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有深度的书可以推荐_《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什么样?他都“狂”在哪里
有哪些有深度的书可以推荐
好书百读不厌,而且在不同的年龄段读,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下面推荐几本我读过的好书。
(1)少有人走的路
这个系列的书有三本:《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的旅程》,《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地面对谎言》,《少有人走的路3:与心灵对话》。
每当身边的朋友让我推荐书时,我都会推荐这一本,它对我的影响特别大。这是一本心理学著作,作者是M·斯科特·派克。作者认为人生苦难重重,而我们也正是通过正确对待这些苦难和经历,才达到个人的心智成熟之旅。书里的很多观点会刷新人的认知,让我们更真实,更坦诚地面对人生和困难,也会让你对生活有不一样的见解。
“为了体验新鲜事物的独特性,我必须以包容一切的姿态,说服既有的成见和观念暂时让位,让陌生、新奇的事物进入感官世界。在此过程中,我必须竭尽全力,尽可能呈现出成熟的自我、诚实的姿态、巨大的勇气,不然的话,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是过去经验的一再重复。”
(2)平凡的世界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在高中,看完之后,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看的时候,已为人妻为人母,初尝社会的苦涩,禁不住为书中的人物流泪感动。
作者路遥说: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书中的主角孙少平孙少安为改变命运所做的努力和抗争,少平和晓霞之间未走完的爱情,受尽苦难的秀莲在生活好转后却面临死亡,这些人物的命运令人感慨,却又不得不说真实的世界或许就是这样,更多的遗憾和不完美。
2017年,注定是不断告别的一年。
年初,三姑婆确诊为肝癌晚期,家里人一直瞒着她,几经权衡之下终于选择做手术来博取一线生存的希望,手术之后她的身体状态大不如前,原本130斤的胖老太太食不下咽,到弥留之际瘦得只剩皮包骨头,还因为严重的腹水不得不挺着巨大的肚子,生活起居至少需要两个人照顾;祸不单行,八月末,三姑婆的二女婿、40多岁的表姨夫因为胸痛查出肺癌晚期,一家人从最初的恐惧怀疑到最终沮丧地接受患病事实,四处筹钱寻求治疗。
三姑婆生病之后,出门在外的儿女都回家侍奉左右,千里之外的亲戚们也从四面八方赶回来见她一面。二表姨和表姨夫是再婚家庭,两人各有一个女儿,婚后还生了一个儿子,九月刚上幼儿园,女方的女儿原计划年底结婚,知道消息后把工作几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给继父治病,男方的女儿刚上大二,知道消息后原本不懂事的小姑娘像是变了一个人,面对生命中的重大变故,亲情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家里唯一的医学生,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病人还有多长时间”以及“我们还能做什么”。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意识到一个人的生命进入倒计时,我们希望能为他做点什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外科教授、《纽约客》知名专栏作家、克林顿和奥巴马两届民主党政府的医改顾问、《展望》杂志年度“全球十大思想家”、《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阿图·葛文德在他的畅销书《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和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Being Mortal)中为我们讲述了丰富的故事,将目光聚焦到衰老和死亡的逼近与应对,引发了关于生与死的沉重思考。阿图·葛文徳通过这些真实事例,从生理、心理、经济、管理、文化等角度警示我们:医学界为“生”做好了准备,但没为“死”做好准备,在生命旅程的最后阶段,了解衰老与死亡的常识,尽可能提高生命质量、更有意义地生活比医疗本身更加重要。
从普通高龄独居老人由从容自信到自欺欺人,最终进入疗养院面面俱到却又处处碰壁的经历,到一对医学专家夫妇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热爱的工作岗位并一步步亲历衰老与死亡的故事,从居家养老无法提供专业的医疗保障和社群交往的支撑,到社会福利养老机构无法满足患者的人文需求,从美国医疗机构老年病学科财务的惨淡经营到普通家庭为养老奉亲而承担的巨大经济压力,从高技术高消费高代价的医疗救助到终末期患者的生命质量不增反降,《最好的告别》告诉我们医学具有局限性,医疗救助的目的不仅仅是生存和健康,最重要的是幸福;衰老和死亡是正常现象,过程可以延缓,但是无法终止,只有为最终的谢幕做好准备,每一个生命才能真正自主快乐并且拥有尊严地活到终点。
有趣的是《最好的告别》的英文书名Being Mortal是把Mortal being(凡人)换了顺序,“凡人皆有一死”,译者在翻译时出于中国文化对“死”的忌讳,同时也为了留下无尽的遐想——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感觉、力量、记忆力、最好的朋友、固定的生活方式、熟悉的归属感,在感受到丧失的同时,我们是否仍为所拥有的一切感到喜悦?当生命无可避免的走到最后关头,我们是否有勇气尊重生命的选择,从容的Let it go?凡人皆有一死,是否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人近黄昏,残阳依旧好,且行且告别,这也是这本书叫《最好的告别》的原因。
面对亲人们的询问,我的回答显得有一点抽离:做最坏的打算,进行最有效的治疗,最重要的是,了解患者的需求,尊重本人的意愿。一开始姑婆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隐瞒),当她因为严重腹水再次入院,家人们对她坦白了病情(尊重),似乎有了某种感应,她强烈要求回到家里,两个月后,在所有亲人的陪伴下,她安详地离开了。
行文至此,又想到被火山岩浆埋葬的倔强老头哈里·杜鲁门:“如果我明天死去,我也已经度过了愉快的一生。我能做的事都做了,想做的事都做了。”世事无常,生死有命,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不要把死亡这件事情看得太重,最重要的是了无遗憾地活在当下。既然我们终将面对“凡人皆有一死”的宿命,何不轰轰烈烈、开开心心的活,向死而生。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什么样?他都“狂”在哪里
一
《狂人日记》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据鲁迅说,写作这篇小说的目的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以其长期对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礼教吃人!
二
“狂人”长什么样呢?
在我想看,应该和我们差不太多,这应该是一个愤青的模式。
这是一个和传统时代错位的有新思想的年轻人,偏偏又活在一个旧时代。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群居动物,在现实生活中被看不见的文化约束着。大家都在按这个文化模式去活在自己的空间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如果突然有一个人说,这个世界是错的,人和人的关系不应该是这样的。就会被看成怪物,这个怪物不是别人,就是“狂人”,就是鲁迅自己。
三
“狂人”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首先应该和鲁迅一样,接受过新思想洗礼,和旧时代格格不入,也不为旧思想所不容,因而注定是孤独郁郁寡欢的人。
其次,这是有一个有热血的新青年,他愿意向社会大众宣讲自己的主义思想,而大家却可怜他,同情他,仿佛他是一个异类病态的人。
最后,因为和旧时代旧人相互不容,因此在其它人眼中,他是一个病人,需要诊治。而他自己却心中清楚,真正要诊治的那些人,那个社会的人。
清醒却又无能为力,这就是“狂人”。
到了最后,他明白这些人没有救了,没有希望了,但那些孩子们呢。难道他们也要重走那轮回了无数次的旧循环吗?
不,不,绝对不,那样的社会最终还是没有希望,还是死气一团。
救救孩子,这大概也是“狂人”唯一能说也愿意说的话!
《狂人日记》丝毫不可低估的文体意义,在于它的用现代方式表现现代意识的现代性。鲁迅相当娴熟地把对延续千年的封建机制、封建礼教、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揭露与批判融入先觉者与周围环境的紧张对立直至突然崩裂的描述之中,并自然转化为希望得到拯救的呼喊。几乎没有做任何肖像描写的狂人形象,却刀刻斧凿般深刻地留在读者的心目中。
狂人的形象并不固定,各属于每一个读者。因为这形象是用声音塑造而成的,或者说声音甚于形象。
狂人的声音响彻整部小说。这声音不是细小细腻的,不是抚慰心灵的,而是激烈尖厉的,刺人肺腑的,是那种在生存的紧张的对立之中,突然用大力撕裂黑暗的帷幕的声音。而且这撕裂的声音不仅是向外的,也是向内的: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鲁迅在《狂人日记》这篇小说中,以浓重的象征主义艺术思维和略带神秘色彩的艺术笔调,让一个古老民族发出了觉醒的声音、自悔自省的声音、急切地渴求自我更新的声音,急切地希望走进新的时代的声音。这激烈而悲怆的声音,既是古老民族即将走向新生的预言,又是中国文学、中国小说进入新纪元的宣言。早在20世纪20年代,张定璜就写出了阅读《狂人日记》之前的中国小说与阅读《狂人日记》时的截然不同的体验:譬如从薄暗的古庙的灯明底下骤然间走到夏日的炎光里来,我们由中世纪跨进了现代。
文字来源《鲁迅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