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满井游记和柳宗元小石潭记风格不同之处?满井游记的作者?

2天前 (01-17 11:30)阅读2回复0
xxhh
xxhh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47392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4784
  • 回复0
楼主

袁宏道满井游记和柳宗元小石潭记风格不同之处?

袁宏道满井游记和柳宗元小石潭记风格不同之处?满井游记的作者?

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都是中国古代散文作品,两者在风格上有以下不同之处:
1. 描述方式:袁宏道的《满井游记》采用了较为直接的描写方式,详细地描绘了满井的景色和周围的环境。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则采用了寓言的手法,通过描写小石潭中的鱼、蝌蚪等动物的行为来寓示社会道德和人情世故。
2. 情感表达:袁宏道在《满井游记》中表达了对满井景色的喜爱之情,但情感较为平淡,没有强烈的情绪抒发。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则包含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感慨,透过寓言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人性的思索。
3. 文风特点: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具有平实朴素的文风,句子简洁明了,以客观的视角描述景物,注重细节的刻画。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则更富有诗意,运用了修辞手法,用象征的方式表达对人性的思考。
总的来说,《满井游记》注重客观的描写和情感的平缓表达,而《小石潭记》则更具寓言性和象征性,具有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表达。

满井游记的作者?

  《满井游记》的作者是袁宏道。  袁宏道(1568年─1610年),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少敏慧,善诗文,年十六为诸生,结社城南,自为社长。  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袁宏道生平  袁宏道(1568~1610) 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  万历十六年(1588)中举人。次年入京赴考,未中。返乡后曾问学李贽,引以为师,自此颇受李贽思想影响。  万历二十年(1592)中进士。不仕,与兄宗道、弟中道遍游楚中。  万历二十三年(1595),选为吴县令,饶有政绩。不久解官去,游览江南名胜。写下了很多着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  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补礼部仪制司主事。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一年后又辞官返里,卜居柳浪湖畔,潜学着文,并作庐山、桃源之游。  万历三十四年(1606),入京补仪曹主事,不久又辞去。  两年后再入京,擢吏部主事,转考功员外郎,奏立“岁终考察群吏法”,其后成为定制。  万历三十七年(1609),迁稽勋郎中,赴秦中典试。事毕请假归里,定居沙市。  万历三十八年(1610)九月六日(10月20日)卒,年四十有三。他去世以后,连购买棺材及眷属回故里的路费都是朋友们的捐助和卖尽他的书画几砚凑的。《明史》卷二八八有传。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满井游记》原文: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0
回帖

袁宏道满井游记和柳宗元小石潭记风格不同之处?满井游记的作者?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