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做了太上皇依然有实权,一向主张议和的他为什么不反对宋孝宗的北伐_历史上,狄仁杰最后的下场如何

13分钟前阅读2回复0
wsygfsj
wsygfsj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50345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0691
  • 回复0
楼主

宋高宗做了太上皇依然有实权,一向主张议和的他为什么不反对宋孝宗的北伐

赵构并不反对北伐,他不仅不反对孝宗的北伐,甚至也并不反对1130年之前岳飞的北伐。否则主战派的岳飞不可能以战功如此迅速地升到“湖北、京西南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相当于军区司令,并统领十万兵马,先后取得四次重大战役“健康战役”、“襄汉战役”、“郾城大战”、“颍昌大战”对金国正面对抗(骑兵野战为主)的胜利。

而另一方面赵构很早就开始了与金国的和谈。根据《宋史》卷243《韦贤妃传》赵构早在南宋建国伊始就已派王伦去向金国统帅挞懒乞求,表示只要金人肯答应他的讲和要求并能放韦太后回归南宋,其他一切条件都好商量。『帝以后久未归,每颦蹙曰:「金人若从朕请,余皆非所问也」』。 赵构与金国和谈的目的很显然只是他的生母韦氏。而无关山河社稷。

刚开始金人并未理会弱小的南方,说难听一点就是根本没有把赵构放在眼里。因此赵构根本不可能和谈成功并迎回生母韦氏。故而他也就只好专心地支持岳飞等人的北伐事业。

金人开始的目标并非岳飞,后来因岳飞四次大胜,“憾山易,憾岳家军难”是金人一致认识,濠州之战中金兵大胜张俊部(岳飞没参加而是后面赶来),后看见岳字旗闻风而逃过江就是明证。另外1140年岳飞的军队与韩世忠的军队收复了大量的失地,对兀术盘踞的东京(汴州,今开封)已形成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六面包围。后来岳飞的岳家军又取得了郾城大捷,之后又在颍昌之战中大败金军,在1140年八月十七日岳飞收到十二金字牌时,岳飞已三面进逼东京,正面部队已抵达朱仙镇,距离东京不过二十公里,同时金兀术已率部逃出东京渡过黄河,换句话说,东京已是空城,不出两日宋军将攻克东京,收复黄河以北(开封紧挨黄河)。但岳飞撤回后,金兀术派伪军重新占领了东京。岳飞潸然泪下:“十年之功,毁于一日”! 金人不得不把目标转向死敌岳飞。并同意归还赵构生母韦贤妃。

《宋史·秦桧传》〈兀术遗桧书〉记载:“‘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秦桧做为金国内应,执行金国主子“杀岳换和平”的指令,陷害岳飞,假传圣旨谋杀岳飞,这是岳飞之死的真正原因。)

兀术写信给秦桧而非赵构,充分说明赵构为迎回韦氏“余皆不问”,让秦桧独揽相权十多年并几乎死于秦桧之手。《宋史•秦桧传》记载:“桧阴结内侍及医师王继先,伺上动静。郡国事惟申省,无一至上前者,桧死,帝方与人言”。 《宋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二“桧亡故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 。 而秦桧执政晚期,已经有人上书赵构要求给秦加九锡,还说他祖坟望之有“王气”。“九锡副车之请”、“秦城王献之气”(《三朝北盟会编》卷168)。秦桧的下一步是什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到了这步田地,赵构还不是傀儡吗?

绍兴十一(1141年),金国和南宋签订绍兴和议,南宋向金朝称臣,主要内容是:双方自东以淮水中流,西自大散关为界;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贡送银25万两,绢25万匹.。重划宋、金两国的边界,东以淮水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割唐、邓二州(在今河南省内),又重定陕西地界,宋失去商(今陕西内)、秦(今甘肃内)两州约一半土地予金。而金国则送回徽宗棺木及韦氏。

1142年除夕夜,秦桧害死岳飞,之后双方开始执行和议的内容。金国送回了韦氏,至于徽宗之棺,实际上是空的,金人早拿徽宗脑袋点了天灯。

秦桧死后,赵构才开始逐步夺回权力。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甲申载:诏:命官犯罪,勘鞫已经成,具案奏裁。比年以来,多是大臣便作“已奉特旨”,一面施行。自 今后,三省将上取旨。这里面的所谓“大臣”,当即专指秦桧而言;所谓“便作‘已奉特旨'”,实即“假传圣旨”亦即“矫诏”的同义语。“具案奏裁”的意思是在定案前必须把案情的具体细节奏报上来,由高宗自己裁定是否定罪。“自今后,三省将上取旨”,其意是,从今往后,三省(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为大臣治罪必须通过皇帝的裁决才能实行。就是说以前常有假传圣旨滥杀大臣的事发生,高宗以此旨委婉的警告了秦桧。在此诏中虽则未将岳飞狱案明确指出,但其必然把这一狱案包括在内,却是断然无疑的。 彼此之间相互印证的是在《宋史·刑法志(二)当中,就更明确地指出,岳飞父子和张宪的冤狱,完全是由秦桧矫诏所造成的。其文曰:“诏狱本以纠大奸慝,故其事不常见。(绍兴)十一年,枢密使张俊使人诬张宪,谓收岳飞文字,谋为变。秦桧欲乘此诛飞,命万俟卨锻炼成之。飞赐死,诛其子云及宪于市。……飞与舜陟死,桧权愈炽,屡兴大狱以中异己者。名曰诏狱,实非诏旨也。其后所谓诏狱,纷纷类此,故不备录云”。

孝宗上台时,秦桧已死了七年,遗毒已清。而韦氏也早已被赵构(减龄十岁以隐瞒其为金人生下两子)封为太后。故而孝宗开始北伐时,赵构没了制肘,当然就从主和派变成了主战派。


宋高宗做了太上皇依然有实权,一向主张议和的他为什么不反对宋孝宗的北伐_历史上,狄仁杰最后的下场如何

宋高宗做了太上皇依然有实权,一向主张议和的他为什么不反对宋孝宗的北伐_历史上,狄仁杰最后的下场如何

宋高宗做了太上皇依然有实权,一向主张议和的他为什么不反对宋孝宗的北伐_历史上,狄仁杰最后的下场如何

谢君邀答!

此问题非赵构能确切解答莫属!

既然不能穿越历史时空探询,只能故做猜测:

虽然赵构不赞同北伐,但以他当时掌控地位,北伐并不会动摇他权威,更不会触及他的统治红线!可允孝宗一试!

如果北伐侥幸胜利,可彰显他英明放权之首功!

如果北伐遭受失败,可证实他偏安议和之正确!

附:晚清慈禧把权操控,也曾允许光绪帝与康梁等维新变法,后触及她限度红线,就立即屠杀新党,囚禁光绪,致使百日维新流产!觉二者有类似!

敬请指正!不喜勿喷!🙏

历史上,狄仁杰最后的下场如何

一代名臣狄仁杰

《旧唐书·狄仁杰传》记载:狄仁杰,字怀英,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他主要生活在武则天执政的武周时期,为人正直,足智多谋。他做法官时,一年内处理积案17000余件,洞烛幽微,断案如神,名噪天下,被时人誉为“平恕”。他知人善任,慧眼如炬,所举荐的张柬之、姚崇、宋璟等均为一时之英才,后来都成为青史留名的有为之臣,为武则天秉政时期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在劝说武则天放弃武三思,立李显为储君等重大历史事件中,他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唐朝的国脉之所以未曾中断并得以延续,狄仁杰功不可没。

白云亲舍

《旧唐书》载,狄仁杰自幼聪慧,读书亦很刻苦,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考中进士后,相继作了几任地方官,处事公正,政治作风清新,官声很好。某次赴任途中经过洛阳,他父母就住在距洛阳不远的河阳(今河南孟州)。他虽思念双亲,但却不愿因私延误公事,没有去河阳探视。次日,他登高眺望,只见天上白云朵朵,顺风朝河阳方向飘去,他用马鞭指着天上的白云,对从人说:“我父母的居所,就在那片白云下边”。言毕泪飞如雨。“白云亲舍”之典故即源于此。

【狄仁杰像】

智斗酷吏来俊臣

武则天篡唐称帝后,狄仁杰被她召回长安,并被封为宰相。武则天为了镇压李唐宗室以及忠于唐朝大臣的反抗,任用酷吏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人,四方构陷,八方株连,以恐怖手段夯实自己的统治。某年,酷吏来俊臣诬陷狄仁杰等六大臣意欲谋反,并把狄仁杰逮捕下狱,严加审讯。狄仁杰被带到刑讯室中,见里面摆满了各种吓人的刑具,他心里暗想:如果不认罪一定会被活活打死,于是长叹一声道:“大周革命,万物维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原来,按武周律法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第一次审讯时承认罪状,可以算作自首,能罪减一等。谋反是死罪,减一等却是流徙( 放 )三千里外,至少可以留得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好汉不吃眼前亏,狄仁杰在危急时脑洞大开,想钻律法的漏洞,先躲过酷刑这一鬼门关,再另做计较。不料来俊臣的爪牙王德却不依不饶,步步紧逼道:“狄相公既已承认,就已逃脱死罪,不如在供词中胡乱再牵几人进来”。狄仁杰答道:“皇天后土,竟要狄仁杰做这等胡乱咬人之事”!话音刚落,就一头撞在墙柱上,头上血流如注,晕死过去。王德无法,只好作罢。

来俊臣处心积虑要诛杀这几位大臣,可这些人都表示认罪,按周律不得判死,只判流放,他不甘心,就伪造了一封以狄仁杰等人名义写的“谢死表”,说自己辜负了圣上的信任,谋逆造反,深感罪孽难恕,没脸再苟活于世,决心自杀谢罪。

【武则天像】

武则天倚重狄仁杰,信之不疑,尊其为“国老”,使狄得以善始善终

武则天对狄仁杰的才干非常赏识,对其人品也有一定了解,不相信他会“谋反”,看了来俊臣递上的这封“谢死表”,她将信将疑,决定亲自召见狄仁杰,当面问个明白。狄仁杰这才得以洗脱冤屈与罪责,恢复自由之身。武则天好奇地问:“既然你被人栽赃构陷,完全是冤枉的,那为何要主动认罪呢”?狄仁杰惨然道:“要是不认罪,我早就死于乱棍之下了”。

在地方上干了几年后,狄仁杰被武则天召回京师,任为宰相。狄仁杰骨鲠正直,从政经验丰富,办起事来认真细致,办法很多,遂成为武则天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武周的柱石之臣。史载,武则天对狄仁杰很是信任,不论内政外交都要先征求他的意见再作决策,还尊称他为“国老”, 说大周不可一日无国老,上朝时总是免去狄行跪拜之礼,赐座以待。后来,狄仁杰年纪老迈,主动请辞返乡,都被武则天温言挽留。为了表示对这位老臣子的尊敬与爱护,武则天特意下旨不让他在宫中值夜,还特意嘱咐臣下说,只要不是紧急军国大事就不要去麻烦国老了。

武则天久视元年(公元700年),一代名相狄仁杰去世,享年九十三岁(功德圆满)。武则天得知后,抽泣着说:“天啊,今后再也见不到朕的国老了”!

能够在改朝换代、暗流汹涌的政治舞台上应对自如,游刃有余,还能保持自己的节操,需要极大的智慧与胆魄。武周时期,狄仁杰却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遂成为青史留名的一代贤臣。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

狄仁杰,社稷之臣,一代名相,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名相”(管仲、李斯、萧何、陈平、诸葛亮、房玄龄、寇准、王安石、张居正)之一,与其他九位不同的是,狄仁杰身前、身后的名声都很好,结局也很好。

狄仁杰的历史贡献不是断案,断案如神这事,近代才被欧洲吹捧,最近影视剧炒作才广为人知。他在官场清正廉明、不畏权势、犯言直谏,保卫平民百姓利益,使官场风气为之一新;他善于举贤才,所用之人,很多成为名臣,正是因为有狄仁杰,唐朝在武则天时期又一次中兴;他劝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保住了李唐王朝。

狄仁杰的早年官场并不顺利,年轻时参加科举,从基层干起,后来升为京官。在大理寺寺丞位子上,他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案,涉及一万七千多人,无一上诉,依靠功劳积累提拔到宰相,却被酷吏来俊臣陷害,牵涉谋反案,被贬为彭泽县令。武承嗣多次要杀狄仁杰,都被武则天拒绝。后来契丹作乱,狄仁杰被起复,重新做到宰相。

狄仁杰最为人称道的,是举荐贤才。他两次举荐张柬之,果然被武则天重用,官至宰相,在恢复李唐王朝这件事上立下首功;他保荐李楷固、骆务等契丹降将,稳定边疆;他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所举荐之人,都成为国家栋梁。

狄仁杰的晚年相当好。他是武则天最信任的人,公元700年,进拜內史,武则天赐予豪宅一所,这在当时是唯一的,也是无上的恩宠。当年九月,狄仁杰寿终正寝,享年七十一岁,武则天为他废朝三日,赐谥号文惠。705年唐中宗追赠为司空,710年唐睿宗追封梁国公,747年与张柬之等八人配享太庙,后晋年间还被追封为太师。

0
回帖

宋高宗做了太上皇依然有实权,一向主张议和的他为什么不反对宋孝宗的北伐_历史上,狄仁杰最后的下场如何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