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秦始皇陵中有人鱼膏做成的长明灯,这里的人鱼膏究竟是什么
答:在至今充满着神秘色彩的秦始皇陵里,一个常惹来后人各种猜测的“细节”,就是那传说中“不灭的长明灯”。以司马迁《史记》的描述说“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如此“点亮一片”的历史画面,叫这作为燃料的“人鱼膏”,也因此变得“很红”。至今也有好些票友们猜测纷纷:秦始皇陵里的“人鱼膏”,究竟是啥?
其实,关于“人鱼膏”甚至“人鱼”的“身份问题”,历代都有不少人凑热闹。《史记新解》和《史记正义》等典籍认为,所谓“人鱼”就是娃娃鱼,即今天公认的“活化石”,中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鲵。确实,虽然大鲵并不是鱼,但这个体长最大可达200厘米的两栖动物,其“声如小儿啼, 有四足”的形态,也确实常被古人当做“人鱼”。
但《太平御览》里却有不同意见:能烧这么久的“膏”,分明就是鲸鱼身上的嘛。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里也给出佐证:沿海乡民点灯用的“鱼膏”,基本都是鲸鱼身上的油脂,秦始皇陵里的“人鱼膏”也是“即此”。“人鱼膏“到底是啥”的问题,历代说法都不一样,但有一条基本一致:就是“鱼油”。
其实,放在秦汉年间,“鱼油”就是古代中国人点灯时的重要燃料:比如从汉代到明代,长江里的江豚(古人称为“懒妇鱼”)就是重要的“油料来源”。另外鰕鱼身上提炼的鱼油,还可以用来做灯烛。山东沿海的乡民,点灯也常用海牛身上的油脂。另外嘉鱼、䱐䰽、鳗鲡等鱼类,都是古人的“油料来源”。参考下同时期的科技水平就知道,古人晚上点的“灯油”,成本都是不低,传说中“彻夜不灭”的“人鱼膏”?那更是鱼油中的奢侈品。
不过,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看的话,秦汉时期很昂贵的“鱼油”,在“古代灯油燃料”里的地位,其实是一路走低:虽说鱼油成本高,但毛病也不少,就算是其中比较名贵的“鲸鱼油”,烧起来也是“烟重气腥,多昏目损神”。唐代时的《备急千金要方》也认为,动物油做灯油,会导致人“失明,不能远视”。所以哪怕是皇陵里“必须亮”的“长明灯”里,昔日昂贵的“鱼油”,也是渐渐被弃用。
比如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里,就出土了还剩半缸灯油的长明灯,灯油的主要成分,已经变成了“蜂蜡”。《史记》里令多少人仰慕的“人鱼膏”,早已基本被淘汰,而在明朝同时代,魏晋年间时才成为“灯油燃料”的蜂蜡,随着当时“养殖白蜡虫”技术的进步,也在大面积普及推广,不但可以给长明灯做灯油,还是明清年间制作蜡烛的主要材料。伴万历皇帝“长眠”?那也丝毫不奇怪。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里,也记载了当时一些长明灯“燃料”的配方,通常是要用“雄黄、 硫黄、乳香、沥青、大麦面、干漆、胡 芦头、牙硝”等原料“漆和为丸”,且“一丸可点一夜”。放在古代世界里,这确实是“技术含量”极高的灯油燃料,当然价格也不菲:比如作为主要材料的雄黄,万历年间一斤就要三钱五分银子,再加上加工流程,这样的“高科技燃料”,当时也都是达官贵人专享。
而放在平民百姓家,虽说用“鱼油”点灯的也不少。但随着榨油技术和油料种植技术的进步,照明效果更好的植物油,明清年间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比如用乌桕果实榨出的“皮油”与“暖油”,就是上好的灯油。以《物理小识》的形容说,芝麻油点灯,甚至还有“不伤眼睛”的好效果。另外桕子油为原料做的蜡烛,也以价格亲民与耐烧著称。无论效果还是“性价比”,都比“人鱼膏”合适得多。可以说,“拿什么照明”的历史,缩影的,也是中国传统手工业的进步史,以及日常生活的变迁史。
不过,虽说“油料技术”一直在进步,但对于古代老百姓家来说,“照明”也一直是个花销不低的事儿。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曾定下特殊福利——国子监的学生们,每人每月发灯油一斤。花钱向来喜欢“大手笔”的清朝乾隆皇帝,更是以“点灯费油”为话题,写下名诗“蓬梗糠秕膏傅涂,茅檐夜作每相需。绩麻乍可呼灯婢,耽奕非关诮烛奴”——这一盏灯的灯油,都是如此不容易,我大清的皇子皇孙们,一定要学会勤俭持家啊。
灯油如此不易,所以为了“省点油”,历代中国人也是想尽办法。宋代时随着手工业的进步,价格更低廉的瓷灯进入百姓家,其中以省油著称的“夹油灯”,更是深受欢迎,连陆游等大赞其“可省油之半”。明朝人用的“书灯”,也有独特省油办法:香油一斤加桐油三两混合在一起,就“可省油”。而在用蜡烛时,清代用棉花包裹蓬杆制成的灯芯,也能提高蜡烛的耐用程度。多少“技术进步”,都是以“省油”为目标。
所以说,在整个古代时期,“点灯费油”这事儿,一直让老百姓能省则省。通宵的“长明”?对于许多古人来说,更是一生奢求的愿望。或许这,也是“人鱼膏”一直“高人气”的缘由。“人鱼膏到底是啥”的话题背后,就是古人不断进步,亦无比困难的“点灯生活”。
参考资料:邵磊《长明灯初探》、高寿仙《明万历年间北京的物价和工资》、宋宇《元明清时期的油脂研究》、高丰《中国古代的灯具》。张凯《秦始皇陵内人鱼膏之谜新解》、高丰《中国古代的灯具》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