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小故事

11个月前 (10-17 08:17)阅读7回复0
xx
xx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40419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80838
  • 回复0
楼主

  也许会有人如许认为,华罗庚小时候必定就是数学尖子,其实否则,他幼不时反响其实不灵敏,村镇上有人喊他“呆罗罗”。他6岁时上了本镇的小学,12岁收县立初中。初二前算(数)学成就其实不超卓,还得过“不合格”。他成名后,有人问起那事,他坦诚地做了自我攻讦:“我小时候是很贪玩的,经常逃学往看社戏。

数学成就欠好引起华罗庚的警觉,他暗下决心,必然要赶上往。于是,一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觅觅数学题来做,垂垂地对数学产生了兴致。

有一天,数学教师李月波把课讲完,亮出了一道兴致题让各人往做。标题问题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当其他同窗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手答复:“23!”李教师颇为惊诧,走过来询“你看过《孙子算经》,它是中国的‘剩余定理’,传到西方后被称做‘孙子定理’”。

  教师又“是你本身算的,那你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说了他的思虑演算过程:“我是如许想的:那个数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那道题的谜底可能就是3×7+2,我又一算,23用5除之正好余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教师兴奋地告诉同窗们:“华罗庚同窗的谜底是正确的,演算的思绪也是完全正确的。

  ”从此,全班同窗对华罗庚另眼相看了。

华罗庚的数学聪慧,让教师大为欣喜。教师的鼓舞又使得华罗庚兴致大增,在数学上加倍用功,于是,数学成就便突突地往上冲。

0
回帖

华罗庚的小故事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