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历腊月的最初一天的晚上 称元旦,即除去旧的一年,来年另换新 岁。在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 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元旦的次要活动有三项:吃团聚 饭,祭祀,守岁。吃团聚饭时,全家在 一路。饭桌上的“鱼”不克不及动或不克不及吃 完,代表“富有”和“年年有余”,象 征来年的“财产与幸运”。
吃完年夜饭后,大人们主持祭拜神 佛、祖先,驱逐“全神下界”。孩子们 跑到户外放鞭炮、烟花,妇女们则要忙 着筹办包饺子的面和馅。然后各人围炉 闲聊,辞旧迎新,那就是守岁。据史料 记载,那种风俗最早起于南北朝。
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 点起蜡烛或油灯,彻夜守夜,象征着把 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等待着新的一年不祥如意。
此外,元旦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 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秸粘上用黄 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 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
寓意“踩岁”。元旦的飞腾是年饭后长 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对联和 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 门“接财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