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珲春“土字牌”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4天前 (02-21 02:38)阅读5回复0
yk
yk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48870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7740
  • 回复0
楼主

延边珲春“土字牌”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延边珲春“土字牌”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吉林省珲春市防川村位于中俄朝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国,狗吠叫三疆”之称。“土牌”位于防川村中俄边界线的起点。

作为中俄两国的国界标志之一,“土字牌”也是中俄两国边境线上的第一座界碑。纪念碑高1.44米,宽0.5米,厚0.22米。这是一块花岗岩石碑。我们一边刻着汉字 “土字牌”,左侧垂直刻有“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个小字,俄语刻有“俄语”T”。

“土字牌”的“土”没有汉语意义,而是俄语字母“T音译过来的。1860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署《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将乌苏里江以东4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分配给沙俄,包括珲春辖区内的所有沿海地区和岛屿。为明确条约规定的内容,在乌苏里江口至图们江口400多公里的陆地边界设置界牌。根据1860年《中俄北京续增条约》,“土牌”本应立于距图们江入海口20华里处,但由于当时清政府代表昏庸无能,沙俄单方面将“土牌”立于距图们江口44华里的沙草峰。当时,中俄勘界建立的边界牌都是木制的,由于年久失修,疏于管理,包括“土字牌”在内的许多边界牌损坏严重。

1885年,清朝大臣吴大树在调查边界时发现,“土牌”没有按照规定的位置建立。同时,他发现“珲春地区与俄罗斯接壤”,“从珲春河源到图们江口500多里,没有边界牌”。经过反复邀请,1886年5月,吴大成会同珲春副都在俄罗斯与俄勘界委员会主席、滨海省省长巴拉诺夫协商。在这次谈判中,吴大昀指出“ 根据《条约》(《北京条约》)的记载,海口量准中国20英里,即在河边补充“土”字牌,才能与《条约》一致。而俄罗斯代表则说,海水倒灌的地方是“海河”,除海河20英里外,才算图们江口。这种说法显然是为44华里的‘土’字牌找借口。吴大钊立即指出,“海口就是江口”,“如果说海水灌溉,海水进口超过20英里,河水出口超过20英里。所谓江口人,总是到处都是海滩,还是要按照约定,海口量准20里才能妥治。吴大钊据理力争,寸步不让,反复辩驳,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将“土字牌”建在“沙草峰南越岭至正冈尽处”的江岸上,顺图江至海口30华里,直至海口27华里。1886年6月21日,吴大钊和巴拉诺夫亲自到现场建立了“土字牌”。

虽然“土字牌”在距离图们江口20华里的地方还没有立起来,但毕竟收复了不少失地。为了纪念吴大成为捍卫国家领土而做出的努力,后人在“土字牌”的原始位置修建了吴大成的雕像,供后人敬仰。

1993年4月,中俄重新划定边界,规定在“土字牌”一侧设置422号边界标准。到目前为止,“土字牌”已不再是国界的象征,而是作为历史文物永久保存。1994年12月,吉林省委、省政府将“土牌”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10月确定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9月进一步确定为国防教育基地。如今,“土字牌”对外开放,供人们参观,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

作为中华民族荣辱兴衰历史的见证人,“土牌”不仅见证了现代中国忍受沙俄侵略的屈辱,也见证了中华民族顽强抵御外来侵略压迫的伟大民族精神。如今,作为一个国防教育基地,以“参观边界历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开展了100多次军地班,接待了数万名当地人和学生。

0
回帖

延边珲春“土字牌”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