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是一代著名的大臣。他的五个儿子后来怎么了?
雍正皇帝的宠臣李伟,在清朝官场上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看过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的朋友对“李卫”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李伟原本是一个混在江湖上的小叫花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雍正。从那时起,他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就像“开放和悬挂”一样。他只是凭借雍正的欣赏和他独特的官方方式和风格,取得了一些成就,也成为了当地监督层面的新疆官员,可以被称为“人生赢家”。
然而,正史上的李伟并不是一个叫花子的小家庭。相反,他出生在江苏的一个富裕家庭,家庭条件优厚。正因为如此,早年的李伟也是一个无所事事的花花公子。
后来,蒙古准噶尔部的阿拉布坦叛乱被授予“将军王”称号,并带领军队前往西北部进行叛乱。此时,李伟的家人向朝廷捐赠了大量资金,可以说大大解决了西北大军工资短缺的问题。正是通过这种“捐赠官员”的方式,李伟进入了他的职业生涯。
等了一段时间后,李伟进入兵部,随后在康熙58年(1719年)晋升为户部郎中,开始协调户部。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继位,李伟也进入了职务攀升的“快车道”。
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到雍正五年(1727年),短短六年时间,李伟先后担任云南盐驿道、云南布政使、浙江巡抚,最终担任浙江总督,成为一名权势显赫的封疆官员。
而且由于李卫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以前读书不多,所以也创造了其独特的为官风格。
首先,李卫很高调。
与接受过传统儒家教育的官员低调内向不同,李伟可以说非常注重排场和活泼。骑着高马,在锣前开路,许多警卫前后支持这是正常的。李伟所做的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是把他的办公室衙门搬到西湖的中间,所以所有找他工作的人都必须乘船去。纵观清朝的历史,这样做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其次,李伟非常擅长缉私、逮捕和调查问题,而且他的手段非常奇怪。
李伟问案,总是只问大案,不问小案,相反,他甚至积极笼络一群有政府案底的惯犯为自己所用。这些人相当于李伟插在市场上的眼线。一旦李伟需要提问,他们会帮助李伟以各种方式收集情报,然后帮助李伟破获许多重大案件和重大案件。最著名的事件之一是李伟亲自破获了“大侠甘凤池案”,活捉了甘凤池,他的眼线在此期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李伟在这方面的能力,李伟在主管浙江的同时,雍正还要求他协调江苏的问案工作,这表明雍正对他的欣赏和认可。
第三,我非常尊重读者。
在雍正王朝,李伟对吴思道和李福的态度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正史上,李伟不仅非常尊重读者,而且可以说李伟对浙江的读者很感激。
由于此前江浙读者带头的“反清复明”事件频频爆发,“文字狱”频发生,随后雍正朝初年,“汪景祺西征随笔”和“查思庭”相继爆发。雍正恨浙江人,于是下令宣布停止浙江的乡镇和会试。
“查氏的孩子这样无耻违法,一定是浙人习惯的。他们不仅鄙视国宪,还玷污了自己的科名。他们应该停止浙江人乡的会试。”
于是李伟开始为浙江人疾呼,不断疏雍正挽回局面。最后,经过李伟的不懈努力,雍正终于同意恢复浙江的科举考试:
“明年即将到来的乡试期间,浙江省士子准其照旧乡、会试。”
结果,在第二年的宫殿试验中,浙江人获得了状元、榜眼和花卉探索。这个消息传回浙江,从地主士绅到普通人,都跑来跑去告诉他们,他们都很感激李伟。李伟受到浙江所有人的尊敬,也受到浙江所有学者的感谢。
虽然李伟为官高调,不拘小节,但他确实取得了真正的成就,他为官廉洁,造福一方,赢得了人民的爱戴。
之后,在完成西湖的修缮工作后,为了展示自己的功劳,李伟把全家的画像放在西湖的花庙里,画着自己、妻子和妾。人们不但没有批评这种违法的事情,反而把它当成“湖山神位”。李伟的家庭肖像在他死后的40多年里一直被当地人崇拜。直到乾隆45年(1780年),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这幅肖像才被拆除。
雍正最重视李伟、田文镜、鄂尔泰,但三人关系却十分紧张,李伟的去世也与此密切相关。
雍正将李伟、田文镜、鄂尔泰视为“封疆官员”的标杆,因为它代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官员入职方式。李伟通过捐赠官员进入仕途;田文镜没有成名,只是出身监生;鄂尔泰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
雍正希望他们能成为各自官员类型的代表,也希望三人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然而,雍正非常失望。这三个人不仅关系紧张,而且经常互相弹劾。可以说,没有人看不起任何人。
前一篇文章说,李伟在西湖工作,为自己的家人画像,被田文镜弹劾,李伟得知后,大骂田文镜是“无耻的恶棍”。
之后,田文静想通过哀悼李伟母亲的葬礼来缓解他们之间的矛盾。李伟不仅不接受田文静的好意,甚至把所有的礼物都扔出了家里,把礼物扔进了厕所。他还说:
“我妈虽然气馁,不喝小人一勺水!”
从此,李卫和田文镜彻底交恶。
鄂尔泰还因西湖办公事件弹劾李卫,与李卫关系十分不好。
后来,在雍正11年(1733年),李伟弹劾了鄂尔泰的弟弟,步兵带领鄂尔奇破坏了法营,扰乱了人民。后来,雍正在鄂尔泰的脸上赦免了鄂尔奇,并奖励了李伟,这进一步加剧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完全达到了冰点。
两年后,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临终前,他任命鄂尔泰为辅政大臣,委托孤独和沉重的责任,并留下遗言,要求鄂尔泰死后享受太庙的荣誉。鄂尔泰成为乾隆初年风景无限的人物,地位显赫。
而此时的李卫恰恰被调为直隶总督,离北京太近了。
一方面,李伟担心鄂尔泰会寻求报复。另一方面,李伟的身体状况也不如以前了。最后,李伟在乾隆三年(1738)去世,在疾病和忧郁中51岁。
乾隆皇帝按照总督例赠送祭葬,并赠送了“敏达”的死后头衔。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卫能以这样的善终结束也不容易。
看看田文静,不仅乾隆初年被反复批评,寺庙被撤回,甚至他的陵墓也被乾隆皇帝拆毁。看看张廷玉,被乾隆皇帝打击,甚至鄂尔泰也在晚年受到了打击和排斥。
事实上,乾隆皇帝对李伟的评价并不高,认为他不如鄂尔泰:
“鄂尔泰、田文镜、李伟都是先帝的重臣。事实上,田文镜不如李伟,李伟也不如鄂尔泰,他们三个从未谋合。”
之后,前文中也出现了拆毁李卫画像的事情,这也是乾隆皇帝的一种发泄。
李伟的五个儿子和其他年轻一代可以说享受了李伟带来的“政治遗产”。
李伟有五个儿子,李伟在世时就开始为家里的年轻一代铺平道路,以至于这些孩子在李伟去世后仍然活跃在官场。
长子李星垣。
这是李伟所有儿子中最高的一个。一方面,这取决于李伟的培养,积极疏通他的关系。另一方面,李兴源自身的条件也很好。此外,他非常努力和勤奋。因此,他得到了乾隆朝重臣李侍尧等人的赞扬,从总兵到广东总督。
只是晚节不保,涉及腐败案件,然后被乾隆皇帝判“斩监候”,也很可惜。
李星聚次子。
李星聚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实力与大哥李星元有明显的差距,纯粹是因为李伟的关系才能成为知府一级官员。因此,在他担任福建延建邵道后,他的官职没有得到提升。
李星灿三子。
李星灿只从七品州判官职,成绩不大。
四子李星宿。
李星宿曾担任浙江嘉兴、陕西同州两地知府,后晋升为四川东道补授湖北督粮道,后无晋升。
五子李星福。
李星福以官至两江后补四品都司结束。
至于未来的其他年轻一代,虽然有大量的官员,但他们的等级相对较低。他们大多是六、七级官员,成绩不多。全家没有人能达到李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