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段落的总结和层次划分?

1天前 (01-06 01:21)阅读2回复0
xxhh
xxhh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46971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3942
  • 回复0
楼主

咬文嚼字段落的总结和层次划分?

咬文嚼字段落的总结和层次划分?

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5段):用三个例子来解释咀嚼单词的重要性,因为单词的微小变化和调整会影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也就是说,咀嚼单词不仅是字面上的努力,其效果不容低估。

首先,以郭沫若对他的两部作品进行的两次修改为例。这两个修改,一个改得很好,另一个改得没有句子。修改后的文本应以更准确、更有力地传达感情为准。郭沫若没有注意到这一事实,直接将文章修改中的成功经验挪用到其他地方,使修改后的句子不仅表达了完全错误的感觉,而且从语法的角度来看,也完全不符合语法规则。

其次,以王若虚修改《史记》中李广射虎的片段为例。王若虚认为原文冗长而重复,所以他简化了它,但他没想到会失去原文的丰富含义。

第三个例子是著名的“推敲”故事。几千年来,人们普遍接受了韩愈的观点,即在“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一联中,“敲”比“推”好。然而,通过仔细思考“推”和“敲”这个词所暗示的内容和创造的意境,作者指出,是“推”还是“敲”取决于贾岛当时想表达的意境。换句话说,“推敲”这个词本身没有区别。作者贾岛本人应该用哪个词来决定,其他人(包括韩愈)其实是不能干预的。

相比之下,第一个例子更容易理解,第二个例子需要良好的语言意识,第三个例子需要调动更多的形象思维能力,进入诗歌领域,仔细品味“和尚推月下门”和“和尚敲月下门”的区别。

第二部分(第六部分)~7段):此外,咀嚼文字是文学创作创新的保证。有了咀嚼文字的精神,作者将努力在用词上独树一帜,表达新的思想感情,创作出来的作品将成为文学作品。作者以文学创作中经常遇到的关联意义的运用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解释了咀嚼文字的重要性。

在批评误用词的联想意义造成“套语”的一流弊端时,作者介绍了现代文艺心理学中使用的术语:“套板反应”。近代王国维对文学作品中的熟语套话也相当不满。在《人间词语》中,王国维对词人用现成词语写景言情的反感,其实反感的原因就是“它不能引起新鲜真实的兴趣”。

第三部分(第8段):综上所述,本文仅从文学阅读和创作的某些方面阐述了文学应该咀嚼的真相,然后对文学创作者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0
回帖

咬文嚼字段落的总结和层次划分?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