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别名对联、门对,古时有“桃符”、“门帖”之称,是对联最早呈现的形式。清代《燕京岁时记?对联》对对联做了正文:“对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骚人,在商店檐下,书写对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面目一新。”最早的对联,是五代十国期间(公元9XX年至公元960年)后蜀主孟昶在桃符上写的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明洪武元年春节前夜(公元1368年至公元1644年),墨元璋号令全金陵城的公卿士庶,家家于元旦之日贴对联,并微服出巡,到民间欣赏对联。墨元璋还亲笔题联,赐给官民。经此,春节时贴对联便成为一种风俗,不断传播至今。在老北京,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喜好在自家大门前以及屋门前贴上对联对子。
那时候,在热闹的大街上,少不了许多卖对联的对子摊儿。对联的词大都是一些不祥话,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神驰。除对联外,还有斗方和影壁单贴、门心和抱柱。街门外头对过和屋门对过,都贴“出门见喜”,屋里贴“昂首见喜”,影壁单贴“迎祥”、“鸿禧”等等。
如今,对联除了在民间风俗中以对联形式继续存在外,已经不太时兴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