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五十岁的大男人,为啥总觉得比年轻时泪点低?是老了吗_民国女子中让你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位

14分钟前阅读2回复0
zaibaike
zaibaike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556952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11390
  • 回复1
楼主

我是一个五十岁的大男人,为啥总觉得比年轻时泪点低?是老了吗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我是一个63岁的大男人,我的感觉和题主相同,我们可算是知音。(笑)

记得年轻时,常说自已眼硬,看人家办丧事时哭,我觉的太虚假,老婆边看电视剧边掉泪,我把嘴一撇:不知道这是演戏?这是假的?你的眼泪这么不值钱?

现在却轮到我了。偶尔看那些家庭伦理剧,剧中人没哭我却早已泪如雨下;看央视《等着我》,亲人相聚抱头痛哭,我也早已失声;帮人办丧事,看着别人哭泣我也早已泣不成声。……

我也常问自已:是不是真的老了,藏不住泪了?非也!母亲、姑姑,我的次子,我的小妹,还有大伯、叔叔,老岳父,一个个亲人的离世,使年轻时不知死亡为何物的我,却一次次痛彻心扉,与他们天地相隔、永无再见,每每在梦里相见醒来却泪水治帎。

所以说我们不是老了,而是更痛知亲人的生离死别究竟为何等痛苦了。更珍惜这人世间的亲情友情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确实,你是老了,不仅是你,人过五十天过午,这时候大部分人都过了人生巅峰,心理比较脆弱,女人基本要绝经,男人也力不从心了。女人先不提,有些老男人抬杠,说自己如何如何,事实啥样大家就姑妄听之吧。当然,不排除天赋异禀,万中选一,凤毛麟角的有那么一个两个,可惜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五十以后这方面要求不是很多了。前几天有健身专家猝死,就是钻牛角尖,明明身体不行了,还要像年轻人那样跑步健身,希望老杠精们注意身体,颐养天年,杜绝马上风。不说这些了,说说泪点低的事。人过五十,事业见顶,精力下滑,有的父母不在了,儿女不在身边,心里彷徨,一旦有点事容易联想自己的身世,触情生情,勾起自己的伤心事,哭别人也是哭自己。还有的,父母老去但健在,照顾分身乏术,工作要干,家庭要管,儿女尚未长成,心有余而力不足,心力交瘁,不知求助于何人,遇到挫折,悲从心来,受点刺激,男儿有泪就此弹下。还有的,闺蜜发小,或疾病或意外,突然离去,兔死狐悲,联想前路漫漫,人生无常,不觉热泪已下。更重要的是,五十岁老男人,大多年轻时候雄心万丈,回望前路,蹉跎岁月,鬓发已白,一事无成,顿觉英雄无力,此生无望,不知今生魂归何处,鼻子一酸,委屈自己白来世上一遭,只能泪下而无语。泪点低,大致如此。

民国女子中让你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位

既然是说记忆最深刻的,那就自然只能凭记忆来写。

我脑海里第一个出来的,居然是民国北大校花:马钰。

不为别的,就为她不和老男人搞事情,不破坏人家家庭,嫁给追求自己年貌相当的普通海关官员,然后恩恩爱爱的过了一生,一生一世一双人,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合适的年龄,有了合适的追求者,谈了正常的恋爱,正常的结婚,平平淡淡的相守一生,这才是人生该有的样子。

其余的绝大多数所谓民国知名女性,多数都是各种或跌宕起伏,或颠沛流离的生活,净搞些你爱我我不爱你,你不爱我我偏爱你,我爱你同时也爱他,渣男荡女一堆堆,也就个人间四月天林徽因算是另一个好的,可惜结局一般,所以也不推荐。

然后,那个完颜童记,前半生保守清高,后半生倒追,最后清清白白的来,清清白白的走,活的自我,也算是个人物。

印象好些的,也就这三了。


我是一个五十岁的大男人,为啥总觉得比年轻时泪点低?是老了吗_民国女子中让你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位

民国是一个作家辈出的时代,除了鲁迅、胡适,沈从文这些男性作家,还有众多名流后世的女性作家。说起民国女作家,可能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林徽因和张爱玲,但也有人说印象最深刻的是萧红,想必读者们除了对她的《呼兰河传》爱不释手,对她的三段失败的感情也印象颇深。

有人说“遇人不淑”是萧红一生的主旋律,也有人说萧红是被毁在渣男手里的民国才女,她一生错嫁三个男人,两次孕中分手,半生遭遇冷眼,仅31岁就病重逝世,连她自己都说:“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我是一个五十岁的大男人,为啥总觉得比年轻时泪点低?是老了吗_民国女子中让你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位

那么萧红到底遭遇了怎样的感情挫折呢?

未婚先孕,遭第一任丈夫抛弃

1911年,萧红出身在东北一家地主家庭,原名张秀环,萧红,是最为读者熟知的笔名。萧红幼年丧母,父亲再娶后,继母和萧红姐弟关系极为糟糕。

萧红在读初中时,家里给她找了一份“门当户对”的亲事,男方叫汪恩甲,出身商人家庭。1929年,最疼爱萧红的祖父去世,第二年萧红初中毕业。萧红对家庭已经没有感情,再加上对婚事不满,于是她不顾家人反对孤身前往北平求学。

我是一个五十岁的大男人,为啥总觉得比年轻时泪点低?是老了吗_民国女子中让你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位

1931年,未婚夫汪恩甲追到北平,3月中旬,二人回到哈尔滨,并且共同居住在了一起。不久之后萧红怀孕,汪家却拒绝接纳萧红,汪恩甲的哥哥拒绝相信曾经逃婚的萧红怀的是汪家的孩子。于是萧红将汪恩甲告上公堂,不料汪恩甲却站在了家人一边,并将怀孕的萧红抛弃在了一家旅馆,留给她的只有拖欠旅馆的400多块钱房租。

这是萧红第一次孕中分手,孩子出生后因无力抚养被送人,这成了萧红一生的痛,她临终前还在牵挂这个孩子,可惜母子再未相见。

遭遇出轨和家暴,和第二任丈夫离婚

被抛弃的萧红在走投无路中结识了青年作家萧军,二人一见钟情,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并且受萧军的影响,萧红开始走上了写作之路,1933年5月,萧红用笔名“悄吟”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之后就在文学创作上一发不可收拾,《两个集》、《跋涉》、《看风筝》等作品陆续发表。

1934年两人应好友之邀前往青岛,分别做了两家报刊的编辑,并且在此期间,萧红开始给鲁迅写信。

后来二人因为报刊停发而失去工作,于是前往上海投奔鲁迅,鲁迅非常欣赏萧红的才华,为她四处联系出版社,在被数家出版社拒绝后,1935年12月,萧红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生死场》发表,并引起文坛轰动,萧红一举成名,萧红这个笔名也正是在这部作品首次使用。

但这时萧红却再次遭遇了感情挫折,萧军背叛了他们的爱情,有了出轨行为,他这样评价自己和萧红的婚姻:

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

而且伴随着婚内出轨,萧军还曾有过家暴行为,这一点,在萧红去世很多年后,萧军在青岛故地重游,亲口承认自己“打过萧红”

后来萧红在已经再次怀有身孕的情况下,不顾朋友们反对,结束了这段爱与痛交织的婚姻。这是萧红第二次孕中分手,此时正值日军侵华,民国文人大多向西南大后方撤离,萧红在转移途中生下孩子,不过这个孩子很快就夭折了。

第三次婚姻,萧红:我对他没什么要求

在与萧军分手后不久,萧红就嫁给了作家端木蕻良。不过二人并不是“闪婚”,七七事变爆发后,萧红和萧军前往武汉,在武汉就认识了东北作家端木蕻良。

萧红在孕中坚持和萧军分手,这几乎遭到了他们所有朋友的一致反对,甚至连萧红和端木蕻良的婚礼证婚人胡风都不认同萧红的做法。在婚礼上,胡风请萧红谈谈和端木蕻良的恋爱。

萧红却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对端木蕻良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这话说是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但是你品,你仔细品,前一句话没毛病,后一句话还叫没要求吗?这样的婚姻期待是充满理想化的,再加上端木蕻良的文人个性,由此带来的婚后落差,注定了萧红的第三段感情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萧红第三段感情的波折在婚后不久就开始了,1938年日军轰炸武汉,端木蕻良独自去往重庆,留下怀有身孕的萧红一个人处在危城之中。尽管后端木蕻良对于自己的离开有着这样那样的说辞,但无可否认的是他在最危险的时候抛弃过萧红。后来萧红历经千辛也去了武汉,但是夫妻的重聚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欣慰,丈夫的自私懒惰充分暴露在日常生活中,一切家务归由萧红操持。

1940年萧红和丈夫同往香港,后来疾病缠身入院,1942年1月22日,萧红病逝于一所临时医院,年仅31岁。

她在病重中曾留下遗言:“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其实,如果萧红一生一帆风顺,没有遭遇那么多感情波折的话,倒未必能在作品中洞穿人性,看破生死场,自古国家不幸诗家幸,于生活和作家,大抵也是相同的吧。

0
回帖

我是一个五十岁的大男人,为啥总觉得比年轻时泪点低?是老了吗_民国女子中让你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位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