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反间计巅峰的金刀计, 到底牛在哪儿_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原是一国,分开之后,两个国家的关系如何
被誉为反间计巅峰的金刀计, 到底牛在哪儿
一个计谋,先失败,后成功,堪称神奇。
起因
慕容垂是南北朝时期,前燕的大将。当时东晋想要消灭前燕,结果由于慕容垂力挽狂澜,前燕军队于“枋头之战”大败东晋,此战慕容翠功不可没。
本来这是好事一件,应该给慕容垂加官进爵才对,然而前燕内部却出了问题。
当时的权臣慕容评自己没什么本事,因此很嫉妒慕容垂的功绩。恰好当时的太后也和慕容垂有私怨。
于是两人一合计,干脆除掉慕容垂吧。
当然,到时候他们对外会宣称慕容垂功高震主,威胁到皇帝的位置了。
不过慕容垂在前燕也是很有实力的将领,他通过眼线提前知道了此事,于是准备带着家人提前逃出京城,在外拥兵自重。
事情发展到这里,本该是一场常见的权谋剧。
结果,慕容垂的计划没能实现,因为他自己家竟然出现了反骨仔。
他的小儿子慕容麟竟然跑去慕容评那里透露消息了。
慕容垂一看,这下子拥兵自重的机会都没有了,双方已经彻底撕破脸,是不死不休的关系。
于是他心一横,干脆带着家人投奔前秦了。
之所以选择前秦,有两点原因:
其一,这是个强国,只要前秦肯罩着他,前燕也拿他没办法。
其二,前秦的皇帝苻坚是个心胸宽广之人,只要有能力,他不问出身,都会收为己用。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慕容垂所料,得知慕容垂投奔自己,苻坚双手欢迎。
为了体现自己的诚意,苻坚甚至安排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自己亲自迎接慕容垂。
不过也不怪苻坚这么热情,当时东晋强大,而前燕在各方势力中属于垫底的存在。
慕容垂能带领前燕军大败东晋,如果慕容垂为苻坚所用,那一统天下都不是梦。
加上苻坚此人心胸宽广,慕容垂在前秦很受重用,没过多久已经成为朝廷重臣了。
虽然苻坚很信任慕容垂,但是有人一直提防着他,此人便是前秦丞相王猛。
王猛乃苻坚心腹中的心腹,前秦能打下偌大的基业,王猛功不可没。
在他看来,慕容垂绝非池中之物,没有人可以驾驭他的。他现在归附前秦只是形势所需,他的心还是向着前燕的。
此等人才,一旦与其为敌,必成前秦的心腹大患。
于是王猛找到苻坚,和他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建议苻坚尽早除掉慕容垂。
奈何苻坚的心胸太过宽广,竟然不以为意,是真心想重用慕容垂。他相信,只要前秦一直战无不胜,就没人会反。
眼看苻坚不听自己的劝告,王猛只得自己想办法。在把自己关在书房几天几夜,最后终于想出了“金刀计”,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机会了。
计出
仅仅过了几个月,机会便来了。
前秦起大军企图消灭前燕,由王猛统帅大军。
慕容翠因为是前燕皇族,苻坚考虑到他的心情,就没有征调他随军出征。
此时,王猛却提出征调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随军出征。
理由也很合情合理:前秦军队对前燕地形不熟,需要一名熟悉当地地形之人充当向导,同时参赞军务。
对此,慕容垂没有办法拒绝。
就在大军出征前夕,慕容垂家中来了一位贵客,此人便是王猛。
以王猛的地位,慕容垂必然要设宴款待一番。
不说别的,就凭慕容垂的儿子在对方帐下做事,慕容垂就要和对方拉拉关系,让对方照顾下自己儿子。
双方在宴席上,有说有笑,相谈甚欢。
酒足饭饱后,王猛突然冒出一句:今天聊得真开心,可惜今日一别,很长时间都见不到兄弟了,要不你送我件东西让我睹物思人?
在慕容垂看来,王猛这是向自己示好,自然满口答应了。
不过他一个武将,在身上摸来找去,没什么合适的东西。想想王猛马上要率大军出征了,干脆解下自己腰间的金刀,送给了王猛,祝他马到成功。
王猛接过金刀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慕容垂的府上。
慕容垂不知道,他此时已经落入王猛给他挖的坑里了。
很快,王猛便率领大军出征了。
当大军到达前燕边界后,王猛开始实施他的第二步计划。
王猛已经事先花重金买通了慕容垂的心腹金熙,让他拿着金刀以慕容垂的名义,去给慕容令送口信。
金熙告诉慕容令:苻坚此人看似心胸宽广,实则一直很提防慕容垂一家,万一他哪天动了杀机,自己一家人就交代在前秦了。
反观前燕方面,在慕容垂离开后,前燕皇帝后悔了。他意识到前燕不能没有慕容垂,因此希望慕容垂一家能返回前燕。
最后还特意声明,慕容垂已经在逃往前燕路上,因此没空写信,只能派人传口信,一切以金刀为证。
金熙,慕容令是认识的,这是自己父亲的心腹。
金刀,慕容令也是认识的,这是自己父亲的随身之物。
现在金熙带着慕容垂的金刀来找自己,那么慕容垂出逃应该是真的,于是慕容令也立刻收拾东西投奔前燕了。
至此,“金刀计”完成了。
计败
当时,慕容令是打着出去打猎的幌子出的营地。王猛自然知道他是去干嘛,但是假装不知。一直压着下面的人不让搜寻。
因为慕容令不能回到前秦,一旦他回来,自己的计谋就会被戳破。
就在慕容令失踪数日后,王猛估摸着他已经到达前燕都城,才向苻坚上报慕容令逃跑的事情。
慕容垂一听到风声,知道自己百口莫辩,干脆直接出逃了。
可惜他在前秦的地盘上,又能跑到哪里去呢?很快便被抓了回来。
慕容垂以为自己难逃一死,王猛也这么觉得,他做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帮苻坚下决心除掉慕容垂。
结果,苻坚不按剧本来办事。他竟然宽恕了慕容垂。
苻坚认为慕容令的出逃与慕容垂无关,人各有志,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不能混为一谈,于是他赦免了慕容垂。
就这样,王猛准备了几个月,设计得这么复杂的“金刀计”就这么失败了。
计成
这边慕容垂躲过一劫,而那边慕容令的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之所以提起他,是因为他是整个计谋的关键人物。
慕容令回到了前燕,但是前燕皇帝一看,这是什么操作?你爹还在前秦,你却一个人跑回来了,不会是什么计谋吧?
由于看不透对方的操作,不敢随便杀了慕容令,前燕皇帝将其流放到苦寒之地守城。
这样做,如果慕容令是真心归附,至少没误伤自己人;如果是诈降,他在苦寒之地什么也做不了。
但是慕容令可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冒着这么大风险跑回来,你们怎么能这么对待他?他不服。
于是慕容令决心起兵反叛。
当时城池的驻军也都是犯错被流放至此的,大多心中对前燕朝廷不满。
慕容令好生对待他们,收买人心,很快便掌握了一城之兵。
随即,慕容令发动反叛,结果很快便被镇压了。
想想也是,区区一城之兵,才多大点人?何况这种流放之地,朝廷都会派人盯着的。
最后,慕容令就这么死了。
而正是他的死,才促成了“金刀计”后来的成功。
灭掉前燕后没几年,王猛去世,后来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崩溃,慕容垂趁机复兴燕国,史称后燕。
然而,此时能继承皇位的只有慕容宝。这位真的是个活宝,阿斗都比它强。
于是当慕容垂去世,慕容宝继位后,后燕在这位活宝的领导下,越来越衰败,没几年就灭国了。
虽然王猛的“金刀计”没能除掉慕容垂,但是依然让他的家族走向了覆灭,无法再对前秦造成威胁。
只可惜,在此之前,前秦已经没了,否则此计堪称完美。
此计精妙所在
金刀计最可怕的地方在于,王猛选人选得很准。
既然慕容垂对前秦是个威胁,那么他想成事必须依靠自己的家族,而其家族最关键的人物便是慕容令。
这才是为什么王猛要选择慕容令做向导,忽悠他逃往前燕的原因。
就算前秦这边没能除掉慕容垂,至少可以借助前燕的手除掉慕容令。
慕容令是慕容垂几个儿子中最有出息的一个,能文能武威望也高。
一旦除掉慕容令,慕容垂的儿子中就没什么人才了,与之相反的是,慕容垂的侄子中倒是有不少人才。
这样慕容垂便会面临两难的选择:继承人是选无能的儿子还是有才的侄子?
选儿子会导致家族衰败,选侄子由于其资格不够,导致慕容家内部争权,最终依然衰败。
总之不管慕容垂怎么选,慕容家都难成气候、威胁前秦。
也就是说,王猛从一开始,就准备了后手,此计其实是个连环计,计划A不行还有计划B。
总结
“金刀计”因为其精妙的设计,使得其即使失败了,最后也能成功。但是这种计谋太过复杂,要对人性以及对方的情况了如指掌,其实施难度太高了。
更重要的是,计谋这种东西,终归是个辅助手段。国家的强盛靠的是实力,没有实力,即使计谋再精妙,也难以力挽狂澜。
前秦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王猛的计谋最终成功了。然而前秦却因为淝水之战惨败,主力尽失,失去了立足天下的实力,最终灭亡。
如果前秦实力犹在,即使没有王猛的“金刀计”,慕容垂也不敢反的。
而如果一个国家需要凭借计谋来维持其存续,那么离灭亡也不远了。
金刀计是一出著名的反间计,出自于东晋十六国时代的前秦国谋臣王猛之手。王猛为了陷害能征善战的鲜卑族名将慕容垂,故意骗走了慕容垂的金刀,然后以此欺骗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让他造反,结果导致慕容令被杀死,慕容垂受到牵连。
慕容垂是东晋十六国时代的名将,出身于皇族,素有战神之称,他本是勇猛鲜卑人,也是前燕王朝的吴王,后来被迫才投降了前秦的皇帝苻坚。慕容垂的父亲、兄长、侄儿分别是前燕的文明帝慕容皝、景昭帝慕容俊、幽帝慕容慕容暐。
此外,慕容垂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兄弟,那就是在历史上用“铁甲连环马”攻杀了冉闵的鲜卑名将、太原王慕容恪。
太原王慕容恪在临终前曾对身为侄子的前燕皇帝慕容暐说:你的叔叔、吴王慕容垂的才能要胜过我慕容恪十倍有余,将来你一定要重用他,那么我们燕国才可以更兴盛。可是慕容暐继位后,沉溺酒色,十分昏庸,他宠信能说会道的奸臣慕容评,而逼走了能征善战、不善言辞的叔叔、吴王慕容垂。
慕容垂为了逃避杀身之祸,不得不与儿子慕容令投奔了前秦国的皇帝苻坚。当时,苻坚手下的谋臣王猛一眼就看出了慕容垂胸怀异志,而且才能过人,并不是会久居人下的人,于是多次怂恿苻坚把慕容垂尽快杀掉,以绝后患。可是,苻坚偏偏十分爱惜慕容垂的能力,不但没有杀他,还封他做高官。
看到苻坚过于仁慈,老奸巨猾的王猛决定亲自出手为主上除掉慕容垂。慕容垂离开前燕后,前燕国内日渐衰落。于是,苻坚派慕容垂去攻打自己的祖国前燕。
在临走之前,王猛故意向慕容垂索要一件礼物作为怀念。王猛是苻坚身边的重臣,慕容垂当然不敢不给,但他也没有多想,索性就将腰上悬挂的金刀赠送给王猛作为礼物。
(前秦灭前燕,短暂统一北方)
结果王猛用这一把金刀大做文章,他派人联络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并告诉慕容令说慕容垂已经打算造反并逃回祖国前燕,请慕容令也赶紧启程。慕容令看到父亲的金刀,对此深信不疑,果然半路造反,并逃回祖国前燕,结果在前燕国内被杀死。
一切都还蒙在鼓里的慕容垂根本不明所以,突然得知自己的儿子慕容令造反并逃回前燕,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卷进了这场“谋反案”中。本来慕容垂这次是在劫难逃的,但是前秦皇帝苻坚还是宽恕了他,没有追究任何罪过,所以王猛的金刀计只成功了一半,只除掉了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正是因为苻坚过于仁慈,没有杀掉慕容垂,导致后来前秦也分崩离析。
公元383年,前秦在讨伐东晋的淝水之战时失败,很快就分崩离析了,原本统一的北方再次分裂。在淝水之战中保存实力的前秦将领姚苌、慕容垂等人都自立为王。前秦瓦解,苻坚被姚苌所杀。慕容垂也趁乱起兵割据河北地区(前燕的故土),意在恢复燕国基业,建立了五胡十六国中的后燕王朝,是为后燕武成帝。
慕容垂的一生能征善战,几乎没有任何败绩,不过由于他的长子、足智多谋的慕容令被王猛害死,所以后继无人,家业衰败。
慕容垂虽然建立了后燕,但他当时已经快70岁了,即将行将就木。他的另外几个儿子慕容宝、慕容麟懦弱无能,只会争权,远没有嫡长子慕容令优秀。
在慕容垂病死后,慕容宝被勇猛的拓跋珪所打败,导致慕容垂用后半辈子好不容易才建立的后燕王朝很快就走向灭亡了,不得不说当年王猛的金刀计实在是厉害,影响深远。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原是一国,分开之后,两个国家的关系如何
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与印度,分别摆脱英国殖民身份先后独立建国。因为宗教对立的原因,以信仰印度教为主的民众组成印度,以信仰伊斯兰教的民众组成巴基斯坦,由此英国的南亚次大陆殖民地一分为二。但是由于信仰伊斯兰教民众分为两大块,东巴(现在的孟加拉国)与西巴(现在的巴基斯坦)之间隔着一个印度距离2200多公里,为新生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治理,造成了非常极大的不方便。
最终因为印度外部军事插手干预,1971年肢解了巴基斯坦,东巴从巴基斯坦独立出来,成为现在的孟加拉国。当年的南亚英属印度殖民地变成了三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而在18世纪大英帝国来到南亚之前,南亚次大陆在莫卧儿王朝灭亡之后,具有近六百个互不隶属乱七八糟的土邦国。是英国利用欧洲的火炮热兵器以武力方式,将这些众多的土邦国统一成为英属殖民地;是英国利用英语,将南亚方言各异的土邦语言统一为官方通行语言。
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英国的殖民过程,就没有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三个国家的雏形。因为依靠印度人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298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大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也一样的状况。所不同的是,巴基斯坦与孟加拉都是穆斯林兄弟,孟加拉离开巴基斯坦符合印度的意图,而使得原来就处于弱势的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实力差距更是拉大。
如何看待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现在两国关系如何?如今的巴基斯坦,就是原来的西巴基斯坦部分,在与同为穆斯林兄弟的孟加拉分离之后,巴基斯坦的领土面积仍然不算少有88万平方公里,人口如今接近2亿,是仅次于印度的南亚大国。但是巴基斯坦大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季节炎热干燥,有大面积的沙漠和山地。在经过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失去孟加拉之后,仍然处于印度打压的阴影之下。
但除了在克什米尔边境停火线与不时与印度发生军事冲突之外,后来没有再爆发大规模印巴战争。而巴基斯坦与孟加拉的关系,在战争结束后的几年里,一直不能接受遭到印度军事干预使得孟加拉国的独立现状。一直到1975年10月,巴基斯坦才从法律意义上承认了孟加拉国的独立。现在回看这个过程,孟加拉独立固然是印度还包括苏联的幕后军事干预,帮助了孟加拉实现的独立。
其实,如果没有印度这个外因,孟加拉脱离巴基斯坦也是迟早的事。这是因为孟加拉与巴基斯坦除了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在其它方面的不同点太多。首先,东巴(孟加拉)当时的人口比西巴还要多,而且属于不同的民族,存在明显的语言差异。二是东巴与西巴地理上相距2200多公里,先天不足,十分不利于管辖和治理。三是,当时的巴基斯坦政权是以西巴人为主体,东巴(孟加拉)人处于从属地位。
大批的西巴人作为统治者身份来到东巴(孟加拉),作为接收者和管理者,引起了孟加拉人的强烈不满。而巴基斯坦政权上层并没有重视这个现实,尊重孟加拉人的政治诉求,进行有效的民族融合化解分歧。反而是以武力高压的方式,使得东西巴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这些原因的存在,仅仅有相同的宗教纽带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中东地区绝大多数都是信仰伊斯兰教,但是却是分成了几十个国家,同为阿拉伯民族的穆斯林,也分裂成十几个国家。
所以,孟加拉不可能长期的属于巴基斯坦,孟加拉人的民族意识抬头就要独立的。巴基斯坦虽然在1975年承认了孟加拉国,但是一直到2000年后的穆沙拉夫总统,才向孟加拉表示道歉。这对于巴基斯坦来说道歉是非常痛苦的事,意味着承认对1971年的外来军事干预合法化。 目前的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关系,已经恢复成正常的国家关系,但是因为有印度的外在原因,巴孟双方关系改善已经逐步升温。
因为孟加拉国非常清楚,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丑恶历史,作为弱小的邻国对印度持警惕态度。孟加拉国不仅与巴基斯坦恢复正常关系,还与周边其它大国积极发展新关系,以维护自身的利益。近几年孟加拉的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增长率超过了巴基斯坦,2018年孟加拉国的经济增长率达7.86%。
孟加拉国,原来是巴铁所属的“东巴基斯坦”,在印度的帮助下建国,其国旗是一面“太阳旗”,简单形容就是一面绿化的膏药旗。
1947年8月15日,英属印度根据“蒙巴顿方案”分为2个独立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旁遮普按照居民宗教信仰,一块土地掰成二块,分别加入印度和巴基斯坦。
加入巴基斯坦的孟加拉、加上阿萨姆的锡尔赫特地区,就构成巴基斯坦的东部国土,我们叫“东巴基斯坦”。但是,巴基斯坦的东西两部存在先天不足,因为它们的中间隔着辽阔的印度领土,彼此之间缺乏强有力的联系。
原本联系就比较弱,而掌控巴基斯坦大权的西部,又不怎么重视东部的利益。东巴基斯坦最关心政治地位,毕竟当时东部人口占到整个巴基斯坦的56%,他们强烈要求将孟加拉语同乌尔都语一样作为官方语言。
“开国总统”默罕默德.阿里.真纳,他极力推动乌尔都语作为官方语言,这让东部很不满。1948年真纳去世,关于官方语言的争论还在继续,后来纳齐穆丁重申乌尔都语是官方语言,直接导致达卡学生的抗议。
尽管巴基斯坦的东西部都信奉伊斯兰教,但因官方语言导致的分歧越来越大,没多久引发东巴基斯坦高涨的民族主义运动。1956年,巴基斯坦宪法承认孟加拉语、乌尔都语都为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不过并没有熄灭东巴基斯坦的分离倾向。
1970年的选举,东部领袖谢赫·穆吉布·拉赫曼,赢得国民议会313席中的167个席位。他被人民党主席阿里.布托要求放弃自治的“六点纲领”,并要求分享权力,然而到次年3月谈判失败。
东巴基斯坦驻军采取行动,谢赫·穆吉布·拉赫曼遭到逮捕,并与当地的“民族解放军”交火。与此同时,孟加拉临时政府在印度成立,第三次印巴战争随后爆发。印巴战争结束后,孟加拉临时政府迁回达卡,成立“孟加拉国”。
1974年2月,巴基斯坦承认孟加拉国,两国在新德里达成协议,内容是关于遣返巴基斯坦战俘的相关问题。协议签署之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开始和解,特别强调原谅和忘记1971年的不愉快。
1975年,孟加拉国发生军事政变,谢赫·穆吉布·拉赫曼总统被杀。齐亚 · 拉赫曼将军实施军事管制,并于1977年成为继任总统,他极力摆脱对印度的依赖,积极发展与巴基斯坦的关系。
此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关系大大改善,两国合作倡议南盟采取多数投票机制,防止印度施压让所有国家都同意的情况出现。此外,孟加拉国在克什米尔等问题上,也表示出对巴基斯坦的支持。
尽管双方的外交出现改善,但受到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两国的关系还是有些不和谐。这些遗留问题包括资产分配问题 、比哈尔邦的归属以及1971年事件道歉问题 。从政府角度来看,各自都有道理,但对方解决又有难度。
随着1998年巴基斯坦总理那瓦兹·谢里夫对孟加拉国的访问,双方进一步打破坚冰,本着合作态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总体而言,国家利益为重,只要印度霸在南亚次大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关系就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