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滞涨?为什么会滞涨
滞涨的产生
在一文读懂货币政策来龙去脉中,我用通俗的话解释了一下,当央行采取“货币政策”时可能产生的非正面后果,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货币没有流向该流入的地方,比如融资难融资贵的民营小微企业和“三农”部门,反而流向了不缺钱的地方,造成了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
2.由于货币政策刺激所带来的预期变化,以及“缺水”所带来的一些部门的成本攀升,最终可能导致物价上升,造成通货膨胀加剧。
3.货币只在金融部门内空转,没有流入实体部门,造成了货币政策失灵。
最可怕的不光如此,因为资金一直流向了不该流向的地方,可能会导致我在 为什么会产能过剩,产能过剩要怎么办?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产能过剩现象,而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必定会导致失业现象的加剧。
通货膨胀率上升加上失业率攀升,被称为“滞胀”困境。
财政政策与土地财政
那么要怎么突围“滞胀”困境呢?
“滞胀”的根本原因在于分配问题——如何让水流到该流的池子里
最常使用的办法,便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降费以及扩大投资。
民营小微企业得不到贷款,“开支”走不通,那我就从“节流”这条路走,为它们减税降费。
很多人失业在家,找不到工作,那我就扩大投资,搞基建——让失业的人进入新的岗位;实施扩招——让毕业找不到工作的人想办法继续读书,最近如火如荼进行的5G等新基建项目,还有研究生扩招政策,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此。
除此之外,政府还积极投资创新产业园、鼓励创业、组织下岗再培训……
总之,为了降低失业率政府部门一般会想尽办法将水引导至该去的地方。
但是,问题又来了,政府部门的“水”从哪里来呢?
一般情况下,政府部门的收入来源,一靠税收,二靠土地资源。
但因为二十多年前的分税制改革,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只能从收上来的税收中获得较少的比例,大部门的税收则都上交给了国家财政,所以除了一线大城市,许多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只得依靠土地资源,也就是出让土地使用权,这在财政学中,被称为【土地财政】。
“卖地”又分为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住宅区,一种是商业区。
前者地价虽高,但无法带来二次收入,后者不但可以收获出让土地的收入,还可以招商引资,多招揽点企业,顺便拉动拉动消费。所以后者往往是政府部门比较偏爱的选择。
具体来看,
房价短期通常是由其供给和需求情况所决定的。
而每个地方的住房供给和需求又有所不同。
一线城市往往无需靠土地财政,且即使靠土地财政,一来核心地段的老旧小区地价贵、拆得起别人也买不起,二来非核心地段能卖的也卖的差不多了,
所以一线城市的住房基本上供给量不会有大幅提高了,但是又由于其经济发展好,需求量又非常大,进而导致房价不断上升。
三线城市则与之相反,供给不少,需求却不多。
基于此,最近大家都将目光放在了二线城市上,但因为二线城市各个地方的供给和需求也有所不同,所以房价涨势也不尽相同。(二线城市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当地房价的走势情况)
如何解决房价和滞胀
虽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各有各的弊端,不过国家还是在积极想办法应对的,
对于房价问题,
一是严厉打击炒房行为,比如限制企事业单位购买商品住房;
二是严格控制信贷资金流向房地产;
三是增加土地供应,我在未来户籍制度、房价走势将如何变化?这份意见你必须要了解这篇文章中曾分析过,未来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可能将会有所增加。
《意见》还指出,将完善土地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未来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会增加,房价过快上涨将得到抑制。同时三四线城市土地相应减少,避免土地资源浪费,避免其成为“鬼城”。
对于地方政府没“水”这个问题,
一是鼓励银行和保险公司支持政府的基建项目,根据银保监会数据,今年2月新增贷款主要流向了基建和制造业,基建和制造业贷款占比分别为34.6%和30.2%。
二是鼓励政府多发专项债,通过专项债借的钱,政府可以投资于一些产生收益的基建项目上,比如收费公路、基站……
据财政部消息,今年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券规模将超去年。具体来看,此前政府已提前下达两批新增专项债额度1.29万亿元,目前第三批额度已经在路上了,市场普遍预计在万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