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航海灯塔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河海交汇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灿烂的滨海文化。本系列专题将带您探幽史林,我们将从历史的长河与现代的产业发展过程中认真梳理,遴选在全市、全国乃至世界各领域中都值得自豪的滨海之“最”,深度探秘滨海新区各时期、各领域的典型范例,将散落在滨城各处的历史文化“珍珠”串成一条璀璨夺目的“项链”。
大沽口外一座灯塔,熠熠闪光四十三载。
红白相间简洁大气,最美搭配晴空碧海。
驻守海岸风吹雨打,荧荧灯火从不熄灭。
灯塔不语静静指航,航船知道那是家乡。
这座代表着传承和历史,承载着航标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大沽灯塔其实早已超越了一座灯塔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作为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海上灯塔,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一座有人值守的海上灯塔,一代代航标人用行动维护了灯塔的安全与稳定。
塔上值守的灯塔工们,一待就是1个月,与陆地分隔、有限的活动空间,远离家人的孤独感,都增加了他们塔上值守的难度。饮用水、食物需要从陆地带至塔上,蔬菜以土豆和洋葱居多。他们中,有的人近20个春节在灯塔上度过。但再多困难,大沽灯塔也从未发生过一次停光事故。
而对于很多船舶上的水手来说,如今高科技的全球定位系统让他们不再依赖大沽灯塔的指引,但他们每次返航时,依然会期待矗立在海上的那个红白相间的灯塔,看到灯塔,就知道,立刻就要到家了!
大沽灯塔这颗灿烂的明珠,代表情怀和守望,承载光荣与梦想,在渤海之滨熠熠发光
大沽灯塔是中国第一座从海底建起的固定式灯塔,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座大型海上灯塔之一。它的建成,结束了自1878年至1978年整整一百年大沽灯船的历史。在建造技术上填补了中国在开敞式海域建设孤立建筑物的空白,也为在外海兴筑水工构筑物积累了经验,是中国助航技术发展的典型代表。
起始年代:1971年
地理位置:位于渤海湾天津滨海新区锚地,距主航道延长线(灯塔北航道)南侧62米,距新港船闸24. 2公里(13. 3海里)。
保护级别:尚未核定保护级别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有哪些文学类书籍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这是一部描写中国古代豪门家庭生活小说。主要角色以女性为主,通过日常生活描绘出了中式的古典礼仪、饮食、宴会、家庭管理、人际交往等等丰富多彩的情节小说。可以说红楼梦是古代中国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不管婚丧嫁娶还是衣食住行通通可以在红楼梦中有详细的描写。也可以从各个人物生平吸取经验教训,为人处事。 红楼梦的作者文字功底可以说是中国长篇小说的巅峰,文学作品的最高峰。 红楼梦常读常新,你会发现这本小说是一个巨大宝藏,引申出的各种探秘学,让很多红学研究员走上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这5本堪称“天书”的硬骨头,你啃下了吗?
我们总说开卷有益,可总有那么一些不太好读的书,让我们在开卷之后再也阅读不下去。慢慢地,就出现这样一副吊诡的情景:
我们都知道这是经典,非读不可,但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没法读完它,甚至连拿起它的勇气都没有。
而这其中,那些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以人物意识流动过程来构建篇章布局的“意识流小说”占了绝大多数。
很多“意识流小说”成了传说中的景观似的经典——远远望着,但也止于远远悬望,却少有人愿意去攀登,因为辛苦,晦涩,不经济——这就是今天的现实:人人都在谈论经典,却未必都去读它。
可成为一种景观是对这类作家笔下的作品的不敬,因为文学作品本就便是供人阅读、教人重视的,所以今天,博库君特意挑选了其中5本经典的“硬骨头”,看看你到底啃下了多少。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
豆瓣评分:9.1
“是普鲁斯特还是我的错?无法连续阅读超过十分钟。”这可能是萦绕在许多正《追忆似水年华》的读者心头的困惑。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意识流小说。全书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仅以回忆的形式对往事作了回顾。而且,作为古典时期的最后一位伟大作家,普鲁斯特又将美术、音乐、军事、词源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和见解囊括进全书。
所以说,这本“一生之书”所承载的,远远超出了一般图书;自然,它的阅读难度也可想而知。
可尽管如此,它的优点还是远远超过阅读难度上的缺陷。因为相比于同时代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喧哗与骚动》,没有哪本书能像这本煌煌巨著一样,用七卷之多的文字展示出纷繁美丽的法国社会形态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内心。
“教堂的彩色长窗,河边的静谧睡莲,贡布雷的美丽山楂花……普鲁斯特用一生的时光写就一本《追忆似水年华》,而你得闲了来读,在各自不同的年纪翻开来看,见到的尽是不同故事。”
《尤利西斯》
作者:詹姆斯·乔伊斯
豆瓣评分:8.4
“如果你爱他,请给他看《尤利西斯》,因为那是名著;如果你恨他,请给他看《尤利西斯》,因为那是天书。”这是知乎网友对《尤利西斯》的评价。
确实,虽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在20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评选中排名第一,但你若想读完它,需要巨大的勇气。
《尤利西斯》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三位普通的都柏林人在1904年6月16日从早上8点到晚上2点钟一天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经历。
可作为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它的结构布局却又不那么简单:乔伊斯在撰写都柏林18个小时中的种种事情时,一反传统的写作方法,琐碎零乱、矛盾无序、恍惚迷离,就好像是把已经写好的文稿撕得粉碎,抛撒出去,让读者拾起来自行拼凑。
尤其是最后描写女主人公性心理的章节,几十页的文字却只用前后两个标点符号一灌到底,还真没有几个人能吃得消。
“这本书买了好几年了,一直没敢看。买,是因为传说中它晦涩难懂;没看,也是因为传说中它晦涩难懂。我怀疑好多人是不是和我一样,跟自己较劲,你越说难懂,我越要找来一读,以此证明自己不是太蠢。”
《荒原狼》
作者:赫尔曼·黑塞
豆瓣评分:9.0
“黑塞的这一本不好懂啊,后几十页真的是嗑药了吧,太厉害了。我觉得我几年后再来打分的话会有变化。”文学会因作家所处的身世背景而描画出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但其中,总有一些跨越了时代束缚的成为经典,黑塞的《荒原狼》便是如此。
《荒原狼》是一部充满了狂暴幻想、具有表现主义色彩的小说。
书中的主人公哈勒尔自称荒原狼,他既孤独又不愿与其他人为伍;他憎恨小市民却又习惯于小市民的生活;他自认为有满腹经纶却总觉得没有他施展才华的舞台;他憎恨秩序却又始终摆脱不了秩序。
他是一个矛盾的精神分裂者,“人性”与“狼性”不断在他的身上交替,二者适时处于博弈状态,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依然在矛盾和迷茫的边缘徘徊。
虽然黑塞写《荒原狼》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那个信仰缺失的堕落时代,然而,一战到21世纪的今天,又有谁敢说我们身上就没有荒原狼时代的影子呢?
“几乎都快跨越百年的作品依然让现代人看的振聋发聩,犹如被人掐着脖子猛灌一瓶烈酒。难道我们称为文化,称为精神、灵魂、优美、神圣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个早已死亡的幽灵?难道就从来不曾有过真正的、生机盎然的文化?百年的思索,百年的孤独。”
《到灯塔去》
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
豆瓣评分:8.6
“这书必须看二遍,我现在的状态太浮躁,很多节奏都跟不上。”确实,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阅读的图书。
我们都知道,意识流作品所讲述的事情往往是很简单的,但其内核的心路历程却是翻江倒海气象万千。在这本《到灯塔去》中,伍尔夫便用意识流手法描绘出内里的一种刻骨孤独:即使被自己爱的人包围也觉得孤独。
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拉姆齐夫妇们计划去岛上的灯塔游玩,但因为天气原因未能成行;十几年后,这些人里面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婚姻不和,剩下的几个人再度重逢,最终登上了灯塔。
可因为小说是建立在哲学反思的背景上,所以就导致读者很难明白作者的点,而同时,简单可陈的情节或许又会令我们望而生畏、昏昏入睡。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欣赏它字里行间的美妙——在书中,伍尔夫通过细腻、丰富而准确的心理描写营造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诗意世界:遥远的岛屿的幽灵、远处的风景,引发了无限的渴望......
“在阅读了《到灯塔去》之后去阅读任何一本普通的小说,会使你觉得自己是离开了白天的光芒而投身到木偶和纸板做成的世界中去。”
《喧哗与骚动》
作者:威廉·福克纳
豆瓣评分:8.8
“谁能在不读其余部分的情况下,读懂《喧哗与骚动》的第一部分,从低能儿班吉的视角写出的一大篇古里古怪的、支离破碎的叙述?为了能够往下读,你几乎得走回头路,往前读。”这是美国文学与文化评论家大卫·丹比给出的评价。
确实,做福克纳的读者很辛苦,因为这是一部“具有巨大的信息量”的小说,里面的人物就像一些昼夜不休的雷达,不停在观察,在回忆,在说话,他们的意识根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大段大段的,零乱无序的从一个意识跳跃到一个意识,只在有些地方用不同的字体来给你提示。
但是,当你耐心读完后,却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阅读过程中的不厌其烦的问题,到了最后,却变成一幅幅鲜明而图象,让人感觉是这样的印象深刻。
或许,这就是福克纳的诗意所在:絮叨叨连绵不绝的句子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致敬,更确切一点说,是对真实生活中的“音响”的一种致敬——小说一向是在提升生活的,而福克纳却将采自真实生活的,那些无营养、无内涵、缺少加工的词句,还给了小说。
“你必须依靠细读,配合扩张到极限的感受力,才能领悟到在那些愚昧的、武断的、常常沦为粗蛮的行为和语言里,也蕴含着丝丝缕缕的人间真情呢。”
-END-
下载“博库图书馆”APP,即可免费在线阅读以上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