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颠覆三观的冷知识
楚塞江郎现在来尝试回答此问题:历史上颠覆三观的冷知识有很多,往往都是在你不经意间被错失在历史的夹缝或褶皱中的!在这里,当然不可能罗列太多,只能随意选取历史上的一段时期(就以大明朝为例吧),并摘取其中一些“颠覆三观的冷知识”以为回答,并与诸位共享,以博大家一笑:
一、明朝建国之时,其真正的正式国号是“大明”二字,而不是“明”,“明”朝只是后人对其的习惯称谓,而其实真正是应该称作“大明朝”的!与此同理,元朝与清朝的正式国号也分别是“大元”和“大清”。这三个朝代的国号明显不同于“汉”、“唐”、“宋”等朝代,正式的国号分别就是“汉”、“唐”、“宋”;后世俗称其为“大汉”、”大唐”或“大宋”的时候,其词组中的“大”都是修饰语。
二、历史上的大明王朝不仅强盛,而且就连首都都要多于其它时代,实实在在的拥有三大首都!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旧都南京作为陪都一直都在正常使用,北京朝廷中所有的军、政机构,在南京基本上也都另有一套,非常完善。此外,还另有一个就是当时的中都凤阳,朱元璋的龙兴之地原郡故里。江山大定、政权稳固之后,朱元璋就委派李善长亲自主持,在其老家大兴土木建设完成了凤阳皇宫;凤阳宫的占地面积比后来朱棣在北京修建的皇宫还要大出不少;朱元璋曾数度想要将其中枢机构迁往凤阳,后在刘基等人的强烈反对之下始终未能实现。
三、洪武年间,大明朝的科举考试不仅所有的中原人都可以参加考试,而且就连高丽、安南、占城等地的读书学子都允许参与科考;并且这些地方的生员一旦考中大明进士,归国之后可比现在的什么狗屁哈佛、剑桥博士含金量高多了!那可以说是高官得做、骏马得骑,美女任选,吃香喝辣,人前得意!据说当时曾有三位高丽学子登山渡海不远万里来大明入京赶考,其中一位名叫金涛的书生竟然当真考中了三甲第五名;回到高丽摇身一变立即被当局予以重用,不数年间居然被擢升为高丽的国相。
四、史载朱元璋在任时曾经亲自编纂过一本名为《御制纪非录》的笔记体书籍,在书中十分详尽地记载着当时各个藩王的种种荒唐或荒诞的罪行,并藉此以劝谕、诫勉其悬崖勒马、改过自新。此书在明朝当时即为皇家最高机密,除被下赐接受劝谕的藩王们之外,其他任何人均无从得知。
五、一提起“神”,天下人基本上立马就能想到“斩将封神”,都知道所有的“神”几乎都是被秉承天命的姜子牙给封的!其实这种想法可未必尽然,因为历史上有许多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的皇权帝位,也是十分热衷于封神的,而朱元璋就是其中的典范!他在位时,就曾经给天下所有的城隍神统一封爵:“府(城隍)为公,州为侯,县为伯,皆号显祐”。也就是说,按他的封爵,各个府城里的府城隍神的神号统一都为“××府城显祐公”;各个州城隍神为“××州城显祐侯”;各个县城里的县城隍号为“××县城显祐伯”。这一下子,便立马普天之下“公”、“侯”、“伯”无处不在了!细想想,洪武大帝竟然如此热心地给普天之下的城隍神仙们封官赐爵,岂不有趣?
六、如果某公生活在大明初年,某天突然发现其老婆和隔壁老王在做那种大家都懂的羞羞事儿,所以某公一怒之下没搂住把老王个王八犊子给咔嚓咔嚓杀个逑了,在当时是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的!因为《大明律》中有明确规定:杀死奸夫不予论罪。
七、大明朝法律专门规定,骂人是犯法的!在明朝的刑律之中,单列有专门的“骂詈”之罪名。不过此罪名却并未规也定所有人都不准骂人,而是大致限定了以下的适用条件及范围:没有功名的人骂人是犯法的,只有读书人才可以骂人而不受“骂詈罪”之约束。此即后世所谓的“秀才口骂遍四方、和尚口吃遍四方、媒婆口传遍四方”的“四方三口”之缘起由来也!
八、在大明朝时,人们习惯上把长颈鹿称之谓“麒麟”。在现存于世的《瑞应麒麟图》中,麒麟的形象就是以长颈鹿的模样绘画而成的。
九、我国早在大明朝时期,就建立了迄今为止最为严格规范的户籍管理机制。比如当时的户藉制度就严格规定:老百姓必须家家都要有户帖(相当于现在的城乡居民户口薄);户帖中不但要记录乡贯(相当于现在的藉贯和家庭住址)、丁口(即今家庭人口)、年岁(年龄)等之外,还要十分详细地记录家庭财产状况,比如:正房三间、碾房一间、中等水田80亩、下等薄田300亩、山林280亩;驴一头、牛一头……等等!
十、明代皇宫内府的二十四衙门之中有一个名叫“宝钞司”(宦官机构“四司”之一),任谁初听起来都会认为非常高、大、上,好像跟钱的关系很密切,甚至有可能是负责印制钱钞的机构之一。可事实上,这个“宝钞司”只是“掌制造粗细草纸”的部门,也就是专门为皇宫内的皇帝、皇后等各级主子们做擦屁股纸的。
十一、大明朝的嘉靖皇帝非常崇信道教,为便于修行,所以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好好做,亲自把自己封成了道教“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三元证应玉虚总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结果后来其死后成圣、成神了没有,无从得知,反倒是朝政被其给倒腾得国事日非了!
十二、朱棣篡逆登基后,为掩盖其非法践位大统的事实,不仅把建文年间的所有法令尽数废除,而且连“建文”这个年号也予以革除。故此,导致其后不少杂史类书籍中,凡提及建文年间时都改称为“革除年间”,提到建文帝时也改称为“革除君”。
十三、大明朝时,户部右侍郎黄观参加科考之时,曾经创造了一项前无古人的惊天记录,并因之而被时人称之为“六首状元”;当时又有一句话赞语为“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也是专门形容他的。他自从第一次参加考试开始,从来都是第一名,从未间断过,一直考到殿试第一,成为当科状元!而且其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六首状元”的时候(史上仅有二人而已),也才仅仅只有27岁!
十四、大明嘉靖二十三年,有个新科状元因为其名字听起来不顺耳,而被皇帝直接给降级。当科殿试结束后,仕子吴情经审核已被确认为第一。金殿之上,当传胪官唱名道:“第一甲第一名,吴情,赐进士及第时……”嘉靖帝闻言十分不悦,立即打断说:“无情岂能居榜首。”然后又说自己昨天祈雨,夜里曾梦见雷声阵阵,所以应该找一个名字中带“雷”字的人来当状元。当科主考官们虽然都是一脸懵逼,可也不得不唯命是从,赶紧从新科进士中翻查,直找到二百多名之后,查扒拉出来一位名叫秦鸣雷的,直接提到榜首选作状元,而那位并非真正“无情”的大才子吴情,却被降为一甲第三名(探花)。此事传出后,当时就有人讽刺嘲戏曰:“无情举子无情帝,鸣雷只好捡便宜。”
十五、大明弘治十二年,会试之时,曾经有四位书生参加了同一场次的科举考试,他们的名字分别为:王守仁、唐寅、徐经、伦文叙。其中王守仁就是王阳明,明代理学的掌舵人、阳明心学的创始人;唐寅最常见用的名字为唐伯虎,就是民间传说当中正事不干卖身去点秋香、“三笑姻缘九美图”故事里的那个花花大才子、“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那位小哥儿;徐经虽然自身平平影响不大,但他却有个你极有可能听说过的后代,名叫叫徐霞客;最后的那位伦文叙,就是当科的状元;传说他少时家贫三餐不继,经常去饭店中赊粥来喝;自从他高中状元之后,这种粥也跟着他而名声鹊起、水涨船高,被后人美其名而称之为“状元及第粥”。
十六、“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自古以来,在同一地域、同一国家、同一朝代之中,是决不允许同时存在有两个皇帝的,因为那样必将造成天下大乱,臣民无所适从!可任何事情都会偶有例外,在大明朝时,就曾经发生过14天同时存在两个正统皇帝的事情,那两位皇帝就是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和代宗景皇帝朱祁鈺,而其时间乃是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1457年2月11日)~二月六日(2月24日)。
以上这些内容,个人认为不仅全部都是“冷知识”,而且大多都挺“颠覆三观”,甚至有些还会令人忍不住啼笑皆非!你觉得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