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发现的七个神秘符号是什么意思?
【考古发掘与历史研究表明,三星堆文明与凉山彝族无关】
现有的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表明,四川广汉三星堆文明的创造者与夏代遗民密切相关。夏朝灭亡后,一些夏人从河南洛阳南迁,经过南阳和襄阳,到达湖北江陵。他们在当地生活了一段时间,与当地的渔猎部落融为一体,然后追溯长江,进入四川成都平原,征服当地的土壤部落,建立了三星堆文明和古蜀国。这条漫长的迁徙之路,留下了他们文明传播的足迹,目前从古代文化遗址的考古学中发现。5000多年前,由于岷江泛滥,成都平原实际上是一片沼泽,没有人类居住和古代文化遗址。4000多年前,岷江的水灾减缓。生活在岷江上游甘肃、青海的彝族羌族沿江南下,进入成都平原,建立了相对原始的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上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三星堆文明是在外来夏代遗民征服这种宝墩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三星堆文明中发现的青铜立人像是夏朝的创始人大禹,他手里拿着一种木制的治水工具,后来腐烂了。大禹的传说应该是夏代遗民进入成都平原后传播给当地的羌族。自战国以来,四川长期以来一直流传着禹是川北汶山(郡)羌人的说法。当地羌人也世代举行了祭祀大禹的仪式。其实这应该是古蜀人的遗传,“禹生川北”只是后人的附会。我们还需要指出的是,到目前为止,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还没有发现任何文字,只有七个刻画符号。有人大肆伪造三星堆文物,专门制作凉山古彝文,证明凉山彝族建立了三星堆文明和古蜀国。这种做法极其荒谬和不负责任。
根据三星堆出土青铜器的鉴定,发现三星堆青铜器不是在成都平原上铸造的,而是在长江中游的湖北铸造成零件,然后运到成都平原进行焊接。铸造三星堆青铜器所用的铜矿石和锡矿石产于长江中下游,而不是四川,可以通过科学手段检测到。四川成都平原上的广汉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是一脉相承的古蜀文明。根据近年来地下考古学的新发现,这一文明体系自殷商时期以来一直延续到古蜀灭亡多年后的汉代,古蜀文明直到东汉才完全融入当时的中原文明。也就是说,三星堆文明和古蜀人的后裔是秦汉时期生活在成都平原上的四川人。
四川凉山彝族在封建社会的官方书籍中被称为“,”(注:读音luǒlu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它被注音为guǒguǒ,很明显,这是一个错误。)或者,或者说,你的,凉山野生的,凉山的,你的,你的,你的,你的,在古代,你的意思是类人猿。在古代,你用它来指四川凉山彝族,意味着它的文明程度极低,形同野人。国民党统治时期,认为“,”一词含有民族歧视的色彩,下令将“,”改写为“罗”二字,而四川民间一般称凉山彝族为“夷教”或“蛮子”。 1954年,毛泽东认为“夷”、“罗罗”等称谓也具有民族歧视色彩。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华夷不应该被区分。夷字不利于民族团结,将夷族改为彝族。彝族是一种古老的青铜器,毛泽东认为彝族字下有“米”和“丝”,有吃有穿,还有煮锅。此后,“彝族”正式被定为西南各落后族群的统一名称。1956年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连一根针都做不出来。当时汉族商人可以用一根针从彝族换到十个鸡蛋。四川凉山彝族社会生产力极低,1956年以前用木耙、木犁耕作。
凉山彝族自称罗苏。“罗”在凉山彝语中是黑色的,“苏”是人的意思。“罗苏”这个词直接翻译成中文就是黑人。唐代曾称他们为“乌蛮”。隋唐以后,他们第一次出现在四川。在此之前,四川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的种族。
唐代西昌是中国西南的雄镇,城市规模相当大。它有福州都督府。它是大唐朝经略云贵边境民族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安史之乱后,唐朝没有时间南顾,南诏和吐蕃联兵攻占西昌,“都督徒,兵士尽擒”,西昌地区数十万汉族军民被俘到云南为奴。南诏将乌、白二蛮大量移入西昌,彝族成为四川人口众多的民族。回顾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发现凉山彝族不是四川的土著民族,更不用说先秦时期古蜀人的后裔了。他们怎么能成为四川、广汉三星堆古代文明的创造者呢?
根据目前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凉山彝族的父亲y染色体与现代印度南部的达罗毗茶人和泰米尔人相似。凉山彝族的常染色体也携带明显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基因,这表明凉山彝族不是东亚土著民族,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从印度次大陆进入缅甸或云南,唐代安史之乱后,大量进入四川凉山。凉山彝族以家族姓氏和血统划分的严格等级制度是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翻版。古蜀人实行土葬。考古学发现,蜀王使用的是船型棺材,这表明他们的祖先长期生活在河流和水泊之间。船棺是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在丧葬文化中的体现。凉山彝族来自古印度。受古印度文化的影响,它一直在火葬,从不使用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