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发生了多次疫情?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人类历史一直伴随着疾病。自古以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种流行病。中国古代东汉末三国初期的瘟疫夺走了数千万人的生命,使当时的人口从6000万下降到1500万。瘟疫造成的致命性远远超过了人类之间的战争,这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
然而,虽然古人抗击瘟疫的妙方并不多,但他们也知道,通过这三个步骤来抗击疫情(控制源头-切断传播路径-免费治疗),这与我们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方式非常相似。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并没有少面对各种疫情的骚扰,其中阿冰最了解的是7次疫情:
(1)1957年“亚洲流感”。
亚洲流感率先于1957年2月在中国贵州西部爆发,随后8个月席卷全球。这是人类第二次威胁性流感,被称为A2(H2N2)亚型流感,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很长时间。这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大规模的流行病。我们的理解和经验都不是很好。因此,疫情在接下来的三四个月内蔓延到全国,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蔓延到东亚和东南亚,并在八个月内迅速蔓延到全世界。
然而,疫情虽然蔓延迅速,但并没有造成太多人员伤亡,也给中国抗击疫情打了一针提醒剂。
(2) 河北省副霍乱疫情1964年。
疫情之所以被称为“副霍乱疫情”,主要是因为它是1961年6月印尼疫情自发源地的“世界上第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传入中国广东,直到1964年才传入河北,在河北迅速传播。当时第一个霍乱患者在天津发现(当时天津还是河北的一个城市),然后疫情迅速蔓延到河北1个城市的12个专区、3个专区、6个县、99个公社。140多天,发病人数达到900多人,死亡率超过1%。
但当时我们及时研究发现,疫情是由于水污染传播和患者粪便管理不当造成的,污染途径及时、有效、快速切断。
(3)1967年全国性脑脊髓膜炎疫情。
数据显示,1967年全国脑脊髓膜炎疫情爆发,、从1966年11月到1967年3月爆发最严重的阶段,疫情始于北方,但最严重的地区是广东。当时人们被认为是“后知后觉”。后来采取了消毒、隔离、限流、封村、封路等措施。仅从亚欧进口的药物就高达数十万公斤,最终造成300多万人感染。16多万人死亡的惨重后果。
疫情的主要发病率是青少年,总致死率在5%以上。可以说,新中国早期的几次疫情,国家对疾病和疫情了解不够,但惨重的成本也让中国认识到了疫苗研发的重要性。
(4)1968年香港流感。
1968年,香港流感也是20世纪世界三大流感之一。当时的病毒被称为H3N2。
1968年上半年,第一波在香港爆发。结果,当时的研究发现,大多数人都有N2抗原抗体,不会引起但传播。没想到下半年N2变异很快蔓延到欧美亚洲。疫情持续了两年多,导致全球100多人死亡。其中,香港50万人感染,6万人死亡。有趣的是,流感在美国的传播与当时的越南战争有关。许多受感染的士兵将病毒传播到美国。
(5)2003年非典肺炎疫情。
相信很多80后、90后对这场疫情印象深刻。2002年在中国广东爆发的SARS病毒很快蔓延到世界各地。然而,虽然SARS病毒毒性很强,但对环境的要求也很高,因此没有造成太严重的死亡。
当时,研究发现果子狸在冬天携带这种病毒,这表明果子狸可能只是病毒的中间宿主。它可能被中国菊头蝙蝠感染,并从后者那里得到病毒。
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SARA病毒的源头还没有找到,要彻底消灭SARS病毒,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2018年中国非洲猪瘟疫情。
严格来说,2018年中国非洲猪瘟疫情不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而是猪身上传播的病毒,但疫情对中国影响深远,值得一提。
2018年下半年,全球非洲猪瘟疫情开始在中国迅速传播,导致全国各地的病毒被处理和埋葬。许多养猪场发现一头病猪不得不处理所有的猪。自2018年以来,中国的生猪缺口巨大,猪肉价格不断上涨。人们也彻底告别了10元猪肉价格的时代,即使2020年中国的生猪产能迅速恢复,元旦前的猪肉价格也在25元/斤以上。
中国是世界上猪肉消费最多的国家。中国每年消费的猪肉占世界猪肉消费的一半以上,这表明非洲猪瘟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
时间已经到了2020年底,但是中国的猪瘟疫情还没有完全消除。随着天气变冷,会有几个零星的。幸运的是,它们可以很快得到控制。
(7)2020年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这是一场仍在全球迅速蔓延的疫情。疫情已蔓延近一年,至今仍在迅速蔓延。截至2020年12月28日,全球感染该病毒的人数已超过2250万,死亡人数已近178万。
新冠肺炎疫情使各国经济停滞,医疗资源紧张,大量人员失业,全球经济和温饱动荡。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控制疫情的国家。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我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现在2021年春节快到了,中国还需要继续在疫情防控的道路上奋斗。
好消息是中国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成功,未来可期。
此外,2003年非典英雄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英雄都有钟南山院士,称赞英雄,称赞在全球疫情一线奋战的医务工作者。
(文|李阿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