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各是什么职位_东皖国际健康驿站地址

2小时前 (17:45:06)阅读2回复0
yk
yk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50142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0285
  • 回复0
楼主

清朝的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各是什么职位

“台”,旧时用于称呼对方的敬辞。古时称尊者或者长辈的名字为“名讳”,询问陌生人的名字也有着以示尊敬的避讳用语,称“台讳”。清朝时期的官员,以衙门中堂的位置为尊,而中堂处一般会放置一张用以处理公务的桌子,这张“台子”便慢慢成为了官员的象征,于是下级或者同级官员,甚至皇帝都会对官员尊以“某台”称呼。

明清之前,以三公或者宰相为朝廷最为显赫的官职,被称为“台鼎”,意思就是“职位显要、无人能及”。行至明清时期,上至内阁大学士,下至州县官员几乎都有了与之对应的“某台”敬称。在清朝的官方文献、坊间野史抑或现今的影视作品中,我们最常听到的官员敬称莫过于“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等。

清朝的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各是什么职位_东皖国际健康驿站地址

那么,这些“某台”敬称都对应着什么官职,属于何等级别的官员呢?

“制台”和“抚台”

“制台”,指的是“总督”“抚台”指的是“巡抚”

明朝时期,总督和巡抚乃系都察院差遣巡视地方军政要务的临时性官职;清朝时期,逐渐成为固定官职。

总督的最初职权是“总督军务”,亦称“制军”,明武宗时期曾经改称为“总制”,但后因“制”字非臣下所用,遂复称“总督”。行至清朝时期,“制台”便成为了对“总督”的敬称。

清朝的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各是什么职位_东皖国际健康驿站地址

“总督”一样,“巡抚”在清朝之前也是一个临时性官员,代天子巡视地方、安抚百姓。行至清朝时期,“抚台”也便成为“巡抚”的敬称。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三》的记载,“总督”的品秩为正二品,但可加“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执掌一省或者数省军政大权,但更侧重于军事;基本类似于现今兼任国务委员的地方局书记,行政级别为正国级减。“巡抚”的品秩为从二品,但可加“兵部侍郎衔”或者“副都御使衔”高配至正二品;执掌一省行政大权,基本类似于现今兼任国务委员的省委书记,行政级别为副国级。

清朝的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各是什么职位_东皖国际健康驿站地址

“学台”、“藩台”和“臬台”

“学台”,指的是“提督学政”“藩台”指的是“布政使”“臬台”指的是“按察使”

“提督学政”,简称“学政”,执掌一生教育工作,基本类似于现今的省教育厅厅长。“布政使”,则执掌一省钱粮和人事,基本类似于现今的省长。“按察使”,则执掌一省刑名,类似于现今的省政法委书记。

这三种官职的行政级别需要做出特殊说明:

清朝时期的“布政使”“按察使”并称为“二司”,同为督抚的属官。只是,“布政使”的品秩为从二品,行政级别为正部级;而“按察使”的品秩为正三品,行政级别为副部级。

既然同为督抚的属官,又并称为“二司”,两者的行政级别为何不同呢?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的记载,除了各自的职权范围以外,“布政使”还拥有“凡诸政务,会督、抚议行”的权力。也就是说,“布政使”能参加常委会,属于常委,而“按察使”则不具备常委资格。

“提督学政”,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因为是朝廷委派,“学政”便具备“钦差大臣”的身份,所以地位便在“布政使”“按察使”之上。“学政”,一般由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具体品级也随其原官职品级而定。

“道台”和“府台”

清朝时期的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级:省、府、县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布政使”会委派手下驻守下辖某一地方,称为“守道”“按察使”也会委派手下定时巡视下辖的某一地方,称为“巡道”。乾隆年间,朝廷统一设置“分守道”“分巡道”官职,具体管辖州府,成为介于“省”“府”之间的一级行政机构,统称为“道员”,被尊称为“道台”。

“道”只是“省”派出的行政机构,不算正式的一级政府机构。除了“分守道”“分巡道”之外,清朝还设有专管某项事务的专业道员,比如“粮道”、“河道”、“盐道”、“茶道”等。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的记载,“道员”的品秩为正四品,行政级别为正厅级加,基本类似于地委专区书记。

“府台”,就是一“府”最高行政长官——“知府”的尊称。“知府”的品秩为从四品,行政级别为正厅级,相当于现今地级市的市委书记。

后记

在尊卑分明、等级明确的清朝时期,“官衔”是封建等级制度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方式。再加上各级官员之间的节制、管辖和历朝历代均有的官场文化影响,平级、上下级官员乃至君臣之间的尊称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对官员的尊称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着封建礼教、儒家思想的强制约束。这并非下级官员对上级领导的逢迎拍马,更非清朝官场繁琐复杂的虚伪礼节,而是维护皇权统治根基的根本所在。

等级、尊卑不可有;但文明、礼节不可失。如今,我们之所以被誉为“礼仪之邦”,或许就是因为我们对这些传统礼节、敬辞用语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清史稿·职官志》、《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制台,就是总督,全称是总制某某地区总督,有尊称“制台”,后来又兼了兵部尚书,也称“制军”,不加衔是正二品,一般会加衔为从一品。

保定的直隶总督署,是现存最完整的总督署。

抚台,就是巡抚,一省之长官,代天子巡查安抚地方,世称“抚台”,不加衔是从二品,一般会加衔为正二品,周时曾有代周太子镇抚一方叫方伯,也有人把巡抚称为“方伯”。

学台,就是提督学政,管一省学校教育、科举的最高长官,世称“学台”,因为清统治者非常重视学政,所以学台是作为一省仅次于督抚的官员,按坐次排第三,学台没有固定品级,都是由进士出身的各部级优秀官员调任,所以原先是什么级别,现在就什么级别,三年一任。

当年的刘墉,科举二甲第二,后以翰林院任地方学台,再升府台,道台,臬台,抚台,制台。

藩台,就是布政使,掌一省之民政,世称“藩台”,明朝时布政使是一省老大,到清朝降为督抚之下,不但没了独立的行政权力,事实上还排在学台之下,品级从二品。

图为江宁布政使司署。

臬台,就是按察使,管一省的司法、刑狱之事,世称“臬台”,也叫“臬司”,明清时都是正三品,清朝督抚政务会议,排第五。

道台,也就是道员,介乎于省府之间的长官,有分守道、分巡道、粮储道、盐法道、兵备道等,类似于今天的各省厅,为正四品。

图为当年8位直隶候补道,人称为“北洋八道台”,里面有盛宣怀、罗丰禄、周馥、刘含芳、袁宝龄、黄建笎、张翼、潘骏德,都是李鸿章的洋务干将,这些人都为中国近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府台,也就是知府,各州府的最高长官,本来是正四品的,因为道台插一杠子,为了使道员和属官的区别,把知府降为从四品,不过顺天府和奉天府除外,这两个府是首都和留都,府台为正三品,向皇帝直接汇报工作的,像今天的直辖市。

0
回帖

清朝的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各是什么职位_东皖国际健康驿站地址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