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青楼的民国女画家潘玉良为何出国,终身未归?
民国女画家潘玉良出身青楼,因一幅人体画而遭到异议。
1936年,爱国主义者潘玉良创作了一幅人体画《人力壮士》,在南京举行的画展上展出,以表达中国人抗日的决心。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幅画被一些人视为 “是妓女对嫖客的赞美”,撕毁了这部作品。丹心换来了悲伤的结果。为此,她不得不再次去欧洲,在巴黎住了40多年,再也没有回来过。
潘玉良的一生经历了孤儿、妓女、妾和艺术追求者的艰辛。她的作品是第一位进入卢浮宫的中国画家。她是民国时期唯一一个真正能支撑画家头衔的人。
潘玉良是一位用笔清脆、色彩主观大胆、视觉效果独特的画家。
她的作品,画面奔放而深沉,色彩绚丽而宁静,美丽而灵动,坚实而饱满,极具个性化和原创性,仿佛她的生活充满了传奇色彩。
在构图上,她保留了中国画留白的概念,巧妙地用点描或交错的笔法在留白部分充满空间;就艺术经验而言,她不仅是最早生活在法国并接受现代艺术教育的现代中国女性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先驱、中国油画的先驱和创始人之一。
潘玉良早年被上海美术学院录取;考官费去法国留学后,先后进入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术学院,与徐悲鸿同学;1923年,他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接受严格的学术绘画培训,同时尝试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融入西方绘画的表现,最终实现“融合中西画”的艺术成就。
1946年,她的油画《裸女》参加了“秋季沙龙展”、联合国举办的“现代国际艺术展”,并在美国、英国、意大利、希腊等国家巡演。正是这部作品确立了她在绘画界的地位。
个性很强的潘玉良,有三不女士的称号,一生坚持不入外国国籍,不恋爱,不与任何画家签订合同,努力做一个独立的人。
她的作品获得了“法国国家金质奖章”、“巴黎大学多尔烈奖”、“法国艺术家协会鼓励奖”、“比利时布鲁塞尔银奖”等。
1977年,居住在法国的一代画家在巴黎去世。遗作和遗物被运回中国安徽省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