氏本部,为鲜卑的一个分支。

在四世纪后期,中原正是东晋及十六国后期,南北朝战争对峙。柔然开始兴起,并且与北魏、南朝形成了长期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国土疆域大体为现今蒙古国全境、北到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地区,西面可达阿尔泰山西麓。东面至额尔古纳何西岸。

柔然有不少的别称,比如蠕蠕、芮芮、茹茹和蝚蠕等等。在北朝的碑志和野史中,常被称之为“匈奴”、“鬼方”、“凶奴”、“北虏”和“北狄”。柔然为其自称,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认为其智力低下,作战只靠武力,不懂谋略,才会把柔然称之为“蠕蠕”,意思是不会思考的虫子。而“柔然”一词则可能有“聪明和贤明”的意思。因为其起源有阿尔泰的争论,也有人认为“柔然”是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草”之意。

柔然的最高统治集团是包姓郁久闾氏,其始祖是蒙古的一位氏族王子。被拓跋鲜卑掠获成为奴隶,免罪为骑卒。后获罪当斩,集合数万人逃亡。后代车鹿会勇武,不断兼并其他部落,成为了世袭贵族,则以柔然自称。这一段时间,是柔然开始兴起的关键阶段,但是车鹿会去世,柔然分成两部分,多依附于强大的游牧部落。后在与北魏的战争中开始强大,一直是有胜有败,有争有和。

此期间,柔然开始不断强大。但此后内部的被奴役部落造反,不断反抗和逃亡,大大削弱了柔然的力量。到了公元487年,有下属部落首领阿伏至罗率领十多万部众西迁,脱离了柔然的统治,成立了高车国。柔然与其展开了三十年的战争,大大消耗了柔然的国力,由此从强盛转向衰败。到了公元六世纪,柔然一度复兴,但不久,又爆发了奴隶反抗的斗争。后突厥日益强大,联合高车发兵攻打柔然。柔然兵败,可汗自杀。王室逃往北齐,其他分成了东西两部分。此后不长时间,柔然汗国灭亡,其他部众不断与各民族融合,真正的柔然民族逐渐消逝在历史长河里面。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一、柔然的起源

柔然,在汉文史籍中,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蛛蠕等。北朝的碑志,杂曲中,又往往泛称其为“匈奴”“鬼方”“凶奴”“猃狁”“北虏”“北狄”等。“柔然”名号始于车鹿会之自称。而“蠕蠕”之名,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对柔然侮辱性的改称。

北魏后期,柔然又以“茹茹”作为自已的称号或姓氏。“柔然”一词,有的学者认为是“聪明、贤明”之意,有的认为含有“礼义、法则"之义,有的则认为此语源于阿尔泰语系的“异国人”或“艾草”等意。

关于柔然的源流,由于史籍记载歧异、简略,至今尚未有一致看法,大致有东胡、鲜卑、匈奴、塞外杂胡之说。有的学者还认为柔然是蒙古的先民,“柔然者,乃与蒙古极相近之民族也”。此外,欧洲有的历史著作还称柔然为“阿哇尔人”(阿瓦尔 Avars)。认为公元 5 世纪中叶,居住在太平洋沿岸名阿哇尔的民族,因大洋雾气过重和龙蛇侵扰,向中亚迁徙,迫使 Savirs 等族向西奔逃,阿哇尔即是柔然。而有的学者持否定态度?,有的认为阿哇尔则与悦般同族。

实际上,柔然最盛时,其势遍及大漠南北,北达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至大兴安岭,与地豆于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及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使天山南路诸国臣服。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了其他民族成分。

柔然是如何兴起的?最后又为何灭亡_历史上有哪些对话堪称神回复

根据《魏书》,《北史》及其他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有关史书记载,柔然所统辖的姓氏共有六十余种,其中属于柔然的民族、部落有郁久闾氏、俟吕邻氏、尔绵氏、纯突邻部、阿伏干氏、纥奚部、肺渥氏;属东胡鲜卑的有拓跋氏、丘敦氏、无卢真氏、树洛干氏、尉迟氏、谷浑氏、匹娄氏、勿地延氏、莫那娄氏、叱豆浑氏 、库褥官氏 、温盆氏 、树黎氏、乌氏(乌洛侯);属于敕勒的有乙旃氏、斛律氏、副伏罗氏(部)、达簿干氏、屋引氏、他莫孤氏、奇斤氏、泣伏利氏以及东部高车等;属于匈奴余部的有拔也稽部(一说属敕勒)、贺术也骨部、乌洛兰氏;属于突厥的有阿史那氏;属于西域诸胡的有龙氏、高氏(一说为汉人),希利亚、邢基祇罗回、侯医重等,此外,柔然内部还有一些汉人。

由上可见,柔然主要是由鲜卑、敕勒、匈奴和突厥等许多不同民族和部落组成。因而,东胡之裔、鲜卑一支、匈奴别种之说,皆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但是,就柔然统治者的世袭贵族来讲,无疑是从拓跋鲜卑部落联盟中分离出来,故有“先世源由,出于大魏”之说。有的史书则直称柔然可汗社沦为鲜卑社沦或河西鲜卑社沦,这说明柔然、拓跋、秃发均有一个共同祖源,皆由鲜卑与匈奴等融合后形成,柔然贵族是从拓跋鲜卑中分离出来的一支。随着柔然势力在大漠南北的发展,与进入中原地区的拓跋鲜卑的差异日益加大。

二、柔然的崛起

3世纪中叶,柔然的最高统治集团郁久闾氏之始祖木骨闾,一说是力微时被拓跋鲜卑掠获的奴隶,后免奴为骑卒。3 世纪末,猗卢总摄拓跋三部时,木骨闾恰因“坐后期当斩”罪,“亡匿广漠溪谷间”,并集合逃亡者百余人,依附游牧于阴山北意辛山一带的纯突邻部。木骨闾卒,子车鹿会雄健,不断兼并其他部落,拥有不少部众和财富,成为世袭贵族,以柔然自称。役属于拓跋鲜卑,“岁贡马畜貂纳皮。冬则徙度漠南,夏则还居漠北”,以适应游牧及与北魏进行贸易和掠夺边地的需要。

车鹿会死后,经吐奴傀、跋地,至地粟袁卒,其部分为二:地粟袁长子匹候跋继父居今内蒙古河套东北、阴山以北一带柔然游牧地。温纥提所统的西部,从河套向西扩展到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代国被苻坚灭后,柔然曾一度依附于朔方塞外的铁弗匈奴刘卫辰部。

拓跋珪恢复代国称魏后,于登国六年(391 年)向柔然发动军事进攻,匹候跋和温纥提率部降魏。后温纥提子社论杀匹候跋,尽并其部,掠五原以西诸部,远遁漠北,并乘拓跋氏锐意进取中原,与后秦、后燕、西秦以及南燕、南凉等政权互争雄长,无暇北顾之机,社论攻破敕勒诸部落,尽据鄂尔浑河、土拉河一带水草丰茂的地区,,势力益炽。

接着又袭破蒙古高原西北的匈奴余部拔也稽,尽并其众,周围诸族纷纷降附。柔然统一漠北后,势力所及:“其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也就是东起大兴安岭,南临大漠,与北魏相峙,西逾阿尔泰山,占有准噶尔盆地,与天山以南的焉耆交界,北至今贝加尔湖,“尽有匈奴故庭,威服西域”。其“常所会庭则敦煌、张掖之北”,即在今鄂尔浑河东侧和硕柴达木湖附近。

北魏天兴五年(402年),社沦自称丘豆伐可汗,《魏书·蠕蠕传》对此有所解释,认为“丘豆伐”,汉语“驾驭开张"之意;“可汗”,汉语“皇帝”之意。一说自此“可汗”由原来东胡鲜卑对官家、贵人的尊称,变为最高统治者之称号,后为突厥、回纥、蒙古乃至中亚游牧国家所沿袭。社沦为了适应军事征伐的需要,效法北魏,立军法,置战阵,整顿军队,建立可汗王庭,使柔然迅速由部落联盟进入早期奴隶制阶段,成为当时亚洲东北部的一个强盛的游牧政权,后人也称其为柔然汗国。其骑兵似“风驰鸟赴,倏来忽往”,形成一支威震漠北的力量。

柔然是如何兴起的?最后又为何灭亡_历史上有哪些对话堪称神回复

三、柔然的强盛

从天兴五年(402 年)社沦称可汗至太和十一年(豆屹太平三年,487年)敕勒副伏罗部脱离柔然为止,可说是柔然的兴盛时期。柔然的统治者一方面继续采取近攻远交,联合后秦、北燕、北凉政权,共同对付北魏的策略,与之争夺漠南地区的统治权;另一方面,不断对北魏北境进行骚扰和掠夺。而北魏则对柔然采取“讨伐”方针,以解除北边威胁,统一大漠南北及掠夺柔然,敕勒的人口,马匹和其他财物。因此,征伐战争连年不断,在八十来年中,柔然南扰和北魏北袭皆达二十余次。

社沦称汗前后,正是北魏迁都平城不久,柔然的崛起成为北魏进取中原的后顾之忧,而北魏的强盛又是柔然南进的阻碍。为了集中精力对付北魏,柔然和后秦、北燕等结成抗魏联盟。例如北魏天赐四年(407 年),社沦献马 8000 匹于后秦( 至大城,被赫连勃勃所夺),欲与之结好。

永兴二年(410 年)柔然遭北魏袭击,社沦败死。因社沦子度拔年少,部众立社沦弟斛律为主,号蔼苦盖可汗(意为姿质美好之王),遂北并贺术也骨国,东破警历辰部落,以扩展在漠北的势力。同时与北燕主冯跋和亲结盟,共抗北魏。永兴三年(411 年),遣使献马 3000 匹于冯跋,求娶冯跋女乐浪公主为妻。冯跋也欲聘斛律女为妻。

神瑞元年(414 年),正当斛律拟将女嫁冯跋时,兄诘归之子步鹿真借此挑起柔然内讧。步鹿真与大臣树黎共谋,夺取可汗位。斛律与妻、女等皆被逐往北燕王庭和龙(今辽宁朝阳),被冯跋封为上谷侯,女则纳为昭仪,后遣还国途中被冯跋属下所杀。而在漠北,步鹿真又为社沦季父仆浑子大檀杀害。

大檀原镇守柔然西境,颇得人心,至是自立为可汗,号“牟汗伦升盖可汗”(意为制胜之王)。继续与北燕冯跋联盟,赠马 3000 匹、羊万只,并遣使向刘宋王朝献贡结好。遂使柔然势力复振,进入漠南,力图打开与内地的通道,数年中屡与北魏发生激烈冲突。

从社沦、斛律至大檀的二十余年间,柔然几乎每年都要袭击魏边。北魏也发兵北伐,乃至御驾亲征或巡幸边防,并于长川南筑两千余里长城以防柔然,在沿边加强屯田和设置军镇,屯驻重兵,拱卫平城。

北魏始光元年(424 年),大檀率六万余骑攻入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拔盛乐宫,擒杀白道(今呼和浩特)守将段进,进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五十余重,马首相连如堵。后因部帅於陟斤(大檀弟大那之子)为魏军射死,被迫撤军,其别帅阿伏干等被北魏追兵击溃。

柔然是如何兴起的?最后又为何灭亡_历史上有哪些对话堪称神回复

次年,遭北魏五路兵攻击,率众北走。拓跋焘在举兵灭赫连夏,北燕、北凉过程中,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来自北边柔然的威胁,以便集中力量对付刘宋。于是在神麝二年(429年),亲自率军分东西两路进攻柔然,大败之,大檀率部西走,柔然“国落四散,窜伏山谷,畜产布野,无人收视”。

拓跋焘率军追至兔园水(即推河,今蒙古吐沁河),然后“分军搜讨,东至瀚海,西接张掖水(甘肃弱水),北渡燕然山(杭爱山),东西五千余里,南北三千里”,“凡所俘虏及获畜产车庐,弥漫山泽,盖数百万”。这时高车诸部也乘机摆脱柔然的羁绊,“抄掠柔然”,先后归附北魏者,有三十余万(或三十余万落)。

自此,柔然大伤元气,大檀愤悒发疾而死,其子吴提(? ~444)继立,号敕连可汗(意为神圣之王)。神麝四年(431 年),遣使贡马,以示通好。在此期间,北魏南御宋兵,东灭北燕,西灭夏国和北凉,基本上统一北方。为取得北边安宁,也采取和亲政策。延和三年(434 年),吴提娶西海公主为妻,而拓跋焘也立吴提妹为夫人,后进至左昭仪。吴提遣其兄秃鹿傀等数百人护送其妹至魏,并献马 2000 匹。拓跋焘也厚礼相赠。但这次和亲并未能维持多久。

太延二年(436 年),与北魏绝和南进,互相征伐,并在西域展开激烈争夺。五年(439年),率精骑攻至魏七介山(在今山西右至西南),北魏京师震动。旋因后方被魏将嵇敬等袭破,兄乞列归、伯父他吾无鹿胡等 500 将帅为魏军所俘,万余人被斩,只得撤退。

太平真君四年(443 年)拓跋焘四路出兵攻击柔然,大败吴提于颏根河(今鄂尔浑河)。翌年,吴提又遭北魏军袭击,远遁走死。子吐贺真继立,号处可汗(意为唯王)。十年(449年),拓跋焘亲率三路军攻柔然,兵至涿邪山(阿尔泰山东南部),吐贺真因部帅尔绵他拔等率千余户降魏,势弱,避不与魏军交战。同年秋,率柔然精锐包围北魏东路军数十重,因久攻不下,弃辎重远遁,人畜损失百余万,势益弱。

太安四年(458 年),又遭北魏文成帝拓跋濬数十万兵征讨,危及柔然腹地,部众数千落降魏,遂远徙避战。和平元年(460年),柔然出兵灭掉盘踞在高昌的北凉残余,杀沮渠安周,另立阚伯周为高昌王,并与南朝刘宋保持通使往来。五年(464 年),吐贺真卒,子予成继承汗位,号受罗部真可汗(意为惠王,一说“爱怜"之意),建号永康。皇兴元年(467年),柔然进攻于阗。于阗向北魏求援,北魏以路途弥远,没有派兵。延兴二年至三年(472~473 年),柔然又进攻敦煌,欲阻隔北魏通向西域的商路。

于是北魏先后连续九次出兵漠北,袭击柔然。仅皇兴四年(470年)一次就“斩首五万级,降者万余人,戎马器械不可称计”。柔然势力再度削弱,予成可汗屡遣使“求通婚聘”。魏孝文帝即位,冯太后执政,稍许改变太武帝拓跋焘以来武力进攻的策略。柔然也对北魏以媾和为主,互遣使者,“岁贡不绝”。

北魏太和九年(485 年),柔然可汗予成死,其子豆论即可汗位,号伏古敦可汗(意为恒王),改元太平。太和十一年(487 年),豆论率军侵扰魏沿边州郡,原属柔然的敕勒副伏罗部阿伏至罗率十余万落西迁,脱离柔然的统治,至车师前部西北,建立高车国。柔然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彼此间展开了三十来年的战争,柔然由盛转衰。

四、柔然的衰亡

5 世纪末 6 世纪初,柔然统治集团内部,为了争夺汗位,发生内讧。北魏太和十六年(柔然太平八年,492 年)众杀豆论母子,立其叔那盖继位,号“候其伏代库者可汗"(意为悦乐王),改年号为太安。北魏正始元年(太安十三年,504 年),率 12万骑,分六道进击北魏,直趋沃野(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怀朔(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兵至恒代(今山西大同东北),被魏将源怀等击退。正始三年(506年)卒,子犬图立,号他汗可汗(意为绪王),改号始平。

永平元年(始平三年,508 年)伏图西征高车,为高车王弥俄突所杀。子丑奴立,号豆罗伏跋豆伐可汗(意为彰制王),改号建昌。正光元年(建昌十三年,520年),可汗丑奴为其母及大臣所杀。其弟阿那瓌刚继位十来天,就被族兄示发战败,投归北魏,受到隆重迎接,位于藩王之下,安置于燕然馆,封其为朔方郡公,蠕蠕王。杂曲歌辞《阿那瓌》描写他在洛阳出行盛况道:

“闻有匈奴主,杂骑起尘埃,列观长平坂,驱马渭桥来。”后阿那瓌从兄婆罗门又率数万人击溃示发,自号弥偶可社句可汗(意为安静王)。不久为敕勒驱逐,率 10 万骑归降北魏。

面对这种形势,北魏采取了保存柔然,分其势力,以牵制和抵御日益强感的高车国之策略。将阿那瓌安置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北的吐若奚泉,婆罗门置于今内蒙古居延海附近的故西海郡(治今内蒙古额济纳东南)。正光三年(522年),婆罗门叛离北魏,抢掠凉州,欲投奔嚈哒(嚈哒三妻皆为婆罗门姐妹),被北魏追擒归于洛阳,越二年死于燕然馆。

次年,阿那瓌也在柔玄、怀荒二镇之间聚兵 30万,扣留北魏使臣,驱掠魏边“良口二千,并公私驿马、牛、羊数十万”,退回漠北。就在该年,北魏爆发了六镇大起义。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北魏于孝昌元年(525 年)召阿那瓌率 10 万大军,从武川镇西向沃野镇,击溃破六韩拔陵所率义军。阿那瓌乘机抢掠,扩充实力,占据长城以北漠南地区,“部落既和,土马稍盛”,自称敕连头兵豆伐可汗(意为把揽王),击败了因内乱而日益衰弱的高车国。

北魏灭亡,东西魏分裂,柔然乘机复兴。高欢、宇文泰为了减轻北患,竞相与阿那瓌结好。阿那瓌周旋其间,先后与东西魏通婚,接受双方的馈赠。“及齐受东魏禅,亦岁时往来不绝”。彼此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在军事冲突有所缓和后,柔然遂注意整顿内政,多方吸取汉族文化,改革官制,建立年号。阿那瓌复兴后,重用汉人淳于覃等,“以覃为秘书监、黄门郎,掌其文墨”。柔然还注意吸收中原的生产技术。天监中(510 年前后),“始破丁零,复其旧土,始筑城郭,名曰木末城”,以作为冬季或夏季居住的聚集点或贸迁之地及防御高车。一说“木末”之名,来自拓跋嗣之字“木末”,嗣扩筑平城之事传到漠北,故以其字名之,也可能是以平城为蓝本而修筑。

此城大概在张掖、敦煌之北汗庭的西南面。柔然受汉族影响,在其后期,逐渐有了农业。如正光三年(522年),阿那瓌被安置在吐若奚泉一带后,曾“上表乞粟,以为田种,诏给万石”。当然,耕种者主要是掳掠来的汉人。由上可知,柔然统治者交替使用遣使和进犯两种手段,以达到掠夺财富及沟通交流的目的。柔然除了与北朝有所交往,还屡次遣使南朝。此外,与西域的嚈哒、乌孙、悦般以及东北的乌洛侯、地豆于、库莫奚、契丹等都有一定联系。

柔然在阿那瓌可汗时期曾一度中兴,但不久其内部被奴役的部落和奴隶的反抗斗争就爆发了。至6世纪中叶,居住在今阿尔泰山南的原柔然“锻工”一一突厥部日益强大。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突厥阿史那土门联合高车,发兵袭击柔然,阿那瓌大败自杀。土门遂以漠北为中心,建立突厥汗国,自称伊利可汗,树牙帐于都斤山(又作乌德鞬山,今杭爱山支脉)。

阿那瓌卒后,柔然王室庵罗辰等逃至北齐,而留在漠北的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余众立铁伐为主,西部余众则拥立邓叔子为主。东部柔然复为突厥击败投奔北齐,被安置于马邑川(山西朔县境)一带。天保四年(553 年),庵罗辰等叛齐返回漠北。经北齐追击,东部柔然基本瓦解,庵罗辰下落不明。天保六年(555 年),突厥木杆可汗俟斤率军击溃西部柔然,邓叔子领余众数千投奔西魏。

西魏虽优遇邓叔子,“给前后羽葆鼓吹,赐杂绿六千段”,但在突厥使者一再威逼下,遂将邓叔子及以下三千余人交与突厥使者,惨杀于长安青门外,中男以下免,并配王公家。一说柔然汗国从此灭亡,余众辗转西迁。有的学者认为拜占庭历史上的阿瓦尔(阿哇尔)人,即是被突厥灭亡后西迁的柔然。而留在漠北的柔然余众逐渐融合到突厥、契丹部落中去。

而柔然内附部众之去向又如何呢? 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俘获、主动归附及和亲陪嫁户等散居于中原的柔然人有数十万。北魏为了充实北方边境,先后将内附和俘获的柔然、敕勒以及内地汉人迁到六镇及平城等地,与拓跋鲜卑军民错居杂处,又将他们充作隶户和营户,以供驱役,为了防止逃亡还把其中一部分迁人内地。

北魏对俘虏或降附的一般柔然部众驱役压迫,而对柔然上层贵族却倍加优待,封官进爵,居文武高位,男尚女适,和亲不绝,使之成为统治阶层的一部分。崔浩曾指出:“蠕蠕子弟来降,贵者尚公主,贱者将军大夫,居满朝列。”这虽不免有些夸张,但反映了北魏对柔然贵族的优待。迁居内地的柔然人,通过杂居共处、互相通婚等途径,大多先融合于鲜卑,最终融合于中原汉族之中。到了隋唐,居住在内地的柔然基本上汉化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历史上有哪些对话堪称神回复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

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

“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

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

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

“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

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

“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

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

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

基辛格一惊,疑惑地问道:“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什么不公布?”

周恩来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

“我们怎么没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寒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

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

周恩来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

“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

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

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

“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

周总理笑着说:

“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

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

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

“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一次周总理应邀访问苏联。在同赫鲁晓夫会晤时,批评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义政策。

狡猾的赫鲁晓夫却不正面回答,而是就当时敏感的阶级出身问题对周总理进行刺激,他说:

“你批评的很好,但是你应该同意,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

言外之意是指总理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说话。

周总理只是停了一会儿,然后平静地回答:

“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

出其不意地将赫鲁晓夫射出的毒箭掉转方向,朝赫本人射去。据说,此言一出,立即在各共产党国家传为美谈。

说起神回复,我总是先想起先秦纵横家张仪。

当年张仪师从鬼谷子,完成学业后游说楚王,想得到诸侯重视。结果张仪在楚国无辜挨了几百杖责。

回到家中妻子对他说:“你要是不读那么多书去游说大王,就不会挨这顿打了。”

张仪没正面回话,而是张开嘴问:“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说:“还在。”

张仪说到:“舌头在就够了。”

这就是“三寸不烂之舌”的由来。后来张仪真的凭巧舌如簧,纵横捭阖,游走在各诸侯国之间。


张仪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实现自己的抱负,也有人凭借能言善辩得到皇帝赏识,威震一方。

三国时期魏国,钟繇的两个儿子钟毓、钟会聪明伶俐,以智慧出众闻名乡里。

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名声,就对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

钟繇带两个儿子觐见曹丕。

上殿之后,钟毓脸上出汗了。

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有汗?”

钟毓回答:“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如雨下。”

钟会脸上没汗,曹丕问:“你为什么不出汗?”

钟会回答:“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不敢出。”

一个出汗一个不出汗,理由都是十分充足,无可挑剔。钟毓、钟会兄弟长大后在魏国都得到了重用。


说到“汗不敢出”和“汗如雨下”,我又想起了名家(先秦和儒道并列的哲学派别)代表人物邓析。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邓析下面一件事。

一年洧水发大水,郑国一富庶人家淹死了人,尸体被人打捞上岸。富庶人家去赎要尸体,可是捞尸人要价太高。于是富庶人家去找邓析出主意。

邓析说:“不用着急,尸体除了卖给你,他也给不了别人。”

最后捞尸人等不及了,也去找邓析拿主意。

邓析说:“不要着急,他不从你这买尸体,还能去别处买吗?”

故事结果不知道,但是邓析整天耍小聪明得罪了不少人,最后被郑国执政大夫处死了。


说到名家,怎么不能提惠子呢,惠子也是名家著名人物代表。

一天惠子和庄子在桥上游玩。庄子看着水里的鱼说:“这鱼游来游去的真快乐啊。”

惠子抬杠的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作为先秦著名杠精,庄子岂能认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继续杠:“正因为我不是你才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鱼的快乐,因此你不是鱼,所以不知道鱼快不快乐。你还有要说的吗?”

难道这就是两个杠精碰到一起的日常吗?


说到杠精就不得不提清初经学大家毛奇龄。别人抬杠都是找能说得上话的人,如果两个人都没有交流,怎么杠起来呢?但是毛先生就不一样,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当代大儒,都逃不过他的杠。

苏轼有句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毛奇龄先生认为苏轼说的不对:桃花三两枝,苏轼数了吗?确定不是一枝或者是四枝? 春江水暖为什么鸭先知?难道鹅不能先知道吗?

苏轼一定想不到,自己死了几百年了,还会被人怼了。

对于毛奇龄这样的奇葩,袁枚同学都看不下去了。袁枚就曾说过,如果按照毛奇龄的思路那《诗经》也都是胡扯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为什么?是雎鸠?不是其他的鸟?为什么在河洲那?它不能在河边吗?这么说的话,人都别说话了,别写诗写文章了,做个哑巴挺好,不会出错。


既然提到了苏轼,不得不说苏轼一句千古名言。

苏轼的忘年交张先在八十岁的时候娶了个十八岁的小妾,很是得意,于是做了一首诗: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轼知道了,也写了一首诗附和: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其中的“一树梨花压海棠”可以说是千古名句,现在还有人看见美景时不时的来上一句,显得很有文化。可这句话意思说的是白色梨花压住红色海棠,意思自己去琢磨吧。


苏轼是天生的段子手,有名的毒蛇男,但是他也有吃瘪的时候。

苏轼非常喜欢和佛印禅师互斗取笑。有一天苏轼登门拜访佛印,问道:“你看我是什么。”

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

苏轼听了很是得意。

佛印又问苏轼:“你看我是什么?”

苏轼想难为一下佛印,就说道:“我看你是一坨屎。”

佛印听后默然不语。

这次看似苏轼占了便宜,可经别人一提醒,苏轼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才是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皆佛;苏轼看别人是屎,那说明苏轼心中装着屎。

佛印这无声回复可以说曲尽其妙,骂人不仅不带脏字,还让你很得意。


上面说了这么多,好像都是抬杠的段子,可以说是神回复,也可以说不是。那下面我就说一个真正的神回复对话,真正的口吐莲花、慧心妙舌。

我国著名学者、古文学研究泰斗陆侃如先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法国留学。

在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主考官突然向陆侃如提出一个问题:“中国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为什么不说’孔雀西北飞’呢?”

这个问题十分刁钻,如果只从本诗中寻求答案,则显得平淡笨拙,说服力也不强,还会被主考官轻视:你是研究古典文学名家,水平也不过如此。

陆先生当然明白其中套路,于是回答道:“因为’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主考官愣了一下,转而对此回答大加赞赏:西北方有高耸入云的楼挡着路,飞不过去,只好向东南飞了。

此句出自《古诗十九首》,此回答既显示了陆先生的才思敏捷,也体现了陆先生深厚的古典文学造诣,不得不令人叹服。

其实,我倒认为也可以回答“西北望,射天狼”,或者“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0
回帖

柔然是如何兴起的?最后又为何灭亡_历史上有哪些对话堪称神回复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