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常识
清明节气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之一。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 4月4日至6日之间。前人很重视那个节气。做为节气,清明期间恰是我国大部地域,万木凋谢的寒冬已颠末去,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朝气蓬勃故称之为清明。
起首,那个节气与农业消费有亲近的关系,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加,恰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清明”二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三统历》曰:“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春无邪正来到了。
清明前后往往细雨飘飘,和风拂拂,那时的风和雨,都是人们喜好的,所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农村对清明雨尤为重视,古谚语有“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把清明雨看得如斯重要,可见农人关于春雨的冀盼是多么殷切。
其次,清明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繁,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寒食节的来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在周代已经流行了,自古以来人们在清明节留下了良多风俗。
寒食节就是。古诗云:“未到清明先禁火”,清明以前禁火的风俗,始于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本身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策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他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遁藏祸患,亡命出走。在亡命期间,重耳受尽了耻辱。本来跟着他一道出走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数几个赤胆忠心的人,不断跟随着他。此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本身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出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据传说,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安危与共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肯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刮,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本身走出来的。晋文公乃命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毕竟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埋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工具。掏出一看,本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末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
假使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别离埋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命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成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此日禁忌炊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前人下级对上级或平辈之间彼此尊崇的称号,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爬山祭奠,暗示悲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新生,绿枝千条,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新生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新生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此日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做为敦促本身执政的座佑铭。
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度治理得很好。
尔后,晋国的苍生得以安身立命,对有功不居、不图贵重的介子推十分思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各人制止炊火来暗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容貌,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那工具叫“之推燕”(介子推亦做介之推)。
尔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苍生的盛大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苍生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思念。
其实,寒食节的风俗至少能够上溯到西周初年。
《周礼》一书中已有暮春禁火的记录。
寒食节介子推的传说故事,端午节屈原投江的传说是一样的,表示了炎黄子孙崇拜祖先的民族心态。
插柳的风俗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农事”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有的处所,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气候,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风俗渐被裁减,只要插柳流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本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初一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避免鬼的侵扰虐待,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释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能够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不雅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寡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抽芽时节,人们天然纷繁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做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暗示挽留之意。那种风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拜别赠柳来暗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记,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老是给人以欣欣茂发之感。
“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福。前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拜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处所,能很快地生根抽芽,仿佛柳枝之到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妙祝福。前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
”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单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能够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前人又付与柳树种种豪情,于是借柳寄情即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事实在清明的前几日?有几种说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如许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诗云:“初过寒食一百六”,认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清明节与冬至自己所处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别。
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附近,而前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酷区分了。
清明前后传播着良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那些活动跟着岁月的赓续瓜代,社会的嬗递变革,有的风俗已被裁减,有的仍遗留至今并付与了新的内容。
清明扫墓
清明扫墓,由来已久,大流行于唐代。《梦梁录》记载:在古代,清明节那一天,“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祭祖、上坟、扫墓,暗示对祖先的敬意和孝思。据《旧唐书》记载:“寒食上墓,礼往无文,近代沿袭,寖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为常式。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那大要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发。人们想到了祖先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降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一方面给坟墓添土除草;同时供上祭品,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暗示对死者的思念。
有一首唐诗描写其时的情景?“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做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